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干部作为单位的新生力量,思想活跃、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敢作敢当,对活跃单位气氛、增强单位活力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因其工作阅历浅、说话办事欠考虑,也容易招致误解,影响其事业发展。那么,年轻干部怎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呢?
少动多静——以沉稳形象赢得信任
有的年轻人静不下心、扎不下根,像水上浮萍,心浮气躁,看到别人进步,就心急火燎,待不下、坐不住,想用邪门歪道让自己上位、让自己得势,这对年轻干部来说是个大忌。
年轻干部要想赢得同事的喜欢,必须静下心来、扎下根去,把更多心思用在工作上、扑在事业上,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传递正能量,少动歪点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不抄近道、不走捷径,给同事留下踏实、务实的良好印象。
此外,要多静气,少动急脾气。年轻干部都想在领导、同事面前表现自己,但因资历阅历浅,说话办事考虑不周,工作常常出现一些失误。一些年轻干部一出现失误,就心急火燎,结果越着急越出错,越出错越着急,甚至可能将无名火气发在同事身上,导致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年轻干部工作出错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沉得住气,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到底问题出在哪儿,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将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多想想怎么更快提升自己、减少工作失误,少想怎么更多地利用自己的关系摆脱困境;多想想如何更快地“强筋壮骨”,少想如何更多地利用“拐杖”,以自己的真本事、真业绩让同事信服、佩服。
少说多做——以实干作风赢得认可
少说谎话、套话,多做事。
假话就像泡沫,很容易被戳破。说一句谎话,得用多句谎话去圆,不但会招致别人反感,自己活得也累。领导看人用人,不是看你说得有多好,而是看你干得有多棒。年轻干部想尽快引起领导或同事的关注,无可非议,但靠谎话欺骗领导或同事就不地道了,谎话早晚会露馅,谎言迟早会被戳穿。
有的年轻干部故作老成,说起话来,空话套话连篇,圆滑世故,左右逢源,没有年轻人应有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令领导和同事反感。年轻干部要让自己变得简单、让自己活得充盈,如果整天幻想着把什么话都说得天衣无缝、把什么事都做得完美无缺,结果只能是什么话也说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
人际关系只是对事业有助推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有的年轻干部整天把关系挂在嘴上,言必说关系,喜欢吹嘘自己亲戚当什么官,自己同学当多大老板,与某某领导关系有多铁,认识多少领导,有多硬后台、多深背景,以此炫耀自己的本事,以便引起领导和同事的重视。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领导和同事非常反感那种只会拉关系、没有真本事的年轻干部。
少聚多独——以独立能干赢得关注
在一个单位内部,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相同、相近的人有共同语言,说话说得来,办事合得来,往往能够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己,上班时在一起工作,下班后还黏在一起。
年轻干部进入职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有事没事扎堆聚堆,不但分散精力、影响工作,还可能有结圈子、搞派别之嫌,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年輕干部自己的梦要自己圆,不要什么都指望别人帮忙。工作生活要学会独立,独立处理工作事务,独立处理工作上的麻烦,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独立起来。
年轻干部搞好人际关系无可非议,但沉湎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团团伙伙就有俗气之嫌,要学会独处,让自己的心尽快静下来,神尽快稳起来。
一个人如果总让别人搀扶,永远也学不会走路、永远也长不大。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请人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也在情理之中。
年轻干部作为职场“小白”,工作阅历浅,多向领导请教,多向同事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如果遇到事自己不认真思考,首先想到求助别人,就什么事也不能独立完成。
少争多让——以平和心态赢得青睐
年轻干部毕竟资历浅、阅历少,没有什么可圈可点、可歌可赞的业绩,即便有职称评定、评先选优、职务提升等好事,即便轮到自己,也要学会谦让,把高分打给工作业绩佳的老同志,把高票投给群众口碑好的老同事。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树立威信,积攒人脉。
在一个单位,一个人工作究竟干了多少、干得如何,领导和同事心中都有一杆秤,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需要把功劳簿整天挂在嘴上。有的年轻干部善做面子活,唱功好、做功差,作秀好、做事差,见到好处就上、见到麻烦就躲,争长论短、争功抢功,令领导和同事很不舒服。
年轻干部遇到论功奖赏时,要学会把机会让给他人。如果计较一时得失、一己私利、一日之功,把自己圈进名利的笼子,不仅道德失分、人品丢分,还无形中为自己树了敌,陷于不利局面,得不偿失。
《论语》有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推脱责任,责任不会变小;正视错误,错误不会变大。有的年轻干部视错误为洪水猛兽,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千方百计掩盖错误、躲避错误,想方设法为所犯错误找托词,或推给别人,生怕自己因此受牵连。
