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制促进区域课程质量再提升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b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市滨湖区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以内涵发展、教育均衡为导向,努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启动“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以来,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将其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质量提升的新抓手,确立了“行政推进、教研支撑、全区共建”的工作思路,坚持“前瞻谋划、有序推进,创新发展、科学推进,完善机制、联动推进”的具体策略,全区公民办幼儿园整体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落到实处,促进全区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无锡市滨湖区现有幼儿园47所,其中省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园8所,市级项目园6所;省、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实验项目各1个;3所市级指南实验园。现已形成《滨湖区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要求》《滨湖区游戏区室分类分层指导意见》《滨湖区常规管理工作要点》《滨湖区园本教研新制度》等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文件。

一、新认识、新问题,再寻课程建设的起点


  在理解并逐步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在2014年就明确提出“以课程为重点,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区域整体推行课程改革。
  教师真正的专业是能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景,教研的成效在于教师在其中体验到了什么,教师专业的素养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都是在活动中建构的。因此,在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正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基础上,研究教师研训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并以此为基础从机制上建立教师专業发展的支持系统。
  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是一个系统的质量工程,是对已有课程提升、改造和完善的过程。其中课程与教师是关键,但园内外更多人和事,都影响着课程。今天,我们更要从广义上解读课程,宏观上谋求质量,关注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的生态系统。
  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五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还存在什么问题、什么矛盾?该如何解决?我们发现滨湖幼教目前面临着新建园多、新教师多;课程管理建设与发展不均衡;教师专业素养差异性大;课程质量管理系统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区域内幼儿园的课程实施状况具体表现为一日生活时间能根据活动需要弹性安排,一餐两点由幼儿自主完成,但对幼儿全面生活自理的学习价值认识还不到位;室内外环境能从幼儿活动需要角度进行建设,能根据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均已形成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地图,但幼儿与环境资源的互动还不够充分;活动组织已打破了集体教学为主的形式,班班创建多样化活动区域,但各类学习活动形式中保障幼儿自主性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能结合经典书籍的阅读,提升儿童观察与行为分析能力,已积累了一些围绕幼儿经验获得的师幼互动策略,但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师幼互动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为此,我们提出“区域课程质量提升‘多联’机制的创新”,“创新”即针对问题推陈出新、适应现状改革更新。以期聚焦“课程质量”,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去改革和创新,进而推动滨湖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整体提升滨湖区学前教育质量。

二、新目标、新要求,再抓课程建设的热点


  无锡市滨湖区紧紧围绕“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面提高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通过“多联”机制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深化滨湖区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促进各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全面提高,整体提升滨湖区学前教育质量。为此,我们抓住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中的热点,提出了三条区域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1.展开“多联”机制的创新研究,形成多部门联勤保障、多维度结对联盟协作机制、多项目联合推进、多院校联体合作、多梯队联动研训、多主体联席评议等“多联”机制,架构课程质量管理的制度联动体系,形成全区上下联心、高度重视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积极局面。
  2.进一步解读“课程游戏化项目”的“课程建设”含义,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全面推进、深化研究,基于地方资源特色展开课程建设,建构课程体系,促进每一所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进一步领会“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课程质量”含义,全神贯注于“幼儿学习与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机制创新,促动区内各部门、各条线、各岗位工作聚焦“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科学建设和利用资源,游戏化、生活化实施课程,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加速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新内容、新实践,再攻课程建设的难点


