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民健身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对策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全民健身治理的主体
  (1)体育行政系统 它包括国家级体育部门(国家体育总局)行政治理系统和地方政府体育部门(各地方体育局)治理系统。体育总局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各级地方体育局发挥第一责任主体作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有利于地方全民健身治理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2)体育社团组织 全民健身治理的主体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政府的单纯的一元化治理,它应该把更多的非政府性质的体育社团组织包括进来,他们同样是我国全民健身治理不可或缺的主体,要实现政府治理和基层民主治理的有机结合。体育社团组织对我国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的构建起着不可或缺的协同作用。
  (3)大众 吸纳基层民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治理,是全民健身治理不可或缺的环节。全民健身治理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治理权力应当下放,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治理新模式。在全民健身治理的过程中应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充分调动基层民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在国家全民健身治理中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4)市场 在我国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构建过程中,绝不能忽视体育市场的作用。全民健身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2 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各主体尚未达成协同治理的格局
  全民健身各治理主体主要是通过协同、合作、竞争、联动的形式来实现的。首先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各主体未实现各部门的联动与合作,导致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各体育社会组织依附性强,主体、自治、自主、共治意识不强。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模式导致各管理部门只接受上级的领导与指示,缺乏主体意识;最后是人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主体角色模糊,主体地位缺失。表现为体育需求不足、体育观念落后,各地区体育设施分配不均匀等。
  2.2 多元共治的模式有待建立
  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开放式管理和广泛的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体现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多元共治。首先政府部门的全权参与管理导致社会与大众的参与不足;其次社会体育团体组织大多数都是自发形成的,其自我管理以及主体意识淡薄,主要接受政府的管理与领导,未能形成程度不够,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政策普及结构失衡和力量社会参与互动模式;另外,国家层面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尚无统一的制度安排,政策法规体系程度不够,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政策普及结构失衡和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优惠细则模糊等问题,导致体育社会团体和大众参与全民健身缺乏动力,难以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2.3 全民健身供给模式弊端凸显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下,不管在哪个行业和领域都曾经历了“政府集中”时期和“政府干预”阶段,我国全民健身工程供给主要采取以“自上而下”的“垂直型”行政决策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与完善,这种供给制度的弊端开始凸显,主要体现在政府资源配置与民众需求不符的矛盾,不仅难以满足居民的全民健身需求,而且还限制了社会资源参与全民健身项目供给的积极性。
  3 完善全民健身治理体系,推进全民健身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1 优化全民健身的供给模式
  为推进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角度看,必须整合与优化各省市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供给模式,结合政府这把“有形的手”,遵从市场调节规律,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供给模式,更好地为全民服务。
  3.2 进一步推动多元共治的模式
  要想实现多元共治,各省政府应鼓励民间体自社团组织,还渐将体育权利和资源让渡给体育社团组织,由其以各类形式组织作为深化全民健身建设的主体。各体育组织团体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对机构、职能、人员、等级和权利进行合理界定。其次要积极培养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注重各治理主体间的沟通与协商,完善各结构要素和共治模式。
  3.3 提高政府全民健身公共政策執行力
  第一,推进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民密切相关需要全民参与,积极听取人民群众对于全民健身治理的建议和期待。第二,在执行的行为中,不应该是孤立的某个体育相关主管部门的事情,应该有更多的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第三,要想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的实施,具体应该如何操作都应该清楚明确地指出。因为全民健身是全民参与的活动,既有执行人员,也包括基层群众,既有政府利益,又有群体性利益。
  4 结语
  党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总体框架和行动指南。因此,探讨与分析“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成为了当前深化我国体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民健身与时俱进不对做出调整与优化,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体育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意志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小学体育课程设计为切入点,从运动技能训练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小学生运动技能提高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持续性发展,构建更加生动的现代化课堂,仅供参考。  核心素养的培育始终是素质化教育贯彻落实的重点课题,也是第一线教师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衡量学校体育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竞技运动,而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状况也成为各个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小学都开始了对田径运动队的培养和建设工作,但是训练效果却难以达到合格的标准。在培养过程中遇见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将针对小学田径运动队的建设与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意在
期刊
跆拳道主要是通过各种步法和腿法的技术动作来带动全身运动的全身性运动。跆拳道一方面对人体的柔韧度、灵活度、力量、速度以及忍耐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磨炼意志;另一方面对促进人体神经感观的灵活性以及各个器官和肢体的协调性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参与跆拳道运动不但可以改善少年儿童的身体状况,也可以磨练其意志、培养学生具备谦虚、友好等礼仪修养和诚实、坚韧、勇敢的道德品质。跆拳道是一项
期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平台以“体育消费”、“城镇居民”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中文文献,使用并集方式,检索到多篇文献可为本研究的基础框架、理论支撑等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前人扎实的研究基础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本研究的完成提供了很多的参考点。  1.2.2 问卷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