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郁南县大湾镇卫生院 广东 郁南 527129 ;
2郁南县中医院 广东 郁南 527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JOA评定量表和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定量表积分作自身前后对照,均见P<0.05,说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见P<0.01,治疗组在增加JOA评定量表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治疗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评分自身对照均见P<0.01,表明两组均可改善Oswestry评分情况,组间评分对照见P<0.05,治疗组在改善Oswestry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医综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12-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简称LDH)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属于骨科常见病、多发病。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们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本病55例,结果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骨科门诊及住院的LDH患者,共95例。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6.2岁;平均病程24周。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4.7岁;,平均病程26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1]相关标准。①腰腿痛与腰部受到应力刺激有直接关系 ②腰腿痛间歇性发作,咳嗽、打喷嚏加剧,同时结合下肢的放射痛、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旁压痛、下肢神经功能检查、腱反射等。③神经损伤体征中的两种以上征象④按神经根支配区域分布的皮肤感觉障碍和肌力减弱。⑤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⑥CT或MRI明确诊断。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患者;③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4 排除标准:①诊断不明确,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腰椎肿瘤,腰椎结核者;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⑤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⑥年龄<20岁和>60岁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1周为1疗程,共进行2疗程。
2.1.1 腹针:①确定处方:主穴;水分、气海、关元。配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加人中、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加气穴。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合并坐骨神经痛加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②对穴位进行准确定位,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的胖瘦,脂肪的厚度、病程的长短、疾病的虚实等方面选择适当的针具进行针刺,必要时可配合局部定位取穴,调脏腑为深刺,调经络为中刺,调局部为浅刺,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7天为1疗程。
2.1.2 牵引:针灸后接着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机采用SQC-B2型腰椎慢速牵引床,采用仰卧,髋、膝屈曲体位,以尽量减小脊柱应力。牵引重量先用体重的1/2~1/3,适应后逐渐加重至与身体重量相当的牵引力进行持续式牵引。每次牵引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l疗程。
2.1.3 中药内服:自拟方“活血通络方”加减。处方:桃仁10g,乌药10g,川芎9g,全蝎10g,牛膝15g,蜈蚣2条,制川乌15g,炙甘草5g,独活15g,白芍30g、赤芍20g。加减:气滞血瘀者加血蝎10g、田七10g、鸡血藤15g;风寒湿痹者加防风9g,细辛3g,苍术10g;湿热痰滞者加防己12g,黄柏15g;肝肾亏虚者加熟地20g,杜仲20g,桑寄生20g,种洋参(另炖)15克,每天1剂,加水600ml,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疗程。
2.2对照组:单纯接受牵引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JOA下腰痛评定量表[2]以及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评分量表[3]作为观察指标。
3.2 疗效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结束后分别各评定一次JOA评定量表以及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评分量表。并以JOA评定量表改善率作为疗效评定的依据。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75%者为优,50-74%为良,25-49%为中,0-24%为差。
3.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
4 治疗结果
4.1JOA下腰痛评定量表积分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积分作自身前后对照,均见P<0.05,说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一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两组评分作组间比较,均见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增加JOA评定量表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定量表积分情况比较(X±s)
注:▲同组评分前后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评分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两组治疗改善率比较见表2,治疗组在治疗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治疗改善率比较
注:两组治疗改善率比较经X2检验,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两组Oswestry评分情况比较见表3,两组评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见P<0.01,表明两组均可改善Oswestry评分情况,第一疗程结束后两组间评分对照见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间评分对照见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
表3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评分情况比较(X±S)
注:▲ 同组评分前后比较,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评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两组评分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有绝对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4]。
本法采用牵引是对腰椎产生牵拉作用,拉宽椎间隙,拉开关节突关节,有利于小关节紊乱的纠正和复位,矫正脊柱侧弯畸形,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对抗牵拉又可松解腰部组织,解除肌肉痉挛,消除体重对椎间的挤压,改善血液循环,加快髓核内水分的吸收,促使无菌性炎症消退和破坏的纤维环愈合,达到解痉、消炎、镇痛的目的。
腹针是薄智云教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的理、法、方、穴,以腹部的神阙为调控系统,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具有无痛高效、操作规范化等特点[5],经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应用腹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独到的疗效[6-7]。
中药治疗:取自拟方“活血通络方”加减;方中桃仁、赤芍、川芎以活血化瘀,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引经走窜,羌活、制川乌以除痹止痛;全蝎、蜈蚣以袪风通络、止痹痛,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肝肾亏虚者加熟地、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强筋骨;本方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通络、除痹止痛的功效;中药治疗的作用在于改善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同时起到免疫抑制、抗炎镇痛的效果,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笔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好,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陶天遵.新编临床骨科学.北京科学技术,2002.
[2] 李剑,祝天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与康复标准[J] .现代康复,2001,5(14)
[3] 郑光新,赵晓鸥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痛患者的可信性[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
[4] 陈为,杨学平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临床进展[J].新中医,2006,38(6):15-16.
[5] 薄智云. 腹针疗法.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6] 陈博来,林定坤,李永津,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5(8)
[7] 苏小霖;张日霖;彭明霞;;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3):309-310.
