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波:关老画的是民族独立和复兴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ch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山月作为第二代杰出的岭南派画家,经历了从民国至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的几个复杂的历史时期,他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都留了创作。有人说关山月作为艺术家与政治走得太近,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艺术与政治的结缘并不少见,这也是中国美术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关山月是一位感知敏锐的中国画家,他自觉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的独特气质,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表现题材保持着一种理性而积极的姿态,关山月的创作在对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都使中国画走出传统的视野而为现代民众所普遍接受和喜爱。
  20世纪90年代,关山月将自己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813件以及一批文献资料捐赠给深圳市政府,其后事情促成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建立。作为关山月研究的中心,关山月美术馆多年来通过以关山月研究个案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相互补充,取得了系列的成果。在对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的专访中,他认为对关山月作品的认识,应是“放往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发展这一宏观的历史框架之中,力图以历史眼光来还原关老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既不完全站在传统的立场上来判断其政治意义,也不站在今天的角度否定这些作品曾起到的作,而是通过还原当时的历史条件来阐释关山月先生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关山月作品收藏现状
  《收藏·拍卖》:据了解,关山月全集的出版将是贵馆的重要项目,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关山月藏品的分布情况?在哪些机构可以看到较多关老的精品?
  陈湘波,今年是关山月诞辰100周年,也是关山月美术馆建馆15周年。为了系统地挖掘、整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我馆在三年前就启动了《关山月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力图通过对这些作品作系统的、完整的整理,从而挖掘关山月在他所处时代体现的特殊性和共性。全集以关山月捐献给深圳的作品为主体,并收入了包括家藏、国内各机构收藏的作品。按照关山月一生在绘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收录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2300余幅。对于作品,则全部详列尺寸、款识的文句、印鉴、收藏情况及资料来源,利于读者了解关山月一生的艺术特点和经历。此外,这套书还详细记录了关山月的身世、生活、工作经历,收录了大量的关山月一生在工作、生活中的照片,使读者对关山月其人有更多的了解。全集分九卷,包括山水、人物、花鸟、梅花、书法、综合等主题。全集由关山月美术馆主持编辑,海天出版社和广西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并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基金的资助。随着国家文化部成立了近现代中国美术研究中心,《关山月全集》又被纳入中心的重点课题之一。
  关老的作品主要包括三部分:1998年捐赠了105件代表他各个时期不同创作特征的力作给广州艺术博物院。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描绘岭南江山,反映南粤风情的作品,如羊城的花卉、诱人的红荔、红棉等。关老将上世纪50年代在广州美术学院教学相关的作品150余件捐赠给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东省美术馆,关老也捐赠了5张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国美术馆有五六张关老作品,广东省博物馆也收藏五六件作品。另外国务院紫光阁、中办、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大楼、全国政协都有关老的作品。国务院紫光阁那张《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还经常可以在电视里看到。关老在世的时候不怎么卖画,私人藏家手里的精品不多。
  反映时代表现生活
  《收藏·拍卖》,纵观关山月一生的创作,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他开始以作品去反映和介入社会的重要历史事件,我们在谈论近代中国发展历程的艺术图像时,总绕不过关山月的作品,这在传统中国画家中是很少见,您如何评价这样的现象?
