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就成为思想政治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我们在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必须选择经典案例、针对性的案例、时事性强的案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的选择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所以那些直观性很强的案例就成为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和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本的案例大量减少,而理论知识相对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案例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乃至观念的转变。只有采用了恰当的案例,才能纲举目张,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从案例选编这一源头抓起。
那么什么是教学案例呢?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以上我们分析可以得出对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其重要作用在于:一是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单纯由老师唱主角,讲授知识,学生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把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思想政治知识多来源于经验,其基本原理和理论带有相当的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政治课案例恰是这种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的良好中介和纽带;三是政治课案例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性,其案例中所展示的社会活动中的现实背景、具体场景、细节不仅具有感性而且具有理性,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引发学生理性思考。
笔者在政治组教研过程中,有幸观摩和学习了我们组一位教师讲的《哲学生活》中《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目,在引入本课中,他运用了一个案例:我国火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他的论述大体是这样的:同学们知道我国第一条铁路修建于什么时候吗?生答:清末。对,我国第一条铁路刚刚建成,清政府就认为它妨碍风水,把它从外国人手中买来并拆除,接着他讲了我国火车的发展历程,有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到电车,再到今天可以每小时行驶几百公里的动车组和磁悬浮列车。刚开始火车的速度才行驶十几公里一小时,连马车都赶不上。接着他让学生看书找出事物发展为什么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熟悉思想政治课本的教师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事例实际上是老版《思想政治》二年级(上册)中《事物发展事前进行和曲折性统一》那一框题中案例的改编版。
在讲述这一课中引用这个事例无疑是十分恰当的,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但是另一方面看了这个事例又觉得还是有点问题的:这个案例到底是想说明我国的铁路发展的曲折性还是我国火车发展的曲折性呢?如果两者都说,不仅没有必要,还会显得这个案例作为引入正课的案例显得很冗长,影响了以后教学进程的把握。而且孤立的讲述这个案例,没有设问,没有指导,对于刚刚接触这节课知识的学生来说,也会是一头雾水。综合考虑这个案例的选择并不是特别成功的。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呢?也就是我们拿什么标准来衡量案例的好坏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标准:
一、要选择经典的案例
所谓“经典”,就是这种案例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大家一致公认的。选择这种案例能够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师上课所讲述的理论。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课程发展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典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成为我们教学中案例选择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创造和发展新案例的标本。
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这位教师讲述的《事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引用的火车发展的历程的案例。还有我们在《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的中“小鸡的孵化过程”的案例;在《整体和部分关系中》的“坐井观天”的案例等等。
这些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直观地说明了问题,而且帮助学生和教师理解所要讲授的理论。
但是经典教学案例不足之处是大家对这种案例比较熟悉,教师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应用这种案例,就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感觉,所以教师在采用这种案例时,必须另辟蹊径,比如采取新颖的叙述方式、新颖的展现方式等,才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要选择能够和理论紧密相连的案例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案例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所以我们选择案例要和所讲授的理论紧密相连,如果所举的案例与所讲知识南辕北辙,那么这个案例就是失败的。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以前,要仔细研读课本知识、消化知识、理解知识。这样在教学的案例选择中,才能一击中的。不仅如此,在选择教学案例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怎样讲述案例。也就是在叙述案例的过程中,要多讲述那些和教学相关的点,而那些与教学没有关系,对学生学习没有启发意义的点则可以掠过不讲,或者略讲,以免喧宾夺主,造成学生主次不分,甚至误解这个教学案例。
例如,我们如果要讲述经典案例“小鸡的孵化过程”,在《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中,我们要强调小鸡的孵化是温度和受精鸡蛋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要强调内因,我们可以受精鸡蛋换成石头来讲述,这样即使在适合的温度下,鸡蛋也不能孵出小鸡来,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会明白内因的决定作用了。
三、要选择时事性强的案例
《思想政治》课程是与当前的时事紧密相连的,我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的社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我们教学中的案例选择必须与当今时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社会实际,又能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
