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于本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120例患者样本,其中2020.01~2020.06接收的59例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检验,编号管理前;2020.07~2020.12接收的61例在检验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编号管理后,观察管理前后检验准确度。结果 管理后,检验准确率为95.08%,高于管理前83.05%(P<0.05)。结论 实验室内温湿度、洗液更换情况、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检验员个人素质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提升检验准确度。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对策;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65-01
  临床免疫检验是实验室主要的检验方法之一,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有研究指出,临床检验质量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包括检验员个人素质、实验室环境、标本质量、设备仪器及试剂的选择等,最终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诊断结果[1-2]。因此,在临床免疫检验中,需严格掌握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并针对因素展开严格的质量控制,最大程度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2020.01~2020.12接收的1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观察加强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 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0.01~2020.12本院12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0.01~2020.06接收的59例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检验(管理前),2020.07~2020.12接收的61例在检验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后)。纳入标准:(1)年龄18~74岁;(2)患者本人同意接受临床免疫检验;(3)临床检验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女性;(2)患器质性疾病;(3)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管理前:男35例,女24例;年龄18~74岁,平均(52.58±5.63)岁;检验项目:癌抗原11例,甲胎蛋白16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0例,HCV22例。管理后:男33例,女28例;年龄18~74岁,平均(52.34±5.57)岁;检验项目:癌抗原15例,甲胎蛋白13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3例,HCV20例。管理前后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影响因素分析:对2020.01~2020.06期间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主要包括:实验室内温湿度、洗液更换情况、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检验员个人素质。
  针对上述因素,于2020.07~2020.12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主要措施:(1)检验前质量控制:采集前需提前通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采集血液标本时,需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血液抗凝剂、采集部位、止血带等,确保血液质量。采集完成后科学储存标本,准确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需对标本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样本原因进行说明,并要求科室重新采集。日常采购及维修时选择同一供应商。加强对检验员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检验前需对温度计、水浴箱、恒温箱、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等仪器设备进行核对与校正,并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维修。(2)检验中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并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试剂的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进行检验。(3)检验后质量控制:完成标本检验步骤后,需对检验结果进行二次审核,发现存疑标本进行复检,并第一时间联系科室,同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管理前后检验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前、后,检验准确率依次为83.05%、95.08%,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3.1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
  研究指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可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干扰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检验样本的质量、实验室温湿度、检验试剂的质量、检验员的素质以及检验时间的精确掌握等;内源性干扰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抗体、类风湿因子、体内的交叉反应物质、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导致检验结果的假阳性[3-4]。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内温湿度、洗液更换情况、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检验员个人素质。①实验室内温湿度:免疫检验标本一般为血液标本,在储存过程中对实验室环境有着严格要求。当实验室内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影响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而影响检验结果。②洗液更换情况、试剂平衡时间:在免疫检验过程中,对操作时间有着严格要求,要求检验人员根据试剂的操作标准严格进行,若任一环节出现差错,即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③标本质量:标本质量合格是进行免疫检验的重要前提,当标本发生溶血、凝固不全、长时间放置、被细菌污染等情况时,均会对结果结果造成影响[5]。在实际工作中,标本发生溶血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原因,而采血器具选择不当、运送过程中标本摇摆幅度过大、护士采集的不良习惯等均会导致标本溶血[6]。因血红蛋白中含血血红素基团,具有类似于过氧化物的性质,在进行酶联免疫试验(ELISA)时,若标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则已在孵育时出现吸附固定相的情况,影响检验结果[7]。④检验员个人素质:免疫检验是一项较为精确的操作,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误差,故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检验人员操作不熟练,影响检验的顺利进行,进而增加检验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或未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检验,直接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检验人员需熟练掌握每项免疫检验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加强对检验流程质量的控制,最大程度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   3.2 免疫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实施及效果
  针对上述外源性因素,本研究在免疫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主要从检验前、中、后三个流程进行,结果发现管理后,检验准确率为95.08%,高于管理前83.05%,提示加强质量控制能够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前通过提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减轻饮食、运动等因素对标本的影响,并加强对采集时质量的控制,同时严格按要求储存标本、检验前检验标本质量及相关的仪器设备、试剂等,最大程度确保检验标本的质量,降低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选择检验仪器与试剂时,尽量选择相匹配厂家,避免不同厂家的检验精确度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此外,还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减少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中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检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后需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同时针对存疑标本需进行复查,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流程管理,能够降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继而提升检验准确率。韩洁琼[8]研究结果显示,经质量控制管理后,免疫检验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证实质量控制在提升检验质量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内温湿度、洗液更换情况、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检验员个人素质等,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检验前、中、后的流程化质量控制,能够规避不良因素的影响,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袁恺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7):979-980.
