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放下包袱,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质量。
【关键词】学习 提高 质量 方法
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靠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尤其是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甚至照搬照抄。更有甚者,还得加班加点,搞得自己昏头昏脑,结果,收效甚微。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放下包袱,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质量。
如何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质量呢?
1. 要解除学生对分数的片面追求
目前的高中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他们不是为了学习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而是为了一味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尤其是多数学生希望在考试时获得高分。为了应付考试,于是就开始死记硬背老师讲过的东西以及教材上的知识,唯恐在考试时有一点遗漏而被扣分。因此,他们的学习已被分数的枷锁捆得死死的,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个性特点得不到展示。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知识的主人,而不能去做分数的仆人。分数的高低,不一定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的高低。翻开中国的历史,哪些在考场失意,人生得意的人大有人在:《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这些人,哪个我们不熟悉;即便是今天的作家韩寒、明星周杰伦、球星姚明……又有哪个是我们陌生的?
所以,我们并不反对同学们去追求高分,而是反对同学们把对分数的追求看得太重。这样,容易束缚大家的学习主动性,致使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个性得不到合理的发挥。解除学生对分数的片面追求,学生们的学习就会少一些功利性的内容,而多了一些个性化的内涵,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了,课堂学习的质量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2. 在学习上,要提前做好预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上课要接受新知识,但也要温习旧知识。有些不爱提前行动的学生总认为,课本上的东西就是老师上课要讲的,而且是老师必须讲的,又何必要提前预习呢。我想说,这些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我们常说:预习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同时也是一个逐步提高自己自学能力的一个过程。提前预习,我们可以发现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哪些容易,自己可以掌握,哪些较难,自己需要加强学习,需要老师的讲解。这样,上课时我们就会认真听课,勤于思考,专心做笔记。所以,预习对于自己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提前的激励。预习是系统的课堂学习的保障。
3.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听下来,有的学生收获很大,有的却云里雾里,这种结果,除了学生原有的基础,理解能力的差异外,听课是否认真也有很大的关系。上课听讲,一定要做到精力集中,专心致志。特别是对预习时自己还没掌握的东西,更要专心的听老师的讲解。同时,还要仔细听周围同学们的回答。听课时要尽量做到四点:
3.1 眼要看。老师上课时,作为学生,我们一定要专心看老师讲课。不仅要看老师的板书,还要看老师的动作。因为,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可能把所讲的内容都写在黑板上,有一些内容可能会通过动作,乃至仪态告诉我们,这就要求我们上课时需要专心看,细心地发现。在看老师讲课时,还要把眼睛用到书本上。要知道哪些东西老师是按照课本上的思路来讲的,哪些是按照课外的思路来讲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详细的去看,去观察。
3.2 耳要听。上课时,不只要用眼看,还要用耳朵仔细听。我们听课时,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还要听周围同学的回答。因为,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思路一定是千差万别的,对于我们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3.3 脑要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离不开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也离不开思考。“思则明,不思则暗”,没有思考,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是一句空话,听课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转换的。学是接收、贮存信息,思是判断、处理信息,思维总得有思维着的东西,思维着的东西即是学得的知识,知识便是思维的“原料”。学是基础,思是发展,学的过程即思的过程,学必思,思在学中,善思才算善学。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课堂上的积极认真思考,就是要思考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一个会听课的学生总是在看中听,在听中思考。老师讲的和我预习时想的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老师讲的我原来就没有想到?同学们为什么要这样回答?等等。多思考,会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4 手会记。我们听课时一定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笔记不仅要记老师板书的内容,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讲的重要内容,甚至还要学会记同学们回答的重要内容。记笔记,主要是记老师讲的重点、难点和精彩的内容。课堂笔记尽量要用短语、数字、图表及各类符号,眉目要清楚,语言要简练,文字要清晰,写的要快,以减少记录时间,从而使听、看、记、思相互结合,切不可不分主次的记。
4. 要及时复习
复习是对已学过知识的巩固,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新学过的知识能在24小时内加强复习,是最有助于记忆的。能及时对讲授信息作出反溃,搞好即时性复习。根据心理学家研究,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大规模出现之前进行复习,能充分克服学习后的遗忘。
我们周围有些同学平时不爱复习,到考试时才忙着加班加点,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态度是极不可取的。复习要及时,高中阶段的学生,每天都应对当天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每一单元学完以后,也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因为,每个单元的知识都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共同点,复习时一定要抓住这些联系与共同点。复习时抓住了这条线索就可以贯穿整个单元的知识。只要我们做好了平时的复习和日常的单元复习,到总复习时就不会觉得难了。总复习的内容多,平时的复习做不好,总复习时就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我们强调的复习方法是:平时知识要系统化,做到以纲代目;要严抓重点,突破难点;要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自己薄弱的环节上多下功夫。绝不可把疑难问题积累起来。
5. 平时要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对知识的具体运用,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察和锻炼。所以,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切不可随意去抄抄袭的。做作业前,要先复习,把老师讲的知识和课本中基础知识学懂,然后才能运用它来完成作业。做作业时碰到疑难问题尽量少问别人,要先独立思考,更不能随意抄别人的作业。要开发自己的思维和潜质,把自己学习中的好方法推而广之,学以致用。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所需要的,与其说是赤裸裸的结果,不如说是研究;如果离开引向这个结果的发展来把握结果,那就等于没有结果。”学习亦如此。
【关键词】学习 提高 质量 方法
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靠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尤其是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甚至照搬照抄。更有甚者,还得加班加点,搞得自己昏头昏脑,结果,收效甚微。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放下包袱,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质量。
如何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质量呢?
