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从0到1的故事

来源 :精致时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写朗格都会有一种莫名的热血涌动,这种感觉很奇怪,事实上,我试戴过多款朗格的腕表,并没有一款特别合适我的。它家的表款永远显得有些过于硬朗,即使我能驾驭45毫米的沛纳海,却仍然驾驭不了39毫米的朗格。但即使如此,仍然不妨碍我欣赏它,喜欢它。仔细想想,大概更多的是源于它涅槃重生的故事,对这样的故事,我从来都是毫无抵抗力的。
  朗格(A.Lange & Sohne)的起源要追溯到1845年,年轻的制表师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致书给萨克森政府,提出了自己振兴格拉苏蒂镇经济的建议,即放弃原来早已落没的银矿开采产业,转而发展制表工业。这一建议得到了政府的同意。1845年12月7日,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在格拉苏蒂镇正式创办了Lange & Cie.表厂,招收了十五名年轻的制帽和采矿工人当学徒,从此,改变了整个格拉苏蒂镇的面貌,乃至整个德国的制表工业。阿道夫·朗格一生申请了30多项钟表专利,创立了著名的朗格表厂,更重要的是,他重塑了整个德国的制表体系。
  此后的朗格,经历了家族两代人的平稳发展,但终究还是没有躲过二战的战火。随着希特勒扩张的野心与日俱增,他下令要求德国境内的所有工业生产厂都要投入到“军用物品”生产中去。格拉苏蒂镇作为当时的精密制表重镇,当然不能幸免。很快,德国战事逆转直下,盟军对德军的供应链进行了猛烈的打击。1945年5月8日,俄军的轰炸机将当时生产“军用物品”的朗格工厂,炸为废墟。随后,又将残留的制表设备拆卸下来送往前苏联。一则《波茨坦公告》,更将德国分割成为东德西德。1951年,东德政府下令将格拉苏蒂镇残留的,包括朗格在内的七家独立制表厂合并,组成了国营的人民表厂Veb Glashutter Uhrenbetriebe(GUB)。之后的数十年,“人民表厂”只生产了十万只外观朴素且实用的腕表,供给东欧集团国家。名噪一时的朗格就此沉寂。一线“柏林墙”不仅割断了统一的德国,也就此割断了朗格的百年历史。家族的第四代传人瓦尔特·朗格也被迫逃往西德。
  经历过惨烈的二战战争、目睹过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瓦尔特·朗格深受震撼,尽管身在异乡,但重振祖业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历经几番磨难,1990年,朗格先生终于重建表厂,而此时,他已经是过了退休的年龄。
  Lange 1是朗格重返制表业时四个新款系列之一,也被认为是最具朗格传统价值和特色的A腕表。
  瓦尔特·朗格先生自1990年重建表厂之后,立即与他的好友Gunter Blumlein,带领一批制表师和设计师,开始了复兴系列的工作,他们的信念是“我们要再次制造出世界最优秀的腕表”。终于,历经四年时间,在1994年10月24日那天,在德累斯顿王宫里,向世人揭开了新系列的神秘面纱。而其中,Lange 1更是大大的吸引眼球,被认为是最具朗格传统价值和特色的一款腕表。这款Lange 1腕表,采用了独具特色的偏心设计,而表盘上独特的大日历窗,更是勾起了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当年,朗格的创始人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年仅15岁便成为著名宫廷钟表师古特凯斯的学徒。而当时的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喜欢看歌剧,在他的主导下,帕森歌剧院落成完工。同时,国王还交给了古特凯斯一项任务,希望他能设计一个报时钟,便于观众在音乐会期间能随时知道时间,但是又不会被钟的报时声音打扰到。古特凯斯带着他的学徒阿道夫嘲格开始了这项工作,最终设计了著名的五分钟数字钟,它以两个窗口显示时间,左边窗口以罗马数字显示小时,而右边则用阿拉伯数字以五分钟的间距来显示分钟,这也是五分钟数字钟名字的由来。显示数字的转换通过转鼓实现,如同舞台换幕一样,平滑无声。这个五分钟数字钟已成为帕森歌剧院著名的景观之一。Lange 1系列腕表从这一段历史中找到灵感,将这个五分钟数字钟复制在表盘上,成为后来具有专利的大日历窗。
  事实上,在当时的腕表风潮中,日历窗通常都是在小窗口显示,如果需要看得更清楚,那么就会在表镜上的位置加上一个放大镜,还从来没有人将大日历窗放在如此醒目的主角位置。不过,朗格的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仍然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成为最具朗格特质的腕表系列。
  而Lange 1表盘的设计也别有一番讲究,除了上面提到的大日历窗之外,Lange 1表盘采用了偏心式设计,将时针盘和小秒针盘放置在表盘偏左的部分,以大小不一、但并不重叠的圆圈设计为基调,与大日历窗口组成稳定的等边三角形。同时也进行了功能区的划分,左边为读时,右边为日历及动力储存等显示。这一设计基础在过后的二十年里,都一直得到了维护,此后Lange 1家族所涌现的诸如万年历、月相、陀飞轮等复杂腕表,在表盘布局上,也从来没有打破这一些排列规则。反而是依托这样的布局,作了更好、更简洁的功能区划分。
