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7日,支付宝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在支付宝看来,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支付领军者在遇到一个垄断的传统金融巨头时,是多么的委屈和无奈。
而银行方面人士看来,日渐壮大的几家第三方支付正在“形成超大份额,挟用户以令银行”。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银联高管则表示,这一次是“躺着中枪”。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可能是线下运行成本高,性价比低的原因。
支付宝痛斩线下POS业务,让支付领域的三大主体——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博弈,再次升温。十年时间,支付宝从第一笔数码相机的担保交易开始,做成了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让银联在互联网浪潮中,逐渐失去了垄断的优势。最近一年,银联两次强势“收编”第三方支付机构,这条“招安”路能否走通?
“清剿令”
事实上,8月末的支付宝“自废”线下支付业务,只是第三方支付与银联之间长期矛盾的总爆发。
2005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猛,催生了两类企业: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它们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做大做强。一类是以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汇付天下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业,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
根据易观智库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409亿元人民币,支付宝、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以46.4%、13.1%占据市场第一和第三位,今年二季度网上支付银联交易规模约为1757亿元,与支付宝的差距达4464亿元之多。
线下POS交易市场早已是银联和银行的天下,第三方支付主导的线下POS交易,主要通过接入银联网络完成,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按照7比2比1的比例分成。然而,互联网支付的线上交易层面,第三方支付绕过了银联网络,与发卡行直接完成交易,让银联只能对着自己的一 成利润干瞪眼,却无从获得。
随着无卡交易规模越来越大,银联也坐不住了。今年7月24日至25日,银联四届六次董事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该《议案》依然强调,“非金机构通过和商业银行直联,大量违规开展银联卡支付及其他业务,严重损害商业银行和银联的商业利益和品牌权益。”
该议案给出结论:部分非金机构还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掌握的大量客户数据,快速向金融领域渗透,动摇了银行对客户的主导权,对传统银行业务逐步形成较大冲击。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表面的理由,更深层次的还是要维护他们的垄断利益吧。”一业内人士如是评价,“这份《议案》我们已经看到,行文方面更像一份战略计划。”
《议案》制定了详尽的战略部署,“2013年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
2013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
2013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上交易采取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对已接入银联网络的,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上交易通道。
上述三大步骤,即是希望在2014年上半年之前,打一次针对第三方支付在线下业务的“歼灭战”。200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无论线上、线下,都要向银联支付一份“买路钱”。
针对银联的行动方案,“带头大哥”支付宝率先“壮士断腕”,打破了银联的部署。
“漠视”央行
2011年,自央行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宝、快钱、汇付天下等多家公司就开始布局POS收单业务。当年快钱和宅急送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合作,计划铺设1万余台快钱POS终端。
此次斩断线下POS业务的支付宝,从2012年 3月就投资5亿元启动物流POS战略,推动电商货到付款COD体系发展,业务覆盖电商物流、航旅酒店、在线生活服务(如汽车、房产的O2O销售)等多个领域。
收单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结算手续费。根据行业分类费率为0.5%?4%不等,手续费按照7:2:1的比例,分别归发卡行、收单方和银联所有。
迫于线上线下的双重压力,银联走了这步“招安”的棋。
从去年年末开始,银联分别印发了《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简称17号文)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
银联希望将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全部“招安”至自己麾下。它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明确非金机构无论是在网络支付,还是线下收单业务,都必须通过银联通道来进行。
去年12月,银联向成员银行发布了17号文,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并将银联卡业务上收至总行以实现银行卡接口服务的集中审批、统一接入和统一定价,最终推动非金机构统一接入银联网络。
“这份文件是向银联下面的成员银行发的,全文通篇都在强调第三方支付的不规范,给成员银行带来的风险,但从市场反应来看,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并没有什么人理会这份文件。”一家第三方支付副总裁告诉记者。
在上述文件不起效果的情况下,今年4月,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通过了《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规范约束与奖励机制实施细则》(银联业管委5号文)。该文强调的适用违规行为中,首要提到了第三方支付的“违规开展银联卡跨行业务”,即“违反《银联卡业务运作规章》及《入网协议》相关规定。
7月10日,央行出台新版《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字里行间默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直连的可行性。该条文一出,第三方支付欢呼雀跃。“这份文件一出处境应该很尴尬。”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银联终于按捺不住。半个月后,8月13日银联召集了52家与其达成协议关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了银行卡收单业务运作与收单办法解读会议。
银联业务管理部总经理黄建军在会议中强调,“银联卡跨行交易应统一送中国银联处理;确因业务创新等原因,收单机构需将银联卡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双方应向中国银联提出申请,经评估审核并签订协议后,开展相关业务。”
一位参与上述会议的人士认为,黄建军的发言仅为银联一厢情愿,如果处罚落实,很快就会引起行业震动,挑战央行权威。“所以会上问我们还有什么不明确的,我们都没有人举手。”
生意旁落
银联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主营业务,即POS跨行转接服务收入和ATM跨行转接服务收入,“最近几年这两部分的业务收入一直占到银联集团整体营业收入的七成左右,尤其是POS机的转接收入,2009年占总收入的六成,近两年的占比也稳定在5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按照2012年数据显示POS机收入达30亿元左右。
如果大量第三方支付自己铺设POS渠道,绕过银联,意味着银联此项收入没有了着落。因此,在央行默许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直联合法性的9号文出台之后一个月,8月13日,银联终于打破沉默,公开表现出了逆反意志。那么,银联不惜对抗央行,背后牵连的究竟是一盘怎样的大生意?
