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鲁迅精神与思想,业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只要正视19世纪以来随西学东渐而起的现代中国知识人的理论创新与文化实践,就不能否认鲁迅及其同时代人的文化创造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一如唐宋诗词、《红楼梦》等是中国文化整体有效构成要件。对待鲁迅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制度化的传承方式首先在于国民教育——经由国家认可、学校组织的国民学历教育序列。
中国的学生,小学到高中,鲁迅一直不断线。小学、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篇目的增减或者更替往往会引发社会舆论以致发酵成社会文化“事件”。
读大学中文系,鲁迅还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对象。少了他,中文系的课程组合便出现残缺,不那么完整、圆满。治中国新文学的人,不碰鲁迅的学者极少。富有特殊意味的是,当今优秀学者许多人要么首先就是鲁迅研究专家,要么是从研究鲁迅进入学术界,譬如李何林、唐弢、王富仁、钱理群、刘纳、孙郁、张福贵等。
既然国民学历教育序列是文化传承有效的制度保障,也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知识人文化创造进入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路径选项,那么,鲁迅进入国民学历教育的正当性、合理性便无可置疑。尴尬恰巧就在这,一边是研究者津津乐道于鲁迅思想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精神存在,另一边又有许多人害怕以致躲避鲁迅——尤其是中小学语文老师。江湖上传小学、中学老师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大学中文系师生,面对鲁迅而无感者,大有人在。
近二三十年,业界一直认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范式有改进的必要。好老师要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将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人对此基本也是肯定的。
话虽这么说,然而,任何事情都不绝对。个人认为,“因材施教”不只是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因材施教”的法则同样适用。朱自清散文和鲁迅散文,教法就应该有所区别。倘若真让学生自主学习鲁迅散文,不要说中小学生难以达到教学预期,即便大学生也未必能够“入戏”。探讨鲁迅怎么教,便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话题。
二
读鲁迅是国人读懂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选项。博学睿智、聪明过人的鲁迅,只活到五十五岁就去世了。可是,结束两千多年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新政,这样的大动荡、大变局,他目睹;废私塾,兴学堂,“逃异地,走异路”,出国留学求新知,他亲历;国共两党先是携手合作、互助共进,继之壁垒森严、他亲见……并且,他又是那样博闻强记,善感多虑,敏锐深邃。20世纪历史的一幕幕,他尽力用那支“金不换”的笔细细密密地记取、摄录,一如高清写真。现代作家中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像他那样,在个人的书写中汇聚如此密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鲁迅的生命史、生活史其实就是一部鲜活的现代中国社会史,任何试图将鲁迅的文本简化为公式或者概念的读法、教法,都可能使人觉得鲁迅面目可憎,鲁迅作品味同嚼蜡。
本人从一个完全不懂鲁迅的中学生到大学教授,前后历经四十多年,回眸几十年来《朝花夕拾》的教法,语文老师都是列一张表,归纳几句话,逼学生回去熟读、硬记、死背,若说变化——便是个别字句的调整。请看下面的表格:
更甚的是,本来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然后用贴切的文字传达的个人胸臆,或者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还原的历史场景,到了语文课堂,都经由集体备课后给出了名为“参考”实为“标准”的答案。笔者录自现行初中学生必背的“读《朝花夕拾》的启示”有如下几条:
一、作品使我了解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社会的冷酷,懂得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懂得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需要的不是健康的体魄,而是精神的苏醒。
三、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民族的复兴为己任。
如此死记、熟背的“启示”,然后默写,到底“启示”了谁——大概只有天知道。再聪明、再智慧的学生,都会被教育成能吃喝拉撒的“复读机”,学生的做题、答卷无非就是做文字“搬运”的活儿。鲁迅文本的深刻性、丰富性,文学的可阐释性,变成了几句教条,其作为历史见证人、事件亲历者,文本中细密的文化记忆、生命气息(譬如历史场景中人的情绪、情感反应,彼时彼地的舆情等),完全被教师僵硬的说辞所湮没,读者、讲者和听者不索然寡味非有神功不可。
