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情境创设开拓学生写作思路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会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
  1 创设观察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教学生写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①看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②摸一摸。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的了解。③闻一闻、尝一尝。水果是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又如练习写小动物,让家里饲养小动物的学生把小动物带来,将教室里的桌子拼成几处,每处放一种小动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如鸽子羽毛的颜色比色彩艳丽的鹦鹉要单调的多,但它的独特之处是鹦鹉所不能比的。这时,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有的说鸽子会送信;有的说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2 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1 进行思维训练,注重想象力培养。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培养。如写《XX的对话》想象作文的片断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学生喜欢的动画课件,要求学生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和心理活动,接着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集体创造,共同编写故事,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使想象更完善、更充实,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表现、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2 培养想象,训练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的文章,把自己听到的、见到的、想到的,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写想象作文《假如我是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所想象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过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科学家;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考古学家;还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探险家……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就能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甲说:假如我是医生,我一定会救死扶伤,钻研医术,解除病人的痛苦。乙说:假如我是一名考古学家,我会去探索未发掘的古文物……学生的发言生动形象,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说出了真情实感,课堂上营造出了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了个性,激发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
  2.3 积累语言,丰富想象。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A、定期检查。课外摘抄儿歌、古诗、名人名言、精彩片断,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定期进行检查,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B、互相交流。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朗诵会、故事会,评选出“朗读能手”、“故事大王”;举行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把书中的一些文学知识或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编成考题,进行比赛;C、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组织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好,以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写作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使他们形成了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怎样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有效提问  1.1 无效提问。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小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
期刊
【摘 要】 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在充分的自我探究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讨论问题。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关键词】 合作 实践 效率 评价  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理论和策略顺应了我国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与师生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化研究,是以新课程理论为支撑,以改变从课文内容到内容的问答式阅读教学现状为突破口,凸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体现学科教学的人文性。笔者以听、说、读、写为手段,字、词、句、段、篇为内容,进行阅读教学课堂实践研究,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 阅读 实践化 研究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
期刊
初中地理的学习不仅对我们平时的生活有用,而且也必然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很重要,下面结合我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1 巧用资料激发兴趣  1.1 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期刊
作为班主任,要深知创建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性,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犹如一棵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大树,学生正如那片片绿叶从这棵根深硕壮的大树上汲取养分,片片绿叶向上生长。其实,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初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渗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把班级治理得很好,班主任却显
期刊
【摘 要】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现在许多教学已经走出了传统教学中过重于知识教学的误区,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意愿,自由、主动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
期刊
教学过程要重视美育教育。语文教学恰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能往往会忽略美育,或者没有系统的美育计划和方法,所以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美育方法很有必要。  1 发现美  世间不少美,少的是美的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优的美文,也不乏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因此,要引导学生有所发现。美有时候是红肥绿瘦,缤纷各异,有时候是薄雾清纱,遮耳掩
期刊
义务教育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应改变以往组织形式单调、沉闷、缺乏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
期刊
所谓信息给予题又称化学新信息题、化学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要求考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有限)的临场阅读(自学)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特点是:构思别致、题材新颖,思维富于灵活性、潜在性和创造性。它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初中三年级既是化学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升学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1 激发学习兴趣,诱导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设置悬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