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对儿子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六月,我在北京学习,在乌市读大一的儿子给我发了条短信:爸,北京好玩不?那时,正值北京高温,炎热难耐,我只发了六个字给他:太大,太贵,太热。儿子又给我发了条短信:嗷!怪精辟的啊。因为下午要上课,我就再也没有理会他。
  其实,我一向是这样对待儿子的,没有耐心,漫不经心的,每每想起儿子成长的点滴,我的内心深处总是感觉到愧对儿子!
  儿子出生的时候,为人之子的我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根本就没有做好当父亲的思想准备,我焦躁地望着啼哭不止的儿子,甚至对还未满月的他吼了声:“再哭,把你扔出去!”
  渐渐地,儿子一天天长大,他那粉嘟嘟的小脸、胖乎乎的小手、咯咯的笑声让初为人父的我体会到了无限的快乐。儿子八个月大时,长出了两颗洁白的门牙,牙床刚刚冒出牙尖时,他老是爱流口水,父亲便叫我拿竹筷沾了白酒放进儿子嘴里,他辣得直吸气,紧锁着眉头,口水就止住了。等儿子两颗门牙完全长出时,我和妻带了他去照了张相片,他张着嘴笑着,两颗洁白的门牙格外耀眼。就是这两颗门牙,让我追悔莫及。
  那天好像是在下着毛毛细雨,时而住了,时而又飘起来,妻子说她去我们承包地里看看,嘱我看好儿子。那个时候我还一直生活在梦中,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我把写了一半小小说的稿纸挪到床边。儿子正是想学着走路的时候,特别好动,我便一只手抓住他的脚,任由他在床上乱爬,一只手在稿纸上划着。我是真的不知道啥时把儿子的脚撒开的,儿子“哇”的一声哭喊把我惊醒,我慌乱地从地上抱起儿子,儿子已是满嘴鲜血,两颗洁白的门牙歪倒在一边,我抱着他发疯般地向连队卫生室狂奔,连队的卫生员也束手无策,我只好又抱着儿子向团场医院跑去,六公里的路程,我一路狂奔。儿子因牙床疼痛不停地哭嚎着,他似乎知道是我的错,一路上不停地用小手拍打着我早已挂满泪水的面颊,我只是重复着:“是爸爸的错,爸爸不好。”
  医生说,如果没有破坏牙床,到七八岁换牙时,牙还能长出来。医生那模棱两可的话让我很不安,尤其是儿子六岁时,刚学会摄影的我给他在果园里照了张相片,他穿着一件鲜红的夹克衫,双手叉腰,一只脚抬起踩在一棵歪倒的桃树上,一脸灿烂的笑容印在白雪皑皑的冬景里。我时常望着这张照片,懊悔地望着那张缺了两颗门牙依然灿烂的笑脸,想着那篇已经发表了的小小说,它是儿子的两颗乳牙换来的,许是从那个时候,我的作家梦醒了。
  儿子会跑以后,我曾经送他去连队的托儿所,只送了三四天,每次送他,他都是哭喊着抱着我的腿,我走出很远了还能听见他嘶哑的哭声。只要看见我去接他,他又哭嚎着向我扑来,两只小手紧紧地扣着我的脖子,回到家都不愿放开。无奈之中,到了农忙时节,就送了他去岳母那,一直到儿子入学,几乎是岳母将他带大的。即便是这样,每次去岳母家接他,他总是欢快地高喊着“爸爸……爸爸”向我奔来,扑入我的怀中,这种父子之间的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每每在岳母家吃罢饭,儿子就忙着找他的衣服和玩具,然后把一盒岳母招待我的红皮雪莲烟拿起装进我衣兜,拉着我嚷着回家,这一举动常常惹得岳母捧腹大笑,骂儿子是喂不家的小狗。
  儿子上学前班时,我已成为团场的一名土记者。由于工作很忙,時常下连队采访,回来后还要进暗房冲胶卷、洗照片,总是不能按时接他,学校离团场办公楼不远,我就让他放学后自己来办公室找我。有一天,我在暗房把急着要发的新闻照片洗好,天色已近黄昏,我急急地骑了车往回赶,离家还有五六公里路呢。回到家,妻问:“儿子呢?”我一惊,慌忙骑了车往团部跑,从暗房出来,我竟忘了去办公室找儿子。一路上,我把自行车骑得飞快,任由那辆破车叮叮当当乱响。我甚至期盼着,可能岳母今天会去接他。
  漆黑的办公楼里空无一人,办公楼门前也没有儿子的踪影,我高喊着儿子的乳名,焦急地在办公楼四周乱窜,我的喊声已经开始沙哑……突然,有个黑影哭喊着向我扑来,他紧紧抱着我哭道:“爸爸,我怕!”我搂着儿子,泪水夺眶而出,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儿子是我的全部。
  儿子上小学时,成绩是很好的,那时我正向着成为一名优秀新闻干事而奋斗着,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顶多是问问考试了没有,考了多少分。上初中时,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等我想起抓抓他的学习成绩时,已是无力回天了。有一次,我愤怒地撕了他的考试卷,极度冲动之下我甚至动手打了儿子,儿子却不屈不挠地冒出一句:“你给我这么大的压力干啥啊?”我一愣,有么,我真的给过儿子压力吗?我想起我那慈爱的父亲,他从不检查我的作业,放学以后任由我去疯玩,攻城、打沙包、捉迷藏,无论再晚也没有斥责过我,我的童年是快乐的。那么,我的儿子呢,我能还给他快乐的童年么?于是,我不再去苛求他的学习成绩。
  最终,儿子没能考上重点大学,我真的感到很愧疚,但却不能确认自己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正确和错误本来就是像好人和坏人一样很难界定的,为人之父真的很难,做父亲的总想把整个世界都给自己的儿女,但却不能够。尽管我感觉到对儿子的愧疚,但有一点我是可以聊以自慰的,那就是教儿子如何做人,是传统也罢,是祖训也罢,总算是给儿子留下的一点财富吧。
其他文献
