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和广阔的活动空间,它的发展变迁既有自己内在的规律,也和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通过采用碑文解读与贾村地方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区域历史上的水利环境变迁研究,对碑文、图像、和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加深对于环境变迁中的人的认知。
关键词:霍州贾村;水利开发;人地关系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人在环境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古往今来,地理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制约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在选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着环境。霍州是临汾市的一个地级市,历史时期的霍州,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一方面是基于气候因素形成的降水不均,另一方面大自然又赠予其丰富的泉水资源,滋养着世世代代的霍州人民。随着时代变迁,环境变化,区域人口增多,资源紧张,人地矛盾隐患不断加剧,进一步引发了其历史时期的用水争端。
一、霍州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霍州位于山西中南部,在晋南地区所处位置为最北端,地处临汾、晋中盆地交界,东倚太岳山,与沁源县、古县毗邻;西跨汾河,与汾西县接壤;北籍韩信岭,和灵石县交界,南扼白壁关,同洪洞县相连。正是因为它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霍州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一个商业中心。
霍州位于太行和吕梁两大山系对峙之间,中有彘水东西向横流,汾水北南向纵流,两水沿岸平川和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因此霍州自古是个农业县。
霍州气候属内陆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降雨量极不均衡,一般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冬夏长,春秋短,十年九春旱。山区降水多于平川,云量少,日照长。由于其境内海拔落差大,故区域间气温差异较大,雨量充沛。
二、人与环境的抗争
霍州人历来重视“以地力以济天时之穷,用人力以补天地之缺”,发展引水、提水灌溉事业,使“水有常利,田有常稔”。州志中记载:“州之土多为五沙五塥之类,夏秋之际,五七日不雨则有旱象,十日不雨则相率为祈祷之事”。霍州境内水资源丰富,是其发展自流灌溉的有利条件。
(一)充分运用已有水资源,发展水利型产业
大张镇贾村位于霍州城东4公里,南涧河之下游,南依青郎平塬,北临南涧河。涧河水将全村水地分为南北两大块。全村共有耕地1800余亩,基本上水旱地各半。二十世纪初,全村有200余户,约700人左右,人均耕地两亩多,只是户有多少分布不均。
历史上的贾村,因水资源丰富,有油坊、磨坊、染坊、糟坊,还有分布在湿地的50余亩芦苇,10余亩灌木柳(可做簸箕、篰箩)和麻等经济作物。加之距州城较近,有人从事小商小贩,有人到城内打工,补贴家用。值得关注的是,贾村90%以上的村民皆为刘姓,同宗、同祖、同根,分支清晰,辈分明确。刘姓一族紧密团结,与其它各姓和睦相处,若遇大事合村公议,遇有困难大家互帮互助,为贾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贾村作为一个地理环境相对优越,但对水利资源又有较大依赖性的地区,势必要加强对其自身水环境的维护。水,作为一种自然条件因素,在呵护贾村村民繁衍生息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历史时期的油坊、染坊、水磨、渔业都非常发达,芦苇、亚麻、水地棉花等农作物种植优良,还一度种植过水稻,是典型的水利型产业经济。
(二)开掘泉水,疏导水域
霍州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米粮川水资源比较充沛,丘陵山区水资源比较匮乏。贾村地处丘陵山区,水利资源却比较丰富,可谓得天独厚,历史上就有“八水绕长安,七水绕贾村”之说。贾村的东、北部,过去有泉眼200多处,水渠纵横畅通,全村水地基本都能灌溉。贾村村前平川是由南涧河、东堰河、前河、后河、上渠、下渠、后沟河水等大小不同的河渠及它们所流经并浇灌的田地,共同组成的一个水网式的田园平川。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历史时期霍州地区灾害众多,泉水在造福当地民众的也为其带来了不少隐患。贾村先人儒雅睿智,几百年前就有开泉引渠、打坝治水的记录。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立“龙神会碑”记载:“清乾隆辛巳二十六年(1761年)天雨连绵,猛水横溢”。村人闻说,皆愿效力。奈工程浩大,苦乏赀财。因邀四方亲友以及本村贤人,联为百人摇会,各解己囊,集金200余两。于是大修堤防,使水势曲行如旧。
