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为此,学校多年来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强校”,为学校教育决策拓展了思路,为学生成才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学生生命成长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
  
  一、理念统领:高扬文化立校旗帜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旗帜,是学校办学的行为指南。学校扎根传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确立了“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规划着学校文化——承接中华民族之文化血脉,彰显现代学校之审美品格;明晰了学校办学特色——开始了“走进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带动学校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指引着学校的育人方向——构建起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学校德育体系;构思着学校的教学策略——开展以“小学生拓展性学习的研究”为课题的有效课堂研究;设计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确立了“以传统文化引领,促复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研究”的教师发展思路;指导着学校环境规划——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化特征的和谐育人氛围。以这一办学理念为旗帜,学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学校特色逐渐形成。
  
   二、课程开发:凸显课程文化特色
  
  特色的产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文化孕育过程。基于以上办学理念,学校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融入新课程之中,并以此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确立了“走进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突出校本课程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从三条途径着手:一是学习民间工艺,感受艺术魅力,实现班班有民间工艺特色,人人学会一样民间工艺或民间手艺。二是体验节庆文化,培育民族情感,即: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失时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徜徉在传统节庆文化所渲染的四季之中, 了解传统节日所负载的文化理念,培育民族情感。三是了解民风民俗,树立民族精神。在确立班级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形成“两个一”系列活动,即“一班一民族风情”“一班一地方风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民俗,深入文化,深入时代,形成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为凸显特色,学校既注重扎实的课程实践,又注重独特的成果体现,通过定期开展“民俗文化节”活动,校本课程汇报展示来宣传、提升学校特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三、育人为本:挖掘文化资源价值
  
  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线,形成了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以课程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社会文化资源为平台的系列学校文化资源,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1.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育人实践。学校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并融入时代精神,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以“弘扬璀璨的文化,传承不息的薪火”开学典礼拉开民族精神教育月序幕;结合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民族特色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如“品味中国年”“追寻中华历史名人”“我的中国心”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行了“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国学经典诵读暨庆祝“六一”节大会,掀起了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为学生的生命涂抹上永不消褪的色彩;结合区教育局“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和谐发展”奥运主题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巧妙地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以“校居联手”活动为依托,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走进社区送“福”字,彰显了学校民俗文化特色,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总之,学校在活动中力求突出特色,体现出个性化的文化色彩,使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始终。
  2.整合课程文化资源,滋养学生心灵。学校通过整合课程,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寻求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点,利用研究性学习、实际操作、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乐园;寻求校本课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点,建立学校及班级民间工艺制作社团和学校民间艺术团体,引导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品味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和艺术创造力;寻求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的整合,将民间传统游戏与现代“阳光大课间”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强身的意志;挖掘教材中的古诗、历史文化传说、民间故事等传统文化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通过整合,课程文化资源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学生获得了生动的发展。
  3.挖掘社会文化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学校既结合校内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更广泛利用校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以拓宽学生参与实践的渠道,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此,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特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秋先生与孩子们同台演出,让学生感悟国粹的独特魅力;将张秉南等书画家请进校园,为孩子们挥毫泼墨,让同学们与艺术家零距离接触,亲眼目睹艺术大师的风采;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亲手传授艺术绝活,让同学们感受民族艺术的精湛与深厚,树立民族自豪感。学校还带学生走出去,到植物园观看民间艺术家现场献艺,到泉城广场参加“秀民俗活动”,积极参与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活动,使学生的文化素养获得了进一步提高。总之,通过挖掘各类教育资源,使学校文化由封闭型向校内外结合的开放型推进,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长见闻,感受不同文化为自己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事实证明,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构建,在现实生活中追寻富有意义、充满人性的教育,而课程只有具有一定的特色,才能使资源得到优化,实现课程资源的重组。
  
