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分制下中职《基础英语》“个性化考试”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分制的实施要求考试的改革。针对中职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及根据这学科的性质、特点等情况,笔者提出了中职《基础英语》实行分块、分层、多形式个性化考试的建议及设想,以期促进中职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学分制,个性化考试,分块考试,分层考试,多形式考试 。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与以往实行的学年制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职业学校须进行教育观念、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以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一、 学分制呼唤"个性化考试"
  
   考试是教学本身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可以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考试的过程是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教师掌握教学目标的过程。考试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考试的方法、内容、形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考什么,怎样考将有力地引导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引导学生向什么方向努力、怎样学习。
  实行学分制的目的在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而传统考试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内容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体现,考试指挥棒的指向偏离了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阻碍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妨碍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为了促进和适应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各学科的考试必须根据各学科的性质、特点、教学目标等进行改革。
  中职《基础英语》是国家规定各专业均需开设的必修课。这门课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了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学分制,中职《基础英语》必须实行"个性化考试",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使具有不同学习性向的学生能发展其特长及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几点建议及设想
  
  (一)考试内容应全面,实行分块考试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创造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类具有八项彼此独立的智能,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着,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由此可知,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就拿语言能力来说吧,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人语言拟想能力强,有的人语言理解能力强;语言理解能力强的,它的其它语言能力不一定强,相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他的其它语言能力不一定强,也有的学生各方面的语言能力都强的。为了使考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的内容必须全面,除了考查词汇、语法知识外,听、说、读、写内容都应包括其中,而且所占题量与分数比例应尽可能均衡,以使不同个体能在不同方面发挥其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更充分地发挥其潜能。
  在以往的《基础英语》考试中,往往只考词汇、语法知识及听、读、写能力,而"说"基本上被忽略,"说"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把"说"的教和练置于一边,不予以重视。为了适应、促进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学分制的实施,"说"应成为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基础英语》考试应包含"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内容。
  把词汇、语法知识及听、读、写应用能力的测试内容集中于同一份试卷是《基础英语》考试的一种惯用法。这种考法,由于受题量、题型的约束,考查的内容范围较窄,不够全面,例如,在一份试卷中只能用两三篇文章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有的擅于阅读科学性文章,有的擅于阅读历史性文章,有的......。由此可见,这样的考法不能很好地、公正地考核个性各异的中职生。笔者设想,在《基础英语》考试中,把笔试部分的内容分解为听、读、写各自独立的三个模块,语法、词汇为另外一个模块,总共分为四个模块进行考核,每一模块都安排在一份100分试卷中,在最后的考试总评分中,每模块(包括"说"模块)各占20%。
  分块考试能使考查内容更全面,题型也可相应增加,更能满足个性各异的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性。
  (二)考试难度应适当,实行分层考试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并向普及化方向发展。高校招生人数迅猛增加,使许多优秀初中毕业生流向了高中,致使中职学校生源减少,中职学校在招生时不得不降低招生门槛,由此导致学生文化水平、能力等参差不齐,相差悬殊,尤其英语这门学科。以往所采用的统一内容、统一难度的考试模式已经不适应于考核差异悬殊的学生,一旦试题难度偏高,只有部分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发挥其水平,部分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却会惨遭失败,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大受挫伤;如果试题难度偏低,部分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但部分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却会因为无法发挥其实际水平而感到"没劲" 。这样的考核缺乏公平性与激励性 。面对新情况,考试这支指挥棒应灵活转变,以适应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的的学分制,适应于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
  在学分制下,实行分层考试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适应学分制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分层考试的优点是:通过设计出不同难度的试卷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都能各得其所,都能充分发挥其水平,获得成功,取得跟其水平相当的学分;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快乐,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分层考试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素质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考试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激励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目前,各职业学校的《基础英语》笔试分层考试一般都采用A、B卷(A、B、C……卷)各自独立的二份或多份试卷考核学生。这种考试方式如前所说的确实有其优点,但它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的选择余地有限,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选考B卷的学生没机会做A卷/或其他卷的题(他们有可能会做A卷/或其他卷的部分题),选考A卷的学生没机会做B卷/或其他卷的题(在他们无法做部分A卷的题目时)。可见,A、B(A、B、C……)卷独立分开会减少学生选择的机会,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考试试卷应作进一步的改进,以下为笔者的建议及设想。
  在同一份试卷中,试题可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题"和"提高、综合题"两大部分。"基础题"部分是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题,是所有层次学生的必做题;"提高、综合题"部分分为A层、B层/或更多层次的题,A层题为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主要适于A层次的学生;B层题为较A层题容易的题,主要适于B层次学生;(有更多层次题的,以此类推)。"基础题+A层题"与"基础题+B层题"/"基础题+其他层题"的卷面总分均为100分,学分则根据各学校的规定按一定的比例折算。若原来选做A层题的学生因某些原因无法完成A层题中某(些)题而选做B层/或其他层相对应的题时(如:由A层的写作题改选B层的写作题),则其该(这些)题的卷面分应相应降低,以符合学分的计算。
  " 分层不分卷"的试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更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更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考试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实行多形式考试
  不同的考试形式考核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状况,例如,情景测试(提供情景性材料,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回答一些问题)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态度等;而论文式考试(常以论述题、作文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个性各异,如果考试的形式过于单一,则只能考核学生的部分个性发展状况,也只是对部分学生有利,对部分学生却极为不利。为了使考试能面对所有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相对优势,教师应设计出多种考试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平台,帮助学生取得成功,从而"激活"学生个性中的"动力机制-----情感,最终达到唤醒内在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在听、说、读、写各模块的考试当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不同知识、能力、思维、兴趣等情况设计出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例如,在"说"这项考试中,可设计出让学生朗读句子、短文,看图口头作文,编故事,根据情景编对话,就某话题分组讨论,师生互问互答等形式供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根据试题层次高低、学生考试情况给予评分。阅读、写作模块考试可适当采用开卷考,允许学生查字典等相关资料。
  采用多形式考试能使考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相对优势,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结束语
  
