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

来源 :中学时光·读写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开放性试题业已悄然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上,并且题量在不断加大,分值也在逐年提高。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灵活性与综合性。开放性试题不单纯追求答案的唯一性,给考生以比较大的思维空间与选择的余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的途径解答问题。答题时只要联系实际,紧扣题意,适当拓展与延伸即可。这对引导考生认真观察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训练联想与想像能力,培养创新与创造性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下面以三道开放性试题为例作简要分析:
  1.纳米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就连想像力极强的人也无法全部想到。请结合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联想和想像,设计一个运用纳米技术的科技小制作。(要求:说出小制作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走近纳米技术》)。
  2.在变色龙变色本领的启示下,还可以设计出什么东西?请你写出它的名字,它是怎样变色的,有什么用途(不超过60字)。(——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试题,课外阅读《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
  3.文章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请仔细品味,认真揣摩,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简要评析。(——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课外阅读《雪夜》)。
  语段示例:“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由上述三道试题可以看出,开放性试题给考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不再像标准化试题那样过分地追求答案的唯一。开放性试题以灵活性的特点,给考生以极大的自主权,考生可以自主选择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设置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大意正确”就可得“相应的分”。另外开放性试题以其综合性的特点,引导考生必须十分关注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达到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目的。解答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把握题干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其次,要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将知识与经验有机地整合,在联想与想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第三,语言要简明得当,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切中要点。
  先说第1题。解答这道题,考生要按照上述要求认真审题,弄明白试题的要求是: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像,设计一个运用纳米技术的科技小制作。要求:说出小制作的名称、特点和用途。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具有开放性特点、体现鲜明创新意识的试题。这道试题既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考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同时还考查其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读懂文本,真正吃透文本所要说明事物的要点,正确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懂得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产品的基本特点,掌握纳米技术的有关知识。其次,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到举例典型,想像合理,例如,文中提到的“将纳米技术设计的物质放入冰箱中就能检测里面食物的新鲜程度;将这种物质放入牙刷中,医生可以根据它检测出来的口腔气味来判断人的健康程度和生病的迹象;将这种物质放入电缆中,在电缆即将要燃烧但还没有燃烧的时刻,它就可以报警,这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可以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合理科学的联想与想像,并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这就启示考生平时要密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认真观察一些科学现象,积累人生经验,培养科学精神。第三,所列举小制作的名称、特点、用途要说得条理分明,语言简明准确。上述三项要求,对考生答好此类题目应该是有所启发的。我们认为,语文学习首先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灵活地运用知识,向更高的层次与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延伸与迁移。
  第2道题的特点是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将语文与生物知识整合,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整合。试题既重视考查考生密切联系生活的能力,又重视考查联想与想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通过变色龙变色的启示,引发考生由此产生联想或再造想像,设计出一件像变色龙一样可以变色的东西。同时抓住变色的特点,说明其是怎样变色的。然后再说出其用途,不超过60字。此题的设计巧妙且颇有新意。做这类题,要在明确问题指向的前提下,开阔自己的思路,切入的角度既要新颖,又要自然贴切。所设计的可以变色的东西一定要有现实基础,切不可漫无边际地联想,随心所欲地想像,这样做既脱离实际,又违背规律,是不符合要求的。答题时,应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与生物学知识,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的创新,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像。如,答案示例(一)可以设计出一种彩色粉笔。笔的末端有一个调色圈,只需用手轻触其中的一种颜色,整根粉笔都会变色。这样既方便了老师,还节省了粉笔。答案示例(二)可以设计出一种变色服,调整人们的体温,当天冷时它可以变成暖色,当天热时它又可以变成冷色,使人体感到十分舒服。这些答案准确而且符合要求,设计出的变色的东西想像合理,有现实生活基础,自然而贴切,不给人以突兀的感觉,符合认识规律。