  陈湘波:首先跟大时代背景有关,20世纪是中国很特殊的时期,经历了包括三个朝代、四个历史阶段:晚清的11年、民国38多年构成上世纪的前半叶、1949年后新中国构成其下半叶,如果以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又包括了在体制内从封闭统一到改革开放具有二次革命意义的新时期的转换。因此整个20世纪是中国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也是中国走向复兴的时期。
  这种变化对艺术家无疑是很强的冲击,也使得很多艺术家都从过去关门创作的状态走向社会现实。当然,高剑父是民国革命的元老,岭南画派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关注了社会的变革,与社会关系比较密切,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跟社会发生了关系,也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原因。我认为,关山月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杰出代表,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鼎故革新,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使他始终保持着深入生活、锐意进取的乐观态度和饱满高昂的创作激情。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漓江百里图》、《塞外驼铃》、《鞭马图》、《今日教授之生活》;到五六十年代创作的《新开发的公路》、《煤都》、《报春图》70年代的《绿色长城》、《俏不争春》《罗浮山水电站工地》,80年代后的《八十年代第一春》、《秋溪放筏》、《碧浪涌南天》、《国香赞》、《漓江百里春》、《壶口观瀑》、《轻舟已过万重山》、《绿荫庇山泉》等一系列代表作品,特别是在1959年他和傅抱石先生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联袂创作的大型纪念碑式山水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他在不同的时期,都为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引导并感染当代大批的中国画后学,他以自己的实践和作品证明,中国古老的传统绘画有无限的生命力。
  《收藏·拍卖》:在描绘新中国这段时期里,傅抱石和关山月有过密切的合作,您怎么比较两者的创作?
  陈湘波:傅抱石更加接近传统的文人画,但关老更强调视觉的张力,气概。今天我们很容易忽略中国传统绘画的观看方式,中国传统绘画是在文人士大夫之间把玩的,比较私密,不是像现在拿来做展览,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公众展示。现代展览制度引进后,中国画要适应这种要求,强调视觉冲击力。语境变化后,绘画语言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关山月作为一位感知敏锐的中国画家,他能自觉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的独特气质,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表现题材保持着一种理性而奋发的姿态,他那气势强劲及任情挥洒的艺术创作风格是对传统文人审美习惯的不断突破:特别在对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使中国画走出昔日狭隘视野而为现代民众所普遍接受和喜爱。他善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握时代精神,融入社会生活的鲜活感受,并能有效地拓展传统笔墨的可塑性。特别是在1 959年他和傅抱石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联袂创作的大型纪念碑式山水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收藏·拍卖》:关老受邀创作《江山如此多娇》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陈湘波:郭沫若早年很看重关山月,早在1944年,关山月在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郭沫若曾前后三次观看了关山月的画展,并在关山月的作品《塞外驼铃》和《蒙民牧居》的诗堂上,题了诗和跋。郭老在《塞外驼铃》上题跋写道:“关君山月有志于画道革新,侧重画材,酌挹民间生活,而一以写生之法出之,成绩斐然。……”在《蒙民牧居》的诗堂上,郭老也题了跋:“关君山月屡游西北,于边疆生活多所研究,纯以写生之法出之,力破陋习,国画之曙光,吾于此喜见之。”从郭老题的诗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关山月敢于力破陋习,锐意革新中国画的勇气和努力大为赞赏。郭沫若是真心地从文化发展角度关心和喜欢关山月的作品的。
  因而关山月应邀参加《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大概也跟郭沫若有关。
  关老的幸运得益于他的自律与远见
  《收藏·拍卖》:新中国成立初期,关山月是唯一一位可以与李可染、傅抱石、赵云望、石鲁等人得到政府委派出国考察写生的岭南派画家,包括1959年被任命与傅抱石合作创作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能否谈谈关山月的际遇何故特别幸运?
  陈湘波:所有的际遇都是自己修来。关老是一个很顾全大局、自律的人。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是很自律的,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律,他所谓的自信也只是一种轻狂。关老在“文革”时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被宣布开除党籍。但“文革”后又能够创作出《绿色长城》等在美术历史上有一席之地的作品,这很不容易。“文革”后很多人诉说自己在“文革”中如何遭受迫害,关老从来不讲,这是关老的过人之处。
  在与关老长期的接触和通过整理其资料,我感到关老是—个心性极高的人,是一个不会轻易满足的人,这也注定他要承受许多难以为人道的苦衷,和旁人不易理解的孤独。在近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程中,特别在极左的年代,关老是受到过极大压力的,但我从没有听他透露过十年浩劫中所受的苦难,这正是他的博大的胸怀,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艺术,致力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对自己别无所求。
  关老也是一位极具远见的人,“文革”时期,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自己的画毁掉,而是想方设法地保存自己的画。这要很大的勇气。关老曾和我说过:50年代曾想给高剑父做展览,但是难以找到作品,所以他一直有意识将自己的画保管起来。尽管经历过“文革”抄家,关老都想方设法将画作藏起来,连天花板都被他用来藏过画。关太太对关老的工作也很支持,她悉心协助关老整理资料、保存画作,夫妇俩的尽心保存为以后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我看来,有长远目光的人对具体事情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收藏·拍卖》您如何评价关老的岭南画派中的地位?您又如何看待关山月在20世纪中国画坛的位置?
