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法探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怎样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有效提问
  1.1 无效提问。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小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小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模式不考虑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问题缺乏趣味性、挑战性和充分的延展性。所提的问题表述不准,过于模糊,学生不知所云。或者表述有歧义,导致教学活动失控。有时问题的答案指向唯一,教学活动失去了开放价值。
  1.2 有效问题。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须有效“提问”并“倾听”,教师提问要设置矛盾,激活思维。要抓住兴趣点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化难为易,简练为之。问题设计应该针对文章本身,结合课文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来提问。切中要害,发散思维;提纲挈领,统领全文。问题要以小见大,搭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提问要准确,要便于学生用较少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问题抽象、笼统、模棱两可,学生则无从回答。同时要注意问题的数量、提问的频率,一节课不能是记者访谈式的一问一答,过于频繁的提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很快让学生厌倦,从而削弱了他们对重点问题的思考。问题设计的难易要有梯度,按一定的顺序去设计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是否真正有效,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注视学生,认真倾听,不能旁若无事,漫不经心。如果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回答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最好先让学生加以补充、纠正,借以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小结,既要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又要指出不确切的地方。对学生发表的独立的、创新的见解,要当场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总之,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不能不置可否,只是一味地做出“对”、“正确”、“很好”的简单评断,而应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1.3 有效提问中的提问艺术。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有序、有层次。关注提问“三环节”。关注儿童认知角度,贴近儿童认知水平,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问不要过于急于求成;提问对象不要过于集中;问题不能过多、过碎;把握好提问机会;转变“问题”观点、见仁见智,尽显学生个性风采;开放民主,引导学生大胆探究。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2 有效教法
  2.1 多种教法百家争鸣。
  2.2 多种方法有机结合。
  2.3 做好扬弃,使迷茫的课堂清晰起来。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方法;③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④促使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⑤准确记忆所学知识的方法。
  语文有效教学提倡教师要少讲精讲,并不是不讲,因此更要在教法上下功夫,优化教法。优化教法的目的在于放好样子,做好示范,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品质,激发语文兴趣,授给自学方法,教给各种规律,让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反复不断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增知广识,形成能力。“优化”少不了广泛学习和借鉴,学习和借鉴必须根据自己的校情、教情和学情来决定取舍,即使是古老的教学方法,只要有价值,符合自己的实情,不妨采用;别人的方法,尽管在别人别校很灵验,但如果不适合自己就不能盲目搬用。比如有人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课和介绍,便马上让自己的学生去自学,课堂全交给学生,不批改作业,结果,学生正好去做数学作业,把语文给丢了。只有在真正理解那一套民主、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之后,结合自己的实情,有机取舍,灵活变通,通过实践,自我修炼,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行。用句老话说,就是要“活”。这“活”就是一种优化。在优化教法的同时,还要注重优化学生的学法。不能让语文课成为自流课,不能只是规定每堂课一定要给学生多少时间,而要重在实效。当学生还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某一类文章的自学方法之前,教师必须帮一把、扶一程;当学生具备了某一种方式方法之后,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学会变化,做到举一反三,把知识和能力在自学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迁移。只有把精力投放到教法和学法的优化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低效,迈向高效。
其他文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十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就是美育。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心灵,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个性,而且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锻炼意志,生成美德。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长处,这是其他任何美育形式都替代不了的。而在我们农村学校,不少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说过:哈佛的教育——它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毕业于哈佛的人都创造了成功。这段话很值得深思。自孔子时代起我们就强调“因材施教”,是的,教育能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走向这个成功,自主学习是一剂良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呢?  1 通过兴趣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
期刊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针对所管理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性格、思想水平和心理状态经常进行分析,做到对待学生要博爱和谐、严肃、诚实。以下便是我做多年班主任作的几点体会:  1 博爱——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师德。师德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关键就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博爱之心。孔子注重民主教学,令学生乐学。“亲其师而信其道”。孔子对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因此评价必须科学,正确把握评价尺度。  1 评价要发自内心  我觉得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融入情感,做到心诚意切。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也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探讨如下:  1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1.1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受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尊严往往是不可侵犯的
期刊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阶段,练习、测试较多,试卷评析成了经常性的教学工作。在我们以前的评析课中,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习惯于从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一讲到底,盲目教学。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清楚的地方没讲清,不需要讲的地方却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的学生的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累,收益甚微,事倍功半。这样的评析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小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包袱。相反,他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可以说,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  1 在写“心里话”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思想训练,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而数学思维则是引导学生执行数学思想的关键。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建立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开展思维教学,从各方面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期刊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孩子们最头痛的事儿。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建立两个联系。  1 习作与课内、外阅读的联系  1.1 习作与课内阅读的联系。由于孩子们的认知局限性和阅读时间的有限性,要想让孩子们大量的进行阅读积累,就要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导学生学会有效地抓住阅读与习作的联系,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为习作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1.1.1 利用情境
期刊
【摘 要】 美术是视觉艺术。一切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形象、意境和思想内涵,无不都是在人的视觉作用下被接纳反馈。  【关键词】 观察能力 整体观察 联系观察 本质观察  美术是视觉艺术。一切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形象、意境和思想内涵,无不都是在人的视觉作用下被接纳反馈。也就是,人们要真正感知、感受、体验、理解和表现物象,如果其首先没有认真主动“看”,没有视觉积极的能动作用,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所以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