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物新课改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A新课改改变了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改改变了学习方式,养了学生人文精神,重视了实验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改变了评价方式。
  【关键词】 新课改 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
  新课改已经开始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许多迷茫,许多困惑,同时也有一些认识和体会。
  1.改变学习方式
  本次课改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老师不在是课堂的主宰着、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着、组织者、合作者。
  例如,我在讲授《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一节时,当进行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因素时,一名学生问到:“老师,我认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因为我见过农民种小麦、玉米、黄豆等种子时,都是把种子埋入土壤里,种子见不到阳光,都能萌发出来?”“我认为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因為我们家种胡萝卜种子时,是把种子撒在土壤的表面,用脚一步挨一步地踩即可,并没有埋入土壤内,种子照样萌发。”另一名学生紧接着反驳道。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疑问中产生了。当进行到植物的茎是胚的那一部分发育来时,学生说到:“我认为植物的茎是由胚轴发育来的”,“不对,植物的茎和叶是由胚芽发育来的”,另一名学生紧追不舍。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最后老师拿出了正在萌芽的花生种子解决了有争议的问题。课改后,在课堂上象上述这种针锋相对的提问情况经常出现,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焦点上来了,老师趁机发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开始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争论分析中,及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得到深刻的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成效。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有了认知的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得以加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就可能有进一步发展。新课改知道下的学生不应该是“我的眼中只有你”,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沟通,懂得尊重人、体谅人。这就要求教师先从转变方法入手,不仅要求学生动起来,教师也要动起来,和学生共同观察、记录、分析、整理,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记得格局;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视实验教学
  以往一个学期下来只安排了少数几个实验,而且也不能全部做,因为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实验。实行课改后,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这样,老师的手脚一下子就放开了,实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分析辨别的过程。如:“植物的开花”一节,学生从田野、路边、山上采集的各种花朵,汇集在课堂上,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互相观察、解剖,做到资源共享。各种花的形态结构、颜色、气味等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掌握了,比老师用语言描述学生静坐听讲效果要好的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学生搜集鼠、蚯蚓等,不再一一例举。这种实验方式,注重了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主动参与,学会了观察分析,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了。
  4.课堂教学要与生产实际结合
  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这也是本次课改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如:在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地、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小麦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为什么在小麦即将成熟时下一场雨也会造成减产?储藏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干?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格外甜等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甜蜜感溢于言表。
  5.改变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只注重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这些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这样造成学生轻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学习结果,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差,课改后的评价落实到每节课上,无论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搜索资料,做实验的过程等,通过各种形式记入学生的档案记录袋,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课上课下的每一节环节都做的很认真、很投入,从而强化了学习过程,间接影响了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各种技能很能力得到广泛培养和提高。
  当然,课改后的课堂变化还有很多方面,包括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环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等等,学生学习能力和其它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生正在由“书呆子”型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活泼、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其他文献
自1981年以来本科复主黄连油治疗烧伤患者千余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摘要】物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其中蕴涵了大量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因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物理教學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藉新课改之东风,在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改人文精神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物理学还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人文价值已经渗透到人类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属于心理动力系统。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有智力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
随着高中化学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化学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布置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布置课外学习目标、作业,这样不仅能对课堂教学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而且减少了学生作业量,更能有效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必须对现行作业形式进行大胆的
【摘要】 在多种学习方法中,可以利用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把自己的学习状态调到最佳,一定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生物课程 脑科学 学习状态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可能是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对生物课程而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脑科学的基础知识,从而能够学会科学用脑。通过生物学的知识告诉我们的学生:学习有许多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的学生,
直觉和灵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在当今学生实验课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引導争辩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课型灵活多样的优势,以启发、诱导、激疑、讨论等方式活跃学生思维。心理学指出,顿悟式解决问题是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心向”,努力发现手段与目标之间的意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问题赖以解决的基础。因此在实验事实上引导学生争辩有利于产生灵感,进而培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事业之能否获致社会尊重,以及其是否对民主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确具贡献,端视其表现的专业精神为何;否则,新闻传播事业不仅不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反可能是祸
【摘要】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差的原因。可以通过给学生分析讲解现在国家的教育政策,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生物学素养,利用生物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再结合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学生兴趣 原因 培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培养学生兴趣尤为重要。生物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