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21日下午,我接到蔡金华的电话,说久未见面,让我去昆明高新区龙润大厦焦家良办公室小叙。刚刚编好《秘境PHOTO》杂志“台湾当代摄影‘四重奏’”稿件,正沉浸于去年冬天游历台湾的种种美妙回忆中,心情不错,听说郑千山亦在,便欣然前往。在龙润大厦电梯间遇到一女士,相互谦让,不想一同走进家良兄的办公室,原来也是宾朋之一——瑞升集团的品牌总监郭晓渔。千山兄、金华兄已品茗许久,正在神聊,家良见我们到来,起身迎接,一番寒暄,我把《秘境PHOTO》杂志和我的诗集《上下——洪海波现代汉诗选》送他。
第一次正面接触云南商界的传奇人物焦家良,我并未嗅出一丝成功企业家的精明和傲气,倒是看到一位风度翩翩学者的谦谦之态。家良带我们参观龙润的品牌系统陈列室。
龙润集团,是以生物资源开发、地产开发、有色金属开发为三大板块发展的国际化企业。 以“为人类健康服务”为宗旨的药业,营销网络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惠及亿万人;以“绿色养生”理念为研发思路的酒业,继杨林肥酒之后,连续推出了云南绿、约克夏、云之尊、云之润等酒业健康品牌; 以“双健康理念(人类身心健康及地球的健康)”为目标的龙润茶业,成为中国茶惟一上市公司,中国驰名商标。以“健康好吃”为起点的“爱伲”食品系列,开启食品革命的新时代。 “健康房·龙润造”以一种为生命负责的态度,提出了健康房的理念。龙润健康房,以绿色、生态、环保的姿态崛起于城市之中,成为理想居住的典范。
听着焦家良的介绍,我也在思考文化事业的情怀与情趣的关系。
焦家良生于农家,长于农村,对土地有着深深眷恋。他的见解独到: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独特文明形态,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方法,甚至是各民族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宗教信仰。
我们认为其基本要义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适应自然、巧用自然、归于自然、安于自然”。其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其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其行为理念主要是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搜寻那些在内心深处仍然敬重自然、安于自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开始给这些民族传统和文化以时代的赞许和美誉。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从边缘重新站到了中心,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对工业文明和石油农业进行纠偏的重要良策。
焦家良的思考不止于此。
尽管时代发展千变万化,现代化的过程日新月异,但人们心中最容易被触动和共鸣的仍然还是乡村的山野翠绿、鸡鸭嘶鸣、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渔歌唱晚、农舍掩隐这些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和农耕文化韵味的画面;仍然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宁静舒缓的生活节奏;仍然欣赏山乡没有受任何污染的自然景色,感悟宁静淡泊淳朴平和的心境,体味思索人生的得失与荣辱;仍然成为许多现代都市人难于抑制的冲动和梦想。
虽然是云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少数企业家之一,焦家良的智慧结构更像一位思想者、一位文化人。“焦家良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哲学家气质和人生追求。
他的人生寄望于此:一个人,寄存于众生之中,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要想把根须深深扎在每一个生命的最深处,却往往被称之为梦想……在我的人生标尺上,‘梦想’不是乌托邦,而是一个可以抵达并正在抵达的一个大门。”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摘自《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郑千山在谈到《文心雕龙》时对国学的普世价值进行了反思:
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更加证明了国学的发展应该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西学东渐也好,东学西渐也好,世界的文化还是应该走和谐交融发展的道路,不是谁替代谁、征服谁的问题。
