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普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一提写作文,小学生就头疼,产生畏难心理。这就是由于作文教学缺乏绿色的“生态环境”。
作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广义的,就是指作文教学的环境、氛围等;一是狭义的,也就是教学情境。教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学生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学生引到情思的环境之中。学生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产生急于表达的愿望时,作文教学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以新课程标准的观点来看待语文课堂的“生态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呼唤作文“生态环境”,满足心灵渴求
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发展的。其中不注意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写作,锻炼能力,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现实生活脱节。“花盆效应”削弱了作文教学中的课堂生态个体、群体的创造性、求异思维能力、生存能力等,导致学生怕写作文。
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在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二、创设作文“生态环境”,享受人文关怀
1.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写” 变为“我要写”呢?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启发、诱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兴趣,由“怕写”到“想写”。教师可在班级中营造“作文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存在,作文为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而存在”的习作氛围。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2.实现由“千篇一律”到“发展个性”的转变
《语文标程标准》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要求。这样多角度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千人一面”式的作文再现。教材中的作文命题往往是单向和单一性的,或者只有一个题目。学生作文成了“奉命之作”。于是,一切活动都是在“迫不得已”的心态下进行的,造成“老师逼,学生憋”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定,他们会写出佳作的原因所在。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实现由重“怎么写”到重“写什么”的转变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强调写的技巧、技法,这就把学生引入了如何把篇章结构布局写得精巧的误区,而忽视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学生的习作反映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以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积累。
三、保护作文“生态环境”,促使持续发展
1.教师永葆童心,在互动中影响学生
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更注重写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微笑带进课堂,创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自觉地、自由地进行构思和写作,写出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来。
2.教师专业发展,在互动中影响学生
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实施新课标,教师不仅要“洗脑”,而且还要“充电”,阅读是教师的必修课。新课程对于教师的阅读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教师的阅读不再只是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体验。
“生态环境”需要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的、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正如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的,“作文教学和塑造学生心灵结合起来了,就能收到一篇篇情真意切、充满新意的好文章。”
(责编 陈剑平)
作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广义的,就是指作文教学的环境、氛围等;一是狭义的,也就是教学情境。教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学生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学生引到情思的环境之中。学生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产生急于表达的愿望时,作文教学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以新课程标准的观点来看待语文课堂的“生态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呼唤作文“生态环境”,满足心灵渴求
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发展的。其中不注意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写作,锻炼能力,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现实生活脱节。“花盆效应”削弱了作文教学中的课堂生态个体、群体的创造性、求异思维能力、生存能力等,导致学生怕写作文。
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在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二、创设作文“生态环境”,享受人文关怀
1.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写” 变为“我要写”呢?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启发、诱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兴趣,由“怕写”到“想写”。教师可在班级中营造“作文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存在,作文为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而存在”的习作氛围。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2.实现由“千篇一律”到“发展个性”的转变
《语文标程标准》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要求。这样多角度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千人一面”式的作文再现。教材中的作文命题往往是单向和单一性的,或者只有一个题目。学生作文成了“奉命之作”。于是,一切活动都是在“迫不得已”的心态下进行的,造成“老师逼,学生憋”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定,他们会写出佳作的原因所在。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实现由重“怎么写”到重“写什么”的转变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强调写的技巧、技法,这就把学生引入了如何把篇章结构布局写得精巧的误区,而忽视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学生的习作反映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以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积累。
三、保护作文“生态环境”,促使持续发展
1.教师永葆童心,在互动中影响学生
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更注重写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微笑带进课堂,创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自觉地、自由地进行构思和写作,写出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来。
2.教师专业发展,在互动中影响学生
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实施新课标,教师不仅要“洗脑”,而且还要“充电”,阅读是教师的必修课。新课程对于教师的阅读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教师的阅读不再只是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体验。
“生态环境”需要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的、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正如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的,“作文教学和塑造学生心灵结合起来了,就能收到一篇篇情真意切、充满新意的好文章。”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