《贾村志》所记,民国十三年(1924)、民国十五年(1926),属霍州大旱之年,但贾村人集资出力,自愿献地,新开两处泉眼,水量增加,解除了当年干旱燃眉之急,大家一致称颂。天灾在给人民生活造成破坏的同时,也集聚了民力。对于新泉的开发,是贾村人民智慧的力量,也是身处水利社会中的民众对于灾害的积极应对。
(三)因水而争,刻立图碑
古代缺水地区,各地对于自身水源的维护是相当强烈的,因此,争水事件也屡见不鲜。光绪七年(1881)“贾村社水利碑记”曾记载了贾村与其周边村庄下乐平村发生的水利争端。
碑文载,贾村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的争端:明万历年间,与下乐平村发生水利冲突,丢失了了本村“旧堎下泉北浸地二丈”;清朝某年,城南社又來争夺贾村涧河津水,夺去了贾村上渠北巢两处小泉;光绪元年,又再次被下乐平村一个段氏家族夺去了上渠北巢东北角的三处大泉。村民们总结其失利的原因,认为是”社无碑记”所致。就其水利资源范围,本村没有详细记载,后世村民也无从查实。基于此,第二年冬天,官府派人亲自来勘定泉界,参照古图考察问询,下令将贾村的水利资源重新汇总成图,刻于碑上,贾村终于明确了自身水资源所有权,并以图的形式载于碑上,公示于众。
“古之大小事,虽由天定,亦赖人为”,水资源紧缺,生存需要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人们想尽办法争取本村权益,而后立碑立界,惠泽后世,因此还衍生出了以图释文的新形式,水利图碑应运而生。贾村村民对于水利资源的维护以及他们不断开创、维护自身水利资源的举动,可见水利在其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古代先民面临不利环境时所发挥的积极能动作用。
三、结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良好的水利资源环境为贾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下,当地文化气质浓郁,贾村也历来有“秀才村”的美誉。通过对历史时期霍州地区水资源的考察,我们从“水”的视角认识社会也更为深刻。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不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历史文化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人在自然地理环境面前也并非是无能为力的,所谓“人造一半,天造一半”,正是对自然地理演化中人为因素最好的解读。
关键词:霍州贾村;水利开发;人地关系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人在环境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古往今来,地理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制约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在选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着环境。霍州是临汾市的一个地级市,历史时期的霍州,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一方面是基于气候因素形成的降水不均,另一方面大自然又赠予其丰富的泉水资源,滋养着世世代代的霍州人民。随着时代变迁,环境变化,区域人口增多,资源紧张,人地矛盾隐患不断加剧,进一步引发了其历史时期的用水争端。
一、霍州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霍州位于山西中南部,在晋南地区所处位置为最北端,地处临汾、晋中盆地交界,东倚太岳山,与沁源县、古县毗邻;西跨汾河,与汾西县接壤;北籍韩信岭,和灵石县交界,南扼白壁关,同洪洞县相连。正是因为它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霍州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一个商业中心。
霍州位于太行和吕梁两大山系对峙之间,中有彘水东西向横流,汾水北南向纵流,两水沿岸平川和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因此霍州自古是个农业县。
霍州气候属内陆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降雨量极不均衡,一般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冬夏长,春秋短,十年九春旱。山区降水多于平川,云量少,日照长。由于其境内海拔落差大,故区域间气温差异较大,雨量充沛。
二、人与环境的抗争