国学是一个动态体系,进入“普世”价值的东西,最终都会融入各国各自的“国学”中去,因为那是超越时代、地域、民族的东西。佛教进入中国最后发展成为中国国学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医也是如此,不能把一切检查手段都归纳到西医去,中西医的差异在于文化理念、体系和文化实践的不同,科学技术发展了,科学的检查手段当然可以为中医所利用,关键是怎样治疗的问题。
我推荐章太炎的《国学概论》、司马迁《史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及《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唐诗三百首》《曾国藩家书》《三字经》《百家姓》及四大名著。当然,还有《庄子》《古文观止》等等。四大名著是闲书式的国学,可读、有趣,颇受欢迎,寓意深刻。此外,现代有鲁迅是中国国学的幸运,读鲁迅也是走进国学的终南捷径之一。
国学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以此为根据,中国国学一定会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千山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辈丰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郑千山的品格和作风,再加上郑千山的文化底蕴,所以有几代人的文化沉淀,千山才能继续着他的诗人文风。
是文学与人文的情怀濡养了他的精神,也使他的创作打开了新的天地,新的境界。
在一切顶峰之下/任事件堆积起生存的骨架/无关的部分无声地腐烂/那一片海一般的宽阔/写满你沧桑的额/我疼痛在一阵走慢的钟声中……
——摘自郑千山诗集《千山之上》之《在一切顶峰之下》
正在品茗间,焦家良邀请的诗朋文友潘上九、杨怀、李云春也一一到来。上九、杨怀是诗人、作家,倆人是夫妻。李云春则是企业家,同时也是文化人。上九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绅士,对易学颇有研究,他的诗文我早在20年前就拜读过,灵动而深情。我十分钦佩他的勇气——2000年随中国第三次科普考察团赴南极考察,成为云南人首登南极的十勇士之一。回来后谈到这段经历,上九感慨万分,在南极,人与人之间是真正的和谐,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交流,那里的空气是最纯净的,情感是最真实的,我为之心存感激。 潘上九是昆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兼《文化周刊》《教育周刊》《生命周刊》执行主编。系中国国学研究会会长、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副会长;云南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政协昆明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出版有诗集《阳光到达之前》、散文集《走迈心灵之灯》《远处的屋宇》《南极日记》等。主编有《南方诗丛》《新地文丛》。
作为优秀传统的倡导者,易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昆明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潘上九对老昆明情有独钟:
我是很幸运,我一个好朋友搞收藏,他查到了汪湛海老先生规划昆明城,600年前来的时候,应该是他的风水笔记了,他一共点了昆明48个大的穴位,所以我认为,这是我很幸运的,另一个,他筑的昆明城,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六大风水名城。2006年,国家地理杂志把昆明排在第四位,2012年,全国又一次评选,把昆明排在第二(仅次于北京),汪老先生的规划有很重要的作用,刚才说到的古为今用,我们现代的城市规划,应该向古代先贤学习,应该天人合一,自然山川合一,同时避免破坏生态、破坏自然,包括风水的中轴线、辅阴抱阳、还有四象,我认为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
上九夫人杨怀女士的诗歌轻灵柔美,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作为昆明大学(现昆明学院)星索文学社的社长、当时为数不多的青年女诗人,她的粉丝比较可观。杨怀以殷殷姐姐的身份在昆明电台主持了好几年的心理热线,不容易。她现在相夫教子,读书写作,时不时游历山水,浸润于“诗意的栖居”,属于中国文人向往的理想生活。这是她当时的诗作:《问春江》“你轻锁的眉宇 /藏了谁 /那片曾经的天地 /你带回夜/在浓浓的夜里/问春江。你只轻点江水 /江水便汹涌澎湃/你只轻捧江水/江水便波光粼粼。那个夜晚/ 媚了星星/ 媚了眷念 / 媚了春天欲绿的山。长长的别离/锁了青春/锁了岁月/锁了江水。亿万年的寻觅/ 可算痴长/ 亿万年的漂流 /可算痴远/而你沿着长江/一路寂寂。你轻锁的眉宇/到底/藏了谁。”
