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二题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xy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寓意谈
  
  文如其人。弥尔顿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困顿的后半辈子、他的家庭影响、甚至生理遗传、个人爱好、性格以及广博的学识等等,无一不反映在《失乐园这部鸿篇巨制中。他原来想写个戏剧,几次改变计划,到十七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才决定写成史诗的形式;复辟后潜居,全力继续写作,由他口授,由亲朋戚友代录,也雇文书记录。一六六七年初版只十卷,从一六七四年第二版起,各卷开头附提纲,扼要说明内容,并将第七、十两卷各一分为二,全诗成了十二卷,计一万零五百六十五行。
  《失乐园》的主要来源是《圣经》。据统计,它引用《旧约》有九百十三处,引用《新约》有四百九十处。钦定英译本《圣经》是一六一一年出的第一版。西洋是个宗教社会,不论信教与否,《圣经》是大家必读的,甚至不识字的也多半耳熟能详。但弥尔顿逐字引用的只有《创世记》第一至三章,别的都经过弥尔顿的加工生发、添枝加叶,为弥尔顿所用。《圣经》实际上是一部西洋信奉的宗教百科全书,兼收并蓄,庞杂得很,连同神话故事,我们都不必拘泥于原来的字句情节,正如我们不必完全相信《封神榜》、《西游记》等等一样,可以只知道个大概,把握其寓意就行了。
  艾略特在《弥尔顿》(一九四七)中说:英国十七世纪的内战就从来没有得出结论过,弥尔顿是这场内战的象征性人物。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希尔(C.Hill)在《弥尔顿与英国革命》(一九七七)一书中也指出:弥尔顿是人们争论最多的英国诗人,比对十七世纪革命本身争论得更多。确实,关于弥尔顿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失乐园》又是人们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诗篇。毁誉不一,争论不休;问题最多,没有定论。
  《失乐园》到底写的什么?写的怎样?是不是宗教史诗?谁是主角?撒但是好是坏?他代表什么?诗是否有弥尔顿所没有意识到的意义?人为什么堕落?得到的惩罚公正吗?诗人“向人类确证上帝的种种道路”没有?字面的意义与真实的感觉有无矛盾?如果有,又是怎样产生的?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读者边读边思考。而且,总的还可以问一问: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问题,还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诗内的对话可以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同一问题读者评论可不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以载道,道的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细心发掘出诗人原作统一贯串全诗的东西来。所谓发掘当然不是外加的,我的意思是要对原诗作仔细的分析。这是根本,是基础。否则,从虚到虚,人云亦云,想当然,便永远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来。对原诗没有透彻的理解,空发议论,不啻隔靴搔痒。读者至此,也许会问:那末,你说怎么样呢?
  我说:虽然我发现较迟,这却是鲁迅先生早就预见了的。十年浩劫中,我在“牛棚”里承好心人的帮助,有幸草草通读了《鲁迅全集》。鲁迅先生在《坟》一书的《摩罗诗力说》中写道:
  
  “撒但为状,复至狞厉。是诗〔指《失乐园》——笔者〕而后,人之恶撒但遂益深。然使震旦人士异其信仰者观之,则亚当之居伊甸,盖不殊于笼禽,不识不知,惟帝是悦,使无夭魔之诱,人类将无由生。故世间人,当蔑弗秉有魔血,惠之及人世者,撒但其首矣。然为基督宗徒,则身被此名,正如中国所谓叛道,人群共弃,艰于置身,非强怒善战豁达能思之士,不任受也。”
  
