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三平曾一手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发展,并且联手冯小刚一起创造了贺岁档概念。担任中影集团董事长之后,他接连推出了《无极》《投名状》《赤壁》等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报的商业电影,使得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他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杰克·瓦伦提(美国电影协会前会长)、卢·沃瑟恩(环球影业前掌门人)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总和。”好莱坞中国电影产业专家罗伯特·凯恩如此评价。自2014年3月17日,韩三平正式卸任中影股份董事长以来,鲜少露面,近日韩三平接受了本刊独家访问,就中美合作、院线、发行、互联网经济渗入等表达了观点。
电影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渗入,对电影发行概念的冲击?
韩三平:在互联网经济渗入的初期,互联网化的发行模式比传统发行成本发行成本低很多,而且有互联网基因的发行模式有两个重要特征:高额保底和在线网站预售。所以初期,为了争夺更多市场前景看好的电影的发行权,很多传统电影发行公司看似受到了冲击。
其实,如今新一代互联网化的电影发行公司不靠“观众”赚钱,而是靠“用户”赚钱;不是靠分“票房”赚钱,而是靠做“IP”赚钱;不是赚电影公司的钱,而是赚资本市场的钱;不是电影产业分存量的钱,而是为电影产业做增量。互联网经济的渗入,互联网化的电影公司也同时把资本放大器带进电影产业,电影产业就跟更广阔的互联网行业打通,跟资本市场打通,电影产业一下子可以放大10倍乃至100倍以上,这样的冲击是好事,实际是是整个电影产业互联网化。
电影中国:未来电影的发展,是以内容为重,还是更应注重渠道平台建设?
韩三平: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的电影发展,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这个话题全世界一直在争议,其实这两者同样重要。中国有句古话: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人喜欢说“内容为王”,却忽略了“渠道同样为王”,就是说再好的电影作品,如果没有好的放映渠道和平台,电影再好信息无法传递。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电影生产终究还是内容生产,如果内容生产、内容品质与渠道建设不匹配,那么,再通畅的渠道也无法弥补内容生产、内容品质的不足和差距。对于电影创作而言,从生活中发现好故事并且以电影化的方式、以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故事,依然是电影创作的“本体”,所谓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也不例外。
电影中国:WTO 2017年中国电影保护期到期,中美电影市场的彼此生态、格局将会如何?
韩三平:毫无疑问,届时将有数量更多的好莱坞大片涌入国内,中国电影压力山大。近几年,好莱坞电影在美国本土的电影票房增长缓慢,因此向海外拓展的动力更强了。由于日本、欧洲等地的市场趋于饱和,好莱坞转而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寻找机会。虽然中国电影市场盘子越来越大,但如果中国电影不能迅速提高质量,吸金能力不足,再加上“WTO保护期”终结后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中国电影也难逃为好莱坞电影做嫁衣。
所以,到离2017还有最后的两年时间,我们中国电影人要清新的知道,不是好莱坞大片闯进来了,而是我们是要融进去了。做得好,我们就能够有与好莱坞大片抗衡的中国本土题材和民族题材的电影,做的不好,那真的是狼来了。
电影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渗入,对电影发行概念的冲击?
韩三平:在互联网经济渗入的初期,互联网化的发行模式比传统发行成本发行成本低很多,而且有互联网基因的发行模式有两个重要特征:高额保底和在线网站预售。所以初期,为了争夺更多市场前景看好的电影的发行权,很多传统电影发行公司看似受到了冲击。
其实,如今新一代互联网化的电影发行公司不靠“观众”赚钱,而是靠“用户”赚钱;不是靠分“票房”赚钱,而是靠做“IP”赚钱;不是赚电影公司的钱,而是赚资本市场的钱;不是电影产业分存量的钱,而是为电影产业做增量。互联网经济的渗入,互联网化的电影公司也同时把资本放大器带进电影产业,电影产业就跟更广阔的互联网行业打通,跟资本市场打通,电影产业一下子可以放大10倍乃至100倍以上,这样的冲击是好事,实际是是整个电影产业互联网化。
电影中国:未来电影的发展,是以内容为重,还是更应注重渠道平台建设?
韩三平: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的电影发展,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这个话题全世界一直在争议,其实这两者同样重要。中国有句古话: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人喜欢说“内容为王”,却忽略了“渠道同样为王”,就是说再好的电影作品,如果没有好的放映渠道和平台,电影再好信息无法传递。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电影生产终究还是内容生产,如果内容生产、内容品质与渠道建设不匹配,那么,再通畅的渠道也无法弥补内容生产、内容品质的不足和差距。对于电影创作而言,从生活中发现好故事并且以电影化的方式、以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故事,依然是电影创作的“本体”,所谓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也不例外。
电影中国:WTO 2017年中国电影保护期到期,中美电影市场的彼此生态、格局将会如何?
韩三平:毫无疑问,届时将有数量更多的好莱坞大片涌入国内,中国电影压力山大。近几年,好莱坞电影在美国本土的电影票房增长缓慢,因此向海外拓展的动力更强了。由于日本、欧洲等地的市场趋于饱和,好莱坞转而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寻找机会。虽然中国电影市场盘子越来越大,但如果中国电影不能迅速提高质量,吸金能力不足,再加上“WTO保护期”终结后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中国电影也难逃为好莱坞电影做嫁衣。
所以,到离2017还有最后的两年时间,我们中国电影人要清新的知道,不是好莱坞大片闯进来了,而是我们是要融进去了。做得好,我们就能够有与好莱坞大片抗衡的中国本土题材和民族题材的电影,做的不好,那真的是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