席间,品着龙润中国绿酒——杨林肥酒,杨怀朗诵了她的诗作,家良、金华、千山、上九、晓渔、云春都在浓浓的诗情中畅饮、抒怀。有的唱歌,有的吟诗,有的谈文,有的说艺。
我念了一首新作《那些手不释卷的日子 》: “那些手不释卷的日子/ 我们内心安静清澈/闻闻墨香,数数星星/手电筒照亮外面的世界。捉苹果树上的铁豆虫,肥美/读书的日子,单纯/读书的同窗,憨厚/读书的声音,朗朗。小儿郎/上学堂/背着书包/向太阳。那些手不释卷的日子 /一去不返。”
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青春时代,大家都是颇具文艺范的性情中人。
风光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诗人蔡金华提醒到:今天是“世界诗歌日”。自1999年开始,每年的3月2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的“世界诗歌日”——无论民族、无论肤色、无论年龄,凡是热爱诗歌、创作诗歌的人们,都将每年的这一天,视为全世界诗人自己的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世界诗歌日”。
诗歌有助于体现这种创作的多样性,始终不断地对我们所使用的词语和物品,对我们感知和领悟世界的方式进行探究。因此,诗歌语言可以其联想、隐喻及其特有的语法展示文化对话的另一番景象。对话的多样性,运用文字促进思想的自由交流、创造及革新从中可见一斑,“世界诗歌日”让我们对语言的能力和每个人创造能力的充分发展进行思考。
蔡金华的笔力与思辩力独树一帜,他著有诗集《蓝色梦境》,诗选集《情感地带》,散文随笔集《动感地带》等,为报告文学《血竭丰碑》《奔腾的云河》总策划,大型文丛《时代名流》总策划,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中华之子》《人民之子》《云南作家50年精萃》等10余种选集收录。1999年获第六届全国文学骏马奖,2000年获第三届云南省政府文学奖。
他的诗作所倾诉的,正是二十世纪70年代后出生、90年代开始步入社会的青年群落所经历的关于爱的迷惘、关于人生的困惑,关于自我漂泊的命运。也因此,他的诗引起许多同龄青年读者的共鸣。不过,蔡金华的诗真正能够感动人的,是在他诗行里流溢的关于亲人、关于大地、关于故乡的亲情、真情、乡情和良知。(摘自艾克拜尔·米吉提诗评文章)
“大地/雨滴拍打我干涸的咽喉我的身体/我静静地躺在/你用沉默构建的巢里/落叶筑成我御寒的风衣……我是地球之子/宇宙之子。”
(摘自蔡金华诗选集《情感地带》之《大地情节》)
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作家》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这样评价金华的诗歌:
对于蔡金华来说,漂泊的记忆当是既新颖,又久远;既现代,又古老。那应当是从远祖留下的珍藏,就像先祖涉越源自于青藏高原雪山的溪流,融化于乳汁般洁白的雪,涌流着清新、清纯、清澈,最终汇流成滔滔江河。我渴望从你的诗行触摸这样的感觉,我的普米族诗人兄弟,但愿那不会是一种奢望。 普米族以白为善的习俗让我怦然心动。
蔡金华的经历犹如大盘的牛市——男,普米族,云南曲靖人,著名作家、诗人、摄影家、传媒人、策划人。现任云南省政府研究室风光杂志社法定代表人、社长、总编辑,云南时代名流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天岸马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时代名流网董事长、楚雄时代名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系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云南省商会、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云南省作家协会等组织资深成员。
1993年6月毕业于现中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公共关系学专业,1999年荣获中国骏马文学奖、2000年荣获云南省政府文学奖、连续多年荣获云南省好新闻、好作品、好栏目等诸多新闻出版类省级奖。著有《蓝色梦境》《情感地带》《中国作家眼中的红塔风景》(与人合著)《血竭丰碑》等多部文学作品。
蔡金华的文学、新闻、策划、摄影等成就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民族文学》杂志、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图书报》及《新闻出版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政协报、昆明日报、春城晚报、民族时报、《时代名流》杂志、《时代论坛》杂志、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及省级主流媒体进行过深度宣传;蔡金华的文学作品曾入选江泽民总书记作序的《中华脊梁》等全国数十种精品著作选集;由蔡金华分别出任总策划、总编辑、总摄影的著作有《奔腾的红河》《足迹》《金鼎锌业》《金鼎锌业在我心中》《岁月如歌》等十多部。 蔡金华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出版、传媒策划、文学创作、文化艺术事业。蔡金华领导下的风光杂志社《时代名流》杂志为云南政经杂志第一刊、《G智生活》杂志为云南商务时尚第一刊,蔡金华领导下的团队还成功打造了《时代论坛》杂志、《A时代财富》杂志、中国时代名流网等传媒集团舰队媒体。