  这番话道出了,不信宗教的中国人应该有,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不信宗教,我们就不容易戴上有色眼镜。我并不高明,迄今还是三十多年前的不成熟的看法,只是“四人帮”倒台后,我有幸业余重操旧业,又译了一遍,原有的感觉似乎已较为明确。鄙陋之见,本不足为外人道,但很愿意以有生之年,为《失乐园》研究添砖加瓦,所以略述个人的一些感觉,供读者思考。
  我觉得《失乐园》全诗一开头就有一明一暗的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一是字面上或思想上、理论上的意义,它诉诸我们的理智。一是实际上具体生动、艺术上的描绘,它直扣我们的心弦。这两者是有距离的或矛盾的。字面上抽象干枯的意义是一回事。艺术上有声有色、生龙活虎、入情入理的渲染描绘,牵动我们的感情又是另一回事。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是由此而产生的。让我们以此通观全诗,就主要问题简单说一说。
  弥尔顿是清教徒,生长在宗教社会,他一生一开始就英勇顽强地卷入宗教与政治二而一密切联系的斗争旋涡里去,是革命的象征,是革命的巨人。他最后用史诗的形式,通过他个人的体会,把他所处的英国革命的时代反映进人类的悲剧:围绕对人的意志的考验说明人的自由幸福。他自然就借用了宗教故事。上帝凭空生出个神子来;不说明理由竟要居撒但之上。原来居一神之下万神之上的撒但自然对这种封建专制式的蛮横不服气。人间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弥尔顿积极替革命辩护;天国的专制帝王当然也可以反叛,甚至推翻。在天国之战中,撒但不是曾用新发明的武器一度获胜吗?后来失败,那是因为神子(查理二世)使用了继承父王所赖以逞威的封建威力。因为当时革命力量居于少数,只三分之一。弥尔顿始终站在革命一边。撒但代表革命,敢于反抗暴君,所以弥尔顿着力描绘他,形象魁伟有力,鲜明生动,远远胜过上帝。弥尔顿死命帮助克伦威尔政府工作,理论上走在革命前面,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双眼。他看出了革命的危机或问题,对头头、将军有所提醒,只是诗(见第十五至第十七首十四行诗)不宜于当时发表。革命终于失败,他自然很沉痛。这就是为什么他在渲染撒但的同时又以个别辞语鞭挞撒但的道理。爱之深,责之严。骚拉说弥尔顿是主角,雪莱则以撒但为主角,就是说撒但是弥尔顿,都说不通。作品是作家生活经验的结晶,这样说等于没有说,而且弥尔顿没有认识到思想上的局限性,他没有感觉到自己有多大的缺点,从未痛骂过自己。说撒但是克伦威尔,庶几近之,因为撒但寻人报复与克伦威尔一六四七年进军伦敦有类似的心理——怕失去领导地位。但是,弥尔顿决不会愿意把他的鞭挞撒但跟克伦威尔复辟后被鞭尸相提并论,尽管他对克伦威尔本人是有看法的。不如说撒但代表着革命力量。所以别林斯基认为长诗《失乐园》是“对打倒权威的起义的颂扬”。
  按弥尔顿描绘的形象说,撤但能量极大,有人情味,会七十二变,最使读者感到兴趣,又代表革命,他应该是主角。但是,弥尔顿另有安排。地球虽小,是宇宙的中心,人是地球的主人,地球长万物以滋养人,日月星辰都向地球居民献殷勤。《失乐园》以人间戏剧为核心,人的堕落是枢纽,亚当虽在前台,夏娃却为求知而率先堕落,所以我说夏娃是《失乐园》的巾帼英雄。弥尔顿一生嗜知识如性命。他竭力赞助革命,给革命提意见;革命失败,痛定思痛,他认为革命失败是由于无远见,无远见则是由于无知;无知则无自由可言,无自由也就无幸福,所以人应该为求知而不惜牺牲性命。
  在禁令与堕落的问题上,上帝显得独断专横,不通情理,甚至是故意刁难。因为:一、上帝不讲道理,要人绝对服从;二、预见到人要堕落,而下禁令,这是恶作剧。求知是人的天性或本能,要不然人怎么是万物之灵。人是上帝所造,上帝赋与本能,却又要人不顺乎本能,反要求人违反本能。这是十足的刁难。应该说禁食知识之果本身就说明禁令的荒谬性,也从而象征堕落的合理性。三、人在没有经验的时候,总要亲自实践一下才肯歇手。这是人情之常。明明是知识树,却不让人吃它的果子而获知识。派天使去提出警告,等于是给了暗示,适足以促使堕落。人的堕落是必然的。撒但附入蛇身引诱夏娃入彀时的对话,既有辩证法,又符合夏娃的心理状态,读者设身处地恐怕也是要上当的,而且是乐意的。
  奇怪的是:人的堕落是全诗的中心环节,可是偏偏在人为什么会堕落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上,资产阶级学者讨论了几百年,仍得不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来。格林劳和骚拉错误地认为人因好色而堕落。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亚当和夏娃堕落前已经结为伴侣,而且是夏娃先堕落的,夏娃何好色之有?蒂利亚德说头脑琐屑是夏娃堕落的原因,而亚当则是因为爱群居,好色是堕落的结果。这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忽略了原诗的大部分。其实原诗清清楚楚说明:人的堕落是由于求知的欲望。不久前,看到刘易斯教授在他那本颇有影响的《<失乐园>序言》一书中认为夏娃是因骄傲而堕落的,亚当则因为宠爱妻子。这种说法不仅是皮毛之见,还是错误的。他既没有抓住主要因素,也否定了婚姻的爱情。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值得另行论述。