  陈湘波:从文化上看,岭南不是全国文化话语中心,因此发声平台并不多。但关老是例外,他在全国知名度很高。我个人认为关老在岭南派的第二代画家中是最有成就的,从几个方面来讲:他在社会重大题材的开拓和超越方面做得最好,包括《山村跃进图》、《新开发的公路》、《绿色长城》等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关山月作为一位感知敏锐的中国画家,他能自觉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的独特气质,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表现题材保持着一种理性而奋发的姿态,他那气势强劲及任情挥洒的艺术创作风格是对传统文人审美习惯的不断突破;特别在对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使中国画走出昔日狭隘视野而为现代民众所普遍接受和喜爱。他善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握时代精神,融入社会生活的鲜活感受,并能有效地拓展传统笔墨的可塑性。我们可以这样说,关山月的艺术肇始于民国,成熟于新中国前30年,影响延续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在艺术上不仅超越了高剑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之成为继老师高剑父之后的岭南画派的杰出代表。对于新中国美术研究来讲,关山月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收藏·拍卖》:如果再过100年,您如何评价关老的作品?
  陈湘波:我不是一个预言家,但我想,随着时代的远去,很多的东西都会过滤掉,当会更从艺术本体的角度来看作品,我认为关老的作品依然具备研究价值,例如《山村跃进图》长卷,中间很多细节,表现的场面非常生动和生活化,让有着同样经历的人看了会倍感亲切。关老画画的特点:强调画准对象,但这和苏联学素描的准又不一样,它这个“准”主要强调生活中观察到的“真”,关老要追求一种生活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对社会有个鲜活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同时又选用笔墨来处理。
其他文献
黎雄才说,有一回高剑父老师在广州茶居与关、黎品茗,高对关说,关泽霈(关原名)这个名字不容易叫响,不如用词牌名,叫“关山月”吧。改名后的关山月,果然叫响了几十年。  1972年到广州参观“文革”后第一次全国美展,最吸引我眼球的画作,就是关山月的《俏不争春》。至今还依稀记得,此画满纸红梅,枝干全部向上而不觉其呆板,画幅下半梅花朵朵盛放至密不透风,上端疏朗开阔,生气勃勃,或寓意神州大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期刊
面对进入调整期的2012春拍市场,西泠春拍为期4天共21个专场,总成交率为88%,总成交额为7.7亿元。从拍场表现看,西泠拍卖基于文化创新和艺术融入生活的理念,不断拓展艺术门类所带来的效应。  总体来看,在鉴藏构成中,收藏、消费的比例逐渐扩大,投资比例相对缩减,这对艺术市场良性发展来说十分有益。买家们对艺术品市场有了理性的回归,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西泠印社整个2012年春拍季来看
期刊
黄璧,字尔易,号小痴,潮州人(今属澄海),是清初潮汕地区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画家。他的传略,在乾隆年、司就被张庚(1685-1760)的《国朝画徵续录》和乾隆二十七年(1762)周硕勋修的《潮州府志》所收入。黄璧的山水早年取法黄公望(号大痴),故自号“小痴”,晚年师法黄镇,笔墨浑厚华滋。他喜游历,“览温陵、武夷、西湖、虎丘、罗浮诸胜,足迹遍天下。历数十年,技益进,山川草木,乌兽虫鱼,泼墨淋漓,自成
期刊
