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为本”背景下探索教研模式创新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学备课组以教师协同为主要为手段、以提高教研绩效为目标、以集体备课为基础形式,形成了教师协同、师生互动和方式创新的教师协同教研新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水平,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为本;协同教研;集体备课
近年来,泰安长城中学数学教研组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研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创新协同教研方式,加强和改进了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是新时代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诉求和新战略。在学校总体部署下,本着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的原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以创建“全能型”备课组作为指导,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力创新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了协同教研模式。
一、“以学生为本”协同教研创新的探索
通过备课组创新教研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协同教研模式创新实施的同时,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创造教育科研新进步,用科研引导教学,用教学促进科研,“团结、进取、务实、奉献”成为数学备课组的团队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
1.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员协同开发
在协同教研创新模式打造和構建的过程中,数学备课组具备了浓厚的协同教研氛围,使得集体力量得以充分发挥,通过这种思维的不断碰撞,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改变着,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常规的不断创新。教研组利用课题全组老师在集体备课中,对课堂教学、作业分层、课堂评价、教材的二次开发与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思考,并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截止目前,四项课题都已结题。在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这些研究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更成为科研的动力和受益者。
2. 打破传统备课模式,全程协同创新
在这种协同教研模式实施下,数学备课组不断借鉴吸收,追求打破传统的常规模式,建立新的更加有效的新模式,做到有破有立。在作业批改方面,组内老师注重了“以人为本”的作业评语,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写了篇幅短小、针对性强的批语;在课下辅导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分层辅导、区别对待,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借助班级开展的“每日一题”活动,发挥组内“小老师”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错题本“一本多用”,通过展评优秀错题本,发挥榜样力量。协同教研模式创新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和团队的力量,提高了学科建设和备课组建设水平。近年来,全组教师不断总结日常教学中的经验,不仅在学校博客中交流,在各级期刊中也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备课组树立协同发展愿景、政策顶层设计保障、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教研突出实效,为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二、“以学生为本”协同教研创新的实施
1.按照统一安排,“协同+分工”进行准备
备课前,组长提前分配任务,确定主备人。主备人在深入研究课标、学生、教材、教辅的基础上对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并制作详实的案例分析,具体模式为:课标解读——考题分析——规律分析——高考预测——真题再现。主备人在对考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再进行思考与调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难点、教学环节,作业分层设计、培优补差的内容等),在集体备课前将案例分析发至公共邮箱中,各位老师提前审阅,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2. 发挥集体智慧,“说明+讨论”顺序进行
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进行说明,如:知识点与往年的变化等等,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对主备内容进行分析。主备人说完一个考点后,组长引导大家按照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讨论,包括:学习目标的整体把握,课堂设计中更好的思路方法,哪些习题中需要重新调整等等方面。每一位老师都做好细致记录,力求把好的方法和建议应用到教学中,最后组长再进行总结,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3. 开展头脑风暴,“个性+共性”开展复盘
备课后,鉴于每位教师的风格和各班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过程进行展示。同时,教师在上课时,要及时将课堂中出现的不足与亮点加以积累记录,作好课后小结,并做好深层思考,然后进行“线上互联网教研平台”展示,并利用公共邮箱和教研微信圈,达到资源共享。在这种教研新模式的指导下,老师们既吸收了集体智慧,又彰显了自我个性,达到了统一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结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艳超,刘新梅,张宇梅.初中物理协同教研的实践探索[J].中学物理,2021,39(12):2-5.
[2]刘晓东.善用微信公众号,精准备课协同教研[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4):75-77.
[3]武晓萌.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协同教研模型构建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4]吴磊,吴砥,徐晶晶,贺冉冉,周鹏.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中小学教师协同教研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2):53-61.
关键词:学生为本;协同教研;集体备课
近年来,泰安长城中学数学教研组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研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创新协同教研方式,加强和改进了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是新时代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诉求和新战略。在学校总体部署下,本着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的原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以创建“全能型”备课组作为指导,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力创新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了协同教研模式。
一、“以学生为本”协同教研创新的探索
通过备课组创新教研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协同教研模式创新实施的同时,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创造教育科研新进步,用科研引导教学,用教学促进科研,“团结、进取、务实、奉献”成为数学备课组的团队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
1.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员协同开发
在协同教研创新模式打造和構建的过程中,数学备课组具备了浓厚的协同教研氛围,使得集体力量得以充分发挥,通过这种思维的不断碰撞,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改变着,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常规的不断创新。教研组利用课题全组老师在集体备课中,对课堂教学、作业分层、课堂评价、教材的二次开发与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思考,并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截止目前,四项课题都已结题。在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这些研究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更成为科研的动力和受益者。
2. 打破传统备课模式,全程协同创新
在这种协同教研模式实施下,数学备课组不断借鉴吸收,追求打破传统的常规模式,建立新的更加有效的新模式,做到有破有立。在作业批改方面,组内老师注重了“以人为本”的作业评语,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写了篇幅短小、针对性强的批语;在课下辅导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分层辅导、区别对待,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借助班级开展的“每日一题”活动,发挥组内“小老师”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错题本“一本多用”,通过展评优秀错题本,发挥榜样力量。协同教研模式创新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和团队的力量,提高了学科建设和备课组建设水平。近年来,全组教师不断总结日常教学中的经验,不仅在学校博客中交流,在各级期刊中也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备课组树立协同发展愿景、政策顶层设计保障、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教研突出实效,为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二、“以学生为本”协同教研创新的实施
1.按照统一安排,“协同+分工”进行准备
备课前,组长提前分配任务,确定主备人。主备人在深入研究课标、学生、教材、教辅的基础上对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并制作详实的案例分析,具体模式为:课标解读——考题分析——规律分析——高考预测——真题再现。主备人在对考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再进行思考与调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难点、教学环节,作业分层设计、培优补差的内容等),在集体备课前将案例分析发至公共邮箱中,各位老师提前审阅,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2. 发挥集体智慧,“说明+讨论”顺序进行
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进行说明,如:知识点与往年的变化等等,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对主备内容进行分析。主备人说完一个考点后,组长引导大家按照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讨论,包括:学习目标的整体把握,课堂设计中更好的思路方法,哪些习题中需要重新调整等等方面。每一位老师都做好细致记录,力求把好的方法和建议应用到教学中,最后组长再进行总结,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3. 开展头脑风暴,“个性+共性”开展复盘
备课后,鉴于每位教师的风格和各班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过程进行展示。同时,教师在上课时,要及时将课堂中出现的不足与亮点加以积累记录,作好课后小结,并做好深层思考,然后进行“线上互联网教研平台”展示,并利用公共邮箱和教研微信圈,达到资源共享。在这种教研新模式的指导下,老师们既吸收了集体智慧,又彰显了自我个性,达到了统一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结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艳超,刘新梅,张宇梅.初中物理协同教研的实践探索[J].中学物理,2021,39(12):2-5.
[2]刘晓东.善用微信公众号,精准备课协同教研[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4):75-77.
[3]武晓萌.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协同教研模型构建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4]吴磊,吴砥,徐晶晶,贺冉冉,周鹏.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中小学教师协同教研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2):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