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法方药中管窥中医象思维理论

来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h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象思维理论在中医理、法、方、药中的意义解释,从中医学理论出发,分析其相应内涵,并进一步阐释象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指导重要性。研究表明,象思维在中医学说涉及领域众多,不仅可用作诠释中医学相关理论和诊断方法,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音乐文化资源的国家,纵观民族音乐的发展,民族器乐可以说在民族音乐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器乐既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石。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文简称新课标)的出台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我国愈来愈重视学生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感受与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
学位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驱动突变包括JAK2、CALR和MPL,三种突变基因与临床的相关性已被广泛研究,而近几年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使人们对MPN相关受累基因突变有了更深的认识。DNA甲基化修饰剂、染色质修饰剂、剪接体复合物和肿瘤抑制因子等共存非驱动突变被认为是疾病进展和白血病转化的主要途径,如TET2突变之前获得JAK2突变的病人具有更严重的表型,并且患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DNMT
期刊
象思维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原创思维,是通过直观、形象、感观等途径,运用类比、象征、推类等方法,把握认知事物内在联系,从直观到具体、从个性到共性、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文章从观物取象、取象比类、立象尽意、天地应象和用药法象5个方面来论述中医象思维的基本模式及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应象思维的具体应用,并探索其对精准医学、时间医学、“4P”医学及整合医学模式的现代启示。
期刊
关于城市、建筑地域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全球化有关。人们长期割裂、对立地看待“传统—地域”与“现代性—全球化”这一对概念,并将它们与某类城市、建筑的形式、风格相对应,使原本可以深入城市、建筑发展规律的学理探讨变成浅表的、非学理层面的争辩。本文试图结合创作实践对此问题进行剖析,反思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建筑的传统和地域性发展演进的逻辑。
期刊
在新时期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域下,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创新,是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坚实基础与有力保障。因此,该文提出应明晰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始终坚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逻辑主线,践行以生为本管理理念;整合辅导员及学生干部队伍力量,夯实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构建教师、家庭、后勤联动机制,全面革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服务于高质量人才
期刊
在人类认知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过程中,物象入于脑中化为想象、意象与易象,然后落于纸、口、屏等客观载体而形成图画、文字、语言与数字。近年来,中医象思维模式的研究以“象”为基本元素,从图、文、言与数等角度进行解析与研究,亦始终不离“象”的基础,表现出象-图、象-文、象-言、象-数等研究方向并积累了大量成果。结果表明图、文、言与数是中医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中医象思维研究有赖于图、文、言、数等学科的
期刊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探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内涵和特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途径。
期刊
“象”思维以“主客相融”“整体关联”“意象推理”为特点,是一种在现象层面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认知方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特质,是中医文化与学术之根,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首要要素。遵循“象”思维的认知路线,总结“象”思维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启悟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引领中医药学自主创新,是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路
期刊
信息多元化、传播速度快、应用广泛是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性。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但同时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机会,推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因此,高校要更多地融入大数据元素,对新发展机遇加以高度重视,通过分析充分了解利弊关系,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新的教学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发
期刊
隐喻和象思维是中医思维研究的两种常用理论工具。在疏理二者概念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医思维研究的目的为出发点,分别从理论阐释、临床指导、海内外传播三方面,对比隐喻与象思维在中医领域的价值和作用。结果发现,中医思维范畴下的隐喻与象思维结构十分相似;隐喻研究的规模更大,但中医学界对象思维的接受度更高;中医思维研究应不止于论证中医思维的独特性;含义明确、理论成熟、方法丰富的隐喻或许是用于中医思维研究的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