  弥尔顿把上帝描绘成抽象、不合情理、不可信的,描绘人则是入情入理的。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人都有是非、善恶好坏的抉择,患得患失的考虑,也就是思想不免有个辩证的过程。我并不想给弥尔顿戴上现代人的帽子,我只认为他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还之以本来面目。所以我说《失乐园》实际上不纯粹是宗教史诗。禁令与堕落间的矛盾,归根结底是个自由意志问题。他想说明人没有自由也就没有幸福。他对革命最后抱悲观的态度,所以《失乐园》中人被逐出了乐园。什么是自由几乎是贯穿全诗的题目,许多地方都与幸福联结在一起,这也值得分析清楚,弥尔顿所要的自由到底是什么。
  弥尔顿要离婚而又接受玛丽·鲍威尔的忏悔求饶。这看来似乎矛盾,是理论与实际或情感的脱节。但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人毕竟还是感情的动物。弥尔顿的骑士精神不能不说是可贵的。亚当因夏娃上当受骗,吃禁果而堕落,就要招致死亡,起初是惊得发呆,接着又着急,又抱怨,至于绝望,继而又作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选择。因为爱情已经将他和她维系在一起,永远不可分离。这似乎也矛盾。然而,两极相见是常有的事。矛盾的统一嘛!无我的境界当然很高,只是很少。明知要粉身碎骨而仍勇于牺牲的精神,多少当代英雄为国捐躯,也极可贵。亚当这种殉情的品质,从伦理道德上看也是极难能可贵的。矛盾斗争结果下了殉情的决心,难道不是符合情理,大家都赞许的吗?责为宠妻,不是将爱情庸俗化了吗?当然这里我这样说,是因为夏娃为求知而“堕落”是无可避免的。
  最后的结尾也是个矛盾。从“向人类确证上帝的种种道路”的需要出发,弥尔顿让迈克尔用蒙太奇的手法向亚当展示了未来,议论一番,让亚当懂得人由原罪而堕落,却因神子降世赎罪而得救,因而“……不会/不愿意离开这乐园,而是将拥有/一座你内心的乐园,更幸福得多”。夏娃在睡梦中也了解了一切,主动要亚当带路,说是:反正我将生孩子来挽救一切,你要离开,我们就一起走吧。按下达的惩罚说,亚当和夏娃出乐园后,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生活也可以自得其乐,颇有田园诗意的。但是从感情上说,我们不禁替他们惋惜,乐园太美了,因求知而给撵走,他们自己也“恋恋不舍”,“自然落了泪”。理论的叙述是苍白的,具体的描述是动人的。其实这诗人自己也意识到,为了防止他们被赶走后又偷偷溜回去,让他们回首望去,看见“舞动着闪耀的飞剑”,“他们手携手以踯躅而缓慢的步伐/通过伊甸园走向孤寂的征途”。全诗结束,结束得“凄凄惨惨戚戚”。所以上帝的种种道路只确证在文字上。惩罚不是罪有应得的。这也说明由于思想上的局限性,诗人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或归宿。
  中国人的分析研究或理解是不是符合外国诗人的原意呢?我想艺术杰作是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大家虽然习惯不尽相同,但不同时代的作品都可以有共同欣赏的一面,也有可以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的一面。我们的具体分析,只要是自然的,不牵强附会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那就起码可以为原作增添光彩。以中国人特有的气质,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反宗教、反传统、反权威的观点,除少数开明人士外,西洋人士当然是一时难以接受的。那也无关宏旨。我们的目的在洋为中用。我们还是要介绍、翻译,作深入研究,吸取营养。我们只问自己是否出于真诚的爱好,真实的分析。真理迟早会见天日。中国人就是要有中国人的治学态度和气派。
  我觉得也该提醒一下:全诗既是弥尔顿一生生活、活动、思想的总结,自不免多所隐射,针砭时弊;但我觉得不能过分穿凿,落入红学“索隐派”的窠臼。因为《失乐园》远不是说教的理论著作,决不是个人的传记,也不是历史的记述,诗人是有所生发的。天时、地利、人和嘛,要具体从这三方面深入了解其根本的东西。我们不必因撒但爆开头颅而生“罪恶”,又与“罪恶”调情而生“死亡”,就指责诗人荒诞不经。宗教与迷信似有一纸之隔,其实都与荒诞为邻。基督不是非人世怀孕而出生的吗?《圣经·创世记》第十九章所多玛城被焚后,罗得女儿不是设计父女同寝以存留后裔的吗?撒但与“罪恶”以及“死亡”的关系,我们只见出其寓意就行了,思想不纯是罪恶的根源,罪恶至极必然招致死亡。
  