   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教学改革,考试是教学本身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对教学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考试的内容、方法、形式等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形式等起着引导的作用。中职生无论是在能力,还是兴趣、性格、态度、动机、需求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在英语这门学科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为明显。因此,作为考试课程的《基础英语》应进行个性化考试。分块、分层、多形式的个性化考试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导个性化教学,挖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体潜能、优势和特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赏识教育”提出已经很多年了,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认同赏识教育,并且一直把它很好地用在了我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直到后来女儿上幼儿园所发生的一些插曲,让我对赏识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于我们夫妻双方工作都很忙,双方的父母也无法抽出时间来帮我们照看孩子,所以孩子还不到一岁半的时候,我就把她送进了幼儿园。  女儿到幼儿园的第一天,我让她先了解一下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幼儿
期刊
摘 要: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指刑事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等证明对象的证明所须达到的要求,即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主要是控方)提出证据进行证明应达到何种程度方能确认证明对象的真实可信,从而完成其举证责任。刑事诉讼法中无"证明标准"的概念,对于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亦不明确,给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收集证据、证据采信和定罪量刑等带来了一些影响。本文就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这一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题词:刑事诉讼;
期刊
摘 要:今天,组织的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组织的管理工作愈加复杂,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团队沟通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团队沟通中存在的诸多方面的障碍,并就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团队沟通;沟通障碍;对策    一、沟通与团队沟通    沟通(Communication)是信息的交流。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信息交流,都服从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沟通最基本的要素是:信息发出者
期刊
摘 要:加拿大华人早期的移民历史充满了辛酸的血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他们饱受了种族歧视所带给他们的生活的困苦和艰辛。加拿大政府相继出台的"人头税","排华法"使得华人移民与亲属遥海相望,不能团圆,同时也剥夺了加拿大华人移民的基本的公民权利。在人头税颁布的一百年之后,加拿大总理的一声道歉打开了华人心头上的一个心结,给了人们心灵上莫大的安慰。  关键词:人头税;《中国移民法案》;歧视;道歉;安慰
期刊
摘 要:“中国制造”问题如何看待,本人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与社会科学学院学习后,有诸多新的启示与思考、并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品牌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新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国制造”品牌;启示;思考;建议     中国外贸增长的速度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谈论的热门话题。199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第10位,2003年跳升到第4位。根据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
期刊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从整体层面上来说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新生自身的特点,在刚入学时帮助他们全面设计自我,教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和生活,这对刚入学新生的成长、成才及其重要。  关键词: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都抱着复杂的心情,有高考的失落、有重振旗鼓的希望、有对新起点的美好憧憬,也有对未来不可知性的迷惘。而且新的环境也对新生提出了许多现实的压力和要求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亲子装的兴起原因、作用、现状、设计创新、延伸产品开发等进行分析研究,对亲子装的设计,主张以情感为主线,针对不同角色进行设计,以改变现有亲子装存在款式雷同、品种单调的局面,倡导系列化的创新设计,舍弃概念化、表面化的设计,从设计的本质及表达的主题出发,以深层次的挖掘亲子装的内涵。  关键词:亲子装;情感;系列设计;创新    近几年来亲子这个概念,已经悄悄走进了如今许多年轻父母的思想。所
期刊
摘 要: 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存在多个角度,如从其分类、分布、度量、配置等都可以展开研究。同其他信息资源的开发一样,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的开发也应包括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的采集,挖掘与再生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开发    1.引言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核心要素,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既是
期刊
摘 要:电力电子及开关电源技术因应用需求不断向前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又会使许多应用产品更新换代,还会开拓更多更新的应用领域。开关电源高频化、模块化、数字化、绿色化等的实现,将标志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实现高效率用电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开关电源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
期刊
摘要: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关键词:有效参与;思维参与;主动探究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