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合作学习这一环节,能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适合于改革力度小、教法比较传统的农村。因为它既能实现“大面积小改革,小面积大改革”的举措,又能使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合作学习;途径;策略
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就不难发现,课堂中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与必要能力,而教师则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巧。那么,怎样组织合作学习呢?如何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成了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
有的教师不管学生差异的组合,就让前后桌的同学组成一组,这样由于小组内学生学习能力搭配不当出现乱吵闹或沉默不语的现象。为了让每个合作小组操作方便、协作有力、反馈及时,可将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定在4~5人之间,并且根据学生的优、良、差学习情况、性格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合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小组成员。这样,充分利用组内学生的差异性、互补性,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互相合作,又有利于组内水平的大体平衡,开展公开竞争。
2 建立常规,建构合作的基础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在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自主、自信的参与学习活动,保障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建构合作学习的常规。如:合作前各小组成员之间应进行合理分工,并根据各自特点,轮流担任合作小组中的不同角色;合作练习时,可由组长安排练习顺序;讨论时,一人发言,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待其发言结束后,再进行讨论或提出意见作出评价,形成小组意见等。
3根据特点选择合作方法
教师在选择运用方法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技能储备状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合作学习形式与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方法可以采取以下的形式:
3.1小组主题讨论
在小组主题讨论时,每人负担一项工作,如组长、记录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讨论。
3.2角色扮演
针对某一项主题,模拟真实情境,由小组成员分别担任情境中的各个角色。
3.3称之为“头脑分暴”的讨论
讨论时,请各组成员尽量把想到的点子写下来,越多越好。然后,一一讨论各组提出的想法,产生思维的火花。
如果完全是学生自学形式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先提出学习的目标,使学生自学有准确导向和学习重难点,否则会抓不住重难点,学生的自学漫无边际,随意性越大”。
4 培养合作的能力
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都还很欠缺,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4.1让学生学会倾听
有效的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的见解,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学生经常是几个围在一起,我说我的,你做你的,不能达成小组共识。针对这一点,需要进行强化训练,如:当一个人说得时候,另外的人要主意听,赞同对方观点的可点头示意;不赞同的等他讲完了再发表自己得意见;合作结束后可让同学说说:刚才谁的观点最精彩?谁讲的最清晰?让学生自己来评价,通过比较和小结,从而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4.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会说,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又一基本条件。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合作一开始,他就有话说,而且能把要讨论的话题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而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敢说,也无需再说出自己的还未成熟的观点。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这样处理:
其一,鼓励学生敢说。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及时鼓励一些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发言,用期待的眼神和语言鼓励他,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予获得表扬的机会。
其二,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基本都敢说后,教师应适时发挥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学生的作用。在反馈时让他们带头先说,再引导大家参与评价和学着说。
其三,让学生学会争辩。合作学习时,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聆听同伴发言的基础上,善于协调与同伴之间的分歧,有效的解决各成员之间的冲突,运用举例验证、示范说理等手段使各小组成员在争辩中明理,达成共识,使合作学习能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
5 发挥小组长应有的作用
不管是一个大集体,还是一个小组,都需要一个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全般学生一起推选组长。组长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①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②要善于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有助人为乐的精神;③要有对自己小组成员评价、总结的能力。如教《数的统计》一课,就让组长组织分好一人读,一人画钩,两人整理汇报。既达到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目的,也充分发挥了小组长应有的作用。
6 合理分配时间
要合理分配好时间,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讨、讨论和交流,充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参与,都要有一定的收获。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
7 加强引导点拨
为避免学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识疑难之处、学习受阻之时作引导点拨、精讲释疑,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合作学习出现许多问题时,应介入小组活动并提出建议。引导更有效的合作方法,使学生表现出更好的行为。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及时的指导,适时给予恰当的点拨非常重要。
8 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部分学生对集体产生依赖心理,要及时进行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给予鼓励,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信心和动力。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小组自评、组际互评、师生共评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碰撞、对接、融洽、升华的较高境界。
