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可以“慢”一点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教育功利思想的影响,如今的数学课堂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有些教师甚至以“教了多少”“教得多快”来评价教学的优劣。不久前,学校一名新教师准备在校内上一节公开课,与她讨论备课时,在备课稿旁边无意中发现了一行手写的字:“不要太在意学生的表现,一定要把教学内容上完。”我很是讶异,赶忙询问为什么这样想。她倒也坦率:“是公开课,担心上不完。”
  其实,很多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担忧。为了完成一节“出色”的公开课,在学生对新知的生成偏离了预设的轨迹时,总是急于将他们发散的思维生拉硬拽回来,或是索性忽略、无视;在学生不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时,总是越俎代庖地帮着“圆场”,课堂教学看似流畅了,可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却被生硬地阻滞了。如今,这样的现象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依旧屡见不鲜。常态课上,教师急于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公开课上,教师忙于呈现“完美”的教学流程。在学生眼里,教师们总是行色匆匆,无暇驻足聆听他们的声音,教学变得急功近利、粗糙、急迫。
  事实上,教育该是个细致的“活儿”,所谓“慢工出细活”。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笔者主张的这种“慢”,并非消极、拖沓,而是耐心、等待。
  一、“慢”一点,给更多学生表现的机会
  镜头一: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提问:你能将这些数字按顺序排一排吗?(4、3、1、2、5)学生纷纷高举小手,争相回答问题,可是第一个发言的学生站起来后却显得局促,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着实急人,老师和蔼地鼓励,学生终于张开了口,可他说话的声音却小到几乎听不见,而且说的似乎是1、5……这时,旁边的学生显得不耐烦:“老师,我来,我来!”老师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地另请他人。
  镜头二:公开课上,老师在教学“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后,出示了一道填表题:
  在交流“你有什么发现”的环节,为了让课堂更加顺畅,老师在举手的学生中挑选了几位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的来回答。不负所望,学生很快便交流得出“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越大,和就越大,另一个加数越小,和就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就越小,减数越小,差就越大”。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可就在这时,一个平日里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却依然高举着手,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心中有数,这学生不会有什么真知灼见,果然,他发现的是“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之和都是400”。他的发现在老师看来显得多余,于是,草草评价了几句,便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上述课堂中,老师为了让教学顺畅进行,及时将一些影响进度的“小障碍”扫除,殊不知,镜头背后,这些“小障碍”却蕴藏着“大智慧”。
  “镜头一”里,学生害羞地坐下了,在剩余的时间里再也没有举手发言。课后,找他询问想法,他很小声地告诉我:“我是想把1、3、5和2、4分开排一排,1、3、5是单数,2、4是双数。”我想,那位老师如果听到他的回答,一定会很懊悔,一个刚刚学完数字1—5的孩子,不仅将数字进行了排序,还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按照单双数将数字进行了分类,多么精彩的生成!
  “镜头二”里,在老师看来显得平淡、多余的发现,却唤起了班里其他学生的共鸣。继而有学生发现“400正好等于2个a的和”,这时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却在相互启发、交流中列出了等式“(a b) (a-b)=2a”,并且兴致盎然地讨论起等式成立的原因,得出:(a b) (a-b)=a a b-b=2a。学生尚不能用所学的运算律来解释等式的含义,但是发现、探索的过程却让他们更深刻地把握了四则运算的算理。老师最终没能完成既定的练习,时间看似流逝于“不合时宜”的发现中,但整个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发现的奇妙、探索的乐趣,多么可贵的经历!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头脑清晰的讲授者,还要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试想,若是镜头里的老师能在学生的发言没能达到预设点时,多些等待,真正做一个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合作者,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平等的交流氛围中,也能促使更多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愿意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启迪。
  二、“慢”一点,给更多学生思考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课堂,“合作学习”“先学后教”等教学模式的革新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可能。然而,置身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却只是班级里为数不多、积极发言、回答正确率高、句句说到老师心坎里的学生。他们思维敏捷,对问题的思考时间较短,常常能在老师提出问题后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虽然其他学生中也不乏学习能力强的,可很多时候,他们还未来得及思考,就已经有同伴解决了问题,替代了他们的思考过程。
  有心理学家根据学生在测验中的思考时间与错误率,将学生分为四种类型:(1)沉思型,对问题的思考时间在平均思考时间以上,错误率在平均错误率以下;(2)冲动型,思考时间在平均思考时间以下,错误率在平均错误率以上;(3)快而正确型,思考时间和错误率均在平均错误率以下;(4)慢而非正确型,思考时间和错误率均在平均错误率以下,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属于沉思型或冲动型,后两种类型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可见,能够既快速又准确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放慢教学节奏,提出问题后,或是小组合作学习前,能预留多些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充分思考的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焕发出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真正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慢”一点,给更多学生探究的机会