  无锡市滨湖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致力于发展广覆盖、保基本和有质量的区域学前教育。明确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课程不仅包括幼儿园内部要素,还涉及幼儿园外部要素,如与幼儿园发生关系的各级各类相关部门、家庭、社区等,它们共同形成了支持幼儿园质量的生态系统。通过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多联”管理和工作机制,并开展创新性研究与实践,营造积极生态,全面提升区域课程质量。
  1.多部门联勤保障机制
  针对当前涉及幼儿园工作的政府部门、教育的其他部门繁多,“质量”标准各异,检查和评估频繁的状况,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两个层面,分别建立并不断完善“滨湖区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联席会议制度”。让多部门联勤的常态化管理、常规性工作为区域课程质量提升提供支持和保障。
  区政府学前教育联席会议由区教育局局长任主任,区妇联、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区卫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关工委分管同志为成员。区学前教育联席会议统筹解决全区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整合各有关部门力量,创新机制,明确职责,指导做好区学前教育工作。   区教育局依托“滨湖区‘园本提升战略’实施意见”,基教科、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协同督导、人事、财审、基建、安全、卫生等部门,围绕《滨湖区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要点》中的七项常规内容,定期深入幼儿园课程实施现场,了解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与现场办公。在幼儿园建设、审批、登记、注册、督导、评估、升类、年审、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中,让教研员参与方案论证、课程审定等内容,展开标准一体化、流程整合化机制探索。并把区域课程质量提升项目推进作为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并落实到日常工作,减少各类行政检查和评估,体现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方式的系统性、科学性。
  2.多维度结对联盟协作机制
  无锡市滨湖区各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发展不均衡,公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有差异。为此,我们启动省内外“攀高亲、结联盟”工程、公办幼儿园“卓越教育联盟”建设,组建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结对协作联盟、省市优质园创建结对帮扶联盟等多维度的协作联盟体。相关联盟体共同制订“结对联盟公约”“三年协同发展规划”,并对规划落实情况逐年进行考核、奖励。
  充分发挥省优质园的示范引领作用,省内外专家团队的支持与指导作用,引导各联盟体在园务管理、队伍建设、园本教研、科学保教等方面协同管理,同步发展,促进各园提升办园水平;各联盟幼儿园相互派遣教师到对方幼儿园任教,带动园际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设立经费,对联盟协作有成效的幼儿园给予奖励,定期组织交流互动、专项研讨和成果发布活动,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幼儿园协同发展机制。
  3.多项目研究联合推进机制
  为解决园本课程方案整体性不强,教研活动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学前教育8名兼职教研员将引领区域内儿童行为观察、课程方案审议、生活环节研究、资源建设利用、书籍进阶阅读、教研质量评估等子项目的研究,子项目统整在“区域课程质量提升项目”之下,分工而不分割,系统设计各项目组的系列化、进阶式研究内容,展开“沉浸式”“螺旋式”教研过程,并经常性地开展多项目间的交流与探讨,实现项目联合推进的融合互补。切实解决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一日生活环节、环境与资源、多种活动形式、儿童观察分析与师幼互动等问题。
  4.多院校联体合作机制
  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理论支持不足,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不高的问题,滨湖区聚焦“园本课程设计”“基于资源的课程开发”“园本课程质量评估”等内容,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形成滨湖学前教育多院校联体合作新模式。
  5.多梯队联动研训机制
  教师是课程质量提升的决定力量,为解决教师专业素养差异大,各培养梯队的研究内容不聚焦的问题,滨湖区完善了1个特级教师后备班、2个名师工作室、3个希望之星班、40名男教师、5年内新教师组成的区级研训梯队。
  聚焦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调整,形成多个研究先导小组:特级教师后备班研究自主游戏背景下的集体活动,名师工作室开展基于资源的课程生发,希望之星班聚焦专业阅读下的儿童行为观察,男教师进行游戏中幼儿经验进阶研究,5年内新教师深入领会、践行《指南》。同时由特级教师或大市级骨干教师带班,在分层分级研训的基础上,尝试联动式研修,从能力诊断、定制课程,到实践研修、过程性质量评价等,让培训专家与教研员、一线教师深度联动,着力“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理念更新、實践策略优化”,促进不同梯队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专业提升和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成功感、幸福感的提升。
  6.多主体联席评议机制
  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还涉及到与幼儿园发生关系的各级各类相关部门,如家庭、社区等,他们都是支持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重要资源。但目前滨湖区课程质量评估体系不全,课程质量评价科学性欠缺,因此我们立足“课程质量评估”“多联机制创新研究的绩效”等,定期召开多主体联席会议,邀请社会人士、专家、家长等成员参与各级各类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观察、调查、分析、评估,并针对课程实施几个问题的改善出谋划策,形成区域课程质量多视角的调查分析机制。同时对“多联”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成效,展开评议、分析、调整、完善,以架构好课程质量管理的制度联动体系,形成全区上下联心、高度重视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积极局面。