据了解,银联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银联商务和支付结算渠道费用,即线下业务部分。日前,赛迪顾问发布《第三方支付行业半年度研究报告》显示,交易量总额银联商务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46.3%。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银联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通道费用,即线下收单业务“721”分成中“1”的组成部分。
记者从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处获悉,支付公司在线上90%的业务已经不走银联通道,随着线下收单直联条件的日渐成熟,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清算越来越多地开始绕开银联。这让银联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市场环境已经很明确,银联可能需要全面市场化,而事实上银联几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战略层面也已经开始转型。“但银联体量较大,内部机制又比较僵化,很多举措从战略层面落实到具体实践都会大打折扣,在市场化和创新上确实不如市场化的金融机构灵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负责任人表示,“接入银联网络,银联增加手续费收取的比例,这将给我们增加成本,现在线上的大约是千分之二三,而线下的则低至万分之几,如果接入银联,业务毛利率几乎就没了,而且我们和银行合作的关系已经比较成熟稳定,也不愿意银联介入。”
支付宝叫停线下POS业务,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和银联的缠斗没有结束,随着互联网金融序幕拉开,利益受到侵蚀的中国银联开始对第三方支付“下手”。第三方支付争夺战正式上演。
而银行方面人士看来,日渐壮大的几家第三方支付正在“形成超大份额,挟用户以令银行”。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银联高管则表示,这一次是“躺着中枪”。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可能是线下运行成本高,性价比低的原因。
支付宝痛斩线下POS业务,让支付领域的三大主体——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博弈,再次升温。十年时间,支付宝从第一笔数码相机的担保交易开始,做成了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让银联在互联网浪潮中,逐渐失去了垄断的优势。最近一年,银联两次强势“收编”第三方支付机构,这条“招安”路能否走通?
“清剿令”
事实上,8月末的支付宝“自废”线下支付业务,只是第三方支付与银联之间长期矛盾的总爆发。
2005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猛,催生了两类企业: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它们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做大做强。一类是以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汇付天下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业,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
根据易观智库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409亿元人民币,支付宝、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以46.4%、13.1%占据市场第一和第三位,今年二季度网上支付银联交易规模约为1757亿元,与支付宝的差距达4464亿元之多。
线下POS交易市场早已是银联和银行的天下,第三方支付主导的线下POS交易,主要通过接入银联网络完成,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按照7比2比1的比例分成。然而,互联网支付的线上交易层面,第三方支付绕过了银联网络,与发卡行直接完成交易,让银联只能对着自己的一 成利润干瞪眼,却无从获得。
随着无卡交易规模越来越大,银联也坐不住了。今年7月24日至25日,银联四届六次董事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该《议案》依然强调,“非金机构通过和商业银行直联,大量违规开展银联卡支付及其他业务,严重损害商业银行和银联的商业利益和品牌权益。”
该议案给出结论:部分非金机构还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掌握的大量客户数据,快速向金融领域渗透,动摇了银行对客户的主导权,对传统银行业务逐步形成较大冲击。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表面的理由,更深层次的还是要维护他们的垄断利益吧。”一业内人士如是评价,“这份《议案》我们已经看到,行文方面更像一份战略计划。”
《议案》制定了详尽的战略部署,“2013年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
2013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
2013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上交易采取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对已接入银联网络的,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上交易通道。
上述三大步骤,即是希望在2014年上半年之前,打一次针对第三方支付在线下业务的“歼灭战”。200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无论线上、线下,都要向银联支付一份“买路钱”。
针对银联的行动方案,“带头大哥”支付宝率先“壮士断腕”,打破了银联的部署。
“漠视”央行