诚然,长妈妈善良慈爱、诚恳实在自是一目了然,但长妈妈又绝不是这般脸谱化,她要远比上表中的归纳丰富得多,生动得多,也有趣得多。长妈妈爱搬弄是非,“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不允许“我”有点自作主张的行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会惹她不开心,且还“要告诉我的母亲”。叙述者人到中年之后再回顾曾经历的少年往事,显然不认可长妈妈如此这般管束儿童的方式,警醒世人的用意不言而喻。再有,长妈妈睡相难看,睡觉时四肢摊成一个“大”字;从不怀疑女人“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能抵御洋枪洋炮进攻的侮辱女人的传说;严格要求小孩子恪守大年初一清早睁開眼睛要向大人高声说恭喜,首先吃点福橘之类的规矩等。可见,长妈妈除了善良、淳朴等,还可气又可悯,她一直凭着几十年的惯性,盲目地活在世俗化的生活轨道上。她的生存样貌,就是千百年来大多数平凡、普通中国人的生存世相,心地善良又无知愚妄、安于天命。
三
依笔者看来,鲁迅的文字,无不需要深思、细想,在深广的历史、文化与思想的视域中去把握。鲁迅文本的价值不只在文学,更在思想、文化与历史深处。读鲁迅,可以懂中国;读鲁迅,读的是一个人的中国史与中国文化史。
《呐喊·自序》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倘若仅仅参照注释说,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能不枯燥吗?学生听过便忘才是常态。此时,若借鲁迅个人化的生命旅程,复现历史场景,再现鸦片战争以来洋务派的一系列救亡图存的现代化图景,必然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作为一種常识,国人都知道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幡然醒悟到强大的海防与海军是国防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洋务派乃用官费开办水师学堂,延请外国教习,培训本国的海军,中国现代海防意识渐次生长出来。早年失怙的鲁迅,家道中落,选择了有别于传统读书人考科举求进仕的路,入读海军学校,自有其现实经济条件的考量,当然,他的异端思想基因也应该予以充分考虑。官办的水师学堂,学生的津贴费及膳宿、衣靴、书籍、文具等生活、学习用品都由官方供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水师学堂的学生实行供给制,日常生活、学习与训练都实行军事化管理。鲁迅作为周家长子,入水师学堂享受供给制生活,便可部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况且,假如水师学堂顺利毕业,以后还不用为就业发愁。由此可知,一方面,鲁迅的个人选择和对未来出路的思考,有急国家之所需的考量;另一面,从个人发展着眼,也可因此进入体制,成为“公家的人”“国家的人”,这是科举之外进入仕途的另一路径,甚至比参加科举考试的成本要低得多,不过风险也会大得多。
后来说道:“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于是,《呐喊·自序》呈现出来的便不只是鲁迅个人的生命图景,而是至少呈现出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与思维方式三幅不同的图景。社会历史图景是指清末到民初大变革、大动荡的政治、社会状况,以及个人生存境遇与时代变迁之微妙关系;二是现代化浪潮涌人中国的全球化时代氛围下,新旧观念交锋、冲突的思想图景,即“走异路、逃异地”,另谋人生出路的“新青年”和依循惯性“活着”的“民众”思想文化的差异;三是鲁迅思维世界的逻辑图景。鲁迅摧毁了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简单化的中国思维,时时在自我质疑,自我拷问,否定与肯定总是或此或彼的思维图式。譬如他写的长妈妈,可爱又可憎,可亲又可气,既值得尊敬又觉得令人嫌烦。
《呐喊·自序》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这里,回响着的是总在时时质疑、不断拷问自己的声音,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取向形成巨大的张力。这就是鲁迅的思维图景,是鲁迅的精髓所在。
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熟背结论也没有什么价值。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在分析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才能得到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唯有这样,才能形成学习者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他的个性。然后,他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优秀人才就在于其思维方式的卓越,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为不教而教。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67)阶段性成果