四、新措施、新保障,再构课程建设的高点。


  1.整体架构,形成强劲管理团队
  无锡市滨湖区构建了区域课程质量提升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担任组长,幼教干部、教研员、幼儿园园长担任组员,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良好格局。通过项目推进会、研讨展示活动、互助调研等多种方式促区域内每一所园、每一个人都融入研究行列。继续加大统筹和专业指导力度,配备1名学前教育专职行政干部,2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8名兼职幼教教研员。专兼职教研员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区域幼儿园及上级教研部门中得到一致认可。专兼职教研员实行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保障专业指导力量对所有在岗教师全覆盖。
  2.明晰方向,紧扣项目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两个基点三个要求”,全面引导项目建设的推进更为明确、行进更为精准。一个目标:贯彻落实“指南”,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形成基于儿童,服务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高质量课程。两个基点:儿童和“指南”,坚持儿童利益优先原则,贯彻“指南”精神,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机渗透于一日生活及家庭社区。三个要求:一是观察解读儿童行为,把“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作为教师应有的专业行为;二是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对高质量的课程实施起良好的指引和推进作用;三是研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努力让儿童的学习有趣、有效一点。
  3.加大投入,保障经费与装备
  本着“尊重项目特性、给足发展空间”的管理思路,将区域课程质量提升项目经费纳入滨湖区教育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兼职教研员因教研工作需要而产生的相关费用等,按中小学教研员的标准和渠道解决。
  4.进阶阅读,持续开展沉浸式教研
  推荐区域课程质量提升专业书籍进阶阅读书目,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深度领读,布置进阶阅读与实践任务。借助滨湖区教师研修网平台,为全区教师搭建融阅读反思、观察实践、分享交流、专业指导为一体的学习空间。倡导各级教研团队和广大教师与书籍互动,在阅读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理解专业,努力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各类教研活动以服务和支持课程游戏化为主旨,沉浸到课程实施现场,陪伴教师提升常态化的课程实施水平。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原则上至少以半日为一个时间单元,持续跟踪儿童的活动,以一周、一月的儿童行为为研究单元,持续进行沉浸式研讨,并将成熟的教育经验及时推广到其他幼儿园。
  区域课程质量提升‘多联’机制的创新,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的力量,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成效,更坚定了走“课程游戏化”建设之路。无锡市滨湖区对此项目建设有决心、有信心,期待通过该项目的推进来促进滨湖学前教育的新一轮发展。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紧密,要实现流畅的通信交流就必须保障基本的通信传输质量。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通信传输网不能仅仅满足于大容量的带
针对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方针,本文旨在探索大学数学新的教学模式——SPOC教学模式,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将其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既可以有效提高
本文围绕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技术中的具体应用、计算机技术在通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如何使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走出困境、计算机在通信应
“サケル”与“ヨケル”在语言运用上的区别中国医科大学王禾和所使用的汉字均为“避”,即。在翻译上都可以译成“避开,躲避,回避,逃避”之意。等日本出版的一些原文辞典解释这两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生存不变的主题,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保证项目工期、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将项目的实际成本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家观点的梳理和自己的研究发现,数学认知与语言认知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在数学课堂上训练学生解题能力时,加强对这种活动过程的叙述表达能力的训
行政管理工作对一个单位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迎接挑战,切实的解决问题,本文将针对目前
去年年未,笔者从扶桑之国回来时,给朋友们带回了几轴挂历,正值辞旧岁迎新年之际,大家分外高兴。可过了不久,几位朋友又纷纷来询问,日本挂历到底怎么看其中一些内容? 日本挂历
由于猩猩的潜伏期无法忽略,因此我们建立了经典的传染病传播SEIR模型。但由于在发病的不同时期患病者的感染能力不同,因此我们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感染人数增加了一个扰动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