刚下飞机就赶到龙润聚会的李云春是一个低调的人,但谈起企业文化,他就变得滔滔不绝:我们的产品战略初看起来,与其他公司差不多。但是细看起来是有差异的,我理解的差异化贯穿在战略之中。
以我们现有的两个品种来说,一个是我们的主打产品hib,另一个是a+c结合苗,就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取向。首先我们有这个技术实力,其次我们主要的创业者都出身于几大所。我们的底蕴、价值观都受到这个背景的熏陶。因此我们很看重产品的有效性。我们出来创业的时候主要有两个因素驱动:第一我们有我们的良知、底蕴以及底线。我们能不能把在所里面不能做的事情,或者没有做成的事情升级换代。借鉴国外更高级的工艺,让疫苗产品更有效,更安全。
李云春是学医出身,1987年,李云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生物学研究所,即现在俗称的“昆明所”。日后成为沃森生物副总陈尔佳一脸热情洋溢的笑容,站在所门口。他在所里已经工作两年,时任团委书记。
他于2001年创立云南沃森生物有限公司,任该公司董事长。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人用疫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向国内外市场提供安全有效、品质优异、技术先进的人用疫苗产品。 2010年11月12日,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省首家在中国创业板挂牌上市的企业。
沃森的英文标志是“WALVAX”,董事长李云春说,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单词,w是we,a是all,l是love,vax是“疫苗”的英文词根,即 we all love vax(我们都热爱疫苗行业)。 如果没有沃森,如果还在昆明所,李云春低下头想了想,他说自己也没想过最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留校当老师,然后出国”。2010年年底,李云春坐在台上,听见沃森上市的正式消息在耳边响起。他反而平静了,平静得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他当即写了几句诗,以短信形式发给自己亲近的朋友:“高处不胜寒,埋头迎挑战。”
郭晓渔是《销售与市场》 杂志的主创者,在品牌文化上的见地上属于专家级的。我们初次见面,对她的经历不甚了解,但从谈吐中可强烈感受到雁语书香的气息,说到我们在二十世纪90年代诗歌繁荣时期的种种故事,她眼里充满向往与憧憬。
她剖析和思考品牌后面的庄园文化入木三分:
若看过基努里维斯主演的涉及葡萄酒庄园题材的电影《云中漫步》或者了解中国历史中“耕读传家”这个概念,就会明了真正的社会精英与庄园概念的关系。中国古代高层官员讲究“告老还乡”,还乡之后呢?自然是扮演乡绅的角色,且高官家族大多也隐于乡间而非市井,在乡间“耕读”成长的是士绅子弟;而狼藉于市井的高官子弟往往被称作纨绔子弟,雅俗立见。再看美国,华盛顿在作为将军领导独立战争之前就是南方一个名为“归农山庄”的小庄园主,平时服务相邻兼职做消防队队长;而其卸任后又很自然的回归庄园。绰号为“元胖先生”的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其为华盛顿做副总统的时候,他自己农庄所在的州发生牛瘟疫,于是他必须请假回去帮忙家中农庄的农活儿……这些也是庄园文化。
事实上,庄园文化其背后深远的内涵并非绿色、原生态或者一个类似葡萄酒瓶标的烟盒设计这些浅薄的东东所能承载的,其代表的更应该是超越于商业精英、尚官文化的,真正能够对社会主流价值引领而非被世俗牵引的,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良性推动作用的有思想性的文化。或者也可以说,抛开媚俗或当下世俗,对社会发展真的有利,且被呼唤和需求的主流价值又是什么?……
我们在龙润文化会所意外地邂逅了文学、诗歌、音乐、书法、品牌文化……
体味到久违的诗情画意,在畅谈深藏于心灵深处那些暖暖的话题后,大家意犹未尽,一起创作了一副对联,并由千山作序,上九撰书,提议把“龙润文心”书院建立起来,以光耀中华传统和云南文化。
联曰:“上联:家良海波怀上九(焦家良、洪海波、杨怀、潘上九),下联:云春金华晓千山(李云春、蔡金华、郭晓渔、郑千山) 横批:龙润文心”。
千山当场题“龙润文心”联小序: 癸巳春分,春城八人雅集龙润,共话文心事。时气朗神清,实诚觅归卧南山意趣。回首青春三十年,倏尔一梦,幸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乃缀八人名字为宽对,以纪此兰亭之会也。
