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匠人精神可能是当下中国社会弥漫的快速成功最大的解毒药,它的本质是专注。桑内特写道:“所谓专注,不仅意味着痴迷、精益求精的匠人一心想把事情做好,而且还意味着他或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些客观的价值。”
格拉德威尔因《引爆流行》中对流行机理的解读广为人知,他提供了一套关于流行的整体思路。而在他所写的《异类》(Outjiers)一书中,他没有通过分析所谓成功故事在这方面建立体系的雄心。也许他是对的。否则他就会落入市面上那些“成功学”的陷阱——成功是比流行更加无法以体系解释的事物。格拉德威尔所做的是,以片段故事的方式,解“毒”成功,颠覆许多弥漫社会中的以因为果、逻辑颠倒的看法。
读《异类》。如果以中文书名来读,多半会失望,因为书的副标题写的是“不一般的成功启示录”。而书前某位名人的推荐语竟然是,格拉德威尔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关于成功的等式:才智+社会环境+机遇+勤奋=成功。把格拉德威尔对个别谬误的解剖又归结到一个简单成功公式,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在当下中国环境下。这类无法证实、无法证伪,仅为口头之快的快速公式。其实是最大的谬误。成功。从来都无法复制。
异类的英文叫做Outlier。就是与日常经历与众不同,一般规则在这里不再适用之人。试图从格拉德威尔的讲述中找成功的经验,只会让人沮丧:他讲的是,加拿大曲棍球运动员必须是上半年出生的才有希望。讲的是要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最好出生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IT行业的主要人物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施密特有成就一定程度源于他们出生在1955年前后……他不是讲可以复制的东西,而只是分析他们的环境因素。
格拉德威尔讲律师乔·弗洛姆的故事,弗洛姆是世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这家事务所每年收入达10亿美元,但格拉德威尔发现,他主要的成功原因之一是。他早年无法加入一流律师事务所。只能加入世达这样从事恶意兼并和诉讼业务的律所。但到了1980年后,这些变成每家抢着做的业务,而在这个领域最有经验的人,是那些已经在其中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格拉德威尔写道:“并不是这些人比其他的律师更聪明,只是因为他们工作了几十年所磨炼出来的技巧。突然之间变得很有价值。”
当然,格拉德威尔也不全是“破坏”,他也有“建设”,他的建设性意见是“10000小时标准”或“汉堡时期”。所谓10000小时标准是,“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0000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10000小时相当于每天3小时,总共10年。汉堡时期的说法则是来自甲壳虫乐队成名前在德国汉堡的大量连续演出。那段时期一年半时间,他们表演270个晚上,这段密集表演磨炼了他们的技艺。
或许。对成功的追寻本来就是一种谬误,成功无法界定,结果让人焦虑。著名社会学家桑内特对当代的职场忧心忡忡,当代社会中如鱼得水的是这样的人:他们“以短期关系为取向、专注于潜在的能力、愿意放弃已有经验的自我”,不过人们却无法从中获得满足,而只是获得焦虑。他给出了创造新价值观的三个要素:叙事、有用和匠人精神。叙事,是指各事件在时间中的相互联系,也就是我们能否解释发生在身上的事;有用,人们需要觉得自己有用;匠人精神。指的是为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这些是些不错的成功解毒药。
匠人精神可能是当下中国社会弥漫的快速成功最大的解毒药,它的本质是专注。桑内特写道:“所谓专注,不仅意味着痴迷、精益求精的匠人一心想把事情做好。而且还意味着他或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些客观的价值。”精益求精、客观价值的认知,我们都很欠缺,因而浮躁与焦虑。“唯有这种无私的专注才能改善人们的感受;否则的话,他们将会整天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
格拉德威尔因《引爆流行》中对流行机理的解读广为人知,他提供了一套关于流行的整体思路。而在他所写的《异类》(Outjiers)一书中,他没有通过分析所谓成功故事在这方面建立体系的雄心。也许他是对的。否则他就会落入市面上那些“成功学”的陷阱——成功是比流行更加无法以体系解释的事物。格拉德威尔所做的是,以片段故事的方式,解“毒”成功,颠覆许多弥漫社会中的以因为果、逻辑颠倒的看法。
读《异类》。如果以中文书名来读,多半会失望,因为书的副标题写的是“不一般的成功启示录”。而书前某位名人的推荐语竟然是,格拉德威尔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关于成功的等式:才智+社会环境+机遇+勤奋=成功。把格拉德威尔对个别谬误的解剖又归结到一个简单成功公式,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在当下中国环境下。这类无法证实、无法证伪,仅为口头之快的快速公式。其实是最大的谬误。成功。从来都无法复制。
异类的英文叫做Outlier。就是与日常经历与众不同,一般规则在这里不再适用之人。试图从格拉德威尔的讲述中找成功的经验,只会让人沮丧:他讲的是,加拿大曲棍球运动员必须是上半年出生的才有希望。讲的是要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最好出生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IT行业的主要人物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施密特有成就一定程度源于他们出生在1955年前后……他不是讲可以复制的东西,而只是分析他们的环境因素。
格拉德威尔讲律师乔·弗洛姆的故事,弗洛姆是世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这家事务所每年收入达10亿美元,但格拉德威尔发现,他主要的成功原因之一是。他早年无法加入一流律师事务所。只能加入世达这样从事恶意兼并和诉讼业务的律所。但到了1980年后,这些变成每家抢着做的业务,而在这个领域最有经验的人,是那些已经在其中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格拉德威尔写道:“并不是这些人比其他的律师更聪明,只是因为他们工作了几十年所磨炼出来的技巧。突然之间变得很有价值。”
当然,格拉德威尔也不全是“破坏”,他也有“建设”,他的建设性意见是“10000小时标准”或“汉堡时期”。所谓10000小时标准是,“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0000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10000小时相当于每天3小时,总共10年。汉堡时期的说法则是来自甲壳虫乐队成名前在德国汉堡的大量连续演出。那段时期一年半时间,他们表演270个晚上,这段密集表演磨炼了他们的技艺。
或许。对成功的追寻本来就是一种谬误,成功无法界定,结果让人焦虑。著名社会学家桑内特对当代的职场忧心忡忡,当代社会中如鱼得水的是这样的人:他们“以短期关系为取向、专注于潜在的能力、愿意放弃已有经验的自我”,不过人们却无法从中获得满足,而只是获得焦虑。他给出了创造新价值观的三个要素:叙事、有用和匠人精神。叙事,是指各事件在时间中的相互联系,也就是我们能否解释发生在身上的事;有用,人们需要觉得自己有用;匠人精神。指的是为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这些是些不错的成功解毒药。
匠人精神可能是当下中国社会弥漫的快速成功最大的解毒药,它的本质是专注。桑内特写道:“所谓专注,不仅意味着痴迷、精益求精的匠人一心想把事情做好。而且还意味着他或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些客观的价值。”精益求精、客观价值的认知,我们都很欠缺,因而浮躁与焦虑。“唯有这种无私的专注才能改善人们的感受;否则的话,他们将会整天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