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那些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奶奶家里养了三窝蜂,用箩筐一样大小的圆木罐倒悬在屋顶,每到深秋,抬头张望,便可以看到麦浪一样鲜黄的蜂蜜挂在木罐里,像农舍屋檐下一簇簇的玉米棒。
  仆人都渴望尝尝蜜糖,但外太公常常带着一条鞭子在屋里晃来晃去。他是要以蜜糖换洋枪和银子的。
  曾有一个叫阿狗的仆人,因偷吃蜜糖被外太公抽打了一顿,死得很惨。外太公常常拿这件事来教训别的仆人,虽然他们很规矩,但仍得不到信任。所以,蜜糖的挑运和抛售都由奶奶来承担。
  有一夜,奶奶并没睡多久,外太公就点亮油灯,推醒她。
  奶奶向窗外望了一会儿,皎洁的月亮在池塘里漂浮着。“天还没亮,我不去。”奶奶说。
  “窗外都那么亮了,還说没天亮!”外太公瞪了她一眼说,“走到那边山坳,天一定会亮的。”
  奶奶仍不愿走,但外太公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不走就要挨打。当外太公从枕下抽出那条乌黑油亮的鞭子,并在昏黄的灯光中晃动时,她就不再犹豫了。
  拿了两个烧红薯,奶奶便挑着两罐很沉的蜜糖,在门口呆立了一会儿,朝苍茫的山坳望了望,便索性踩着月光出门而去了。那时月儿当空,周围寂寂,只有自己怦怦的心跳声在空谷里回荡。月光照着奶奶的双脚,一前一后地走,扁担一上一下地压着肩膀。走过几个山坳,没有碰上一个人,也见不到一线黎明的曙光。月亮越来越青白,夜色越来越苍凉,奶奶却全身透着凉汗,什么都不敢想,一味地看着路。
  奶奶正专心地赶着路,忽然吃了一惊,前面传来喝酒猜码声,有人还没有睡觉。走近了一些,看到了灯光,一扇竹门仍然敞开着。她已不知不觉地走到她外公的家门口。回望了一下走过的山道,这时才明白自己疲乏到什么程度。她蹩进檐下,立了一会儿,觉得冷,便豁出一声,但欲哭无泪,扑进了门去。
  喝酒的几个人吃了一惊:“家里出事了?”
  奶奶她外公突然看见,脸都煞白了。奶奶眼睛眨好半天才把事情的缘由说明白。
  “现在才半夜,你阿爸也真是的,见到月光就认为天亮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招呼她坐下。“吃完饭,好好睡一觉,到天亮我会叫醒你。三个时辰的路你已走了一半,别急。”
  奶奶向我说起这段往事时,窗外月色青白。她不识字,就这样受尽封建家长制的教训。她虽然生长在富裕的农家里,但和佣人们的生活差不多。因为重男轻女的缘故,小小年纪的奶奶终日有着忙不完的活儿。
  奶奶现已92岁了,背驼得很厉害,脸似乎越来越抵近泥土。关于她的故事,多着呢,说也说不完。
其他文献
人的思维就好比一座花园,你可以辛勤耕耘、精心照料,让鲜花遍园盛开;你也可以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让它变成一片荒芜。但是,无论你是精心耕耘、还是放任自流,它都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产生相应的结果。如果不播下有用的种子,杂草的种子就会散落土壤中,不断繁衍,不久整个花园就会杂草丛生。  如同园丁总是精心地开垦土地,小心翼翼地清除杂草,种上他所需要的花朵和果蔬一样,人类也应该悉心护理自己的心灵花园,清除
期刊
每年的腊八一过,父亲就会爬上屋顶“执漏”,哪里漏雨就补上新的瓦片。  父亲走了三年,再没人在老屋里面住了,更没有人去“执漏”。去年的除夕,弟弟就嚷嚷着要把老屋拆了,建幢新楼,说有些地方漏雨。我实在有些不舍,那沧桑的瓦片,记载着我许多难忘且温暖的乡音。  宋代曾觌有词句:“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我生于江南以南的地方,古称龚州,属岭南之地。初读到此词时,我的心尖
期刊
易老师:  不知不觉,您离开我已经22 年了。这么多年来,总觉得您就在某个地方注视着我。  那一年,因偏科严重,我高考失利。家境贫寒,做梦都想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的我,遭此挫折,心情万分沮丧。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我好茫然,好无助。是您,把我引进了您创办的免费农民夜校,是夜校那盏明灯把我的心点亮,让我重燃信心,重新振作。  您当然知道,我们村因解放初期易姓与柳姓两大宗族为地界纠纷发生过血