  四、环境规划: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力求使校园文化承接中华文化之血脉,与学校整体文化相得益彰,并努力彰显现代校园的审美品格。校园里有象征民族艺术熠熠生辉的“民俗剪影灯箱”,有与学校“阳光大课间”活动相辉映的“民族传统游戏”大型壁画,有与“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的“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大型壁画。走廊文化也处处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如:以“透视民俗文化,尽览民俗风情”为主题的系列展牌,展示了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此外还有展示民族艺术及风情的“璀璨艺术”“远去风情”系列展牌,有“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展示墙”,有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民族魂”“中华情”系列展牌。学校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环境文化氛围的创建,把育人理念渗透到校园环境中,进一步实现了校园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的和谐统一,滋养了学生的心灵,夯实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文化场”,能凝聚师生的智慧,约束师生的行为,促进师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用校歌来凝聚学生爱校之情,用校训来激励学生,用课间民族音乐的播放来陶冶学生,用升旗仪式来感染学生,用传统礼仪来规范学生,用校园广播来引导学生,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强健学生,用班级黑板报来丰富学生,用宣传栏来张扬学生,用班级网站来拓展学生,用各类活动来锻炼学生。借助校园文化载体,对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起到了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渗透作用,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
  责任编辑徐向阳
其他文献
【摘要】异议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不同的人际语用效果。本文基于面子构建理论,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在答辩中的异议话语,探究其表达效果。我们发现,在答辩过程中,说话人通过部分肯定、问句形式表达异议和提供反对理由表达异议等方式策略来提高答辩效果。通过异议表达来调控不同程度的关系张力,即关系疏离、关系连接。  【关键词】面子构建理论;异议;语用策略;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林美
【摘要】中职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足是影响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瓶颈。因此,为促进该地区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中职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现状,并对症下药,以期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新生;学习能力;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李红玉,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
同学们:  早上好!  秋尽冬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来到了。凛冽的北风开始逞威,树叶在北风中纷纷飘落,小草在北风中瑟瑟发抖,青蛙、蛇等小动物钻进洞中冬眠。然而,松树还是那么绿,翠竹还是那么挺,红梅还是那么艳。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对他们不畏严寒的精神倍加歌颂。其实在我们的社会,像松、竹、梅一样不畏严寒的人何止千万。解放军叔叔在风雪中坚守边防,民警叔叔在寒流中坚持指挥交通,菜农们顶风冒雨将
[案例]  小吴是一个容易冲动、倔强执拗的男孩,脾气不发作时他看起来一切都好——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因此除了我这个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一般都不知道他还有这另外一面。  终于有老师领教了他的“牛脾气”!这天,上午第四节下课,我来到班里,看到外语老师气冲冲地站在小吴桌前让他承认错误,而小吴倔强地站着,嘴里嘟囔着就是不肯,两人僵持在那里。一问才知道,上外语课时小组竞赛,小吴的同桌失误影响了小组加分,小吴
教育之爱是一种智慧,它貌似无心,却始终走在生命的两旁,点洒心灵甘露,静待生命花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我就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但在现实的工作中,我颇有些疑惑:有了爱,就可以使学生由厌学变得勤奋,由稚嫩变得成熟,由叛逆变得理智了吗?那为什么在我们的耳边总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们这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是无动于衷。为什么我们明明“很爱”我们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英语口语教学的利器,它可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锻炼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口语训练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教师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王银环,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驼峰中学。  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为实现教学任务目标,教师必须转换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思维,灵活运用各种教
【摘要】本文介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重要地位,给故事进行分类,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在提高有效课堂的原则下,对分类的英语教学故事(童话故事类和科学人文类)——进行策略介绍,最后补充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  【关键词】英语;故事;分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王媛,安徽省芜湖市凤鸣实验小学。  如何激发和维持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故事
【Abstract】Over time, the status of woman has taken great changes, many outstanding women lead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very field. School education also pay attention to female leadership. This p
【摘要】在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之中,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优化以及运用备受关注,为了构建高效课堂,促进不同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许多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将创造性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其中“活知识”课堂实施最受关注,“活知识”更加侧重于学生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实现活学活用,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本文以中职英语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
【摘要】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思想政治的教育,并有效挖掘相关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使其对社会有更强的责任感,对民族有更大的使命感,对国家有更高的热爱感。商务英语注重商务沟通交流,为企业储备商业人才,因此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使其对国家忠诚,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资源的挖掘,并对其高效利用,从而提高商务英语教学层次。  【关键词】商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