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提升语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习惯,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文素质;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85-01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意学,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老师教起来索然无味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为将来提供创新人才。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最基础的工具学科。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识字、阅读和作文等教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锻炼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将教授知识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的训练和美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始终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己任,创设语言教学环境,激发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激活课堂,让教学生动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情动人,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如教《春》可播放配乐朗诵或美妙的春天景象,让学生陶醉于盎然的春天气息中。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
2.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有时是枯燥乏味的。我在教学中通常会结合猜字谜、成语接龙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字、词的兴趣。又如,朗读背诵,阅读理解训练,教师可举行诗词朗诵会,背诵比赛,限时阅读能力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激情和成功的欢乐,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了。
3.增加文学欣赏
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语文课上如不加以利用,岂不太可惜?语文课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那本语文教材。每周或间周上一节文学欣赏课,把平时看到收集到的优秀作品,名著片段等读给学生听,读完后师生共同做点欣赏、点评;也可以印发下去让学生自己阅读,但那会少了学生细心聆听的乐趣。李镇西老师有一篇《心灵飞动的时刻》,就是写他给学生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心灵的飞动、飞扬,读后我有同感。而魏书生老师的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就是“文学欣赏课”,可见文学欣赏有极大的魅力。
4.收获知识
教学生动有趣,固然是一种好方法,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显著。但我认为让学生从语文课中“有得”,感到学习语文“有用”,才是更高意义上的好办法。小学生认识一些汉字以后,就可以拿起报纸或书本来读,感到无比的快乐。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有明显的收获,在知识方法,语文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学生还会不喜欢语文吗?
人的兴趣,就像火花,它常常是因偶然的机缘被偶然的事物所撞击而飞溅、闪耀的。如果时机和环境适当,或者遇到诱导,它就会熊熊燃烧。 所以语文老师应积极地、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勤督促,多指导,培养好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如良好的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等等。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督促、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能造就人,学习语言的好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在语言训练过程中,要花力气培养学生养成四种好习惯:字写端正;书读流利;话说明白;文写通顺;语文教师做一名“语言医生”,及时而有耐心地矫正每一位学生学习语言的不良习惯。
如今的学生敏感,活跃,接受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庞杂,这就为习惯的培养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老师,搞机械重复地抄写,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和规律,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乐学语文的习惯。 首先,遵循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既了解他们的共性,又了解其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其内在兴趣。其次,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进行学习。
三 结合学校生活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1.架起各科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是各科知识的载体,数学的法则定理,有些就是一个多重复句;理化的实验解说,就是一篇说明文;历史事件的记述就是记叙文;地理风光的描绘,就是生动优美的散文;政治观点的阐述。就是逻辑严密的论文。在进行各科学习的同时,也有意 语文学习,把各科教学当做语文素质教育的另一场所。
2.在班级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在这里既能进行班级建设,又能实践语文能力,既能进行进行集体教育,又能进行语文训练。例如选举班干部,让学生推荐或上台讲演;班里组织活动,让学生当主持人;学生轮流值日,一分钟讲演评论班级生活,填写班务日志;写会议发言稿,当班会记录人;组织小记者活动,开展宣传报道;新老师上课写欢迎词;组织欣赏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作品等,使班级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
3.在学校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要让学生具备一种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本能”。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艺术节、义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大活动后,让学生作文;听领导讲话,专题报道时,边听边做记录,训练提纲擎领的技能,学习生动的语言和优美词语;组建校园电台,开展课余广播;让学生办板报,纠正校园内外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开展人人都讲普通话活动,组织语文竞赛等。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把语文教育由课堂扩展到学校生活的天地。
