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但就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实在是不容乐观。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是:重模式,轻情感;重批改,轻讲评;重书面,轻口头的不良倾向,而实际上,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他们是“初生牛犊”,不懂得害怕,只要我们指导得法,这“世纪难题”应该不难解决。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情境教学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儿童发展的许多因素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五原则”,本文将从这五个原则来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诱发主动性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引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产生动机。具体操作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儿童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儿童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儿童可涉足其间,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客观的教学情境一环环引人入胜;儿童进入情境后的热烈情绪又反过来丰富情境。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忍不住的哭泣,震动心灵的义愤,争先恐后表述的感受、见解……都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下得以强化。教学终于成为“我”高兴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在这种热烈的内驱力推动下,学生群体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激动,达到一个比教学预期目标还要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真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
2.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提倡小学教学“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优化的情境向儿童展示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角色的扮演或实物的演示,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为儿童理解语言作好认识上的准备,而且是笼罩着情感色彩认识的准备。在进入情境后,儿童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儿童用他们的眼睛去凝望……在形象的感染中他们渐渐地感受到课文蕴涵的美,或是一种轻柔的美,或是一种壮阔的美,或是一种崇高的美……
孩子们爱玩,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会废寝忘食乐在其中,否则就会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活动课,投学生“所好”,正是借助兴趣的神奇力量,来促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作文。
3.突出创造性
“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才能通过教学,不断地把儿童带入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不断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因此,学生发展的着眼点,是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
丰富表象,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情境教学,往往从观察入手。大量的观察,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象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表象。通过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观察力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创造往往是建筑在敏锐的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或是被发现了那些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或是在实物原型的观察中得到启发,即所谓“原型启发”,产生顿悟而豁然开朗。情境教学经常开展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培养孩子们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世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习惯,有效地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在粗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趋向精细的观察。
4.渗透教育性
情境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情感,引导学生在写作的发动机中“入情入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动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起点,以审美教育为手段,通过感受“美”去激发“爱”,以教材语言作为凭借,采取“滴水穿石”的办法,把作文教学的教育性渗透其中。
5.贯穿实践性
上述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渗透教育性、突出创造性,并不是外加的,而是贯穿在儿童语言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力,像其他能力一样,只有通过逐步训练,才能形成。针对现代小学生作文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即:(1)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形象思维能力十分薄弱; (2)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十分贫乏。针对这一情况,我和科学老师联合起来,在班级一块空的试验田上,组织孩子种植花草,并专门拿出一个本子,名字叫“红领巾试验田种植日记”,鼓励孩子把自己种植过程中观察到的趣事很快乐地记录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作文水平有了进步和提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经过亲身体验,孩子都有话可说了。
小学作文教学,虽然一直是个难题,但如果用心去设置一些情境,把孩子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孩子肯定会乐于写作,教师会看到更多真实而有趣的孩子们的作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但就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实在是不容乐观。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是:重模式,轻情感;重批改,轻讲评;重书面,轻口头的不良倾向,而实际上,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他们是“初生牛犊”,不懂得害怕,只要我们指导得法,这“世纪难题”应该不难解决。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情境教学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儿童发展的许多因素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五原则”,本文将从这五个原则来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诱发主动性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引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产生动机。具体操作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儿童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儿童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儿童可涉足其间,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客观的教学情境一环环引人入胜;儿童进入情境后的热烈情绪又反过来丰富情境。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忍不住的哭泣,震动心灵的义愤,争先恐后表述的感受、见解……都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下得以强化。教学终于成为“我”高兴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在这种热烈的内驱力推动下,学生群体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激动,达到一个比教学预期目标还要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真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
2.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提倡小学教学“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优化的情境向儿童展示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角色的扮演或实物的演示,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为儿童理解语言作好认识上的准备,而且是笼罩着情感色彩认识的准备。在进入情境后,儿童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儿童用他们的眼睛去凝望……在形象的感染中他们渐渐地感受到课文蕴涵的美,或是一种轻柔的美,或是一种壮阔的美,或是一种崇高的美……
孩子们爱玩,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会废寝忘食乐在其中,否则就会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活动课,投学生“所好”,正是借助兴趣的神奇力量,来促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作文。
3.突出创造性
“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才能通过教学,不断地把儿童带入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不断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因此,学生发展的着眼点,是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
丰富表象,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情境教学,往往从观察入手。大量的观察,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象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表象。通过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观察力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创造往往是建筑在敏锐的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或是被发现了那些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或是在实物原型的观察中得到启发,即所谓“原型启发”,产生顿悟而豁然开朗。情境教学经常开展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培养孩子们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世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习惯,有效地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在粗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趋向精细的观察。
4.渗透教育性
情境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情感,引导学生在写作的发动机中“入情入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动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起点,以审美教育为手段,通过感受“美”去激发“爱”,以教材语言作为凭借,采取“滴水穿石”的办法,把作文教学的教育性渗透其中。
5.贯穿实践性
上述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渗透教育性、突出创造性,并不是外加的,而是贯穿在儿童语言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力,像其他能力一样,只有通过逐步训练,才能形成。针对现代小学生作文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即:(1)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形象思维能力十分薄弱; (2)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十分贫乏。针对这一情况,我和科学老师联合起来,在班级一块空的试验田上,组织孩子种植花草,并专门拿出一个本子,名字叫“红领巾试验田种植日记”,鼓励孩子把自己种植过程中观察到的趣事很快乐地记录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作文水平有了进步和提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经过亲身体验,孩子都有话可说了。
小学作文教学,虽然一直是个难题,但如果用心去设置一些情境,把孩子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孩子肯定会乐于写作,教师会看到更多真实而有趣的孩子们的作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