是为记。
(编者注:本文编撰者为洪海波,笔名伏笛,诗人,艺术评论家,《秘境PHOTO》杂志编务总监)
本文参考资料:艾克拜尔·米吉提、孙永庆、施慧等人文章及 中国作家网、《中国民族报》等报刊网络。
责任编辑:吴安臣
第一次正面接触云南商界的传奇人物焦家良,我并未嗅出一丝成功企业家的精明和傲气,倒是看到一位风度翩翩学者的谦谦之态。家良带我们参观龙润的品牌系统陈列室。
龙润集团,是以生物资源开发、地产开发、有色金属开发为三大板块发展的国际化企业。 以“为人类健康服务”为宗旨的药业,营销网络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惠及亿万人;以“绿色养生”理念为研发思路的酒业,继杨林肥酒之后,连续推出了云南绿、约克夏、云之尊、云之润等酒业健康品牌; 以“双健康理念(人类身心健康及地球的健康)”为目标的龙润茶业,成为中国茶惟一上市公司,中国驰名商标。以“健康好吃”为起点的“爱伲”食品系列,开启食品革命的新时代。 “健康房·龙润造”以一种为生命负责的态度,提出了健康房的理念。龙润健康房,以绿色、生态、环保的姿态崛起于城市之中,成为理想居住的典范。
听着焦家良的介绍,我也在思考文化事业的情怀与情趣的关系。
焦家良生于农家,长于农村,对土地有着深深眷恋。他的见解独到: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独特文明形态,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方法,甚至是各民族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宗教信仰。
我们认为其基本要义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适应自然、巧用自然、归于自然、安于自然”。其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其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其行为理念主要是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搜寻那些在内心深处仍然敬重自然、安于自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开始给这些民族传统和文化以时代的赞许和美誉。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从边缘重新站到了中心,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对工业文明和石油农业进行纠偏的重要良策。
焦家良的思考不止于此。
尽管时代发展千变万化,现代化的过程日新月异,但人们心中最容易被触动和共鸣的仍然还是乡村的山野翠绿、鸡鸭嘶鸣、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渔歌唱晚、农舍掩隐这些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和农耕文化韵味的画面;仍然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宁静舒缓的生活节奏;仍然欣赏山乡没有受任何污染的自然景色,感悟宁静淡泊淳朴平和的心境,体味思索人生的得失与荣辱;仍然成为许多现代都市人难于抑制的冲动和梦想。
虽然是云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少数企业家之一,焦家良的智慧结构更像一位思想者、一位文化人。“焦家良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哲学家气质和人生追求。
他的人生寄望于此:一个人,寄存于众生之中,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要想把根须深深扎在每一个生命的最深处,却往往被称之为梦想……在我的人生标尺上,‘梦想’不是乌托邦,而是一个可以抵达并正在抵达的一个大门。”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摘自《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郑千山在谈到《文心雕龙》时对国学的普世价值进行了反思:
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更加证明了国学的发展应该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西学东渐也好,东学西渐也好,世界的文化还是应该走和谐交融发展的道路,不是谁替代谁、征服谁的问题。
国学是一个动态体系,进入“普世”价值的东西,最终都会融入各国各自的“国学”中去,因为那是超越时代、地域、民族的东西。佛教进入中国最后发展成为中国国学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医也是如此,不能把一切检查手段都归纳到西医去,中西医的差异在于文化理念、体系和文化实践的不同,科学技术发展了,科学的检查手段当然可以为中医所利用,关键是怎样治疗的问题。
