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镇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江苏农民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想法有了转变。2016年春节期间,6个年龄加起来接近500岁的老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想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36位农民联名申明不希望土地被卖,希望保留土地经营权,请政府在周围协调给他们补地。(《21世纪经济报道》2月16日)
江苏农民不愿失地的愿望,既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土地情怀,更预示着农民土地意识的觉醒。江苏不愿失地的农民清醒地认为:“如果土地上交,表面上看是得到了政府的一笔钱,不过钱没有了可以再挣,但土地(经营权)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
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为获取巨额土地收益,在征地过程中千方百计压价,使农民所得土地补偿款难以承担未来生活支出。农民失地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失业、医疗等风险补偿基金,对重大意外的承受能力降低。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征地大都是一锤子买卖,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缺乏引导,也很少提供相应就业出路。
随着城镇化建设逐渐深入,不愿失地的农民会不断增多,希望各级地方政府重视农民不愿失地的想法,并寻求合适的应对之策,以便推动城镇化的人性化发展。 (莫开伟/文,摘自《中国青年报》)
江苏农民不愿失地的愿望,既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土地情怀,更预示着农民土地意识的觉醒。江苏不愿失地的农民清醒地认为:“如果土地上交,表面上看是得到了政府的一笔钱,不过钱没有了可以再挣,但土地(经营权)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
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为获取巨额土地收益,在征地过程中千方百计压价,使农民所得土地补偿款难以承担未来生活支出。农民失地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失业、医疗等风险补偿基金,对重大意外的承受能力降低。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征地大都是一锤子买卖,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缺乏引导,也很少提供相应就业出路。
随着城镇化建设逐渐深入,不愿失地的农民会不断增多,希望各级地方政府重视农民不愿失地的想法,并寻求合适的应对之策,以便推动城镇化的人性化发展。 (莫开伟/文,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