1. 要解除学生对分数的片面追求
目前的高中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他们不是为了学习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而是为了一味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尤其是多数学生希望在考试时获得高分。为了应付考试,于是就开始死记硬背老师讲过的东西以及教材上的知识,唯恐在考试时有一点遗漏而被扣分。因此,他们的学习已被分数的枷锁捆得死死的,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个性特点得不到展示。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知识的主人,而不能去做分数的仆人。分数的高低,不一定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的高低。翻开中国的历史,哪些在考场失意,人生得意的人大有人在:《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这些人,哪个我们不熟悉;即便是今天的作家韩寒、明星周杰伦、球星姚明……又有哪个是我们陌生的?
所以,我们并不反对同学们去追求高分,而是反对同学们把对分数的追求看得太重。这样,容易束缚大家的学习主动性,致使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个性得不到合理的发挥。解除学生对分数的片面追求,学生们的学习就会少一些功利性的内容,而多了一些个性化的内涵,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了,课堂学习的质量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2. 在学习上,要提前做好预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上课要接受新知识,但也要温习旧知识。有些不爱提前行动的学生总认为,课本上的东西就是老师上课要讲的,而且是老师必须讲的,又何必要提前预习呢。我想说,这些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我们常说:预习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同时也是一个逐步提高自己自学能力的一个过程。提前预习,我们可以发现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哪些容易,自己可以掌握,哪些较难,自己需要加强学习,需要老师的讲解。这样,上课时我们就会认真听课,勤于思考,专心做笔记。所以,预习对于自己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提前的激励。预习是系统的课堂学习的保障。
3.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听下来,有的学生收获很大,有的却云里雾里,这种结果,除了学生原有的基础,理解能力的差异外,听课是否认真也有很大的关系。上课听讲,一定要做到精力集中,专心致志。特别是对预习时自己还没掌握的东西,更要专心的听老师的讲解。同时,还要仔细听周围同学们的回答。听课时要尽量做到四点:
3.1 眼要看。老师上课时,作为学生,我们一定要专心看老师讲课。不仅要看老师的板书,还要看老师的动作。因为,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可能把所讲的内容都写在黑板上,有一些内容可能会通过动作,乃至仪态告诉我们,这就要求我们上课时需要专心看,细心地发现。在看老师讲课时,还要把眼睛用到书本上。要知道哪些东西老师是按照课本上的思路来讲的,哪些是按照课外的思路来讲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详细的去看,去观察。
3.2 耳要听。上课时,不只要用眼看,还要用耳朵仔细听。我们听课时,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还要听周围同学的回答。因为,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思路一定是千差万别的,对于我们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3.3 脑要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离不开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也离不开思考。“思则明,不思则暗”,没有思考,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是一句空话,听课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转换的。学是接收、贮存信息,思是判断、处理信息,思维总得有思维着的东西,思维着的东西即是学得的知识,知识便是思维的“原料”。学是基础,思是发展,学的过程即思的过程,学必思,思在学中,善思才算善学。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课堂上的积极认真思考,就是要思考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一个会听课的学生总是在看中听,在听中思考。老师讲的和我预习时想的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老师讲的我原来就没有想到?同学们为什么要这样回答?等等。多思考,会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4 手会记。我们听课时一定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笔记不仅要记老师板书的内容,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讲的重要内容,甚至还要学会记同学们回答的重要内容。记笔记,主要是记老师讲的重点、难点和精彩的内容。课堂笔记尽量要用短语、数字、图表及各类符号,眉目要清楚,语言要简练,文字要清晰,写的要快,以减少记录时间,从而使听、看、记、思相互结合,切不可不分主次的记。
4. 要及时复习
复习是对已学过知识的巩固,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新学过的知识能在24小时内加强复习,是最有助于记忆的。能及时对讲授信息作出反溃,搞好即时性复习。根据心理学家研究,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大规模出现之前进行复习,能充分克服学习后的遗忘。
我们周围有些同学平时不爱复习,到考试时才忙着加班加点,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态度是极不可取的。复习要及时,高中阶段的学生,每天都应对当天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每一单元学完以后,也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因为,每个单元的知识都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共同点,复习时一定要抓住这些联系与共同点。复习时抓住了这条线索就可以贯穿整个单元的知识。只要我们做好了平时的复习和日常的单元复习,到总复习时就不会觉得难了。总复习的内容多,平时的复习做不好,总复习时就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我们强调的复习方法是:平时知识要系统化,做到以纲代目;要严抓重点,突破难点;要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自己薄弱的环节上多下功夫。绝不可把疑难问题积累起来。
5. 平时要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对知识的具体运用,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察和锻炼。所以,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切不可随意去抄抄袭的。做作业前,要先复习,把老师讲的知识和课本中基础知识学懂,然后才能运用它来完成作业。做作业时碰到疑难问题尽量少问别人,要先独立思考,更不能随意抄别人的作业。要开发自己的思维和潜质,把自己学习中的好方法推而广之,学以致用。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所需要的,与其说是赤裸裸的结果,不如说是研究;如果离开引向这个结果的发展来把握结果,那就等于没有结果。”学习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