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所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除了表现为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外,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与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品牌创建的一个重要资源。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原则应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同种类的高校,因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体系也不完全相同,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实现自己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借鉴国外高校课程设置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提出建议。
[关键词]特色 挑战 创新 改革
一、高校教育改革对高校课程设置提出新的挑战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以发展的理念为指引,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贯彻教学质量工程,培养适合社会所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所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除了表现为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外,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市场经济对高校课程设置的挑战
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重视专业知识,不重视复合知识;重视学生的均衡发展,不重视个性发展,传统课程体系设置面窄,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虽然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单一型的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建立以后,经济结构已经进行了新的调整,打破了原有的部门经济和行业经济的界限,许多新产业、新学科、新专业,是几个学科或专业交叉复合的结果,学生仅学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运用,依赖人的智慧和创新。这就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复合性知识,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对高校课程设置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下,大学生毕业生采取“统包统配”,①即统一招生、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课程进度。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大学全部是公费读书,学生理应服从国家安排。因此,当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没有什么影响,学生也不太关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不再只培养国家干部和专门人才,而是要按社会需要培养各类复合型人才。另外,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免费读书,而是缴费读书,毕业后不再由国家统包统配,而是自主择业,采取供需双方见面,进行双向选择。如果继续以培养专门人才的思路来设置课程内容,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只“专”不“通”,思维模式单一,学生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现在高校设置课程应从社会需要和学生专长及兴趣爱好出发,建立新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如:开设大量选修课,开设适应社会需要的新课程,大学生只有掌握了广博坚实的基础知识,只有从社会和市场需要出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
(三)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课程设置的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所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除了表现为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外,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学校独具特色的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是一场革命性的重大转折。在计划经济下,一切都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政府对学校是“统、包、管”,学校对政府是“等、靠、要”。各类学校自成体系,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分割成各自所有,无法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化,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市场调节机制已开始形成,高等学校所有的隶属关系也已有所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更大,种类更多。政府不再过多地干预学校的办学过程,也不再下达毕业生分配计划,不再包揽办学经费,大学将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办学资金。各高等学校只有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
二、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
(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亚洲一些国家在制定课程体系时时,对培养目标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主动精神;二是具有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具有创造性。为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吸收了西方所倡导的更为自由的教育方法。如日本课程设置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新的课程设置计划,以培养学生自己思考,挖掘其潜力以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提出,新加坡要办出勤于思考的大学,建成善于学习的国家。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个性多样化、自由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可能更重视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
西方大学课程设置大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多科性”和“多面性”为特色②,如法国课程设置内容上,学生不仅学习经济学,同时注重人文、外语和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外语教学要求通过熟悉国外人文与历史,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体育作为训练学生体能和毅力的教学内容在法国更是受到特别的重视。总体而言,法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并创设了与之相应的学习环境,使创新人才在一个充满动力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成长。美国加州大学校长戈斯说,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促使社会与大学关系的改变,因为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认同,不仅依赖于物质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大学的教育水平。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卡斯说,21世纪的大学要走在知识发展的前沿,才能不断地创造新思想。大学要开拓新知识,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促使大学不断创造新思想,而且能学会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学对人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授与创新,而应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
(三)通过灵活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西方大多高校的授课形式是很灵活的,教师善于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美国高校,教师十分注重在讲授该课程内容之前简明扼要地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尚存在的争论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和提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甚至常常鼓励学生提出对权威理论的批评性意见,并就此意见与学生进行讨论。在哈佛的教学过程中不设立唯一正确的答案,哈佛大学一直认为,正确答案绝不是唯—的③,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去寻找更好的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充分表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措施
对于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世界各国提出十分响亮的一句口号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表了一篇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强调提出:“归根到底,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的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开放的人”。怎样进行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在实践中的探索比在理论上的探索更艰难、更复杂,涉及到学科教学体系转换,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资源的调配,是一项需要不断尝试、完善的艰巨工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
所谓“基础厚”即是指各专业方向一二年级的课程基本打通,制定统一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计划,着重加强理论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力度。针对经济类学校的大学生,应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西方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的设置,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宽口径”是指在市场经济下,要求学生必须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复合性知识,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可以试行分大类招生,拓宽专业培养口径,按学科大类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实行一、二年级基础课打通培养,三、四年级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社会需求等分专业分流培养。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是决定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要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只有具备扎实、宽厚这种宽口径的专业知识,学生才会具备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才会增强社会的广泛适应性。
(二)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可以根据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与性质,建立校内的实习场所开展模拟训练活动,让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直接进行实战演练,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素质能力。这种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既节省了学校实习经费,又省时省力,便于大学生集中实训,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各高校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的多提供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组织学生到具体岗位上,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工作,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既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拉近了学校与业务单位的距离,使学校能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和用人标准,以便调整教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把实习单位作为宣传学校的一个窗口,使学生在实习中容易被了解和认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积极开发新兴课程与国际化课程,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国际竞争的背后是国际教育的竞争,实质是培养具有较强“应变性”人才的竞争,这一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构建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赋予了开放性的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培养“全球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各国和各地区之间为了捍卫自身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竞争与摩擦也日益尖锐,因此培养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国际化人才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曾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从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等论述了“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他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学生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学校,学习不同的课程,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碰撞,对其成长弥足珍贵,很多国外大学将海外学习经历作为学生培养环节之一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这就为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注释]
①三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回顾与现行制度的分析.赵世奎.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②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中国的启示.姚聪莉.2010年6月.新浪网
③美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及启示.郭毅夫.高等教育.2008.4
[参考文献]
[1]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9期
[2]经管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成金字招牌.南方周末2008.6.27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新浪网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流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综述.邓幸涛.新浪网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浙江大学教育研究.顾建民2009.1.106.