  二、诗意谈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面留下自己的肉血,才应该进行写作。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第1卷第432页上评论说:“弥尔顿出于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
  确实,弥尔顿过的是史诗般的一生,他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他的思想直接来自他亲身的经历。他为革命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老而弥坚,盲而弥坚。《失乐园》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好的总结。他英勇顽强的一生,必然就写出了雄浑壮丽的诗篇。
  他的诗常出现长句子,结构复杂,引经据典。我劝读者不要泄气,句法结构很快可以习惯,即使偶尔有搞不清的,也不妨害你了解诗句的总体意义。英国人自己也有不同分析,甚至有存疑的。神话传说自然要查注知道个大致情况,《圣经》的故事则掌握其精神也就行了。诗一般要多朗诵,多体会,特别是弥尔顿音乐感特别强的东西。弥尔顿的素诗一般要比押尾韵的诗念得快些,不重要的地方可以迅速带过。他想象丰富,旁征博引,一气呵成,很少在行尾结束句子而停住换气,虽然有时可以顺义组略加停顿,大多数是跨行连读。他的义组一层接一层,连续不断,个别原来不懂的,在念的过程中可能豁然贯通。念多了,你就觉得节奏明快、音调铿锵、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意义自明。你会不自觉地由低而高地朗诵起来,上气不接下气。请试着念一下前面所引的开始描绘撒但的容易懂的两句吧。熟能生巧,结结巴巴自然就没意味了。这也许是诗的一般规律,但是弥尔顿的诗特别是这样。懂英语的读者不妨拿原诗来试一试。弥尔顿雄伟庄丽的诗体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当然也有它精细亲切的一面。
  诗人描写时,用典设喻,内外古今,无所不包,一地一名都有所选择,象是在夸耀学识渊博一样。其实这也是史诗雄伟的需要。上帝是无始无终、无所不在的存在,开天辟地,演出宇宙万物、世态炎凉,原罪祸及子孙,代代相传,永无穷尽。所以弥尔顿的史诗涉及无始无终的时间。具体描写时,视界之广又非前人所能及。抽象点讲,是难以想象的无限的宇宙。弥尔顿是杂家,世界的文史哲、天文、地理、冶金等等几乎无所不知,天动说、地动说他都加以利用。他不但了解上帝创造的天外有天,也臆测星系外另有星系。他猫写的天国的战争是够雄伟奇特的,撒但居然发明火药,放排炮,使天兵天将狼狈不堪,逼得他们把山头一个个拔起来扔向敌阵。洪水泛滥与世界毁灭的景象自然壮观。就举最近见到的杨周翰先生《攻玉集》第九十三页上的引诗(XI:377-412)来说吧。读者翻开地图来一一查找地名,就会发现,所指地域之广,东西南北跨越欧、亚、非三洲,哪里是登高山所能见到的,分明是诗人运用心灵的眼睛,驰骋想象的结果,所以连地球背面的墨西哥等地也见到了。《失乐园》描写的空间真是无所不包。虽说现代读者读来费劲,必须查明地图,弄清历史才了然,可能认为是败笔。但是这些都给史诗带来雄伟的气势,也是《失乐园》词义浓缩的表现之一,是出于史诗的需要。他当时的读者在资本主义兴起,向外扩张,东西文化交流,引出好奇心的情况下,起码是不难理解的。弥尔顿不能对后来的读者负责。我国的《诗经》来自民间,屈原的《离骚》忧国忧民,现代读者不看注释怕也读不懂多少。我们总不能指摘荷马,说他教人杀戮抢劫,宣扬“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指摘维吉尔,说他为缔造罗马帝国而宣扬自我牺牲。弥尔顿敢于革命,敢于创新,他为写全人类的悲剧,竭尽全力,创造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气势磅礴的诗体。应该说《失乐园》是空前的,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弥尔顿。
  十八世纪中叶,约翰生博士开始对《失乐园》有微辞,认为弥尔顿的文字拉丁文影响太大,糟蹋了英语。十九世纪的济慈也为了保持英语的纯洁性而没写完模仿弥尔顿而创作的《海壁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艾略特也攻击弥尔顿,说他的诗库的语言脱离人民,割裂思想和情感,开始了意识感的分裂瓦解,因而污染了玄学派诗人马威尔以来的英诗;二十年后虽然有所缓和,也只是说读读弥尔顿没有坏处而已。其实语言文字,不同民族的文化只要交流,总是相互影响增益的。不是乔叟就引进了南欧关于音步、节奏的整套办法的吗?何况弥尔顿还没有沿用拉丁文的词尾变化呢。至于说脱离人民,弥尔顿容或有之,他有自知之明,
  