期刊
20年前,我们提前为在世的父母修坟。我请风水先生看地,他说这地方好。修好两座坟后,父母都说好。母亲还说,就算死了,也可以闭上眼了。  母亲走的那年,医生说:“这次你们真要安排好老人的后事了。”我们明白。母亲也清楚,说她想回家,还说故乡老人们都是这样的,不能死在外面。回到家,邻居都说母亲出院就好了,没有人点醒这是回光返照。第二天,母亲说不了话,只是疼痛地看着身边的人。因她说不了话,她的许多旨意身边的
期刊
我上初中时,学校距家6公里。每天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背着妈妈做的书包,在土路上跑着、跳着,一个来回3个小时,妈妈很惦记。  一天,妈妈去姥姥家回来时,牛车上多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已看不出是什么牌。爸妈忙活了两天才能骑走。鞍座和脚蹬板是爸爸用木板做的,妈妈用厚厚的棉布包在木鞍座与没有把套的车把上,至今记得坐垫套的黄格布。内胎是新买的,气打足了能看见外胎鼓起的大包。骑时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只有车闸好使
期刊
“沙沙、沙沙、沙沙……”一片片杏叶,一个个天使,从人间仰望的高处,从不经意间,雪花般纷纷跳下。  这是山城重庆,冬天赐予的一道美好风景。我喜欢这样的宁静:漫天杏叶,黄灿灿的,一片一片,从枝頭,从高空,义无反顾,向着泥土的方向奔去……我挚爱这样的画面:一夜间,山城大街小巷,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仿佛神笔马良,给这座城市勾勒出一幅落叶飘飘的动画。  上班途中,我下意识地驻足,数了数,一行行杏叶落雁一般,朝
期刊
永和九年的那一个日子,兰亭边云集天下的豪情才气,四十二位雅士,临流赋诗惠风和,酒樽举,长袖飘逸。  如果没有一片天朗气清,就没有魏晋风流,一地诗句。如果没有一席谈笑风生,就没有寒雨轻狂,暖風含蓄。如果没有心的自由放纵,就没有爱的奔放,水墨淋漓。如果没有醉意阑珊王羲之,就不会有千古流芳《兰亭序》。  时光柔软的那一次相遇,眉眼间,弥漫三月的春天气息,座上皆豪逸,洒脱无余,一觞酒,一首诗,漂流而去。
期刊
十月秋深,潦水消尽,高木苍瘦,人间陡然静寂了。正是听虫的好时节。  “喓喓、喓喓”一声声,声声入了心。书房内,也不知那只蟋蟀来自哪儿,藏在哪儿,像一个从聊斋里飘入我房间的女子,吹一管寒箫,音凉如水。其实,不必寻它,只需年年此时静坐下来,等它——听这好声音,养一心喧嚣后的静寂。  当然,这只秋虫,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很多善于听心的人。也许,它是《诗经》中的那只蟋蟀,一不小心,在这十月的深夜入了我床下
期刊
我的父母是老师,生前颇为节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兄弟姐妹多,全家生活过得异常困难。父母临终前没留下什么遗产,但要说父母没有留下一点儿东西也不是,父母走后,留下了一辈子用心血做的一层红砖房和一大摞这个证那个证的,银行卡就没有了。  临终前,父亲把当时仍未结婚的我叫到床前,郑重其事地交代了一件“神圣使命、千秋伟业”。  “儿啊!你一定要把第二层红砖房盖起来!”  我潸然泪下,自我懂事以来,印象里
期刊
印象中,已经好几年没有去浴池洗过澡了。  那天,陪妈妈散步时,她有点儿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有空吗?有空陪我去浴池洗澡吧。”我惊讶地说:“咱们在家里洗不是挺好吗?为啥去浴池?”她说:“我想去浴池洗澡,那儿洗着舒服畅快。好长时间没给你搓过背了,还想给你搓搓背。”我赶紧答应:“好,今晚咱们就去。”  掂着一兜要换洗的衣服、毛巾、梳子,和妈妈走在去浴池的路上。想起来,妈妈整理这些的时候明显很兴奋,她絮絮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