我推荐章太炎的《国学概论》、司马迁《史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及《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唐诗三百首》《曾国藩家书》《三字经》《百家姓》及四大名著。当然,还有《庄子》《古文观止》等等。四大名著是闲书式的国学,可读、有趣,颇受欢迎,寓意深刻。此外,现代有鲁迅是中国国学的幸运,读鲁迅也是走进国学的终南捷径之一。
国学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以此为根据,中国国学一定会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千山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辈丰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郑千山的品格和作风,再加上郑千山的文化底蕴,所以有几代人的文化沉淀,千山才能继续着他的诗人文风。
是文学与人文的情怀濡养了他的精神,也使他的创作打开了新的天地,新的境界。
在一切顶峰之下/任事件堆积起生存的骨架/无关的部分无声地腐烂/那一片海一般的宽阔/写满你沧桑的额/我疼痛在一阵走慢的钟声中……
——摘自郑千山诗集《千山之上》之《在一切顶峰之下》
正在品茗间,焦家良邀请的诗朋文友潘上九、杨怀、李云春也一一到来。上九、杨怀是诗人、作家,倆人是夫妻。李云春则是企业家,同时也是文化人。上九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绅士,对易学颇有研究,他的诗文我早在20年前就拜读过,灵动而深情。我十分钦佩他的勇气——2000年随中国第三次科普考察团赴南极考察,成为云南人首登南极的十勇士之一。回来后谈到这段经历,上九感慨万分,在南极,人与人之间是真正的和谐,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交流,那里的空气是最纯净的,情感是最真实的,我为之心存感激。 潘上九是昆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兼《文化周刊》《教育周刊》《生命周刊》执行主编。系中国国学研究会会长、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副会长;云南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政协昆明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出版有诗集《阳光到达之前》、散文集《走迈心灵之灯》《远处的屋宇》《南极日记》等。主编有《南方诗丛》《新地文丛》。
作为优秀传统的倡导者,易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昆明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潘上九对老昆明情有独钟:
我是很幸运,我一个好朋友搞收藏,他查到了汪湛海老先生规划昆明城,600年前来的时候,应该是他的风水笔记了,他一共点了昆明48个大的穴位,所以我认为,这是我很幸运的,另一个,他筑的昆明城,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六大风水名城。2006年,国家地理杂志把昆明排在第四位,2012年,全国又一次评选,把昆明排在第二(仅次于北京),汪老先生的规划有很重要的作用,刚才说到的古为今用,我们现代的城市规划,应该向古代先贤学习,应该天人合一,自然山川合一,同时避免破坏生态、破坏自然,包括风水的中轴线、辅阴抱阳、还有四象,我认为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
上九夫人杨怀女士的诗歌轻灵柔美,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作为昆明大学(现昆明学院)星索文学社的社长、当时为数不多的青年女诗人,她的粉丝比较可观。杨怀以殷殷姐姐的身份在昆明电台主持了好几年的心理热线,不容易。她现在相夫教子,读书写作,时不时游历山水,浸润于“诗意的栖居”,属于中国文人向往的理想生活。这是她当时的诗作:《问春江》“你轻锁的眉宇 /藏了谁 /那片曾经的天地 /你带回夜/在浓浓的夜里/问春江。你只轻点江水 /江水便汹涌澎湃/你只轻捧江水/江水便波光粼粼。那个夜晚/ 媚了星星/ 媚了眷念 / 媚了春天欲绿的山。长长的别离/锁了青春/锁了岁月/锁了江水。亿万年的寻觅/ 可算痴长/ 亿万年的漂流 /可算痴远/而你沿着长江/一路寂寂。你轻锁的眉宇/到底/藏了谁。”
席间,品着龙润中国绿酒——杨林肥酒,杨怀朗诵了她的诗作,家良、金华、千山、上九、晓渔、云春都在浓浓的诗情中畅饮、抒怀。有的唱歌,有的吟诗,有的谈文,有的说艺。
我念了一首新作《那些手不释卷的日子 》: “那些手不释卷的日子/ 我们内心安静清澈/闻闻墨香,数数星星/手电筒照亮外面的世界。捉苹果树上的铁豆虫,肥美/读书的日子,单纯/读书的同窗,憨厚/读书的声音,朗朗。小儿郎/上学堂/背着书包/向太阳。那些手不释卷的日子 /一去不返。”