在采访中,陈仁毅说道:“中国艺术品里面的‘杂项’的叫法非常不合适!”我们知道“杂项”一词是民国时期,老琉璃厂沿用下来的称呼,将一些“非主流”的艺术品以“杂项”概之。他觉得“这个称呼是非常不严谨的,怎么能把艺术品收藏用一个‘杂项’来定义。”他还对今天一些出版物将一个项目叫做“玉器把玩件”也感到大惑不解,“这未免太口语化或者太民俗化了!”陈仁毅认为,如此种种,便是对文化艺术品的一种不尊重。收藏,首先解
期刊
不知不觉2012已然过半,虽然还不确信今年是不是世界末年,但是观察一下周围,人们非但没有因为传言中的世界末日有过多的担忧,而世人瞩目的国际活动仍是一桩接一桩,除了刚刚过去的欧洲杯,7月马上又要迎来新一届的奥运会。与此同时,相信对于个全世界各地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来说,2012则更是一个有史以来的艺术活动“井喷”年。特别是欧洲大陆,5、6月的国际大展接二连三,乌克兰的首届基辅国际双年展、巴黎东京宫的三
期刊
因为多些年来“清宫戏”兴盛的原故,清代名学者纪晓岚在今天很是风光一时。纪晓岚在清代的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是因为他任过《四库全书》总纂官,而纪晓岚在砚史也很有名,因为他喜欢藏砚,不仅藏砚多,而且还喜欢在砚上题上铭文,有藏砚的拓本集《阅微草堂砚谱》传世。  因为藏砚多,而且年代也不算太长,今天馆藏和私人收藏的传世纪晓岚藏砚真品还有一些,据统计曾收入《阅微草堂砚谱》的就有十方左右。今天最著名的“纪晓岚砚
期刊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足以广:地命名,并非对彩料的特指。“广彩”以其“绚彩华丽,金碧辉煌”而闻名于世,深受欧美等114的欣赏和喜爱,30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外销彩瓷的主要商品之一。广彩始于清代康熙晚期,在三彩、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符种彩瓷艺术的影Ⅱ向下,脱颖而出,盛于乾隆、嘉庆,终清一代不绝,复流传至今。广彩瓷艺是按照西方人的审美习惯,将景德镇自瓷在广州加彩烘烧而成,主要销往国外。
期刊
位于亚平宁中段西麓盆地中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不但以艺术工艺品和菲拉格姆皮具驰名欧洲,更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她在1865-1871年曾一度是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临时首都。现在佛罗伦萨尽管不再是意大利的首都,但是其历史、文化、艺术,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遗存就像一盏明灯向世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宏伟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佛罗伦萨艺术学院  从威尼斯圣露西亚乘坐高速列车到达圣玛丽火车站
期刊
艺术品被拍出天价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近年来,电影道具收藏的魅力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电影道具频现国际拍行并拍出高价,其中不乏经典与流行偶像戏中穿戴的首饰、戏服等物品,还有深入民心等系列动作大片和英雄大片的特制服装和道具。电影道具收藏热的兴起,反映的不仅仅是藏家对电影的喜爱,更重要的是这些电影道具寄托了影迷对那个时代的念想与眷恋。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好莱坞势力的全球渗透,美国娱乐收藏品拍
期刊
我曾在“鉴画纪余”专栏上写过一篇短文,就所见白石老人晚年的一套册页谈了点个人的鉴赏体会,没想到这篇只有千余字的短文刊出后,让我结识了多位热心齐白石艺术的朋友和收藏家,欣赏到了多幅齐白石的精彩作品,《毕卓盗酒》书画成扇就是其中的一件。  成扇超大规格,41.5cm×75cm,香妃竹骨,十八方,书法与绘画均出自白石老人之笔。《毕卓盗酒》故事出自《晋书·毕卓传》:东晋太兴(公元318-321年)末年,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