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及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将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等。因此,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实际入手探析,总结出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整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优化当前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一、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弊端及难点
(一)教授模式枯燥,教学质量不理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环境下,是教师“一对多”的讲授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体,而学生是受众,这直接造成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错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当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是中心,学生成为被动的“填鸭”。而在高中生的厌学情绪影响下,教师对知识点的直接讲授,极易加剧学生的疲惫心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学到应有的知识内容,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二)数学科目自身的枯燥性
数学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自身就相对较为枯燥。在数学学习之中,基本的知识点是概念和公式,但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却产生千变万化,时常会出现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但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导致学生出现公式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不会解题的现象,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例如英语单词,一旦背诵下来则会写、会用的情况,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之中,大多数的教师均进行“题海战术”,即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例如公式,将所有的变化应用形式的题目都讲授给学生,让其亲自解过一次才能掌握,直接导致学生为了掌握一个知识点,需要进行大量、反复的解题练习,造成倦怠心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生提起数学就反感的原因。
(三)女学生客观的思维能力较弱
数学是一个思维逻辑的过程,通过将不同概念和公式通过逻辑化的形式进行组合和应用,从而得到正确结论。但是经过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在逻辑思维方面,女性普遍弱于男性 40%左右。这在高中数学教育中也可明显感觉到,女孩子普遍不喜欢数学学科,甚至于一些学习较为拔尖的女学生的数学也是弱势科目,这给数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多媒体技术参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相关文献内容,试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注重“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指的是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程度及课件的新颖性设计都需要注重适度,一切都必须立足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的出发点之上。例如在对课件之中的图片、声音的插入时要体现“物以稀为贵”,在一节 40 分钟的课时之中,插入声音效果的次数不要超过 3 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院研究得出,在教学课件之中,40 分钟内若频繁地插入卡通声音效果超过 3 次,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声音产生厌倦心理,容易产生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和无意地忽略教师讲授的现象29),同时对动画形象的选择,也不要选择学生过于喜爱的,避免因此给学生带来的联想造成对教学的干扰。
而对多媒体的利用程度也应当注重适度原则,在教课之中,教师不应该整节课都站在多媒体面前,在进行情景引入和思维发散性启发时,教师仍可沿用原来的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眼神的情感交流,用鼓励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开放思维。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对上课“开小差”的同学进行威慑,大部分的学生在教师所处的位置较接近时能够集中全部注意力听课,而教师所处的位置较远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分散现象。
(二)加强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参与
在传统的教学之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个手段就是让学生上黑板进行演算,而事实证明,由学生记性演算时,其余学生的关注程度普遍高于教师亲自演算,这是学生追求新鲜感的心理造成的。因此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示范演算,例如在对函数图象的绘制时,教师则可选择学生上台,教其如何利用画板进行图象的绘制,这样的方式并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同时可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加强教学效果,还可加强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水平。
(三)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减少其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
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不仅体现在心理上依赖于课程课件,认为可通过课件进行全部知识点的自习则可上课不听讲,同时还体现在学生对多媒体自动性的依赖30。例如在对函数图象进行绘制时,在给出解析式的情况下,几何画板可自动绘制出完整的函数图象,而学生在自行绘制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先确定函数图象的性质(如抛物线开口向上还是向下),在寻找函数的顶点和关键点,最后进行图象的绘制,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学生温习的是整个函数的性质并进行着基本概念如顶点、象限、区间的计算,而在多媒体的自动过程中,则剥削了学生的这种计算。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若对多媒体技术利用较多的情况下,则应当积极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关注,并适当增设手动绘图、计算等要求,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加强计算熟练性。
而在对于一些依赖于课件的学生,教师可及时进行记录,若发现学生出现上课不听讲的现象则拒绝为其提供课件,从而减少学生的依赖心理。
三、结论
总体而言,多媒体技术是利大于弊的,且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自身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如传统多媒体技术发展重点在于辅助办公,并不致力于教参服务,而如今出现了许多教参软件,如几何画板、课件自动化软件等,显示出多媒体技术自身对教学辅助的关注提升。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和行业自身的进步,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善和利用,实现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继蓉、陈光喜,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启发-探究”式教学[J].高教论坛,2010/02
