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而"语文美育渗透"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有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的氛围中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侧重于以美的规律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入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亦是一种情感教育,即老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塑造健全人格的光荣使命。
一、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文字美。
作者在写文章时,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的精练和准确。"推敲"一词是唐朝诗人贾岛和韩愈在诗词炼字上的一段千古佳语;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成了炼字的千古美谈。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句,要求学生深刻领悟诗句的精妙,不妨把原句改作"山像银蛇,原似蜡象",让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品味,学生很容易发现:改句只作静态描绘,只是形似,大自然缺乏生机;原句则由一"舞""一张"两个动词的运用,对事物作了动态描绘,形神兼备,赋予静寂的大自然以无限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深刻体会了遣词造句的精妙,更让学生体味到作者独具的匠心,从而使学生在推敲、玩味中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在媒体运用中,感受意境形象美。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读到文字时和生活联系起来,具体领会它的意蕴和情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深刻感受意境形象美。"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境交融、形神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而要再现意境,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教学古诗《渭城曲》,先让学生反复听诗歌录音感知内容,然后运用实物投影仪投影诗歌主题插图,最后播放《渭城曲》录音带,渲染离别气氛。这样就十分形象逼真地使学生感受到诗人与友人间深挚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之情,让学生尽情陶醉在美的艺术氛围中。
三、在朗读训练中,体会音乐节奏美。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的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情感美、音乐美,在教学课文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文中轻重、缓急的语言变化,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感受美的情趣。
四、在引发共鸣中,品味思想情感美。
情感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贯穿于艺术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艺术形象之中。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课文蕴藏的丰富情感因素,让学生充分领悟文中思想情感的美,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陶冶情操。
由于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生活阅历不深,要正确把握和全面理解作者作品的思想情感必然会有很大困难。这样,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好学生,帮助学生寻找情感的共鸣点。如《岳阳楼记》,它不仅由于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凡响,给人以美的享受,更由于它所体现的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时时敲击着读者的心弦,因而成为千古不朽的美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真情只能在实感中产生,无生活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教学时,学生对"阴--晴"两种不同景色而带来的"悲--喜"两种不同的心情的理解和认识是有现实生活基础的,容易产生共鸣,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所以必须引导好并细细品味。应该说,这是学生理解作者一生追求的"古仁人"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和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抱负的基础。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侧重于以美的规律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入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亦是一种情感教育,即老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塑造健全人格的光荣使命。
一、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文字美。
作者在写文章时,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的精练和准确。"推敲"一词是唐朝诗人贾岛和韩愈在诗词炼字上的一段千古佳语;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成了炼字的千古美谈。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句,要求学生深刻领悟诗句的精妙,不妨把原句改作"山像银蛇,原似蜡象",让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品味,学生很容易发现:改句只作静态描绘,只是形似,大自然缺乏生机;原句则由一"舞""一张"两个动词的运用,对事物作了动态描绘,形神兼备,赋予静寂的大自然以无限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深刻体会了遣词造句的精妙,更让学生体味到作者独具的匠心,从而使学生在推敲、玩味中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在媒体运用中,感受意境形象美。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读到文字时和生活联系起来,具体领会它的意蕴和情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深刻感受意境形象美。"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境交融、形神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而要再现意境,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教学古诗《渭城曲》,先让学生反复听诗歌录音感知内容,然后运用实物投影仪投影诗歌主题插图,最后播放《渭城曲》录音带,渲染离别气氛。这样就十分形象逼真地使学生感受到诗人与友人间深挚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之情,让学生尽情陶醉在美的艺术氛围中。
三、在朗读训练中,体会音乐节奏美。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的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情感美、音乐美,在教学课文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文中轻重、缓急的语言变化,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感受美的情趣。
四、在引发共鸣中,品味思想情感美。
情感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贯穿于艺术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艺术形象之中。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课文蕴藏的丰富情感因素,让学生充分领悟文中思想情感的美,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陶冶情操。
由于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生活阅历不深,要正确把握和全面理解作者作品的思想情感必然会有很大困难。这样,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好学生,帮助学生寻找情感的共鸣点。如《岳阳楼记》,它不仅由于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凡响,给人以美的享受,更由于它所体现的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时时敲击着读者的心弦,因而成为千古不朽的美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真情只能在实感中产生,无生活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教学时,学生对"阴--晴"两种不同景色而带来的"悲--喜"两种不同的心情的理解和认识是有现实生活基础的,容易产生共鸣,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所以必须引导好并细细品味。应该说,这是学生理解作者一生追求的"古仁人"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和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抱负的基础。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