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类作品阅读题“分层赋分”的评价模式,是近年来各地中考中出现的热门,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追问”成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而拓展学生思维,提高素养。
关键词:分层赋分;深阅读;追问;人物形象
文学类作品阅读题“分层赋分”的评价模式,是近年来各地中考中出现的热门,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果能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就能把握文章的主题。而对人物形象意义的分析,往往需要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浅阅读”基础上,再对人物的典型性和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深阅读”,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深入分析文学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意义,进而理解文章主题,以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提高素养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实例
《台阶》这篇小说背景是浙东农村,小说主题深刻,人物形象也具有典型性。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而实现小说主题的理解呢?我在课堂上通过不断追问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
师:父亲历经大半生的辛苦,终于造好了梦寐以求的九级台阶,为什么反而感到处处不自在呢?
生1:父亲习惯了过去的三级台阶,新的台阶让他感到不适应。
生2:文中说“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所以一下子造成了九级台阶,他适应不了地位的提高。
师:父亲真的觉得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吗?
生3:没有,乡人见到父亲还是习以为常地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由此可见,父亲渴望得到的尊重其实并没有实现,他的精神没有满足。
生4:我们家的台阶造好,放鞭炮庆祝的时候,父亲“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父亲对于自己成为众人焦点感到不适应。
生3:父亲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心境起伏比较大。再加上父亲是个老实谦卑的农民,不习惯出风头,文中说“父亲的背是驼惯了的”。
师:两位同学看书都很仔细,那大家如何看待父亲“背是驼惯了的”?(学生沉思……)
生5:我认为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父亲因为长期的劳作,被生活压弯了腰,呈现出驼背的姿态;二是父亲的心中始终有这一种农民的谦卑甚至是自卑,他的心“驼”了。
生6:我认为父亲是典型的农民,是中国农民的代表,他们老实坚忍,一辈子渴望得到尊重,但是骨子里却摆脱不了自卑,一辈子缺少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作者写“父亲”,其实不仅仅是写了这一位父亲,还写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农民父亲”形象。
教师一边追问,学生一边回答。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可以宕开一步进行提问。正如以上教学片段中所呈现的那样,为了解决“父亲为什么不适应”的问题,当学生一下子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马上抓住学生自己提出的“驼背”进行提问,当学生解决了“驼背”的问题时,思维就打通了,“不适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所以当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时,其实就是希望学生分析人物的意义,这才是我本次希望突破的教学难点。此时的学生能自然而然地理解父亲是中国农民的代表,具有典型性。学生通过不断阅读文本细节,加深了自己的思考,教学难点由学生自己解决了,这就是“深阅读”。而通过本堂课的教學,我也成功引导学生在阅读以写人为主的文学类作品时,要多关注对人物形象意义的分析。
二、拓展延伸
在《台阶》这堂课中,我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成功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此后,我又让学生阅读了鲁迅的小说《故乡》,模仿《台阶》一课的思路,深入分析“闰土”这一人物。
学生能较快地发现小说使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分析作者对少年和中年闰土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初步把握少年闰土淳朴、天真无邪又英勇;中年闰土迟钝、木讷。他们也很自然地想到是为什么闰土会变成这样?从而理解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此时看来学生仿佛已经成功地分析出了小说的主题。但他们的理解其实还是停留在浅层,鲁迅到底要批判旧社会的什么?他们却说不出来。这时,我补充写作背景和鲁迅“弃医从文”的始末,再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问题,就有学生联想到《台阶》那堂课的经验。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这样展开的:
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闰土”这样一个人物呢?
生1:闰土是当时中国底层农民的一个典型形象,在那样的社会里,有着千千万万个和闰土一样遭遇不幸的人,他们深受封建思想意识和礼教的祸害,是‘换汤不换药’的辛亥革命的无辜牺牲品。
师:鲁迅对闰土抱着什么样的情感?
生2:闰土自身因为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在长期的压榨和剥削中选择忍受,没有勇气改变现状,因此渐渐变得麻木不仁,就像围观砍头的那些看客一样。所以鲁迅其实也批判了这种麻木。
《台阶》一课中,学生成功分析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为他们在分析“闰土”时提供了经验,学生学会了思考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时,就容易了许多。同时,这堂课还是采取追问的方式。“闰土”是一个比“父亲”还要复杂而深刻的人物,因此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时,也会不够完整。于是教师宕开一步,提问学生“鲁迅对他抱着什么情感”,从而成功引导学生看到闰土身上另一个方面的典型性。
三、教学成果检测
通过对以上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明白了人物形象分析不仅仅是分析其性格特征,更应该关注人物背后深层的典型性和意义。他们明白了有时候作者写人物不仅仅是要写这一个人,更是写以这个人为代表的一类人,见微知著,从而通过这类人来反映一些社会的问题、作者的思考等等。
课后,我让学生阅读《孔乙己》,借鉴已有的经验,深入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通过前两堂课的学习,自主阅读小说,基本能够分析出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虚荣、自尊、迂腐、懒惰,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作者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也借由孔乙己,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大批知识分子的毒害。通过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学生能很自然地抓住作品的思想主题,从而感受到作者对社会人生世相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我的教学实践是成功的。
总之,深入阅读写人为主的文学作品时,指出形象性质是前提,分析形象性格是重点,揭示形象意义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深入分析,才能让学生走近文本,由认知而审美,由审美而益智,由益智而通达,从而真正地锻炼学生的思辨力,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课堂上深度阅读的生成》,阮班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6月刊.