作者:巫小黎,文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鲁迅精神与思想,业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只要正视19世纪以来随西学东渐而起的现代中国知识人的理论创新与文化实践,就不能否认鲁迅及其同时代人的文化创造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一如唐宋诗词、《红楼梦》等是中国文化整体有效构成要件。对待鲁迅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制度化的传承方式首先在于国民教育——经由国家认可、学校组织的国民学历教育序列。
中国的学生,小学到高中,鲁迅一直不断线。小学、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篇目的增减或者更替往往会引发社会舆论以致发酵成社会文化“事件”。
读大学中文系,鲁迅还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对象。少了他,中文系的课程组合便出现残缺,不那么完整、圆满。治中国新文学的人,不碰鲁迅的学者极少。富有特殊意味的是,当今优秀学者许多人要么首先就是鲁迅研究专家,要么是从研究鲁迅进入学术界,譬如李何林、唐弢、王富仁、钱理群、刘纳、孙郁、张福贵等。
既然国民学历教育序列是文化传承有效的制度保障,也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知识人文化创造进入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路径选项,那么,鲁迅进入国民学历教育的正当性、合理性便无可置疑。尴尬恰巧就在这,一边是研究者津津乐道于鲁迅思想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精神存在,另一边又有许多人害怕以致躲避鲁迅——尤其是中小学语文老师。江湖上传小学、中学老师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大学中文系师生,面对鲁迅而无感者,大有人在。
近二三十年,业界一直认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范式有改进的必要。好老师要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将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人对此基本也是肯定的。
话虽这么说,然而,任何事情都不绝对。个人认为,“因材施教”不只是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因材施教”的法则同样适用。朱自清散文和鲁迅散文,教法就应该有所区别。倘若真让学生自主学习鲁迅散文,不要说中小学生难以达到教学预期,即便大学生也未必能够“入戏”。探讨鲁迅怎么教,便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话题。
二
读鲁迅是国人读懂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选项。博学睿智、聪明过人的鲁迅,只活到五十五岁就去世了。可是,结束两千多年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新政,这样的大动荡、大变局,他目睹;废私塾,兴学堂,“逃异地,走异路”,出国留学求新知,他亲历;国共两党先是携手合作、互助共进,继之壁垒森严、他亲见……并且,他又是那样博闻强记,善感多虑,敏锐深邃。20世纪历史的一幕幕,他尽力用那支“金不换”的笔细细密密地记取、摄录,一如高清写真。现代作家中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像他那样,在个人的书写中汇聚如此密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鲁迅的生命史、生活史其实就是一部鲜活的现代中国社会史,任何试图将鲁迅的文本简化为公式或者概念的读法、教法,都可能使人觉得鲁迅面目可憎,鲁迅作品味同嚼蜡。
本人从一个完全不懂鲁迅的中学生到大学教授,前后历经四十多年,回眸几十年来《朝花夕拾》的教法,语文老师都是列一张表,归纳几句话,逼学生回去熟读、硬记、死背,若说变化——便是个别字句的调整。请看下面的表格:
更甚的是,本来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然后用贴切的文字传达的个人胸臆,或者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还原的历史场景,到了语文课堂,都经由集体备课后给出了名为“参考”实为“标准”的答案。笔者录自现行初中学生必背的“读《朝花夕拾》的启示”有如下几条:
一、作品使我了解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社会的冷酷,懂得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懂得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需要的不是健康的体魄,而是精神的苏醒。
三、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民族的复兴为己任。
如此死记、熟背的“启示”,然后默写,到底“启示”了谁——大概只有天知道。再聪明、再智慧的学生,都会被教育成能吃喝拉撒的“复读机”,学生的做题、答卷无非就是做文字“搬运”的活儿。鲁迅文本的深刻性、丰富性,文学的可阐释性,变成了几句教条,其作为历史见证人、事件亲历者,文本中细密的文化记忆、生命气息(譬如历史场景中人的情绪、情感反应,彼时彼地的舆情等),完全被教师僵硬的说辞所湮没,读者、讲者和听者不索然寡味非有神功不可。