  ……虽然少,也找到知音;
  
  但是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弥尔顿毕竟是在写诗,诗的语言与日常人民的语言必然有相当的距离,连散文也只是口语化程度高一点,也还是经过提炼的。莎士比亚时代的人说话何尝象念诗唱歌呢?二、弥尔顿坚持革命,不怕死,几乎是象许褚那样赤膊上阵的,革命失败后,找知心同道的,能有几人?三、他心目中确实没有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那是时代使然,我们不能给他戴上现代的帽子。若说产生不好的影响,各时代有各时代的特色,不同时代的诗人各有使命,各有所好,后人不加区别,因仰慕而仿效,画虎不成反类犬,怎能怪弥尔顿。我国读者也宜从中吸取教训,洋为中用,不能机械地套用。
  弥尔顿着力描写的是前面的两卷,这是就《失乐园》各卷相互对比而言的。创世与启示以及为说明诗“向人类确证上帝的种种道路”而发的议论自然显得黯然失色。但这是出于全局的需要,用诗的形式写出这些来也是颇不容易的。虽哲理多于诗意,其中仍偶有美丽的篇章。
  诗一开始对上帝和撒但的描绘就形成鲜明的对比。上帝孕育宇宙在无边无际的混沌之上,象鸽子展开巨翅在抱蛋。大则大矣,只是难以想象,总显得抽象、灰暗、遥远。且看撒但,静则:
  
  脑袋高高露出了浪尖,那双眼
  炯炯闪着光,同时身躯四肢
  匍伏在火海上伸展得颀长宽广,
  庞然大物,黑压压晃荡一大片,
  犹如神话里称呼的身量魁梧,
  和岳夫争雄长的泰坦式或地生巨人,
  昔日穴居塔苏斯的布赖亚里阿的
  泰丰,或如利维坦,那海上巨兽,
  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数他最大,
  他,游泳搏击那海洋洪流。
  他,偶尔在挪威海上安睡,
  困难中摸黑前进的扁舟舵手,
  如海员们说的,认为是岛屿,常常
  在他的鳞甲上抛上锚儿来歇足,
  停泊在他身旁下风处,这时黑夜
  笼罩着海洋,晨曦竟姗姗来迟。
  
  动则:
  
  他立即腾空而起,魁伟的身躯
  冲离海面;左右两边的火焰
  被推了回去,斜吐着火舌,滚滚
  巨浪,中间留下个可怖的空谷。
  然后他展开双翅高高飞起,
  浮游在昏暗的空气上,连那空气
  也感到沉甸甸不同一般;……
  
  描写得具体生动。静如泰山,静中有动,拿巨人的争雄长、搏击,舵手的赶路、停泊来衬映他的匍伏、伸展。其大无比,虽说是“黑夜笼罩着海洋”,却似乎是让他的身躯遮住了晨曦,海员们第二天盼望急速 启程上路,天却似乎亮得特别迟了。动若蛟龙,他一腾空,地狱之火被推出滚滚巨浪,火海上留下深壑巨谷。这是何等气势。动中有静,硕大无朋的躯体居然浮游在太空之上,却压得有沉甸甸的感觉,不但空气的浮力感觉到了,甚至由空气传导给读者了。雄浑中不失细腻。
  诗人想象力的丰富还表现在另一方面。拉斐尔受命去地球上伊甸乐园给人去报警,他一出天门就见到这新世界,弥尔顿描述说:他见到的地球——
  
  ……宛如伽利略在夜间
  用那架望远镜,是耶非耶地,观测到
  月宫上依稀可辨的乡国丘田;
  或如航海者在息克雷提群岛中
  窥见提洛斯或萨摩斯初现时只是
  朦胧的一丁点。………………
  