[2]《论典型人物与文学高度》,杨守森,《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8月刊.
关键词:分层赋分;深阅读;追问;人物形象
文学类作品阅读题“分层赋分”的评价模式,是近年来各地中考中出现的热门,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果能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就能把握文章的主题。而对人物形象意义的分析,往往需要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浅阅读”基础上,再对人物的典型性和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深阅读”,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深入分析文学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意义,进而理解文章主题,以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提高素养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实例
《台阶》这篇小说背景是浙东农村,小说主题深刻,人物形象也具有典型性。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而实现小说主题的理解呢?我在课堂上通过不断追问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
师:父亲历经大半生的辛苦,终于造好了梦寐以求的九级台阶,为什么反而感到处处不自在呢?
生1:父亲习惯了过去的三级台阶,新的台阶让他感到不适应。
生2:文中说“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所以一下子造成了九级台阶,他适应不了地位的提高。
师:父亲真的觉得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吗?
生3:没有,乡人见到父亲还是习以为常地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由此可见,父亲渴望得到的尊重其实并没有实现,他的精神没有满足。
生4:我们家的台阶造好,放鞭炮庆祝的时候,父亲“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父亲对于自己成为众人焦点感到不适应。
生3:父亲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心境起伏比较大。再加上父亲是个老实谦卑的农民,不习惯出风头,文中说“父亲的背是驼惯了的”。
师:两位同学看书都很仔细,那大家如何看待父亲“背是驼惯了的”?(学生沉思……)
生5:我认为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父亲因为长期的劳作,被生活压弯了腰,呈现出驼背的姿态;二是父亲的心中始终有这一种农民的谦卑甚至是自卑,他的心“驼”了。
生6:我认为父亲是典型的农民,是中国农民的代表,他们老实坚忍,一辈子渴望得到尊重,但是骨子里却摆脱不了自卑,一辈子缺少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作者写“父亲”,其实不仅仅是写了这一位父亲,还写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农民父亲”形象。
教师一边追问,学生一边回答。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可以宕开一步进行提问。正如以上教学片段中所呈现的那样,为了解决“父亲为什么不适应”的问题,当学生一下子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马上抓住学生自己提出的“驼背”进行提问,当学生解决了“驼背”的问题时,思维就打通了,“不适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所以当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时,其实就是希望学生分析人物的意义,这才是我本次希望突破的教学难点。此时的学生能自然而然地理解父亲是中国农民的代表,具有典型性。学生通过不断阅读文本细节,加深了自己的思考,教学难点由学生自己解决了,这就是“深阅读”。而通过本堂课的教學,我也成功引导学生在阅读以写人为主的文学类作品时,要多关注对人物形象意义的分析。
二、拓展延伸
在《台阶》这堂课中,我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成功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此后,我又让学生阅读了鲁迅的小说《故乡》,模仿《台阶》一课的思路,深入分析“闰土”这一人物。
学生能较快地发现小说使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分析作者对少年和中年闰土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初步把握少年闰土淳朴、天真无邪又英勇;中年闰土迟钝、木讷。他们也很自然地想到是为什么闰土会变成这样?从而理解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此时看来学生仿佛已经成功地分析出了小说的主题。但他们的理解其实还是停留在浅层,鲁迅到底要批判旧社会的什么?他们却说不出来。这时,我补充写作背景和鲁迅“弃医从文”的始末,再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问题,就有学生联想到《台阶》那堂课的经验。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这样展开的:
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闰土”这样一个人物呢?
生1:闰土是当时中国底层农民的一个典型形象,在那样的社会里,有着千千万万个和闰土一样遭遇不幸的人,他们深受封建思想意识和礼教的祸害,是‘换汤不换药’的辛亥革命的无辜牺牲品。
师:鲁迅对闰土抱着什么样的情感?
生2:闰土自身因为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在长期的压榨和剥削中选择忍受,没有勇气改变现状,因此渐渐变得麻木不仁,就像围观砍头的那些看客一样。所以鲁迅其实也批判了这种麻木。
《台阶》一课中,学生成功分析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为他们在分析“闰土”时提供了经验,学生学会了思考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时,就容易了许多。同时,这堂课还是采取追问的方式。“闰土”是一个比“父亲”还要复杂而深刻的人物,因此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时,也会不够完整。于是教师宕开一步,提问学生“鲁迅对他抱着什么情感”,从而成功引导学生看到闰土身上另一个方面的典型性。
三、教学成果检测
通过对以上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明白了人物形象分析不仅仅是分析其性格特征,更应该关注人物背后深层的典型性和意义。他们明白了有时候作者写人物不仅仅是要写这一个人,更是写以这个人为代表的一类人,见微知著,从而通过这类人来反映一些社会的问题、作者的思考等等。
课后,我让学生阅读《孔乙己》,借鉴已有的经验,深入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通过前两堂课的学习,自主阅读小说,基本能够分析出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虚荣、自尊、迂腐、懒惰,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作者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也借由孔乙己,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大批知识分子的毒害。通过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学生能很自然地抓住作品的思想主题,从而感受到作者对社会人生世相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我的教学实践是成功的。
总之,深入阅读写人为主的文学作品时,指出形象性质是前提,分析形象性格是重点,揭示形象意义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深入分析,才能让学生走近文本,由认知而审美,由审美而益智,由益智而通达,从而真正地锻炼学生的思辨力,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课堂上深度阅读的生成》,阮班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6月刊.
[2]《论典型人物与文学高度》,杨守森,《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