另外一个方面,每年的高考,时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那些与时事紧密结合的案例,也成为衡量案例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选择适合我们自己教学内容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教学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锻炼选择教学案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的选择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所以那些直观性很强的案例就成为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和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本的案例大量减少,而理论知识相对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案例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乃至观念的转变。只有采用了恰当的案例,才能纲举目张,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从案例选编这一源头抓起。
那么什么是教学案例呢?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以上我们分析可以得出对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其重要作用在于:一是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单纯由老师唱主角,讲授知识,学生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把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思想政治知识多来源于经验,其基本原理和理论带有相当的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政治课案例恰是这种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的良好中介和纽带;三是政治课案例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性,其案例中所展示的社会活动中的现实背景、具体场景、细节不仅具有感性而且具有理性,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引发学生理性思考。
笔者在政治组教研过程中,有幸观摩和学习了我们组一位教师讲的《哲学生活》中《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目,在引入本课中,他运用了一个案例:我国火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他的论述大体是这样的:同学们知道我国第一条铁路修建于什么时候吗?生答:清末。对,我国第一条铁路刚刚建成,清政府就认为它妨碍风水,把它从外国人手中买来并拆除,接着他讲了我国火车的发展历程,有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到电车,再到今天可以每小时行驶几百公里的动车组和磁悬浮列车。刚开始火车的速度才行驶十几公里一小时,连马车都赶不上。接着他让学生看书找出事物发展为什么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熟悉思想政治课本的教师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事例实际上是老版《思想政治》二年级(上册)中《事物发展事前进行和曲折性统一》那一框题中案例的改编版。
在讲述这一课中引用这个事例无疑是十分恰当的,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但是另一方面看了这个事例又觉得还是有点问题的:这个案例到底是想说明我国的铁路发展的曲折性还是我国火车发展的曲折性呢?如果两者都说,不仅没有必要,还会显得这个案例作为引入正课的案例显得很冗长,影响了以后教学进程的把握。而且孤立的讲述这个案例,没有设问,没有指导,对于刚刚接触这节课知识的学生来说,也会是一头雾水。综合考虑这个案例的选择并不是特别成功的。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呢?也就是我们拿什么标准来衡量案例的好坏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标准:
一、要选择经典的案例
所谓“经典”,就是这种案例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大家一致公认的。选择这种案例能够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师上课所讲述的理论。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课程发展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典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成为我们教学中案例选择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创造和发展新案例的标本。
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这位教师讲述的《事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引用的火车发展的历程的案例。还有我们在《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的中“小鸡的孵化过程”的案例;在《整体和部分关系中》的“坐井观天”的案例等等。
这些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直观地说明了问题,而且帮助学生和教师理解所要讲授的理论。
但是经典教学案例不足之处是大家对这种案例比较熟悉,教师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应用这种案例,就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感觉,所以教师在采用这种案例时,必须另辟蹊径,比如采取新颖的叙述方式、新颖的展现方式等,才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要选择能够和理论紧密相连的案例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案例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所以我们选择案例要和所讲授的理论紧密相连,如果所举的案例与所讲知识南辕北辙,那么这个案例就是失败的。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以前,要仔细研读课本知识、消化知识、理解知识。这样在教学的案例选择中,才能一击中的。不仅如此,在选择教学案例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怎样讲述案例。也就是在叙述案例的过程中,要多讲述那些和教学相关的点,而那些与教学没有关系,对学生学习没有启发意义的点则可以掠过不讲,或者略讲,以免喧宾夺主,造成学生主次不分,甚至误解这个教学案例。
例如,我们如果要讲述经典案例“小鸡的孵化过程”,在《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中,我们要强调小鸡的孵化是温度和受精鸡蛋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要强调内因,我们可以受精鸡蛋换成石头来讲述,这样即使在适合的温度下,鸡蛋也不能孵出小鸡来,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会明白内因的决定作用了。
三、要选择时事性强的案例
《思想政治》课程是与当前的时事紧密相连的,我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的社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我们教学中的案例选择必须与当今时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社会实际,又能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
另外一个方面,每年的高考,时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那些与时事紧密结合的案例,也成为衡量案例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选择适合我们自己教学内容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教学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锻炼选择教学案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