  作为朗格重出江湖的代表之作,Lange 1不仅在外表上大胆创新,在机芯的制造上,也严格地回归传统,力求呈现最具德国品质的作品。几乎所有的萨克森制表传统元素,都在Lange 1上面有所体现,比如3/4夹板、螺丝固定黄金套筒、鹅颈式微调等等,所有这些,仿佛都在唤起人们对于当年那段黄金岁月的追忆。历经战乱与动荡的德国人称,终于“找回了德国时间”。
  不过,尽管Lange 1的机芯非常的值得细敲,但刚刚问世时,Lange 1并没有做透底,直到一年之后,Lange 1才推出了透底的表款。
  从1994年Lange 1面世以来,就—直备受追捧。而Lange 1家族也从来没有原地踏步过,不断地给Lange1加入新元素,呈现新作品。
  1998年,为了庆祝第二座朗格工厂的落成,朗格推出了限量100枚的金质表盘腕表,不仅是表盘和表壳,甚至包括指针、刻度条,甚至擒纵装置,都是用18K黄金打造。因为产量极少,并且相当特别,所以这款腕表一面市就被收藏家抢购一空,至今仍然很受收藏家欢迎。
  2000年时,朗格推出了Lange 1 Tourbillon,装配了陀飞轮和动力储存显示,借此向曾经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Centennial Tourbillon”致敬。这是时隔100年后,两大作品的灵魂触碰。   2002年,朗格又在Lange 1上面增加了月相功能,这便是Lange 1 Moon Phase腕表,基于它的血统出身,这枚月相腕表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异表现,它的月相显示每隔122.6年才与实际周期相差一天,这在当年的制表工艺中,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一年之后,朗格又推出了Grand Lange 1“Luna Mund”,这是朗格首次推出对表,两枚腕表分别显示的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月相。
  2005年,Lange 1推出了双时区腕表,即Lange 1Time Zone,比起之前的Lange 1系列,Time Zone月宛表显然在表盘上赋予了更多的信息,这也成为当时制作这款腕表的一大挑战:如何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格局和风格的前提下,加入更多的信皂读取,并目也能做到所有信息清晰可见。最终,Time Zone腕表的出现解答了所有人的疑问,而这枚腕表也可以说给接下来的Lange1其他复杂系列腕表提供了借鉴和思路。很快,我们就看到了表盘上信息更为丰富的万年历腕表。
  2010年,素来严肃的朗格给表迷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它将Lange 1的表盘布局做了镜象效果,推出了Lange 1 Daymatic,这款腕表的整体布局跟原有的Lange 1犹如镜中兄弟一般。这款腕表也是首款自动上链的Lange 1,也是从这个系列开始,朗格自行开发的摆轮游丝系统开始贯穿到整个Lange 1系列中。
  2010年和2012年,朗格推出了两款带有大复杂功能的Lange 1 Tourbillon“165 Years-Homage to F.A.Lange”和Lange 1 Tourbillon Perpetual Calendar,前者是为了纪念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创立朗格表厂165周年而打造的限量款,表壳采用的是朗格自行研制的18K蜂蜜色合金;后者则融合了陀飞轮和万年历的功能,而特别的表盘布局,更是当初Time Zone表盘布局的升级加强版。
  2012年,朗格又推出7Grand Lange 1“Lumen”腕表,这大概是Lange 1家族中最俏皮的一款,表盘采用了半透明设计,以便于大家能清晰地看到大日历显示的运作过程,而夜光显示也突破了Lange 1以往给人稳成持重的感觉,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2013年,朗格推出了数量极少的Lange
  1 Tourbillon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腕表,这是2012年那款大复杂功能的进阶版,采用18K铂金表盘及表壳,而各个机芯部件上的浮雕和tremblage雕刻是绝对的亮点,精美而奢华,让人叹为观止。可惜此腕表仅有15枚,早已被收藏家纳入囊中,各位看客只能以欣赏图片为主了。
  这就是Lange 1的故事,传奇还在继续,没有结束。
其他文献
自从涉足腕表业以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哪个牌子的表好?哪个系列的表好?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一枚高品质的腕表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读取时间,那么我可能更建议你选择手机或者是石英表,而非机械腕表。后者在精准时间的表达上,恐怕还是不如前两者那么优秀甚至智能。所以,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大型体育竞技比赛,他们的计时器是电子计时器。  但是,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这些大型国际