[2]王洪现,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3]姜梦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评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一、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弊端及难点
(一)教授模式枯燥,教学质量不理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环境下,是教师“一对多”的讲授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体,而学生是受众,这直接造成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错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当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是中心,学生成为被动的“填鸭”。而在高中生的厌学情绪影响下,教师对知识点的直接讲授,极易加剧学生的疲惫心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学到应有的知识内容,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二)数学科目自身的枯燥性
数学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自身就相对较为枯燥。在数学学习之中,基本的知识点是概念和公式,但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却产生千变万化,时常会出现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但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导致学生出现公式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不会解题的现象,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例如英语单词,一旦背诵下来则会写、会用的情况,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之中,大多数的教师均进行“题海战术”,即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例如公式,将所有的变化应用形式的题目都讲授给学生,让其亲自解过一次才能掌握,直接导致学生为了掌握一个知识点,需要进行大量、反复的解题练习,造成倦怠心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生提起数学就反感的原因。
(三)女学生客观的思维能力较弱
数学是一个思维逻辑的过程,通过将不同概念和公式通过逻辑化的形式进行组合和应用,从而得到正确结论。但是经过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在逻辑思维方面,女性普遍弱于男性 40%左右。这在高中数学教育中也可明显感觉到,女孩子普遍不喜欢数学学科,甚至于一些学习较为拔尖的女学生的数学也是弱势科目,这给数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多媒体技术参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相关文献内容,试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注重“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指的是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程度及课件的新颖性设计都需要注重适度,一切都必须立足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的出发点之上。例如在对课件之中的图片、声音的插入时要体现“物以稀为贵”,在一节 40 分钟的课时之中,插入声音效果的次数不要超过 3 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院研究得出,在教学课件之中,40 分钟内若频繁地插入卡通声音效果超过 3 次,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声音产生厌倦心理,容易产生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和无意地忽略教师讲授的现象29),同时对动画形象的选择,也不要选择学生过于喜爱的,避免因此给学生带来的联想造成对教学的干扰。
而对多媒体的利用程度也应当注重适度原则,在教课之中,教师不应该整节课都站在多媒体面前,在进行情景引入和思维发散性启发时,教师仍可沿用原来的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眼神的情感交流,用鼓励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开放思维。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对上课“开小差”的同学进行威慑,大部分的学生在教师所处的位置较接近时能够集中全部注意力听课,而教师所处的位置较远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分散现象。
(二)加强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参与
在传统的教学之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个手段就是让学生上黑板进行演算,而事实证明,由学生记性演算时,其余学生的关注程度普遍高于教师亲自演算,这是学生追求新鲜感的心理造成的。因此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示范演算,例如在对函数图象的绘制时,教师则可选择学生上台,教其如何利用画板进行图象的绘制,这样的方式并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同时可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加强教学效果,还可加强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水平。
(三)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减少其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
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不仅体现在心理上依赖于课程课件,认为可通过课件进行全部知识点的自习则可上课不听讲,同时还体现在学生对多媒体自动性的依赖30。例如在对函数图象进行绘制时,在给出解析式的情况下,几何画板可自动绘制出完整的函数图象,而学生在自行绘制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先确定函数图象的性质(如抛物线开口向上还是向下),在寻找函数的顶点和关键点,最后进行图象的绘制,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学生温习的是整个函数的性质并进行着基本概念如顶点、象限、区间的计算,而在多媒体的自动过程中,则剥削了学生的这种计算。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若对多媒体技术利用较多的情况下,则应当积极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关注,并适当增设手动绘图、计算等要求,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加强计算熟练性。
而在对于一些依赖于课件的学生,教师可及时进行记录,若发现学生出现上课不听讲的现象则拒绝为其提供课件,从而减少学生的依赖心理。
三、结论
总体而言,多媒体技术是利大于弊的,且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自身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如传统多媒体技术发展重点在于辅助办公,并不致力于教参服务,而如今出现了许多教参软件,如几何画板、课件自动化软件等,显示出多媒体技术自身对教学辅助的关注提升。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和行业自身的进步,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善和利用,实现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继蓉、陈光喜,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启发-探究”式教学[J].高教论坛,2010/02
[2]王洪现,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3]姜梦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评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