[6]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三能”人才.新浪网.作者:毛玉环2009.5.12
[7]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8]吴遵民著.现代中国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特色 挑战 创新 改革
一、高校教育改革对高校课程设置提出新的挑战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以发展的理念为指引,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贯彻教学质量工程,培养适合社会所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所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除了表现为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外,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市场经济对高校课程设置的挑战
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重视专业知识,不重视复合知识;重视学生的均衡发展,不重视个性发展,传统课程体系设置面窄,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虽然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单一型的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建立以后,经济结构已经进行了新的调整,打破了原有的部门经济和行业经济的界限,许多新产业、新学科、新专业,是几个学科或专业交叉复合的结果,学生仅学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运用,依赖人的智慧和创新。这就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复合性知识,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对高校课程设置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下,大学生毕业生采取“统包统配”,①即统一招生、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课程进度。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大学全部是公费读书,学生理应服从国家安排。因此,当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没有什么影响,学生也不太关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不再只培养国家干部和专门人才,而是要按社会需要培养各类复合型人才。另外,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免费读书,而是缴费读书,毕业后不再由国家统包统配,而是自主择业,采取供需双方见面,进行双向选择。如果继续以培养专门人才的思路来设置课程内容,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只“专”不“通”,思维模式单一,学生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现在高校设置课程应从社会需要和学生专长及兴趣爱好出发,建立新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如:开设大量选修课,开设适应社会需要的新课程,大学生只有掌握了广博坚实的基础知识,只有从社会和市场需要出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
(三)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课程设置的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所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除了表现为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外,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学校独具特色的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是一场革命性的重大转折。在计划经济下,一切都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政府对学校是“统、包、管”,学校对政府是“等、靠、要”。各类学校自成体系,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分割成各自所有,无法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化,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市场调节机制已开始形成,高等学校所有的隶属关系也已有所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更大,种类更多。政府不再过多地干预学校的办学过程,也不再下达毕业生分配计划,不再包揽办学经费,大学将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办学资金。各高等学校只有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
二、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
(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亚洲一些国家在制定课程体系时时,对培养目标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主动精神;二是具有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具有创造性。为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吸收了西方所倡导的更为自由的教育方法。如日本课程设置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新的课程设置计划,以培养学生自己思考,挖掘其潜力以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提出,新加坡要办出勤于思考的大学,建成善于学习的国家。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个性多样化、自由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可能更重视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
西方大学课程设置大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多科性”和“多面性”为特色②,如法国课程设置内容上,学生不仅学习经济学,同时注重人文、外语和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外语教学要求通过熟悉国外人文与历史,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体育作为训练学生体能和毅力的教学内容在法国更是受到特别的重视。总体而言,法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并创设了与之相应的学习环境,使创新人才在一个充满动力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成长。美国加州大学校长戈斯说,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促使社会与大学关系的改变,因为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认同,不仅依赖于物质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大学的教育水平。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卡斯说,21世纪的大学要走在知识发展的前沿,才能不断地创造新思想。大学要开拓新知识,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促使大学不断创造新思想,而且能学会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学对人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授与创新,而应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
(三)通过灵活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西方大多高校的授课形式是很灵活的,教师善于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美国高校,教师十分注重在讲授该课程内容之前简明扼要地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尚存在的争论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和提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甚至常常鼓励学生提出对权威理论的批评性意见,并就此意见与学生进行讨论。在哈佛的教学过程中不设立唯一正确的答案,哈佛大学一直认为,正确答案绝不是唯—的③,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去寻找更好的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充分表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措施
对于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世界各国提出十分响亮的一句口号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表了一篇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强调提出:“归根到底,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的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开放的人”。怎样进行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在实践中的探索比在理论上的探索更艰难、更复杂,涉及到学科教学体系转换,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资源的调配,是一项需要不断尝试、完善的艰巨工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
所谓“基础厚”即是指各专业方向一二年级的课程基本打通,制定统一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计划,着重加强理论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力度。针对经济类学校的大学生,应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西方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的设置,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宽口径”是指在市场经济下,要求学生必须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复合性知识,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可以试行分大类招生,拓宽专业培养口径,按学科大类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实行一、二年级基础课打通培养,三、四年级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社会需求等分专业分流培养。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是决定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要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只有具备扎实、宽厚这种宽口径的专业知识,学生才会具备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才会增强社会的广泛适应性。
(二)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可以根据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与性质,建立校内的实习场所开展模拟训练活动,让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直接进行实战演练,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素质能力。这种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既节省了学校实习经费,又省时省力,便于大学生集中实训,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各高校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的多提供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组织学生到具体岗位上,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工作,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既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拉近了学校与业务单位的距离,使学校能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和用人标准,以便调整教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把实习单位作为宣传学校的一个窗口,使学生在实习中容易被了解和认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积极开发新兴课程与国际化课程,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国际竞争的背后是国际教育的竞争,实质是培养具有较强“应变性”人才的竞争,这一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构建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赋予了开放性的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培养“全球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各国和各地区之间为了捍卫自身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竞争与摩擦也日益尖锐,因此培养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国际化人才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曾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从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等论述了“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他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学生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学校,学习不同的课程,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碰撞,对其成长弥足珍贵,很多国外大学将海外学习经历作为学生培养环节之一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这就为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注释]
①三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回顾与现行制度的分析.赵世奎.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②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中国的启示.姚聪莉.2010年6月.新浪网
③美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及启示.郭毅夫.高等教育.2008.4
[参考文献]
[1]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9期
[2]经管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成金字招牌.南方周末2008.6.27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新浪网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流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综述.邓幸涛.新浪网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浙江大学教育研究.顾建民2009.1.106.
[6]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三能”人才.新浪网.作者:毛玉环2009.5.12
[7]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8]吴遵民著.现代中国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