一  王增辉这个名字,叫着响亮又顺口。但他的同村人却都叫他“王二狗”,连彭林有时也是这样叫。按理说,作为乡政府驻村扶贫干部,彭林不该这样,可王增辉这个人呐!唉!  那天中午,王增辉把乡长堵在村委会二楼的會议室里。乡长往左走,他往左堵。乡长往右走,他往右堵。乡长不得已停住脚,大声问:“你想干什么?”  “我要当贫困户!”王增辉梗着脖子,一副无赖相。  乡长皱起眉头。向会议室巡视一圈后,看了看坐在会议
期刊
编者按: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镇江新区宣传统战部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以讲话精神为指引,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强化学以致用的同时,进一步挖掘镇江新区红色资源内涵,聆听“圌山初心”,讲好红色故事,使红色资源焕发“红色魅力”,以“红色引擎”助推为民办实事提质增效。  史料提供人:赵福荣 孙淑华  核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相老师的《看座》。那篇小小说当时获得“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其语言云淡风轻,人物形象饱满,细节独特生动,多以“小”见大,有中短篇一样的容量与内涵,读着读着,我便喜欢上了。  同样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相裕亭老师的三本小说集,看到相老师新书封皮上的头像,我怎么也无法与相老师的文字联系在一起。一个山东大汉模样的人,却写出如此细腻的文字,我忍不住想探询其中的奥秘。  之前在
期刊
史料提供人:戴文华 孔庆文  核实整理人:翟桂芳 汤佩修  戴文华,女,1914年生,大港镇葛巷村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务农。  为革命站岗放哨  1942年至1948年间,位于大港镇葛巷村南的兆庆寺先后驻扎过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他们到处搜捕屠杀革命志士。离寺庙几十米之遥的三间小平房中,住着一位年轻妇女名叫戴文华。为了打击敌人,山北县县长赵文豹、县武工队长聂老虎和王思敏、赵鸟根等同志经常
期刊
史料来源:朱一鸣生前回忆录《半山庙战斗》  见证材料:《陈云阁回忆录》  核实整理人:王义祥 汤佩修  梅初,1920年生,无锡县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少年时出家为僧。解放后,曾任丹徒县佛教协会会长、丹徒县人大代表。1986年去世。  1946年12月28日(农历腊月初六),镇丹扬工委书记陈云阁和高俊杰、周忠等带领武工队员四十余人来到圌山区,当日晚在西林寺过夜。梅初热情安排好住宿。第二天拂晓,国民
期刊
编者按:  近日观影后,与友人讨论影片情节与内容时,友人说,在这名导演的所有作品中,无论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他最关注的永远都是人物情感的表达与归属。  本期栏目所刊发的几篇作品也是如此,作者们选择以节气、建筑、乐曲、食物等作为传递、抒发情感的媒介,用妥帖且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在回忆与叙述中将家国之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乃至人与动物的情感一一和盘托出。  那天,老同学夫妻俩来我
期刊
编者按:  《自由的呼吸(组诗)》作者以诗人独到的视角与笔触,将新疆伊犁州壮美独特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徐徐铺展开:“柔软的河水从雪山来”“一派繁花似锦的月”“芦苇黄衣后的伊犁河”……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恣意地欢笑。  父与子,既有血脉、基因的传承,往往又夹杂着些许微妙与神秘。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作品《父与子》被誉为全世界流传最为广泛的亲情漫画,本期栏目的这篇《愧对儿子》即是作者从父亲
期刊
纵然有千种滋养万般健身,我们  都無法逆转去那个该去的地方  有人在为拓展生命的宽度努力  有人则为延长生命的脉搏残喘  谦谦曾亭君——  不长的旅程留下了永恒的光影
期刊
说女人漂亮就说她“翩若惊鸿”,被女人瞟了一下就说是“惊鸿一瞥”。  “惊鸿”就是惊鸟。  鸟胆小,听到弦响,听到脚步,立即就会飞走。  它的样子是慌张的,惊恐的,忙乱的,是躲避,是逃难,姿势一点也不美。  即便是没有受到惊吓,鸟类正常起飞的姿势也丑。  这是有道理的。  从地面上升到空中,从行走演變为飞翔,状态的转换是通过起飞实现的。每个状态都有惯性,要打破谈何容易?  通过慢动作看短跑名将博尔特
期刊
10月1日国庆节就要到了。每到这个日子都会引起我对往日的回忆。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已从一个稚气少年变成了耄耋老人。但是岁月的流逝带不走我童年的记忆。解放前后鼓舞我们积极向上的歌曲,虽已久绝于耳,却又在脑海里复活了。  我曾经经历过日寇占领时期的苦难生活。1945年好不容易盼来抗战的胜利,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又把人们带入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我生活在镇江。1949年年初,临近解放,大多数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