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目前,我国关于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将深入的研究我国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并详细阐述其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影响。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行为习惯 评价 培养
一、提出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强调了学校教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培养作用,并要求学校通过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但我国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并未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与学生体育行为习惯进行有机结合,反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下面将详细研究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影响,针对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2014年2月至2015 年6月期间,随机抽样调查本校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以上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排除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接受过大型手术的学生,包括严重肝肾心功能疾病、精神疾病等。观察组和参照组的人数相同,其中观察组包括35名男生以及25名女生,学生年龄介于16-19岁之间,平均年龄(17.7±0.8)岁,参照组包括34名男生以及24名女生,学生年龄介于16-18岁之间,平均年龄(17.5±0.9)岁。随机抽样调查中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以及身体条件上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
(二)研究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新生入学的第一节体育教学中,向学生普及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知识,并详细说明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考试模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让学生十分清楚地掌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各个细节;
2.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观察组以学生的体育行为作为评价标准,将70%分值用于考察学生的出勤状况、课堂表现、课外锻炼以及体育锻炼习惯等,将30%的分值用于评价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巧等,参照组则恰恰相反,将70%的分值用于评价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巧等,将30%分值用于考察学生的出勤状况、课堂表现、课外锻炼以及体育锻炼习惯等;
3.具体的评价实施手段,对观察组的学生采用量化评估方式,分别以优、良、中、差等四个标准进行记录,最后在学期末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参照组以阶段性评价考评学生的最终成绩。
三、结果分析
经过两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体育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观察组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更加具有兴趣,同时体育决心的信心也更加充足,很多学生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也更加明显,尤其是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已经养成了长期锻炼的习惯;
(一)参照组班级的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缺少兴趣,很多学生都没有课下训练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身体健康的意识很淡薄,部分学生害怕做不好体育动作,导致同学与老师的笑话,致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厌烦体育课堂教学;
(二)参照组中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表现为害怕吃苦的现象,很多学生因为先天素质较差而放弃体育锻炼,那体育锻炼时一旦出现身体的生理反应,比如常见的耐力跑极点,就会潜意识地选择放弃;
(三)参照组中的学生对体育锻炼表现十分乏味,很多学生体验不到自己获得的成功,经常承受老师与同学的批评,导致学生的挫败感很强,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中途放弃锻炼。
四、结论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行为,叶圣陶先生曾经将习惯分为两种,一种是好习惯,另一种是坏习惯,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害。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仅仅只是一种手段,通过体育教学评价量化学生的日常体育行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学校通过建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寻找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健康第一的教学氛围。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终身锻炼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课下体育锻炼的习惯,将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渗透进体育教学的各个细节。除此之外,学校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计划,根据学生的体育锻炼计划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保证所有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 汪君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福建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2] 姚磊.安徽省本科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吕田甜.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集美大学.2013.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目前,我国关于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将深入的研究我国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并详细阐述其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影响。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行为习惯 评价 培养
一、提出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强调了学校教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培养作用,并要求学校通过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但我国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并未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与学生体育行为习惯进行有机结合,反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下面将详细研究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影响,针对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2014年2月至2015 年6月期间,随机抽样调查本校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以上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排除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接受过大型手术的学生,包括严重肝肾心功能疾病、精神疾病等。观察组和参照组的人数相同,其中观察组包括35名男生以及25名女生,学生年龄介于16-19岁之间,平均年龄(17.7±0.8)岁,参照组包括34名男生以及24名女生,学生年龄介于16-18岁之间,平均年龄(17.5±0.9)岁。随机抽样调查中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以及身体条件上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
(二)研究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新生入学的第一节体育教学中,向学生普及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知识,并详细说明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考试模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让学生十分清楚地掌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各个细节;
2.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观察组以学生的体育行为作为评价标准,将70%分值用于考察学生的出勤状况、课堂表现、课外锻炼以及体育锻炼习惯等,将30%的分值用于评价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巧等,参照组则恰恰相反,将70%的分值用于评价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巧等,将30%分值用于考察学生的出勤状况、课堂表现、课外锻炼以及体育锻炼习惯等;
3.具体的评价实施手段,对观察组的学生采用量化评估方式,分别以优、良、中、差等四个标准进行记录,最后在学期末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参照组以阶段性评价考评学生的最终成绩。
三、结果分析
经过两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体育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观察组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更加具有兴趣,同时体育决心的信心也更加充足,很多学生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也更加明显,尤其是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已经养成了长期锻炼的习惯;
(一)参照组班级的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缺少兴趣,很多学生都没有课下训练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身体健康的意识很淡薄,部分学生害怕做不好体育动作,导致同学与老师的笑话,致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厌烦体育课堂教学;
(二)参照组中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表现为害怕吃苦的现象,很多学生因为先天素质较差而放弃体育锻炼,那体育锻炼时一旦出现身体的生理反应,比如常见的耐力跑极点,就会潜意识地选择放弃;
(三)参照组中的学生对体育锻炼表现十分乏味,很多学生体验不到自己获得的成功,经常承受老师与同学的批评,导致学生的挫败感很强,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中途放弃锻炼。
四、结论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行为,叶圣陶先生曾经将习惯分为两种,一种是好习惯,另一种是坏习惯,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害。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仅仅只是一种手段,通过体育教学评价量化学生的日常体育行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学校通过建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寻找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健康第一的教学氛围。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终身锻炼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课下体育锻炼的习惯,将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渗透进体育教学的各个细节。除此之外,学校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计划,根据学生的体育锻炼计划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保证所有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 汪君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福建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2] 姚磊.安徽省本科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吕田甜.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集美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