  [2]于福荣.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与管控對策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5):657-658.
  [3]蔡利群.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4):99-101.
  [4]吕作福.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与分析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6(20):185-185,188.
  [5]孔祥义,刘庆龙.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85):16760-16760.
  [6]黄婷婷.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因素[J].常州实用医学,2017,33(3):167-168.
  [7]许世琴.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7):65-67.
  [8]韩洁琼.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6):647-649.
其他文献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首要健康威胁,血压能够反应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临床上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现有血压测量方法可以分为有创测量和无创测量两类。相较于有创测量,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更小、有更高的舒适度,是临床应用和基础医学中常见的测量方法。本文基于专利数据,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出发,对无创血压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无创血压测
期刊
摘要:艾滋病(AIDS)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传染病,HIV感染后主要损害CD4+T淋巴细胞,降低机体免疫机能,增加多发性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常常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脏器的功能受损,如心血管、肺、腹部、胃肠道、泌尿、神经系统等,其中心血管发病率占比较高,常见为心脏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脏功能损伤、心包积液等。超声作为临床常见影像学检查,可观察患者的心脏心包病变及血管壁变化、血管内血栓及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无痛胃肠镜检查出现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无痛胃肠镜患者38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6例患者中,98例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以腹痛、呕吐、腹胀、呛咳、一过性心率减慢、低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律失常为主。年龄≥60岁、有肥胖、有基础疾病、有吸烟史和有肺部疾病史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手术室临床护士10名,发放调查问卷,收回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防范措施。结果 85%以上被调查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在处理物品和处理医疗垃圾时发生率最高,手术室锐器伤主要发生在学历低、工龄短、职称低的护士中。结论 应加强临床注射操作中及注射结束物品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护士的培训。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通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出ICU过渡期护理的沟通、内容、随访等进行概述,从而为国内进行ICU患者转出提供相应的指导,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过渡期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294-0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常病情危重,治疗难度高,大部分的患者入院后需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水平淋巴细胞胸部CT资料,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2月19日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及胸部CT图像,根据淋巴细胞(LYM)水平分为两组:低于0.9组(LYM0.05),与高于0.9组相比,低于0.9组易累及多个肺叶(3.93±1.63vs 3.28±1.85,t=2.3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提高合格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所收集的送检不合格体液标本134例,调查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中送检不及时与容器错误为主要原因(占比20.90%),其次为标本污染(占比16.42%)、药物影响(占比15.67%)。结论: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主要与送检不及时、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抑郁症病区、睡眠障碍病区、儿童青少年心理病区)发生的30例不良事件做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资料类别进行归纳汇总。分析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结果:从护理级别来看,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Ⅱ级的护理级别中,占总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本县社区卫生所对慢性病人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县61例慢性病患者,对本县管理的慢性病人进行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并与干预前相比,观察干预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体育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本县慢性病积极进行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能有效提升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3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均于2019.4.26至2021.6.10以来经该院诊治入院,分组依据为抛硬币法,将32例患者分为早期组(n=16,早期功能锻炼)与结合组(n=16,联合施以每日唤醒),评估其应用效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肌力(MRC)评分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