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堂新发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市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 教学理念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意识有:①整体与主体意识。教师要淡化学科的个性,强化各门学科的共性,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而“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要关注在40分钟学生变化和发展。②应用与创新意识。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效率与训练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使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对数学的基础知识,不仅要形成一定的技能,还要在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这些离开必要的训练是不行的。所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④总结意识。教师要对自已实施的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小结,找出好的经验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便在下次操作时及时纠正。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 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
  (二) 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进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三)敢于动手,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三) 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車保护拦是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喻平.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具备的几种意识[J].数学通讯
其他文献
江泽民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统工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无疑是重大的关键性举措,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并促进学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关键是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在此略述浅见。  一、巧—
随着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对课堂教学在高层次的追求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及其后面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与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得与失以及教学反思。  一、成功的经验  1、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由于传统的数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关键词: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
【摘要】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中怎樣做到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学习动力  引言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
摘要:本文以凌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其规划主题、规划布局、交通组织、校园空间及建筑风格、校园景观,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环境、做到与山水相融,合理组织校园空间,以此提高校园规划设计的技术含量,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校园环境。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态环境;校园规划设计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级技术职业人才在人才市场中供不应求,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已出现高级技工难招聘的现
期刊
新课改要求我买你彻底抛弃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但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及学生之间成绩的不平衡,使得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而不敢说,不会说。如何让学生都想说,都会说,促进课堂教学的多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数学教学尤为关键,这一切正是学校促进素质教育,实行愉快学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