关键词:合作学习;途径;策略
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就不难发现,课堂中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与必要能力,而教师则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巧。那么,怎样组织合作学习呢?如何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成了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
有的教师不管学生差异的组合,就让前后桌的同学组成一组,这样由于小组内学生学习能力搭配不当出现乱吵闹或沉默不语的现象。为了让每个合作小组操作方便、协作有力、反馈及时,可将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定在4~5人之间,并且根据学生的优、良、差学习情况、性格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合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小组成员。这样,充分利用组内学生的差异性、互补性,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互相合作,又有利于组内水平的大体平衡,开展公开竞争。
2 建立常规,建构合作的基础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在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自主、自信的参与学习活动,保障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建构合作学习的常规。如:合作前各小组成员之间应进行合理分工,并根据各自特点,轮流担任合作小组中的不同角色;合作练习时,可由组长安排练习顺序;讨论时,一人发言,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待其发言结束后,再进行讨论或提出意见作出评价,形成小组意见等。
3根据特点选择合作方法
教师在选择运用方法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技能储备状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合作学习形式与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方法可以采取以下的形式:
3.1小组主题讨论
在小组主题讨论时,每人负担一项工作,如组长、记录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讨论。
3.2角色扮演
针对某一项主题,模拟真实情境,由小组成员分别担任情境中的各个角色。
3.3称之为“头脑分暴”的讨论
讨论时,请各组成员尽量把想到的点子写下来,越多越好。然后,一一讨论各组提出的想法,产生思维的火花。
如果完全是学生自学形式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先提出学习的目标,使学生自学有准确导向和学习重难点,否则会抓不住重难点,学生的自学漫无边际,随意性越大”。
4 培养合作的能力
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都还很欠缺,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4.1让学生学会倾听
有效的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的见解,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学生经常是几个围在一起,我说我的,你做你的,不能达成小组共识。针对这一点,需要进行强化训练,如:当一个人说得时候,另外的人要主意听,赞同对方观点的可点头示意;不赞同的等他讲完了再发表自己得意见;合作结束后可让同学说说:刚才谁的观点最精彩?谁讲的最清晰?让学生自己来评价,通过比较和小结,从而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4.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会说,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又一基本条件。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合作一开始,他就有话说,而且能把要讨论的话题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而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敢说,也无需再说出自己的还未成熟的观点。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这样处理:
其一,鼓励学生敢说。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及时鼓励一些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发言,用期待的眼神和语言鼓励他,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予获得表扬的机会。
其二,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基本都敢说后,教师应适时发挥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学生的作用。在反馈时让他们带头先说,再引导大家参与评价和学着说。
其三,让学生学会争辩。合作学习时,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聆听同伴发言的基础上,善于协调与同伴之间的分歧,有效的解决各成员之间的冲突,运用举例验证、示范说理等手段使各小组成员在争辩中明理,达成共识,使合作学习能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
5 发挥小组长应有的作用
不管是一个大集体,还是一个小组,都需要一个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全般学生一起推选组长。组长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①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②要善于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有助人为乐的精神;③要有对自己小组成员评价、总结的能力。如教《数的统计》一课,就让组长组织分好一人读,一人画钩,两人整理汇报。既达到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目的,也充分发挥了小组长应有的作用。
6 合理分配时间
要合理分配好时间,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讨、讨论和交流,充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参与,都要有一定的收获。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
7 加强引导点拨
为避免学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识疑难之处、学习受阻之时作引导点拨、精讲释疑,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合作学习出现许多问题时,应介入小组活动并提出建议。引导更有效的合作方法,使学生表现出更好的行为。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及时的指导,适时给予恰当的点拨非常重要。
8 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部分学生对集体产生依赖心理,要及时进行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给予鼓励,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信心和动力。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小组自评、组际互评、师生共评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碰撞、对接、融洽、升华的较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