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门缝看塔是扁的。塔后高耸的院墙是扁的。围坐塔下的昆门徒是扁的。香炉和烟是扁的。嗡嗡的诵经声响起来,声是扁的,像浮尘像雾,裹着昆塔一层层攀升,升到金灿灿的塔尖时,整个昆塔被诵经声包裹。那声音经过昆塔有了形,在塔尖上又塑起一层塔。一座声音的塔高高渺渺立在裹金的昆塔之上。诵经声又上升,往声音的塔尖上再层层塑塔。越高处的塔就越扁,越缥缈。
  她每天站在门后看,这扇从未打开的木门上裂了一个缝,像一只扁长眼睛。她能看见声音的形。天蒙蒙亮,昆门徒在塔下扫树叶的刷刷声,像一片片大叶子在飘。昆门徒知道自己在扫声音的叶子,他们不急,一下一下地挥动扫帚,让每一声都圆满而去。东边村子的鸡鸣像纳衣的细密针脚,每个黎明的鸡鸣给寺院纳一件声音的金色纱。北边毗沙城的狗吠是块状的,“汪汪”的狗吠在朝远处扔土块,扔到西昆寺上空变扁了,在诵经声塑起的层层高塔间飘,在眼看亮起来的沙漠旷野上飘,飘到快没声时被下面村庄的狗吠接住。一个又一个村庄的狗吠在大地上接连起来,一直接到北边的丘,西边的黑勒。
  她常听身旁的驴说起黑勒。“黑勒人改宗不吃驴肉了,在那里,驴可以一直活到老。”都是黑勒毛驴捎来的话。黑勒城的毛驴把话传给进城驮货的乡下毛驴,乡下毛驴站在村头往另一个村子叫,另一个村子的驴接着往更远的村子叫。一夜工夫,一句驴叫从黑勒传过英噶莎尔、渠莎、西叶、固玛,传到毗沙城外的大小村落。第二天,赶早市的乡下毛驴又把话嘀咕给城里毛驴。驴都知道黑勒和毗沙在打仗,有关黑勒的言论只能交头接耳地说。
  以前,西昆寺的诵经声也在一个又一个村庄城镇的昆寺间传诵,一直传到英噶莎尔神木寺、 黑勒桃花寺。现在,那些寺院有了不一样的声音。驴很早就听出那些寺院里传出不一样的诵经声,驴耳朵长。西昆寺的声音在毗沙界外被另一个声音截断,西昆寺的诵经声就往高处传,传到高处的声都是扁的。
  她左眼贴门缝看一阵,又换右眼看。左眼看熟的人,右眼一看又觉得生。我要一直在门后待下去,门板上的裂缝会变大,大到门一样,我直直出去,静悄悄坐在诵经的昆门徒中间,不说话,不让他们看见。这样想时她已经坐在那里,在门板的前一个口子裂开时她就在那里。后一个口子开裂前又合住,她被关进圈里,成了一头小母驴。她知道自己小,一个小姑娘的小。她正长身子,长毛,在这个比驴圈高大的黑暗房子里,她静悄悄地从门缝看了好多天,把外面的一切都看扁了。
  走来两个人,一个是侍候她的德昆门,寺里昆门徒都这样称呼他。另一个满脸胡子,脸扁长。看第二眼时觉得那人熟,像在哪儿见过,闭眼想想,又觉得第二眼里想起的是第一眼里的形,两眼间的印象仿佛隔了一年。长胡子在塔下站住,望塔尖。那个仰望的脸她确实在哪儿见过。
  德昆门走一段回过头,见长胡子站在塔下仰望,德昆门也仰头望。望是扁的。那个长胡子一定望见塔尖上空层层叠叠的塔了。那是她的望。在这个扁长门缝后面,她独自望了多少个早晨的声音之塔,也被一个人望见了。她突然一阵冲动,血往喉管涌,嗓子里像有一头发情的驴在狂奔。“昂……昂叽。”
  只叫出半句,她被自己的鸣叫吓住。那叫声轰地涨满屋子,从门缝,从看不见的墙隙喷涌出去, 在屋外的寺院里来回震荡。然后,又被四周高高的院墙拢起来,被高竖的昆塔扶起来,有模有样地竖立在半空。在那个仰脸望天的长胡子眼里,一座驴鸣的巨大昆塔在空中骤然现形。他一定看见了驴鸣的形,看见由诵经声塑起的重重高塔之上,一座驴鸣的大昆塔,更高、更亮、更缥缈。
  诵经的昆门徒们扭头看,他们只看见两扇紧闭的門,看不见门缝和后面的一只眼睛,看不见她突然闭住的嘴。看是扁的。在她贴着门缝的眼睛里,一座驴鸣的巨大昆塔,烟一样消散在空中。
  摘自《捎话》(译林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个叫穆伦·席连勃的蒙古族女孩  猛地,她抽出一幅油画,逼在我眼前。  “这一幅是我的自画像,我一直没有画完,我有点不敢画下去的感觉,因为我画了一半,才忽然发现画得好像我外婆……”  而外婆在一张照片里,照片在玻璃框子里,外婆已经死了十三年。这女子,何以在画自画像的时候画出了记忆中的外婆呢?那其间有什么神秘的信息呢?  外婆的全名是孛儿只斤光濂公主,一个能骑能射枪法精准的旧王族,属于土默特部落,成
故事说:有一天,一位爱尔兰人来到了都柏林的一家酒吧。在吧台上,他点了三大杯啤酒,然后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一一排开,再去依次喝完。好心的侍应生上前,提醒说:“先生,啤酒打开会走气的,您应该一杯杯来打。”  这位先生听闻,先是感激,后哈哈大笑说:“小伙子,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两个朋友,他们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澳大利亚,而我现在坐在都柏林。临分手时,我们约定,以后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喝酒,我们都要以这样的
