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语法知识是根基,学生凭借各种语法现象,体文悟情,掌握语言的规律,学会表达与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语文知识的构建阶段,语法对他们而言过于专业与生涩,是一团绕不进出不来的云雾。语文新课标提出基本的语法知识可随文学习。课文中的精美词句、语段,无一不是運用规范的语法和形象的修辞。随文指导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学生易学易懂,使知识自然生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语法知识呢?
一、重语感培养
语法知识,虽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各种语法现象都要通过语言文字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让学生学好语法知识,切实的做法就是随文培养他们的语感。语感,简单说来就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能力。语言的表达离不开字、词、句、段、篇。在培养学生语感时,要利用文本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字词句,从而理解段篇,使学生体会出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
我有幸聆听了一位教师教学《轻轻地》一课,完美地展示了教师如何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达到训练语法知识的目的。《轻轻地》一课用多个“轻轻地”(“我”和妈妈怕影响爸爸的休息,轻轻地起床、穿衣、走路)营造出一种幸福的家庭氛围。在教学生认识叠词与区分“的”、“地”不同用法时,教师问:文中讲了谁轻轻地干什么?我们也学习一些像这样的词。这样自然而然引出“弯弯的”等一系列叠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大家刚才所说的词和“轻轻地”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这一教学过程,教师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叠词”之类的字眼,但由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他们的思维与逻辑得到质的提升,所以对叠词的构造、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学生掌握了。在教学的最后,教师问:我们以后在公共场合要怎样做才不影响他人呢?学生纷纷用上“轻轻地”说出了许多好句子——“我要轻轻地讲话。”“我要轻轻地拉椅子。”这,不就是随文学习语法的效果吗?语感积累多了,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到需要运用相应的语法知识的时候,他们会自动地检索这些旧知来接引新知,语法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二、紧扣文本,不过多发散
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发现教材中的语法知识训练点,让学生通过解读,理解语法修辞现象,学会各种表达方法和方式。我教书育人十余载,引导学生掌握文中语法知识点,最初懵懂,今天娴熟,但仍迷惑:学习的点找着了,但引导的度怎样把握才算恰当呢?
观摩了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十届“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我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赛中,两位教师同时选上二年级的课文《清澈的湖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这是本文的语法知识点 “……像……”的句式训练。两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但是预设的问题不同,效果也有很大差异。前一位教师预设的问题是:湖边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山石?平常你还见到哪些事物像什么?而后一位教师所问的是:湖边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山石?两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前一位教师的做法由文本延伸到课外知识的积累,看似是深层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但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了“山石像一只小狗”这样干巴巴的句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还没容学生深思,教师便草草收场,急匆匆地抛出另外的问题。这样的训练,多么熟悉。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常用,还美其名曰举一反三,所以当时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待到听了另一位老师的授课后,两者相比较,我才省悟。后一位老师在学生说出类似“山石像一只小狗”这样的句子时,追问一句:“山石像一只怎样的小狗?”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我分明看到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小脑瓜灵活无比,小嘴里吐出的话语,充满童趣:“山石像一只正在吃骨头的小狗。”……闻者皆乐。课堂上,师、生、文本三者智慧相互碰撞,其乐融融。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显山露水就让山石的趣轻轻松松地留在孩子的脑海里;句式的特点,明明白白地印在孩子的心里。更妙的是,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为此,我思考:编者在设置这个语法知识训练点时,目的应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懂得山石像什么,而是懂得山石像怎样的事物,从而教会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说具体生动。这便是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语法知识的“度”。前者如我,关注了“点”,却没把握好“度”,导致训练变成一粒微小的石子掉入海中,波澜不惊,激不起孩子的情;又像一颗劣质的种子,虽有春风轻抚,却永不能在孩子心中发芽。同时,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真是过犹不及。
教育教学专家赵景瑞老师在课后点评时说:知识的训练,要紧扣文本,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要过多发散学生的思维,冲淡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造成学生的负担,导致丢西瓜捡芝麻的现象发生。