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青春时代,大家都是颇具文艺范的性情中人。
风光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诗人蔡金华提醒到:今天是“世界诗歌日”。自1999年开始,每年的3月2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的“世界诗歌日”——无论民族、无论肤色、无论年龄,凡是热爱诗歌、创作诗歌的人们,都将每年的这一天,视为全世界诗人自己的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世界诗歌日”。
诗歌有助于体现这种创作的多样性,始终不断地对我们所使用的词语和物品,对我们感知和领悟世界的方式进行探究。因此,诗歌语言可以其联想、隐喻及其特有的语法展示文化对话的另一番景象。对话的多样性,运用文字促进思想的自由交流、创造及革新从中可见一斑,“世界诗歌日”让我们对语言的能力和每个人创造能力的充分发展进行思考。
蔡金华的笔力与思辩力独树一帜,他著有诗集《蓝色梦境》,诗选集《情感地带》,散文随笔集《动感地带》等,为报告文学《血竭丰碑》《奔腾的云河》总策划,大型文丛《时代名流》总策划,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中华之子》《人民之子》《云南作家50年精萃》等10余种选集收录。1999年获第六届全国文学骏马奖,2000年获第三届云南省政府文学奖。
他的诗作所倾诉的,正是二十世纪70年代后出生、90年代开始步入社会的青年群落所经历的关于爱的迷惘、关于人生的困惑,关于自我漂泊的命运。也因此,他的诗引起许多同龄青年读者的共鸣。不过,蔡金华的诗真正能够感动人的,是在他诗行里流溢的关于亲人、关于大地、关于故乡的亲情、真情、乡情和良知。(摘自艾克拜尔·米吉提诗评文章)
“大地/雨滴拍打我干涸的咽喉我的身体/我静静地躺在/你用沉默构建的巢里/落叶筑成我御寒的风衣……我是地球之子/宇宙之子。”
(摘自蔡金华诗选集《情感地带》之《大地情节》)
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作家》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这样评价金华的诗歌:
对于蔡金华来说,漂泊的记忆当是既新颖,又久远;既现代,又古老。那应当是从远祖留下的珍藏,就像先祖涉越源自于青藏高原雪山的溪流,融化于乳汁般洁白的雪,涌流着清新、清纯、清澈,最终汇流成滔滔江河。我渴望从你的诗行触摸这样的感觉,我的普米族诗人兄弟,但愿那不会是一种奢望。 普米族以白为善的习俗让我怦然心动。
蔡金华的经历犹如大盘的牛市——男,普米族,云南曲靖人,著名作家、诗人、摄影家、传媒人、策划人。现任云南省政府研究室风光杂志社法定代表人、社长、总编辑,云南时代名流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天岸马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时代名流网董事长、楚雄时代名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系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云南省商会、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云南省作家协会等组织资深成员。
1993年6月毕业于现中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公共关系学专业,1999年荣获中国骏马文学奖、2000年荣获云南省政府文学奖、连续多年荣获云南省好新闻、好作品、好栏目等诸多新闻出版类省级奖。著有《蓝色梦境》《情感地带》《中国作家眼中的红塔风景》(与人合著)《血竭丰碑》等多部文学作品。
蔡金华的文学、新闻、策划、摄影等成就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民族文学》杂志、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图书报》及《新闻出版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政协报、昆明日报、春城晚报、民族时报、《时代名流》杂志、《时代论坛》杂志、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及省级主流媒体进行过深度宣传;蔡金华的文学作品曾入选江泽民总书记作序的《中华脊梁》等全国数十种精品著作选集;由蔡金华分别出任总策划、总编辑、总摄影的著作有《奔腾的红河》《足迹》《金鼎锌业》《金鼎锌业在我心中》《岁月如歌》等十多部。 蔡金华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出版、传媒策划、文学创作、文化艺术事业。蔡金华领导下的风光杂志社《时代名流》杂志为云南政经杂志第一刊、《G智生活》杂志为云南商务时尚第一刊,蔡金华领导下的团队还成功打造了《时代论坛》杂志、《A时代财富》杂志、中国时代名流网等传媒集团舰队媒体。
