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企业X再造》一书,启迪颇多。如何理解并把握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潜力,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该书作者詹姆斯·钱匹的《再造企业》一书曾一度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在20世纪90年代引发了一场企业界的重大变革。“《企业X再造》则着眼于揭示公司向外部拓展这一进程的急迫性,‘X’在这里代表跨越组织之间的各种界限。”
依照我们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观念,业务需求是第一位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有多先进,都必须符合企业现有的业务模式,都必须迎合我们的习惯。在这里,信息技术仅仅充当了业务的支撑工具,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信息技术在企业变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仅以传媒及商务、政务方面的网站为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把网站看作第四媒体,无论从新闻内容还是新闻表现形式,与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仅有的区别,也就是近几年热炒的多媒体内容,新闻关联等。短信刚刚火爆起来,就有众多专家和媒体一起为短信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第五媒体。
从所谓的传媒角度看,我并不否认互联网、短信具有媒体的特点,可以作为发布新闻、信息进而拓展各种商务、政务的媒介,但这样的认识未免过于简单。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拓展传统业务的平台与工具,看看是否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比如,我们通过网站新闻点击率等统计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关注焦点,不就可以解决一部分信息反馈问题吗?如果将广告业务搬到网上,采用竞标的方法提升版面的广告价值,在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堵住业务中的漏洞,这样岂不更好?
短信也一样,如果按传统媒体来运作,必然会建立编辑队伍,针对每条70个字的特点进行精挑细选。但有多少读者真正接受了这种新闻传递模式,无人知晓,不收费不知道,一收费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如果变个角度,把短信作为第一时间传递新闻、信息以及政务要闻的可移动的工具,把网站、报纸、电视、广播作为新闻与信息的主要载体,将短信、网站,报纸通过流程再造结合到一起,相互补充,组成一个“立体”的信息及新闻传递渠道,这样读者看到的就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新闻媒介,而是可以满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工具”都可以享受新闻及商务、政务信息服务的创新的服务模式。
其他方面都有类似的例子。由此看来,信息技术如何为我所用,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在业务中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在业务变革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影响变革、促进业务发展的要素来考虑,并更多地站在受者和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恐怕信息技术建设成果就不只是我们看到的这一点点,信息技术的投资回报也会更加明显。
传媒、商务、政务方面的信息技术建设,不能也不应该仅仅看到自己的业务需求,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上游信息提供者、合作伙伴、下游的读者用户等等,从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流程的再造,以适应客户的需求。这种以读者和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变革,于主体自身、信息提供者、客户,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业务流程变革、营商、政务战略的转变以及对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跨越组织界限”,“正确理解互联网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企业成功实施X再造进程的关键”。X再造进程是由客户拉动的;X再造进程推动着企业和政府不断去跨越各组织之间的界限;通过相关的业务流程,客户正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
在信息技术建设中,不要过分强调主体行业如何特殊,与其他企业是多么不同。如果我们把百姓、广告主当作客户,把信息提供者看作是“原材料”供应商,把发布的信息看作产品,就会发现,这类“传媒”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切引发企业和政府部门变革的思想与技术,一样会对这类“传媒”产生影响,只不过是大家没有深切感受到而已。
只有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制定出适合的规划,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技术,才能达到我们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
依照我们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观念,业务需求是第一位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有多先进,都必须符合企业现有的业务模式,都必须迎合我们的习惯。在这里,信息技术仅仅充当了业务的支撑工具,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信息技术在企业变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仅以传媒及商务、政务方面的网站为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把网站看作第四媒体,无论从新闻内容还是新闻表现形式,与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仅有的区别,也就是近几年热炒的多媒体内容,新闻关联等。短信刚刚火爆起来,就有众多专家和媒体一起为短信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第五媒体。
从所谓的传媒角度看,我并不否认互联网、短信具有媒体的特点,可以作为发布新闻、信息进而拓展各种商务、政务的媒介,但这样的认识未免过于简单。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拓展传统业务的平台与工具,看看是否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比如,我们通过网站新闻点击率等统计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关注焦点,不就可以解决一部分信息反馈问题吗?如果将广告业务搬到网上,采用竞标的方法提升版面的广告价值,在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堵住业务中的漏洞,这样岂不更好?
短信也一样,如果按传统媒体来运作,必然会建立编辑队伍,针对每条70个字的特点进行精挑细选。但有多少读者真正接受了这种新闻传递模式,无人知晓,不收费不知道,一收费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如果变个角度,把短信作为第一时间传递新闻、信息以及政务要闻的可移动的工具,把网站、报纸、电视、广播作为新闻与信息的主要载体,将短信、网站,报纸通过流程再造结合到一起,相互补充,组成一个“立体”的信息及新闻传递渠道,这样读者看到的就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新闻媒介,而是可以满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工具”都可以享受新闻及商务、政务信息服务的创新的服务模式。
其他方面都有类似的例子。由此看来,信息技术如何为我所用,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在业务中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在业务变革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影响变革、促进业务发展的要素来考虑,并更多地站在受者和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恐怕信息技术建设成果就不只是我们看到的这一点点,信息技术的投资回报也会更加明显。
传媒、商务、政务方面的信息技术建设,不能也不应该仅仅看到自己的业务需求,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上游信息提供者、合作伙伴、下游的读者用户等等,从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流程的再造,以适应客户的需求。这种以读者和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变革,于主体自身、信息提供者、客户,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业务流程变革、营商、政务战略的转变以及对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跨越组织界限”,“正确理解互联网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企业成功实施X再造进程的关键”。X再造进程是由客户拉动的;X再造进程推动着企业和政府不断去跨越各组织之间的界限;通过相关的业务流程,客户正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
在信息技术建设中,不要过分强调主体行业如何特殊,与其他企业是多么不同。如果我们把百姓、广告主当作客户,把信息提供者看作是“原材料”供应商,把发布的信息看作产品,就会发现,这类“传媒”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切引发企业和政府部门变革的思想与技术,一样会对这类“传媒”产生影响,只不过是大家没有深切感受到而已。
只有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制定出适合的规划,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技术,才能达到我们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