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师研究的最大对象。怎么研究课堂,方法千千万。比如研究课堂细节,就有无限文章可作。这种研究必然体现为种种写作,或者叫教育叙事。我们在研究教材、课堂方案设计、课堂过程以及课后的反思中,如果都能留下相应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写作就会因为语言的积累和反省变成对今后教学实践行为最好的提醒和约束,变成了进一步优化了的课堂教学资源。一句话,课堂研究其实应该体现为一系列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写作,并用这种写作行为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在这个意义上,笔者经过长期课堂教学研究写作而形成了“文本解读写作——课堂教学设计写作——课堂案例写作——课后反思写作——学生作业收集写作”的系列“写编”研究格式,并自己命名为一种实用的“微课题”研究活动。说这是“微课题”,乃是因为这个系列写作行为是围绕某一篇具体的课文而展开的。整个系列的研究文章,从教材解读开始,到收集学生作业(主要是作文)终止,在一个教学时段里,整体地、系统地记录、观察和反思自己在一篇课文上的所有教学行为。这样的研究既具体,又有某种宏观的价值。笔者曾大力倡导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强化。说到底,这个系列写作,就是想要从教师独立的教材研究能力开始,审查教师自己深入细微的、抓住教材关键的教材解读给自己的备课能够带来的启发,从而使课堂教学产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仅更适应学生的学习,而且让他们确实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新知,并通过作业训练的方式,催生优良的思维,产生自己的作品。
这个微课题研究极为看重教师独立的教材解读能力训练。每篇教材都不缺乏丰富甚至是海量的解读资料,但是,真正想让自己的教学拥有高质量的教师,必须明白,自己对教材的“裸读”——不依赖任何他人解说而只靠自己的学科能力进行的解读,会让自己亲切可感地抓住教材的灵魂和思维价值。自己解读中的发现虽然不过是得出跟别人大致相同的关于某个教材内容的基本看法,这篇课文在整个教材系列中的学理体现,也并不由此发生基本的更动,但是,经过教师自己的咀嚼,就能再次体验到教材知识发现者的创造喜悦和思维乐趣,就会拥有教材学理和文本创造者类似的思想领悟。这与人云亦云地照搬一些解读意见有天壤之别。经常习惯于自己“裸读”教材的教师,其实是最急于将自己研读的细微体验和创造性发现拿来与他人分享的人。这种情感体验最有助于教师写出最有创意和巧思的课堂设计方案。教学当然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步骤齐备,但是“知识灌输”和“教育”的微妙差别,就在于前者是照本宣科地“转运”,后者是人与人的对话,是教师和学生借助某一知识片段和学理内容或精彩的文本艺术而进行的生命和生命的相逢与融合。如果非要说应试教学与素质教育有什么差别,笔者认为它们的不同并不完全在于“教什么”,而正在于“怎么教”的问题。怎么教才好?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教师应用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教学内容的再发现和充满个性的生发,去设计属于自己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必定因为倾注了自己的个性生命而成为在课堂上启迪学生用生命热情学习的良助。
同样,由此产生的课堂进程就会有很多沿着学理和文本展开的激活思想的讲授与对话,就会有新鲜丰富的生成,就有了师生共赴真理时的各种思维火花闪现。必须记录这样的课堂,哪怕是一个片段,也必定有切片观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会发现,课堂总是有一些小小的细节里边体现着推动教学的奥秘,它们不是产生于案头冥想,而是来自透彻钻研教材内容进行的精心设计,与教学对象发生活生生的现场交流时产生的理解妙境。这样的细节才是教师继续备课的根本依据,才是进一步找到师生交流最佳契机的窍门。而正是这样一些借助被师生共同解析、梳理、揣摩和玩味的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启迪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助长学生的智慧,促进师生共同在课堂上成长。最后,必会呈现为学生得到新的呼吸之后完成的个人作品——作业。比如,有创意的作文,有全新角度的阐释,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的鲜活叙述和议论等等。而把这样的作业收集起来,与整个教学活动中诞生的其他教师作品(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放在一块儿分析比照,这时候写出的教学反思,立足课堂,有本可依,研究具体,脉络清晰。这样构成的一个“教学标本”才足以产生推动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力量。