语法知识随文学是个长期的过程,相信在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中我们会有新的收获。
(责编 韦 雄)
一、重语感培养
语法知识,虽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各种语法现象都要通过语言文字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让学生学好语法知识,切实的做法就是随文培养他们的语感。语感,简单说来就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能力。语言的表达离不开字、词、句、段、篇。在培养学生语感时,要利用文本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字词句,从而理解段篇,使学生体会出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
我有幸聆听了一位教师教学《轻轻地》一课,完美地展示了教师如何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达到训练语法知识的目的。《轻轻地》一课用多个“轻轻地”(“我”和妈妈怕影响爸爸的休息,轻轻地起床、穿衣、走路)营造出一种幸福的家庭氛围。在教学生认识叠词与区分“的”、“地”不同用法时,教师问:文中讲了谁轻轻地干什么?我们也学习一些像这样的词。这样自然而然引出“弯弯的”等一系列叠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大家刚才所说的词和“轻轻地”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这一教学过程,教师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叠词”之类的字眼,但由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他们的思维与逻辑得到质的提升,所以对叠词的构造、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学生掌握了。在教学的最后,教师问:我们以后在公共场合要怎样做才不影响他人呢?学生纷纷用上“轻轻地”说出了许多好句子——“我要轻轻地讲话。”“我要轻轻地拉椅子。”这,不就是随文学习语法的效果吗?语感积累多了,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到需要运用相应的语法知识的时候,他们会自动地检索这些旧知来接引新知,语法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二、紧扣文本,不过多发散
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发现教材中的语法知识训练点,让学生通过解读,理解语法修辞现象,学会各种表达方法和方式。我教书育人十余载,引导学生掌握文中语法知识点,最初懵懂,今天娴熟,但仍迷惑:学习的点找着了,但引导的度怎样把握才算恰当呢?
观摩了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十届“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我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赛中,两位教师同时选上二年级的课文《清澈的湖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这是本文的语法知识点 “……像……”的句式训练。两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但是预设的问题不同,效果也有很大差异。前一位教师预设的问题是:湖边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山石?平常你还见到哪些事物像什么?而后一位教师所问的是:湖边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山石?两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前一位教师的做法由文本延伸到课外知识的积累,看似是深层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但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了“山石像一只小狗”这样干巴巴的句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还没容学生深思,教师便草草收场,急匆匆地抛出另外的问题。这样的训练,多么熟悉。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常用,还美其名曰举一反三,所以当时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待到听了另一位老师的授课后,两者相比较,我才省悟。后一位老师在学生说出类似“山石像一只小狗”这样的句子时,追问一句:“山石像一只怎样的小狗?”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我分明看到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小脑瓜灵活无比,小嘴里吐出的话语,充满童趣:“山石像一只正在吃骨头的小狗。”……闻者皆乐。课堂上,师、生、文本三者智慧相互碰撞,其乐融融。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显山露水就让山石的趣轻轻松松地留在孩子的脑海里;句式的特点,明明白白地印在孩子的心里。更妙的是,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为此,我思考:编者在设置这个语法知识训练点时,目的应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懂得山石像什么,而是懂得山石像怎样的事物,从而教会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说具体生动。这便是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语法知识的“度”。前者如我,关注了“点”,却没把握好“度”,导致训练变成一粒微小的石子掉入海中,波澜不惊,激不起孩子的情;又像一颗劣质的种子,虽有春风轻抚,却永不能在孩子心中发芽。同时,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真是过犹不及。
教育教学专家赵景瑞老师在课后点评时说:知识的训练,要紧扣文本,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要过多发散学生的思维,冲淡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造成学生的负担,导致丢西瓜捡芝麻的现象发生。
语法知识随文学是个长期的过程,相信在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中我们会有新的收获。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