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的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7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材、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在旧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文对英语教师所需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促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旧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回顾这两年的课改情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笔者从热闹的课改进行中,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仍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笔者粗略分析,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新目标英语是中美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出版集团合作,在该集团出版的教材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不可否认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但其中不少章节只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甚至是直接搬过来的。无疑编者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可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如果教师仅领学生纸上谈兵,又怎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因此,我个人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中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
  2.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有其一定的创新度,这也是它价值之所在。但毕竟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像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
  二、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又一大障碍
  不妨先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笔者在刚接手初一的两个班时,为了了解一下学生在小学的英语学习水平,在第一堂课分别让两个班的学生默写了一下26个英语字母,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两个班竟没有一个人全对,其中有一大半學生是胡乱写或交空白卷的。他们好多人连读也不能全读对,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了。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小学毕业,英语知识目标要达到以下标准:
  ①语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②词汇: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③语法: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④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⑤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目等。以上五个方面,
  三、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考试)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作为我县中学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个人尚且有这么多的感想与忧虑,那么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又如何呢?因此,笔者认为,新课改的实施应多听一听下面基层教师的心声。新课改如果不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不多站在贫穷、落后、偏远地区的角度看问题,不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乃至更多表面的或潜在的问题与矛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确非易事。
  四、新课改教学中,我的困惑
  新课改是以模块的形式,以单元为单元的教学也细分为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给我们带来了疑问:今后的初中英语考试将如何发展,是继续以前的命题风格还是有趋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我们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我们的教学方向和组织方式是否应跟其转变?既然是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运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对当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对正确的评价观作出分析,以期寻求到解决其凸显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此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要求必须将原有的、过分关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育评价体系向“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变。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不是为了评等级、排名。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中更应体现处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学数学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要贯彻落实新课标,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师生关系,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是在充分吸收国际课程改革经验和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拓宽了数学领域,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更加注重培养
期刊
摘要: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 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 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
期刊
摘要: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而乱提问。  2系统性原则  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一个问题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
期刊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做到课堂教学的创新,这是广大政治教师急待探索的课题。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个人的见解。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创新的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如何才能满足这一社会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的主体内容就是要搞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必须以实验作引探。因为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实验的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实验的可信性可以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利用投影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
期刊
内容摘要:我们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研究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
期刊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