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责任、不敢担当的表现,只能令领导和同事对自己更厌恶。年轻干部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不愿正视错误。要表现出正能量,在查错中纠错、在查漏中补漏。
(本文选自:廉政瞭望 2017年01期)
少动多静——以沉稳形象赢得信任
有的年轻人静不下心、扎不下根,像水上浮萍,心浮气躁,看到别人进步,就心急火燎,待不下、坐不住,想用邪门歪道让自己上位、让自己得势,这对年轻干部来说是个大忌。
年轻干部要想赢得同事的喜欢,必须静下心来、扎下根去,把更多心思用在工作上、扑在事业上,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传递正能量,少动歪点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不抄近道、不走捷径,给同事留下踏实、务实的良好印象。
此外,要多静气,少动急脾气。年轻干部都想在领导、同事面前表现自己,但因资历阅历浅,说话办事考虑不周,工作常常出现一些失误。一些年轻干部一出现失误,就心急火燎,结果越着急越出错,越出错越着急,甚至可能将无名火气发在同事身上,导致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年轻干部工作出错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沉得住气,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到底问题出在哪儿,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将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多想想怎么更快提升自己、减少工作失误,少想怎么更多地利用自己的关系摆脱困境;多想想如何更快地“强筋壮骨”,少想如何更多地利用“拐杖”,以自己的真本事、真业绩让同事信服、佩服。
少说多做——以实干作风赢得认可
少说谎话、套话,多做事。
假话就像泡沫,很容易被戳破。说一句谎话,得用多句谎话去圆,不但会招致别人反感,自己活得也累。领导看人用人,不是看你说得有多好,而是看你干得有多棒。年轻干部想尽快引起领导或同事的关注,无可非议,但靠谎话欺骗领导或同事就不地道了,谎话早晚会露馅,谎言迟早会被戳穿。
有的年轻干部故作老成,说起话来,空话套话连篇,圆滑世故,左右逢源,没有年轻人应有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令领导和同事反感。年轻干部要让自己变得简单、让自己活得充盈,如果整天幻想着把什么话都说得天衣无缝、把什么事都做得完美无缺,结果只能是什么话也说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
人际关系只是对事业有助推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有的年轻干部整天把关系挂在嘴上,言必说关系,喜欢吹嘘自己亲戚当什么官,自己同学当多大老板,与某某领导关系有多铁,认识多少领导,有多硬后台、多深背景,以此炫耀自己的本事,以便引起领导和同事的重视。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领导和同事非常反感那种只会拉关系、没有真本事的年轻干部。
少聚多独——以独立能干赢得关注
在一个单位内部,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相同、相近的人有共同语言,说话说得来,办事合得来,往往能够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己,上班时在一起工作,下班后还黏在一起。
年轻干部进入职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有事没事扎堆聚堆,不但分散精力、影响工作,还可能有结圈子、搞派别之嫌,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年輕干部自己的梦要自己圆,不要什么都指望别人帮忙。工作生活要学会独立,独立处理工作事务,独立处理工作上的麻烦,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独立起来。
年轻干部搞好人际关系无可非议,但沉湎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团团伙伙就有俗气之嫌,要学会独处,让自己的心尽快静下来,神尽快稳起来。
一个人如果总让别人搀扶,永远也学不会走路、永远也长不大。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请人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也在情理之中。
年轻干部作为职场“小白”,工作阅历浅,多向领导请教,多向同事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如果遇到事自己不认真思考,首先想到求助别人,就什么事也不能独立完成。
少争多让——以平和心态赢得青睐
年轻干部毕竟资历浅、阅历少,没有什么可圈可点、可歌可赞的业绩,即便有职称评定、评先选优、职务提升等好事,即便轮到自己,也要学会谦让,把高分打给工作业绩佳的老同志,把高票投给群众口碑好的老同事。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树立威信,积攒人脉。
在一个单位,一个人工作究竟干了多少、干得如何,领导和同事心中都有一杆秤,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需要把功劳簿整天挂在嘴上。有的年轻干部善做面子活,唱功好、做功差,作秀好、做事差,见到好处就上、见到麻烦就躲,争长论短、争功抢功,令领导和同事很不舒服。
年轻干部遇到论功奖赏时,要学会把机会让给他人。如果计较一时得失、一己私利、一日之功,把自己圈进名利的笼子,不仅道德失分、人品丢分,还无形中为自己树了敌,陷于不利局面,得不偿失。
《论语》有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推脱责任,责任不会变小;正视错误,错误不会变大。有的年轻干部视错误为洪水猛兽,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千方百计掩盖错误、躲避错误,想方设法为所犯错误找托词,或推给别人,生怕自己因此受牵连。
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责任、不敢担当的表现,只能令领导和同事对自己更厌恶。年轻干部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不愿正视错误。要表现出正能量,在查错中纠错、在查漏中补漏。
(本文选自:廉政瞭望 201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