编辑:谢颖丽
在这个意义上,笔者经过长期课堂教学研究写作而形成了“文本解读写作——课堂教学设计写作——课堂案例写作——课后反思写作——学生作业收集写作”的系列“写编”研究格式,并自己命名为一种实用的“微课题”研究活动。说这是“微课题”,乃是因为这个系列写作行为是围绕某一篇具体的课文而展开的。整个系列的研究文章,从教材解读开始,到收集学生作业(主要是作文)终止,在一个教学时段里,整体地、系统地记录、观察和反思自己在一篇课文上的所有教学行为。这样的研究既具体,又有某种宏观的价值。笔者曾大力倡导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强化。说到底,这个系列写作,就是想要从教师独立的教材研究能力开始,审查教师自己深入细微的、抓住教材关键的教材解读给自己的备课能够带来的启发,从而使课堂教学产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仅更适应学生的学习,而且让他们确实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新知,并通过作业训练的方式,催生优良的思维,产生自己的作品。
这个微课题研究极为看重教师独立的教材解读能力训练。每篇教材都不缺乏丰富甚至是海量的解读资料,但是,真正想让自己的教学拥有高质量的教师,必须明白,自己对教材的“裸读”——不依赖任何他人解说而只靠自己的学科能力进行的解读,会让自己亲切可感地抓住教材的灵魂和思维价值。自己解读中的发现虽然不过是得出跟别人大致相同的关于某个教材内容的基本看法,这篇课文在整个教材系列中的学理体现,也并不由此发生基本的更动,但是,经过教师自己的咀嚼,就能再次体验到教材知识发现者的创造喜悦和思维乐趣,就会拥有教材学理和文本创造者类似的思想领悟。这与人云亦云地照搬一些解读意见有天壤之别。经常习惯于自己“裸读”教材的教师,其实是最急于将自己研读的细微体验和创造性发现拿来与他人分享的人。这种情感体验最有助于教师写出最有创意和巧思的课堂设计方案。教学当然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步骤齐备,但是“知识灌输”和“教育”的微妙差别,就在于前者是照本宣科地“转运”,后者是人与人的对话,是教师和学生借助某一知识片段和学理内容或精彩的文本艺术而进行的生命和生命的相逢与融合。如果非要说应试教学与素质教育有什么差别,笔者认为它们的不同并不完全在于“教什么”,而正在于“怎么教”的问题。怎么教才好?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教师应用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教学内容的再发现和充满个性的生发,去设计属于自己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必定因为倾注了自己的个性生命而成为在课堂上启迪学生用生命热情学习的良助。
同样,由此产生的课堂进程就会有很多沿着学理和文本展开的激活思想的讲授与对话,就会有新鲜丰富的生成,就有了师生共赴真理时的各种思维火花闪现。必须记录这样的课堂,哪怕是一个片段,也必定有切片观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会发现,课堂总是有一些小小的细节里边体现着推动教学的奥秘,它们不是产生于案头冥想,而是来自透彻钻研教材内容进行的精心设计,与教学对象发生活生生的现场交流时产生的理解妙境。这样的细节才是教师继续备课的根本依据,才是进一步找到师生交流最佳契机的窍门。而正是这样一些借助被师生共同解析、梳理、揣摩和玩味的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启迪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助长学生的智慧,促进师生共同在课堂上成长。最后,必会呈现为学生得到新的呼吸之后完成的个人作品——作业。比如,有创意的作文,有全新角度的阐释,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的鲜活叙述和议论等等。而把这样的作业收集起来,与整个教学活动中诞生的其他教师作品(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放在一块儿分析比照,这时候写出的教学反思,立足课堂,有本可依,研究具体,脉络清晰。这样构成的一个“教学标本”才足以产生推动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力量。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