霍州人历来重视“以地力以济天时之穷,用人力以补天地之缺”,发展引水、提水灌溉事业,使“水有常利,田有常稔”。州志中记载:“州之土多为五沙五塥之类,夏秋之际,五七日不雨则有旱象,十日不雨则相率为祈祷之事”。霍州境内水资源丰富,是其发展自流灌溉的有利条件。
(一)充分运用已有水资源,发展水利型产业
大张镇贾村位于霍州城东4公里,南涧河之下游,南依青郎平塬,北临南涧河。涧河水将全村水地分为南北两大块。全村共有耕地1800余亩,基本上水旱地各半。二十世纪初,全村有200余户,约700人左右,人均耕地两亩多,只是户有多少分布不均。
历史上的贾村,因水资源丰富,有油坊、磨坊、染坊、糟坊,还有分布在湿地的50余亩芦苇,10余亩灌木柳(可做簸箕、篰箩)和麻等经济作物。加之距州城较近,有人从事小商小贩,有人到城内打工,补贴家用。值得关注的是,贾村90%以上的村民皆为刘姓,同宗、同祖、同根,分支清晰,辈分明确。刘姓一族紧密团结,与其它各姓和睦相处,若遇大事合村公议,遇有困难大家互帮互助,为贾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贾村作为一个地理环境相对优越,但对水利资源又有较大依赖性的地区,势必要加强对其自身水环境的维护。水,作为一种自然条件因素,在呵护贾村村民繁衍生息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历史时期的油坊、染坊、水磨、渔业都非常发达,芦苇、亚麻、水地棉花等农作物种植优良,还一度种植过水稻,是典型的水利型产业经济。
(二)开掘泉水,疏导水域
霍州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米粮川水资源比较充沛,丘陵山区水资源比较匮乏。贾村地处丘陵山区,水利资源却比较丰富,可谓得天独厚,历史上就有“八水绕长安,七水绕贾村”之说。贾村的东、北部,过去有泉眼200多处,水渠纵横畅通,全村水地基本都能灌溉。贾村村前平川是由南涧河、东堰河、前河、后河、上渠、下渠、后沟河水等大小不同的河渠及它们所流经并浇灌的田地,共同组成的一个水网式的田园平川。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历史时期霍州地区灾害众多,泉水在造福当地民众的也为其带来了不少隐患。贾村先人儒雅睿智,几百年前就有开泉引渠、打坝治水的记录。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立“龙神会碑”记载:“清乾隆辛巳二十六年(1761年)天雨连绵,猛水横溢”。村人闻说,皆愿效力。奈工程浩大,苦乏赀财。因邀四方亲友以及本村贤人,联为百人摇会,各解己囊,集金200余两。于是大修堤防,使水势曲行如旧。
《贾村志》所记,民国十三年(1924)、民国十五年(1926),属霍州大旱之年,但贾村人集资出力,自愿献地,新开两处泉眼,水量增加,解除了当年干旱燃眉之急,大家一致称颂。天灾在给人民生活造成破坏的同时,也集聚了民力。对于新泉的开发,是贾村人民智慧的力量,也是身处水利社会中的民众对于灾害的积极应对。
(三)因水而争,刻立图碑
古代缺水地区,各地对于自身水源的维护是相当强烈的,因此,争水事件也屡见不鲜。光绪七年(1881)“贾村社水利碑记”曾记载了贾村与其周边村庄下乐平村发生的水利争端。
碑文载,贾村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的争端:明万历年间,与下乐平村发生水利冲突,丢失了了本村“旧堎下泉北浸地二丈”;清朝某年,城南社又來争夺贾村涧河津水,夺去了贾村上渠北巢两处小泉;光绪元年,又再次被下乐平村一个段氏家族夺去了上渠北巢东北角的三处大泉。村民们总结其失利的原因,认为是”社无碑记”所致。就其水利资源范围,本村没有详细记载,后世村民也无从查实。基于此,第二年冬天,官府派人亲自来勘定泉界,参照古图考察问询,下令将贾村的水利资源重新汇总成图,刻于碑上,贾村终于明确了自身水资源所有权,并以图的形式载于碑上,公示于众。
“古之大小事,虽由天定,亦赖人为”,水资源紧缺,生存需要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人们想尽办法争取本村权益,而后立碑立界,惠泽后世,因此还衍生出了以图释文的新形式,水利图碑应运而生。贾村村民对于水利资源的维护以及他们不断开创、维护自身水利资源的举动,可见水利在其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古代先民面临不利环境时所发挥的积极能动作用。
三、结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良好的水利资源环境为贾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下,当地文化气质浓郁,贾村也历来有“秀才村”的美誉。通过对历史时期霍州地区水资源的考察,我们从“水”的视角认识社会也更为深刻。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不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历史文化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人在自然地理环境面前也并非是无能为力的,所谓“人造一半,天造一半”,正是对自然地理演化中人为因素最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