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走进了每个教室。这位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平台。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数学情景,活泼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全方位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作用
信息技术已经成21 世纪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为此,全国各地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为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上明确规定: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本人就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发挥的作用谈一些看法。
1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如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师可用软件设计出一个游戏情境:“六一”节学校举行游园活动,参加投圈比赛的学生很多,教师规定每人只许投9个,猜猜看,小刚投中了几个?没投中在地上的有几个?在空中转的圈子是否会投中?还有几个没有投出,这些能投中吗?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争论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教师将汇报情况逐一用电脑展示出来。由于插图形象,结论又是开放性,学生学得有兴趣,很快理解了9的组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立体的、开放的思维能力和大胆猜测的能力。
2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再如在教学“认图形”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再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一个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都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显示4个图形给小朋友带来的节目:有乡村的小屋,烟囱里还正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学生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组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铺垫。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格、放慢、重复,还能迅速实现增加、删除、变化等形式。以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辩的困难,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學“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通过变色、闪烁、移动、和转换等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巩固新知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用小黑板辅助课堂教学。这样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又由于版面的限制,导致训练的题型也不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相关知识点制作成幻灯片,将播放的内容用旋转或闪烁等形式出现,突出重点内容以提醒同学对易错概念的注意。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如忘了“÷2”。教师可制成幻灯片,通过分、合动态模拟显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重合,确认他们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再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他们是同底同高,再分开,要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用“底×高”然后再“÷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了理解,巩固和深化了基础知识,训练了基本技能。
5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传统只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课堂上老师的板书要花费很多时间。特别是如今出现的一些新题型,如阅读理解题、知识探究题、实际应用题等,都是一个题目就是一大段文字,如果在课堂上要把这些题目抄上黑板,除了黑板的板面有限外,抄一个题也要几分钟时间。对于一节课仅就四十五分钟来说,这就是在时间上的一种浪费。把多媒体引入课堂,就充分的弥补了这一大缺陷。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如运用媒体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思想观念是第一位,技术在其后。技术的获得可以通过短期的突击培训达到目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则不行,它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辉.利用信息技术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
[2]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走进了每个教室。这位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平台。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数学情景,活泼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全方位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作用
信息技术已经成21 世纪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为此,全国各地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为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上明确规定: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本人就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发挥的作用谈一些看法。
1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如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师可用软件设计出一个游戏情境:“六一”节学校举行游园活动,参加投圈比赛的学生很多,教师规定每人只许投9个,猜猜看,小刚投中了几个?没投中在地上的有几个?在空中转的圈子是否会投中?还有几个没有投出,这些能投中吗?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争论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教师将汇报情况逐一用电脑展示出来。由于插图形象,结论又是开放性,学生学得有兴趣,很快理解了9的组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立体的、开放的思维能力和大胆猜测的能力。
2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再如在教学“认图形”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再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一个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都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显示4个图形给小朋友带来的节目:有乡村的小屋,烟囱里还正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学生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组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铺垫。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格、放慢、重复,还能迅速实现增加、删除、变化等形式。以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辩的困难,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學“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通过变色、闪烁、移动、和转换等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巩固新知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用小黑板辅助课堂教学。这样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又由于版面的限制,导致训练的题型也不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相关知识点制作成幻灯片,将播放的内容用旋转或闪烁等形式出现,突出重点内容以提醒同学对易错概念的注意。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如忘了“÷2”。教师可制成幻灯片,通过分、合动态模拟显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重合,确认他们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再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他们是同底同高,再分开,要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用“底×高”然后再“÷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了理解,巩固和深化了基础知识,训练了基本技能。
5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传统只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课堂上老师的板书要花费很多时间。特别是如今出现的一些新题型,如阅读理解题、知识探究题、实际应用题等,都是一个题目就是一大段文字,如果在课堂上要把这些题目抄上黑板,除了黑板的板面有限外,抄一个题也要几分钟时间。对于一节课仅就四十五分钟来说,这就是在时间上的一种浪费。把多媒体引入课堂,就充分的弥补了这一大缺陷。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如运用媒体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思想观念是第一位,技术在其后。技术的获得可以通过短期的突击培训达到目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则不行,它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辉.利用信息技术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
[2]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