2011年,自央行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宝、快钱、汇付天下等多家公司就开始布局POS收单业务。当年快钱和宅急送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合作,计划铺设1万余台快钱POS终端。
此次斩断线下POS业务的支付宝,从2012年 3月就投资5亿元启动物流POS战略,推动电商货到付款COD体系发展,业务覆盖电商物流、航旅酒店、在线生活服务(如汽车、房产的O2O销售)等多个领域。
收单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结算手续费。根据行业分类费率为0.5%?4%不等,手续费按照7:2:1的比例,分别归发卡行、收单方和银联所有。
迫于线上线下的双重压力,银联走了这步“招安”的棋。
从去年年末开始,银联分别印发了《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简称17号文)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
银联希望将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全部“招安”至自己麾下。它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明确非金机构无论是在网络支付,还是线下收单业务,都必须通过银联通道来进行。
去年12月,银联向成员银行发布了17号文,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并将银联卡业务上收至总行以实现银行卡接口服务的集中审批、统一接入和统一定价,最终推动非金机构统一接入银联网络。
“这份文件是向银联下面的成员银行发的,全文通篇都在强调第三方支付的不规范,给成员银行带来的风险,但从市场反应来看,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并没有什么人理会这份文件。”一家第三方支付副总裁告诉记者。
在上述文件不起效果的情况下,今年4月,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通过了《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规范约束与奖励机制实施细则》(银联业管委5号文)。该文强调的适用违规行为中,首要提到了第三方支付的“违规开展银联卡跨行业务”,即“违反《银联卡业务运作规章》及《入网协议》相关规定。
7月10日,央行出台新版《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字里行间默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直连的可行性。该条文一出,第三方支付欢呼雀跃。“这份文件一出处境应该很尴尬。”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银联终于按捺不住。半个月后,8月13日银联召集了52家与其达成协议关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了银行卡收单业务运作与收单办法解读会议。
银联业务管理部总经理黄建军在会议中强调,“银联卡跨行交易应统一送中国银联处理;确因业务创新等原因,收单机构需将银联卡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双方应向中国银联提出申请,经评估审核并签订协议后,开展相关业务。”
一位参与上述会议的人士认为,黄建军的发言仅为银联一厢情愿,如果处罚落实,很快就会引起行业震动,挑战央行权威。“所以会上问我们还有什么不明确的,我们都没有人举手。”
生意旁落
银联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主营业务,即POS跨行转接服务收入和ATM跨行转接服务收入,“最近几年这两部分的业务收入一直占到银联集团整体营业收入的七成左右,尤其是POS机的转接收入,2009年占总收入的六成,近两年的占比也稳定在5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按照2012年数据显示POS机收入达30亿元左右。
如果大量第三方支付自己铺设POS渠道,绕过银联,意味着银联此项收入没有了着落。因此,在央行默许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直联合法性的9号文出台之后一个月,8月13日,银联终于打破沉默,公开表现出了逆反意志。那么,银联不惜对抗央行,背后牵连的究竟是一盘怎样的大生意?
据了解,银联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银联商务和支付结算渠道费用,即线下业务部分。日前,赛迪顾问发布《第三方支付行业半年度研究报告》显示,交易量总额银联商务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46.3%。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银联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通道费用,即线下收单业务“721”分成中“1”的组成部分。
记者从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处获悉,支付公司在线上90%的业务已经不走银联通道,随着线下收单直联条件的日渐成熟,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清算越来越多地开始绕开银联。这让银联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市场环境已经很明确,银联可能需要全面市场化,而事实上银联几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战略层面也已经开始转型。“但银联体量较大,内部机制又比较僵化,很多举措从战略层面落实到具体实践都会大打折扣,在市场化和创新上确实不如市场化的金融机构灵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负责任人表示,“接入银联网络,银联增加手续费收取的比例,这将给我们增加成本,现在线上的大约是千分之二三,而线下的则低至万分之几,如果接入银联,业务毛利率几乎就没了,而且我们和银行合作的关系已经比较成熟稳定,也不愿意银联介入。”
支付宝叫停线下POS业务,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和银联的缠斗没有结束,随着互联网金融序幕拉开,利益受到侵蚀的中国银联开始对第三方支付“下手”。第三方支付争夺战正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