期刊
关于雅典这个品牌,其实可以写的东西很多,比如它的三问玩偶表,比如它各式各样的天文主题腕表,但若要选择其一,我想还是从它的源起开始今天的故事,那便是它的航海腕表,更准确一点说,这不只是某一个系列,而是某一种归属。  雅典表(Ulysse Nardin)创立于1846年,这个时代,航海的目的已经从早期的探险猎奇、开拓疆土,转成了发展各国转口贸易。每年都有大批的商船往返于各国海岸,各国对于海军的重视也开
期刊
无处不在的自然力  宇宙一词,无论从字面上还是含义上,都与“空间”和“时间”相关。《新华字典》中对“宇宙”是这样解释的——“四方上下日宇,古往今来日宙”。“宙”宇所涵盖的“古往今来”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时间”。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太阳规律性地“东升西落”便成为最可靠的时间指示器——尽管人们可以识别的只有“白天”与“黑夜”这简单的两段时间。此时,如果把太阳看做指示时间的“指针”,那么
期刊
超大凸圆蓝宝石、贵金属护弓、似圆非圆的流线型三维表壳,独一无二的悬浮感与未来感,饱含经典韵味。这就是最为中国人,特别为中国女性所熟知的——卡地亚蓝气球系列。  聊蓝气球之前,让我们先再来认识一下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卡地亚(Cartier)。卡地亚的传奇故事始于1847年,年仅29岁的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亚接掌其师Adolphe Picard位于巴黎Montorgue11街29号的珠宝工坊,卡地亚品牌
期刊
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在传承家族风格的同时不断创新,不知是得益于家族遗传的非凡创造力还是“永远做得比要求的更好”的品牌精神,每次独特的创意都取得不错的反响。Polo意即“马球”,伯爵毫不遮掩这款在贵族马球运动激发下制造的腕表,贵族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然而一份贵族般的优雅永不会过时。  源于贵族的马球运动  “人们每次见到伯爵,便会想起马球;当提到马球时,便会联想起伯爵。”——伊美·伯爵  仙子坡(La
期刊
1963年,劳力士在迪通拿赛道上为赛车手推出新一代的计时腕表,这款蚝式系列计时码表被人们简称为“迪通拿”,一个传奇表款系列由此诞生。自首枚迪通拿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经了时光洗炼,不断精益求精。劳力士腕表表面上镌刻的文字均是卓越性能的保证,而在此经典表款上,所有文字都是随着腕表的演化而逐一刻上。  迪通拿的前生今世  劳力士(Rolex)是中国消费者较早熟知的瑞士著名手表品牌,进
期刊
时至今日,每当回首萧邦这些经典的设计元素和经典系列时,首先想起的还是HappyDiamonds系列。1967年萧邦推出的Happy Diamonds系列,别出心裁又独一无二的设计改变了宝石以往仅能静态镶于表面的呈现方式,也让人们在佩戴观赏时多了几分趣味性。  卓越的传统  这一切都是从1860年一个名为桑维里耶(Sonvilier)的小村庄开始,这个村庄位于瑞士汝拉(Jura)地区的中心地带,该地
期刊
135年前,两位钟表师Jules Louis Audemars和Edward Auguste Piguet雠汇集全球顶尖制表大师的侏罗山谷里的布拉苏丝小镇共同创建了爱彼(AudemarsPlguet),并立定决心矢志成为钟表界的翘楚,在业内闯出名堂。自1875年起,始终由家族持有的爱彼不断力求创新,这股精神牢牢植根于侏罗山谷的中心,这里不仅是爱彼的发源地,更是品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地,时至今日,爱彼
期刊
纯粹装饰的线条与流光溢彩的珠宝结合,呈现出流苏元素珠宝独有的奢华及优雅。摆摆荡荡的细节,既能体现珠宝高超的制作工艺,又能随身姿展现不同的美感,伴着女人的轻舞,展现出迷人的姿态,流苏元素珠宝无疑是最具风格的珠宝单品。  格拉夫蓝宝石和钻石流苏串珠神秘腕表  创意说明:格拉夫打破传统隐藏式腕表的结构界限,融合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及腕表工艺,呈献别出心裁的珠宝时计作品。精致迷人的流苏作品由两枚华贵胸针以五
期刊
趁着欧米茄重庆盛大活动的机会,本刊专访了欧米茄总裁欧科华先生。这位欧米茄的灵魂人物,对于欧米茄的定位及未来信心十足,甚至颇有霸气。不惧挑战,不盲从大流,欧米茄永远按照自已的节奏稳步深中国市场。  ITIME: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许多品牌都对自己的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我想知道欧米茄在这方面有所调整吗?欧科华:关于这个,我想你可以从两方面看待它。首先,价格的震荡源于一月份瑞士央行宣布瑞郎与欧元脱钩,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