大型詩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于2018年初在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间播出。开播至今好评如潮,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3。  节目形式新颖、颇有深度,邀请明星或音乐家“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流行,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
在花蕾中独居  在香气中中毒  微渺的光  比水银宁静  当盛放的日子来临  仍然寡言  花瓣壓着花瓣  压着一朵花天赋中  活跃的舞蹈  因为寂静中的闪电  我们变蓝  但总是有六月以后的雨水  最后一次  把我们变成果实
头枕黄河的波涛  尾甩库布齐沙漠的东端  在黄河与库布齐之间  黄龙河川道如一条逶迤磅礴的游龙  携百里千里的松涛  披镶金镀银的霓裳  在准格尔的群峦之巅  黄龙河川道是一条五谷丰登的瑞龙  抖落历史的仆仆烟尘  连接口里口外的锦绣河山  在北國星光灿烂的蓝天之上  黄龙河川道是一条吉祥如意的祥龙
写诗的理由完全消失,这时我写诗——顾城  很多年中,我都想写李白,写他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我去了西安,没有遇见李白,也没有看见长安。长安与我,隔着岁月的荒凉。岁月篡改了大地上的事物。我无法确认,他曾经存在。  在中国,没有一个诗人的诗句像李白的诗句那样,成为每个人生命记忆的一部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岸猿
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十分单薄的背影:他披着褴褛的衣衫,花白杂乱的胡须挤在一张瘦长的脸上,眼眸微微闭着。  我知道他看不见,可他的头仍然向上昂着,仿佛在仰望天上的星辰。  这个人,在艺术家眼里是浪漫主义的象征。但我总认为,所谓的吟游诗人不过是一群谋求生计的流浪人而已。有些人不谙生活之苦,便优哉游哉地坐在空调房里,给这些人加上光环歌颂、崇敬他们。  “你现在向哪儿走?”我上前去问他。  “雅典。”对于
摘 要:对于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学校要遵循内生外化的教育原则,落实对学生全方位育人理念。文章以德育为范本、规则为示范,结合“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从活动的主题内容、细节安排、学生参与等方面,细谈小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让文明的种子植根于学生纯洁的心灵,让他们懂得从小事开始展现自己的文明行为。  关键词:文明学生;主题活动;内容丰富;细节真实;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
“闲”繁体写为“閒”,是在门里望见月亮。让人想起有月亮的晚上,晚风清凉,秋虫唧唧,月光如水水如天,一位绮年玉貌的女孩倚在门前,抬起头见皓月当空。  古代的月亮,是最诗意的一枚。它被诗人别在衣襟上,被画家描绘在宣纸上,被女子纤纤玉手绣在素绢上。闲,原来和月亮有着扯不断的情思。  作家董桥先生说:“爱书爱纸的人等于迷恋天上的月亮。”原来,好文字就是天空的一轮满月。清代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言:“少年读书
一边明亮,一边暗淡;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所有的事物  我都要看上两遍  一遍让我欢欣  一遍令我忧伤  树木在绿冠中  发出朗朗的笑声  一顆硕大的泪  却悄然落进树根  太阳十分年轻  在光束的顶端  可那光束却困于无边的黑夜  世界完美的闭合  在两页封面之间  那里  我聚拢起所有的事物  并将它们爱上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