2郁南县中医院 广东 郁南 527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JOA评定量表和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定量表积分作自身前后对照,均见P<0.05,说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见P<0.01,治疗组在增加JOA评定量表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治疗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评分自身对照均见P<0.01,表明两组均可改善Oswestry评分情况,组间评分对照见P<0.05,治疗组在改善Oswestry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医综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12-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简称LDH)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属于骨科常见病、多发病。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们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本病55例,结果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骨科门诊及住院的LDH患者,共95例。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6.2岁;平均病程24周。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4.7岁;,平均病程26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1]相关标准。①腰腿痛与腰部受到应力刺激有直接关系 ②腰腿痛间歇性发作,咳嗽、打喷嚏加剧,同时结合下肢的放射痛、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旁压痛、下肢神经功能检查、腱反射等。③神经损伤体征中的两种以上征象④按神经根支配区域分布的皮肤感觉障碍和肌力减弱。⑤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⑥CT或MRI明确诊断。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患者;③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4 排除标准:①诊断不明确,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腰椎肿瘤,腰椎结核者;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⑤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⑥年龄<20岁和>60岁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1周为1疗程,共进行2疗程。
2.1.1 腹针:①确定处方:主穴;水分、气海、关元。配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加人中、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加气穴。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合并坐骨神经痛加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②对穴位进行准确定位,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的胖瘦,脂肪的厚度、病程的长短、疾病的虚实等方面选择适当的针具进行针刺,必要时可配合局部定位取穴,调脏腑为深刺,调经络为中刺,调局部为浅刺,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7天为1疗程。
2.1.2 牵引:针灸后接着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机采用SQC-B2型腰椎慢速牵引床,采用仰卧,髋、膝屈曲体位,以尽量减小脊柱应力。牵引重量先用体重的1/2~1/3,适应后逐渐加重至与身体重量相当的牵引力进行持续式牵引。每次牵引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l疗程。
2.1.3 中药内服:自拟方“活血通络方”加减。处方:桃仁10g,乌药10g,川芎9g,全蝎10g,牛膝15g,蜈蚣2条,制川乌15g,炙甘草5g,独活15g,白芍30g、赤芍20g。加减:气滞血瘀者加血蝎10g、田七10g、鸡血藤15g;风寒湿痹者加防风9g,细辛3g,苍术10g;湿热痰滞者加防己12g,黄柏15g;肝肾亏虚者加熟地20g,杜仲20g,桑寄生20g,种洋参(另炖)15克,每天1剂,加水600ml,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疗程。
2.2对照组:单纯接受牵引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JOA下腰痛评定量表[2]以及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评分量表[3]作为观察指标。
3.2 疗效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结束后分别各评定一次JOA评定量表以及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评分量表。并以JOA评定量表改善率作为疗效评定的依据。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75%者为优,50-74%为良,25-49%为中,0-24%为差。
3.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
4 治疗结果
4.1JOA下腰痛评定量表积分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积分作自身前后对照,均见P<0.05,说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一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两组评分作组间比较,均见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增加JOA评定量表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定量表积分情况比较(X±s)
注:▲同组评分前后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评分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两组治疗改善率比较见表2,治疗组在治疗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治疗改善率比较
注:两组治疗改善率比较经X2检验,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两组Oswestry评分情况比较见表3,两组评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见P<0.01,表明两组均可改善Oswestry评分情况,第一疗程结束后两组间评分对照见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间评分对照见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
表3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评分情况比较(X±S)
注:▲ 同组评分前后比较,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评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两组评分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有绝对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4]。
本法采用牵引是对腰椎产生牵拉作用,拉宽椎间隙,拉开关节突关节,有利于小关节紊乱的纠正和复位,矫正脊柱侧弯畸形,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对抗牵拉又可松解腰部组织,解除肌肉痉挛,消除体重对椎间的挤压,改善血液循环,加快髓核内水分的吸收,促使无菌性炎症消退和破坏的纤维环愈合,达到解痉、消炎、镇痛的目的。
腹针是薄智云教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的理、法、方、穴,以腹部的神阙为调控系统,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具有无痛高效、操作规范化等特点[5],经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应用腹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独到的疗效[6-7]。
中药治疗:取自拟方“活血通络方”加减;方中桃仁、赤芍、川芎以活血化瘀,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引经走窜,羌活、制川乌以除痹止痛;全蝎、蜈蚣以袪风通络、止痹痛,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肝肾亏虚者加熟地、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强筋骨;本方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通络、除痹止痛的功效;中药治疗的作用在于改善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同时起到免疫抑制、抗炎镇痛的效果,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笔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好,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陶天遵.新编临床骨科学.北京科学技术,2002.
[2] 李剑,祝天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与康复标准[J] .现代康复,2001,5(14)
[3] 郑光新,赵晓鸥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痛患者的可信性[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
[4] 陈为,杨学平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临床进展[J].新中医,2006,38(6):15-16.
[5] 薄智云. 腹针疗法.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6] 陈博来,林定坤,李永津,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5(8)
[7] 苏小霖;张日霖;彭明霞;;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3):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