诚然,长妈妈善良慈爱、诚恳实在自是一目了然,但长妈妈又绝不是这般脸谱化,她要远比上表中的归纳丰富得多,生动得多,也有趣得多。长妈妈爱搬弄是非,“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不允许“我”有点自作主张的行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会惹她不开心,且还“要告诉我的母亲”。叙述者人到中年之后再回顾曾经历的少年往事,显然不认可长妈妈如此这般管束儿童的方式,警醒世人的用意不言而喻。再有,长妈妈睡相难看,睡觉时四肢摊成一个“大”字;从不怀疑女人“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能抵御洋枪洋炮进攻的侮辱女人的传说;严格要求小孩子恪守大年初一清早睁開眼睛要向大人高声说恭喜,首先吃点福橘之类的规矩等。可见,长妈妈除了善良、淳朴等,还可气又可悯,她一直凭着几十年的惯性,盲目地活在世俗化的生活轨道上。她的生存样貌,就是千百年来大多数平凡、普通中国人的生存世相,心地善良又无知愚妄、安于天命。
三
依笔者看来,鲁迅的文字,无不需要深思、细想,在深广的历史、文化与思想的视域中去把握。鲁迅文本的价值不只在文学,更在思想、文化与历史深处。读鲁迅,可以懂中国;读鲁迅,读的是一个人的中国史与中国文化史。
《呐喊·自序》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倘若仅仅参照注释说,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能不枯燥吗?学生听过便忘才是常态。此时,若借鲁迅个人化的生命旅程,复现历史场景,再现鸦片战争以来洋务派的一系列救亡图存的现代化图景,必然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作为一種常识,国人都知道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幡然醒悟到强大的海防与海军是国防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洋务派乃用官费开办水师学堂,延请外国教习,培训本国的海军,中国现代海防意识渐次生长出来。早年失怙的鲁迅,家道中落,选择了有别于传统读书人考科举求进仕的路,入读海军学校,自有其现实经济条件的考量,当然,他的异端思想基因也应该予以充分考虑。官办的水师学堂,学生的津贴费及膳宿、衣靴、书籍、文具等生活、学习用品都由官方供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水师学堂的学生实行供给制,日常生活、学习与训练都实行军事化管理。鲁迅作为周家长子,入水师学堂享受供给制生活,便可部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况且,假如水师学堂顺利毕业,以后还不用为就业发愁。由此可知,一方面,鲁迅的个人选择和对未来出路的思考,有急国家之所需的考量;另一面,从个人发展着眼,也可因此进入体制,成为“公家的人”“国家的人”,这是科举之外进入仕途的另一路径,甚至比参加科举考试的成本要低得多,不过风险也会大得多。
后来说道:“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于是,《呐喊·自序》呈现出来的便不只是鲁迅个人的生命图景,而是至少呈现出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与思维方式三幅不同的图景。社会历史图景是指清末到民初大变革、大动荡的政治、社会状况,以及个人生存境遇与时代变迁之微妙关系;二是现代化浪潮涌人中国的全球化时代氛围下,新旧观念交锋、冲突的思想图景,即“走异路、逃异地”,另谋人生出路的“新青年”和依循惯性“活着”的“民众”思想文化的差异;三是鲁迅思维世界的逻辑图景。鲁迅摧毁了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简单化的中国思维,时时在自我质疑,自我拷问,否定与肯定总是或此或彼的思维图式。譬如他写的长妈妈,可爱又可憎,可亲又可气,既值得尊敬又觉得令人嫌烦。
《呐喊·自序》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这里,回响着的是总在时时质疑、不断拷问自己的声音,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取向形成巨大的张力。这就是鲁迅的思维图景,是鲁迅的精髓所在。
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熟背结论也没有什么价值。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在分析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才能得到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唯有这样,才能形成学习者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他的个性。然后,他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优秀人才就在于其思维方式的卓越,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为不教而教。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67)阶段性成果
作者:巫小黎,文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