  最后说说第3题。此题属于赏析类的开放性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审美与鉴赏的能力、对文段的揣摩与体味能力,考查考生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应该说这道题有一定难度,其外延较大,灵活性较强。解答此题,既可从修辞的角度入手,领会表达效果,也可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入手,领悟语言的优美;既可从自身的感受的角度入手,写出自己的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也可从意境的角度入手,对这段文字描写的情境作出自己的理解分析与评价。考生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只要抓住上述其中的一点,从任意一个角度引入问题都可以,不必面面俱到。第二,要认真阅读可供欣赏的文字,要带着感情认真揣摩文段,仔细品味语言,领悟文段深层次的内涵。在整体感悟的前提下,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与真切感受。第三,要注意语言的灵活运用,做到简明、准确,富有表现力。例如,答案示例(一)这段文字将雪花比作小精灵,突出了人们对小雪花的喜爱,“悠悠然”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写出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而“银毯”和“铺”则把雪花写得生动活泼而又形象。整段文字既细腻又传神,给人一种空灵、安详又充满情趣的印象。答案示例(二)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示了雪花的轻灵、大地的宽厚与美丽,使人陶醉于其中,“悠悠然”更渲染了一种“轻”且“静”的氛围,使读者的心似乎融入了那片静谧之中,不忍心发出丝毫声响,惟恐打破这清与静的夜。上述两个答案,分别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和修辞的角度入手,既品味出语言的优美,又揣摩出意境之精妙;既领悟出感情的真挚,表达了自己真切的情感体验,又对文段的语言与描写作出恰当评价与赏析;既表现出答题的灵活性,又恰当地扣住了题干要求,语言的表达生动形象。
  由上述三道开放性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解答开放性试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明确题干要求,选准切入角度,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像,注意语言的组合能力与灵活运用的能力,要得高分也是不难的。
  语文是语言学科,汉民族的语言以其多义性与模糊性的特点,决定了对问题的认识不应该是唯一的。由这点来看,开放性试题是遵从语言学科的规律的,同学们应很好地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序    疯子、茄子、柿子、松子四人感情比海浅一点、比地薄一点、比二锅头淡一点,很深、很厚、很浓。四人结成“四人帮”。我是疯子。  “四人帮”不具有任何黑社会性质。我们从未走私过毒品,倒卖过军火。尽管不具黑社会性质,我们依然拥有严密的组织。  一起惹祸。多年师生斗争经验表明,惹祸受罚有人陪伴,心理承受力大大加强。  一起上厕所。每次我被强制去解手,总是在厕所里转悠几圈,又跟着回来。某日,一位教师走
期刊
六月的鲜花开遍原野,青草在微风的抚摸下欢快地舞蹈。我随手拿出一份报纸。  上面的新闻《在他乡》令人回味: 一位学子一直在外地求学,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她一直以自己有一个没文化的农民父亲为耻,在城里求学时从不让父亲来看她,父亲也就从未跨进学校大门。再后来,她定居于城市,又忙碌于自己的事业。直到那天,父亲病危的噩耗传来,她才醒悟。她回想起父亲在田中耕种,辛苦地劳作,只为凑齐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学费;想起了
期刊
专家预测2005年高考语文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题:  1.感情与体验着眼叙述美好的亲情友情和幸福的体验。  2.生命和自然着眼于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理解和珍爱。如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地球家园,呼唤绿色,敬畏生命,展现个性,注重人格发展以及关于印度洋海啸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等。  3.人际关系和人生智慧颂扬人与人之间的爱,尊重与宽容,认识自我,通达乐观,学会放弃,学会忘却,学会沟通,倾听他人,欣赏他人,
期刊
2005年4月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的24题要求“请你根据对山东地方风情的了解,就某一风景名胜或风土人情的特色及意义拟一段旅游推介词,要求讲究修辞,体现文采”。这是一道很好的题目,它不仅在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没有过多的限制,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也很好地体现了山东省自主命题的特点。但阅卷中发现学生的平均得分并不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句子平淡直白,没有文采;二是对家乡山东的风物了解不多或
期刊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即使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也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提出作文语言要有文采,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让作文亮起来呢?    一、巧借诗词拟题,起一见钟情之效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让阅卷者一见钟情。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期刊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而有俊才,官至奉朝请。擅长诗文,也精通史学。他的诗歌多为友人酬和、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其散文善以骈文写小品书札,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风格清新挺拔,尽扫齐梁浮艳之风,而蜚声于当时文坛。时人纷纷效仿他的文体,称为“吴均体”。曾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书未竟即去世。著有《吴朝请集》和小说《
期刊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⑴刚刚抖落掉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  ⑵还来不及静静地梳理梦想,还来不及铮铮地鼓起勇气,春天就拔节出活力。  ⑶浅浅的绿意渲染出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似乎春天突然给久久郁闷的人们一个朗朗的心情,突然给肃杀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  ⑷于是,春天就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  ⑸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
期刊
高一的一些同学在阅读台湾当代散文家颜元叔的《荷塘风起》时,提出了一些很有深度也很有意义的问题,既涉及到这篇课文的内容,也涉及到它的形式。我把这些问题归拢了一下,在此谈谈我的看法,以求对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启发。  1.本文的写作背景与意图。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式之一,就是城市的膨胀和扩张,这种膨胀和扩张是有它的负面效应的。这种负面效应的“硬件”特征是,一片片高耸的钢筋水泥形成灰色狭窄的城市空
期刊
1.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  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___________》  2.周瑜,字_________,东吴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版第三册第四单元主题是“追寻文明的踪迹”,本单元选录了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  作为文化散文的代表,余秋雨的散文总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宏阔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得出富有启示性的结论,给人一种睿智和大美。那么,《都江堰》中又有怎样的文化精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审美启迪呢?笔者将从文章表达主旨和写作技法两方面来加以解读。    主旨——贴近苍生的治民之道    余秋雨笔下有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