总之,教师对课堂进行组织和调控,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都应该象渔夫撒网一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在活动设计时,要充分估计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时的引导,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如何使课堂素质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当然,具体操作还依赖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大胆地进行课堂教改实验,不断总结研究实验成果,将成功和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并指导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就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文素质;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85-01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意学,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老师教起来索然无味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为将来提供创新人才。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最基础的工具学科。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识字、阅读和作文等教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锻炼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将教授知识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的训练和美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始终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己任,创设语言教学环境,激发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激活课堂,让教学生动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情动人,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如教《春》可播放配乐朗诵或美妙的春天景象,让学生陶醉于盎然的春天气息中。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
2.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有时是枯燥乏味的。我在教学中通常会结合猜字谜、成语接龙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字、词的兴趣。又如,朗读背诵,阅读理解训练,教师可举行诗词朗诵会,背诵比赛,限时阅读能力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激情和成功的欢乐,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了。
3.增加文学欣赏
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语文课上如不加以利用,岂不太可惜?语文课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那本语文教材。每周或间周上一节文学欣赏课,把平时看到收集到的优秀作品,名著片段等读给学生听,读完后师生共同做点欣赏、点评;也可以印发下去让学生自己阅读,但那会少了学生细心聆听的乐趣。李镇西老师有一篇《心灵飞动的时刻》,就是写他给学生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心灵的飞动、飞扬,读后我有同感。而魏书生老师的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就是“文学欣赏课”,可见文学欣赏有极大的魅力。
4.收获知识
教学生动有趣,固然是一种好方法,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显著。但我认为让学生从语文课中“有得”,感到学习语文“有用”,才是更高意义上的好办法。小学生认识一些汉字以后,就可以拿起报纸或书本来读,感到无比的快乐。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有明显的收获,在知识方法,语文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学生还会不喜欢语文吗?
人的兴趣,就像火花,它常常是因偶然的机缘被偶然的事物所撞击而飞溅、闪耀的。如果时机和环境适当,或者遇到诱导,它就会熊熊燃烧。 所以语文老师应积极地、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勤督促,多指导,培养好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如良好的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等等。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督促、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能造就人,学习语言的好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在语言训练过程中,要花力气培养学生养成四种好习惯:字写端正;书读流利;话说明白;文写通顺;语文教师做一名“语言医生”,及时而有耐心地矫正每一位学生学习语言的不良习惯。
如今的学生敏感,活跃,接受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庞杂,这就为习惯的培养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老师,搞机械重复地抄写,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和规律,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乐学语文的习惯。 首先,遵循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既了解他们的共性,又了解其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其内在兴趣。其次,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进行学习。
三 结合学校生活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1.架起各科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是各科知识的载体,数学的法则定理,有些就是一个多重复句;理化的实验解说,就是一篇说明文;历史事件的记述就是记叙文;地理风光的描绘,就是生动优美的散文;政治观点的阐述。就是逻辑严密的论文。在进行各科学习的同时,也有意 语文学习,把各科教学当做语文素质教育的另一场所。
2.在班级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在这里既能进行班级建设,又能实践语文能力,既能进行进行集体教育,又能进行语文训练。例如选举班干部,让学生推荐或上台讲演;班里组织活动,让学生当主持人;学生轮流值日,一分钟讲演评论班级生活,填写班务日志;写会议发言稿,当班会记录人;组织小记者活动,开展宣传报道;新老师上课写欢迎词;组织欣赏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作品等,使班级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
3.在学校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要让学生具备一种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本能”。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艺术节、义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大活动后,让学生作文;听领导讲话,专题报道时,边听边做记录,训练提纲擎领的技能,学习生动的语言和优美词语;组建校园电台,开展课余广播;让学生办板报,纠正校园内外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开展人人都讲普通话活动,组织语文竞赛等。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把语文教育由课堂扩展到学校生活的天地。
总之,教师对课堂进行组织和调控,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都应该象渔夫撒网一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在活动设计时,要充分估计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时的引导,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如何使课堂素质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当然,具体操作还依赖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大胆地进行课堂教改实验,不断总结研究实验成果,将成功和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并指导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就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