  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有些细微的知识点,如分数、小数的读写,列竖式的方式等,在教师看来是约定俗成的存在,却常常有学生感到困惑。对此,有些教师急于告知,有些教师却能抓住契机,引发思考,等待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答疑解惑。   如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小数》,教师在教学“小数的读写法”时,大多会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习得。可在一节公开课上,却有学生刨根问底地追究:“小数为什么要写成这样?”老师迟疑了一下,把问题又抛回给了学生,指着板书中的“0.5米”提问:“是呀,0.5为什么写成这样?”有了具体的数例,很快便有学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答道:“因为0.5米不满1米,所以前面要写0,0.5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所以后面要写5。”老师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如果没有小数点,05米表示的还是5米,小数点是用来把这两个部分隔开的。”
  片段中,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没有敷衍地用“数学中约定俗成的写法”来搪塞,而是把握住教学的契机,给予学生“自圆其说”、积极思维的机会,沟通了小数意义及写法间的联系,也让学生对小数的组成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知。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时,有学生提问:“列竖式计算46×1.3时,先算0.3×46,积是13.8,为什么书写时要省略小数点,写成138?”其他学生也积极表达了想法:“138表示的是138个0.1,没错。”老师点头给予肯定:“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看来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的。”接着写了两道算式让学生们练习:103×0.25、0.24×35。结果,在运算过程中,提问的学生便“悟”出了省略小数点的原因:“写成整数形式是为了计算的简便。”
  面对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真诚地予以鼓励,没有太多的言语,却让出时间,等待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方法,化解疑惑,澄清了旧知与新知之间的矛盾与联系。教师的“慢”保护了学生对权威质疑的勇气,更加深了对新知的进一步理解,可谓“润物无声”。
  四、“慢”一点,给特殊学生更多期待
  近日,一位署名林爻的家长撰文《六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控诉”如今的小学对学生要求太过整齐划一,自己秉持的“三分教、七分等”的教育观在女儿入学后的一个月便遭遇碰壁。林妈妈用亲身经历叙述了从送女儿入学时的满腔热情,期待“小小的孩子”能“沿着她特有的生命轨迹长大长高”,到一个月后“满心恐惧”的转变。行文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如今教师无耐心等待学生成长的现状。
  反思自己的课堂,不禁想到了“他”——四年前,他入学不到一个星期,便让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只因上课时的好动程度足以引起所有人对他行“注目礼”,学习成绩自然也较为落后。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少,在完成数学练习时,都是用教师读、学生听的方式完成,配合展台呈现练习,多数学生是可以轻松完成任务的。可是这个“特别”的学生却没有一次能顺利完成,还总在别的学生都完成练习后念念叨叨地重复:“老师,你刚刚读什么?”“这道题什么意思呀?”于是,我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单独指导他作业,却发现他原来有个怪习惯——听完题意后总是指着那些并不认识的字,凭着印象逐字逐句地读一遍,才开始做题。想了解他怎会有这样的习惯,可他也说不出所以然,尝试改变他,他却依然我行我素。直到识字量逐渐增多后,他终于勉强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练习,也就不再强求他做出改变。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别的学生常常由于审题不清错误频频,他却极少出现差错,究其原因,正是“怪习惯”促成了他如今细心审题的“好习惯”。
  尊重并真正着眼于人本身的发展,才是教育中“最值得珍视的精神与价值”。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农作物的生长有自己的周期,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对学生的期待,不能用某一阶段的成绩来衡量,放“慢”期待,关注个体的长效发展,面对学生的差异,选择接受,并付出耐心,等待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长,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体现。
  四、结语
  “慢”是一种思维,亦是一种态度,于教学观念上就是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并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慢”能给学生无限契机,他们自由发现、自在思考、生成智慧。如郑少翀教授所言:“课堂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着眼于进度的发展。”
其他文献
<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问题日益变得重要,学校教育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门学科和每一位任课教师理应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发展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平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提升小学生综合实践
一、设置游戏对比。让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教学片段:电脑分别出永:师:猜猜看,下一个是谁?生1:灰太狼。生2:红太郎。电脑出示:
<正>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