  星体在天空中飞行犹如船舶在海洋里航行,这我们容易想象。在广阔无垠、水天一色之际,极远处那一丁点依稀可辨的东西,不管是去是来,就象是卫星远去,最后“朦胧的一丁点”。弥尔顿当然望过月亮,见过飞鸟,但他只有航海的经验,没坐过飞机。他却把海空结合在一起,不,简直是把现代宇航员的感觉传达给我们了。我们不但可以想象,而且懂得,还很欣赏。为什么能这样?而且还是诗人失明以后写的呢。事物有类似可比的,也有可以凭寻常的情理加以推想的。弥尔顿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运用想象力,形象巧妙地把实际的或应有的感觉传达给我们了。缺乏想象力,不运用形象思维,诗也就不存在了。诗人的高明在于从寻常处见出不寻常来。别人没看到,他却捕捉住,写出来与人共赏。诗当然可以直接扣人心弦,但象《失乐园》那样写全人类的史诗,人们要真正理解它确实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现在对它进行研究就是想努力发掘它真正的意义,缩短这一过程。创作难,真正的欣赏亦难。弥尔顿似乎古奥难懂,这是由他要为英语写出一部超越荷马、维吉尔之上的空前的史诗所决定的。经研究、分析、解释,我们了解了,熟悉了,他何尝真正脱离生活呢?
  又如,拉斐尔叙述撒但一伙偷偷撤到大北方去时,诗人描写说:
  
  …………撒但和他的部队
  已急急鼓翅飞得很远,这一伙
  如夜间的繁星多得不可胜数,
  或如晨星,如太阳点缀在每一片
  树叶、每一朵花儿上面的露珠。
  
  请注意,撒但及其追随者当时还没有堕落,周身有天神的晕光。他们一伙在天空中飞行,数不清有多少,远看象夜间的繁星,或象清晨依稀可寻的星星,望久了也许还冒眼花。这容易想象。下面又说,清晨露珠在旭日的照耀下,在叶面,在花瓣上熠熠闪光。这又是盲诗人运用想象按情理推想的该有的情景。一远一近,状物入神。难怪十九世纪桂冠诗人丁尼生惊呼:“这老头想象力多么神奇卓越!他状物入神比谁都高明。”
  
  (《失乐园》,[英〕弥尔顿著,金发译,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题头弥尔顿像,丁聪作)
其他文献
我第二次去美国时在弗吉尼亚大学英语系旁听一些课程,更多的时间是在图书馆里读书,研究自己的课题。开学后没多久,我就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第一是大学图书馆新书陈列处的书架
大家到海边去都是消暑度假,对装备的要求并不苛刻,但带上合适的装备,能使你的海滨之行乐趣大增。有一些装备是必需品,有一些属于奢侈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来决定带些
俗话说“女人是养出来的”一点也不假.现在的女人面对很大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时常加班熬夜,心情不好,如果不能多疼自己一点,很容易容颜憔悴哦.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煲些靓汤来补
它曾经是英国女王的座上宾,曾经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钟爱的宠物,经过历史的变迁,它来到我们身边,成为降临在人间的天使,赢得了人们的欢心。 It used to be the guest of the
29例麻风病(瘤型20例,结核样型6例,界线类3例)的病损皮肤和其中8例患者非病损皮肤内神经末梢的改变,与两例正常皮肤对照。对用Bielshowsky—Gross神经轴突银浸法的标本,连续
继“腹会阴切除肛门括约肌成形术治疗直肠下段癌26例的临床应用”这个研究题目之后,于今年8月至11月的三个月内,我们又用腹会阴切除股薄肌肌瓣转移加结肠套叠代括约肌的肛门
大肠癌是引起低位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处理意见有分歧。现将我院26年收治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137例经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1960~1985年收治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
对39例原发性小肝细胞癌(MHCC)的49个病灶进行分析,研究CT的检出能力及MHCC的CT表现。高分辨率的CT扫描机也只能识别2cm的癌灶。MHCC的CT表现可分为4类:L_1,L_2,I_1和I_2型。
患者沈某,男,38岁。入院前1年开始咳嗽、胸痛,两个月前开始气促、颜面及下肢浮肿,胸片报告“纵膈肿瘤”,于1986年2月20日入院。查体:血压150/90mmHg、脉搏82次/分,呼吸26次/
“玄学”和“诗”,是如此不协调,不和谐的两个词儿,它们结合而成的“玄学派诗歌”,当然会给人一种怪诞诡谲的印象了。今天要向读者介绍的,就是起源于十七世纪,而在二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