刚下飞机就赶到龙润聚会的李云春是一个低调的人,但谈起企业文化,他就变得滔滔不绝:我们的产品战略初看起来,与其他公司差不多。但是细看起来是有差异的,我理解的差异化贯穿在战略之中。
以我们现有的两个品种来说,一个是我们的主打产品hib,另一个是a+c结合苗,就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取向。首先我们有这个技术实力,其次我们主要的创业者都出身于几大所。我们的底蕴、价值观都受到这个背景的熏陶。因此我们很看重产品的有效性。我们出来创业的时候主要有两个因素驱动:第一我们有我们的良知、底蕴以及底线。我们能不能把在所里面不能做的事情,或者没有做成的事情升级换代。借鉴国外更高级的工艺,让疫苗产品更有效,更安全。
李云春是学医出身,1987年,李云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生物学研究所,即现在俗称的“昆明所”。日后成为沃森生物副总陈尔佳一脸热情洋溢的笑容,站在所门口。他在所里已经工作两年,时任团委书记。
他于2001年创立云南沃森生物有限公司,任该公司董事长。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人用疫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向国内外市场提供安全有效、品质优异、技术先进的人用疫苗产品。 2010年11月12日,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省首家在中国创业板挂牌上市的企业。
沃森的英文标志是“WALVAX”,董事长李云春说,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单词,w是we,a是all,l是love,vax是“疫苗”的英文词根,即 we all love vax(我们都热爱疫苗行业)。 如果没有沃森,如果还在昆明所,李云春低下头想了想,他说自己也没想过最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留校当老师,然后出国”。2010年年底,李云春坐在台上,听见沃森上市的正式消息在耳边响起。他反而平静了,平静得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他当即写了几句诗,以短信形式发给自己亲近的朋友:“高处不胜寒,埋头迎挑战。”
郭晓渔是《销售与市场》 杂志的主创者,在品牌文化上的见地上属于专家级的。我们初次见面,对她的经历不甚了解,但从谈吐中可强烈感受到雁语书香的气息,说到我们在二十世纪90年代诗歌繁荣时期的种种故事,她眼里充满向往与憧憬。
她剖析和思考品牌后面的庄园文化入木三分:
若看过基努里维斯主演的涉及葡萄酒庄园题材的电影《云中漫步》或者了解中国历史中“耕读传家”这个概念,就会明了真正的社会精英与庄园概念的关系。中国古代高层官员讲究“告老还乡”,还乡之后呢?自然是扮演乡绅的角色,且高官家族大多也隐于乡间而非市井,在乡间“耕读”成长的是士绅子弟;而狼藉于市井的高官子弟往往被称作纨绔子弟,雅俗立见。再看美国,华盛顿在作为将军领导独立战争之前就是南方一个名为“归农山庄”的小庄园主,平时服务相邻兼职做消防队队长;而其卸任后又很自然的回归庄园。绰号为“元胖先生”的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其为华盛顿做副总统的时候,他自己农庄所在的州发生牛瘟疫,于是他必须请假回去帮忙家中农庄的农活儿……这些也是庄园文化。
事实上,庄园文化其背后深远的内涵并非绿色、原生态或者一个类似葡萄酒瓶标的烟盒设计这些浅薄的东东所能承载的,其代表的更应该是超越于商业精英、尚官文化的,真正能够对社会主流价值引领而非被世俗牵引的,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良性推动作用的有思想性的文化。或者也可以说,抛开媚俗或当下世俗,对社会发展真的有利,且被呼唤和需求的主流价值又是什么?……
我们在龙润文化会所意外地邂逅了文学、诗歌、音乐、书法、品牌文化……
体味到久违的诗情画意,在畅谈深藏于心灵深处那些暖暖的话题后,大家意犹未尽,一起创作了一副对联,并由千山作序,上九撰书,提议把“龙润文心”书院建立起来,以光耀中华传统和云南文化。
联曰:“上联:家良海波怀上九(焦家良、洪海波、杨怀、潘上九),下联:云春金华晓千山(李云春、蔡金华、郭晓渔、郑千山) 横批:龙润文心”。
千山当场题“龙润文心”联小序: 癸巳春分,春城八人雅集龙润,共话文心事。时气朗神清,实诚觅归卧南山意趣。回首青春三十年,倏尔一梦,幸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乃缀八人名字为宽对,以纪此兰亭之会也。
是为记。
(编者注:本文编撰者为洪海波,笔名伏笛,诗人,艺术评论家,《秘境PHOTO》杂志编务总监)
本文参考资料:艾克拜尔·米吉提、孙永庆、施慧等人文章及 中国作家网、《中国民族报》等报刊网络。
责任编辑:吴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