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不妨来点新形式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巩固和延伸,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作业该如何实现质的转变?本文着重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形式试作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作业设计;新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因此,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本文着重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形式试作探索。
  一、自选型作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一个班级学生由于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差异,给学生的作业开设一个多梯的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自主选择的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
  如在学习了《保护庄稼好卫兵》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
  1.读一读:把儿歌读给父母听,让家长评一评你读得怎样。2.写一写:书写本文八个生字,可选择抄写1至4遍。3.找一找:在课外找出与本课类似的形声字。4.编一编:给本课的形声字“晴、清、睛、情、请”编一编顺口溜。
  以上这些作业由易到难,题型灵活多样,有基本功训练,也有能力训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自定数量,培养其特长,发展其个性。
  二、实践型作业,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故此,在学习了《秋天》后,我让学生观察秋天到了,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并试着动手画一幅秋天图。
  学生回去后通过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感性认识到秋天到了,小草黄了,并逐渐干枯,树叶黄了,纷纷掉落下来,以致满地都是落叶,天气凉了,人们都换上了秋装,有部分同学还回乡下去田野里欣赏秋收的景象,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在有了这些真实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们画的秋天图才有了丰富的内容,虽然这些图画不全是美丽的,但让学生通过去观察,去实践,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这不但深化了课文内容,加强生活体验和感悟,还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已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且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因此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
  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布置合作性的作业,《孟母断织劝学》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因而,在教学后我让学生试着把这个剧本演一演,使学生在情境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在学习《日月潭》后,我让学生与父母共同搜集有关我国台湾省的资料,激發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而《办小小手抄报》是一次语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我要求小组合作办一份手抄报,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一定的任务,分工合作……
  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体验了亲情与友情,知识技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四、探究型作业,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上完课文《可爱的西沙群岛》之后,学生对于西沙群岛的海底动物很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去了解文中所描写的各种海底动物,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从课外书、网上以及询问家长等,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对海参、海龟以及各种各样的鱼有了比较系统的、深入的了解。
  学生由这篇课文的一点知识,去寻找一大片知识,那将是一生受用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具发展性的作业,那将会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
  五、创编型作业,拓展学生创造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利用课文中富有创造性的因素设计作业。因此,我常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改、说、唱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如在学完了《保护庄稼好卫兵》后,我让学生给文中几个含有“青”的形声字编一编顺口溜或儿歌。
  可别小看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第二天就交上来一批充满个性和灵性的作品,如:
  水是清,出言请,目为睛,日出晴,有心情。
  “晴”与“睛”,要分清,日出天气晴,睛和目有关。
  “情”与“请”,音相近,有心情意浓,有言去邀请。
  ……
  通过设计这样的作业,使课文内容延伸,拓宽了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促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探索,去发现,这不正是学习的真谛所在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运动,通过系统教育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肿瘤患者,大多是缓慢发生,一旦发现肿瘤,相当一
【摘要】课程意识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一。增强课程意识,研究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更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补课;课程意识;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活动最终落实者无疑是一个个处于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回顾十四年的“新课改”,至今仍然有不同的声音传来,但我想除了课改本身有不完善之处,更重要的是还
处于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新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使用,同时还必须将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广阔
笔者不管是平时批改学生作业,还是参加高考语文阅卷,都十分注意观察、分析和掌握高中学生的作文动态,发现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着这么“四化”现象,本文提出纠正措施。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费时多而收效微,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新课改背景下,阅读应该成为学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人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是超声雾化吸入的最佳适应症,然而在临床护理治疗中却有少数病人不愿接受,现就我科30例拒绝雾化吸入的原因及所采取护理措施归纳总
【摘要】“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学生知识面的迅速拓宽,单一化的学科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学科教学决不能游离
当前胃镜技术已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工具.但实际检查过程中,由于病人对胃镜检查知识的缺乏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1],往往不愿意检查或有抗拒心理,如勉强检查易招致意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综合康复疗效。方法:对15例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患者采用强化运动疗法与穴位脉冲电疗法综合治疗后行Bmnnstmm偏瘫功能评定。结果:病程小于3个月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