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旧工业建筑是很多工业城市中的特色产物,在以往工业鼎盛的时期,工业建筑一度成为推动城市生产的助力。而随着当前第三产业的兴起,工业城市中的大量旧工业建筑的处理成了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难题。而文章从透明性视角入手,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设计进行了研究,将工业建筑变为城市中的独特景观之一,进一步发挥了其作为城市建筑的价值。
关键词 工业建筑 透明性视角 城市景观设计 城建规划
1 引言
工业建筑主要指工厂及工厂中供人员居住和生活的建筑设施等,在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时期,大量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代表着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特色,虽然工业建筑不以美观为第一设计要素,但依旧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而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变革,城市中大量的工业建筑成为废弃建筑,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但工业建筑不仅具有工具属性,对于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来说,工业建筑也成为承载城市文明和发展历史的印记,因此很难被随意拆除。而将其进行再利用和设计,发挥旧工业建筑的景观作用,某种程度上也是延续城市发展历史的一种有效方式。
2 透明性视角
2.1 透明性视角概述
透明性视角最早被用于艺术创作领域,主要用于立体主义绘画。透明性视角通过透明的墙体和顶棚等,将内部的细节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从而成为某种展示需求的载体。在建筑领域,透明性视角最早出现在“包豪斯校舍”中,通过应用透明的幕墙,将建筑内部的空间层次展示出来,以此来表达一种空间重叠的关系。
柯布西耶的“加歇别墅”也是透明性视角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应用方式,虽然该建筑中使用了透明的玻璃幕墙,但设计者并未单纯地强调玻璃幕墙的透明属性,而是通过整体透明的建筑展示其内部的空间关系,不同的人能够对该建筑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也是透明性视角的一种利用方式。
2.2 基于透明性视角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
在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再利用时,重点需要处理的问题为如何将旧工业建筑融入到新的城市环境中和如何利用旧工业建筑展示城市的工业历史[1]。考虑到现代城市的建筑设计方式,将透明性设计原则应用到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方面,是激发建筑潜在活力和将新旧建筑完美结合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工业建筑为确保实用,通常会使用较为厚重的墙体,一般采光和通风较差,很多建筑同外界之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一种现代建筑特有的“轻盈感”。因此,为了让透明性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需要结合多种材料对建筑进行全面改造。
将全透明材料应用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中,可以将建筑内部的结构完全展示出来,这种设计方式更注重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直接联系,可以将建筑变得更加“轻盈”,适合作为办公建筑。例如,荷兰鹿特丹的“梦工厂”办公楼,由原先的工业建筑更换为透明的玻璃幕墙后改造而成,建筑物外就是海港,能够使建筑物内的人直接感受到来自大海的风光,同时增强了建筑的采光度。
半透明材料,如磨砂玻璃等,能够透过一部分光线,将这种材料应用到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上,能够实现为建筑物内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建筑物内的人也能感知外部的变化。例如,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由当地老旧的工业建筑改建而成,其上部的“光梁”中应用了半透明材料,使进入建筑物的光线更加柔和,有利于博物馆内的观众集中注意力。
3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中透明性视角的利用策略
3.1 空间纹理的渗透和织补
旧工业建筑多为以往时代的产物,因此会与当前现代化的城市设计风格产生相当大的冲突。为了消除这种冲突,将旧工业建筑和城市景观有机结合,需要对城市的空间纹理进行适当的渗透和织补,建立城市景观和工业建筑之间的缓冲地带,减少旧工业建筑在城市中的突兀感。
3.1.1 打开工业建筑的“界面”
工业建筑由于考虑到工业生产的属性,多数为封闭状态,因此在进行改造时难以和城市现有的景观环境融合。为此,在改造旧工业建筑时,应当适当打开建筑的“界面”,让建筑外部环境成为建筑的延伸,进而连接到城市景观中,从而将城市和建筑进行融合。
利用透明建筑材料的透明特性,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将工业建筑中和城市连接的部分更换为透明材料,将建筑与城市连接到一起,这样在进入工业建筑时就会产生一种“城市景观—城市和工业建筑的交界处—工业建筑内部”的过渡,而采用透明材料装饰工业建筑的外表面可以让建筑外部的人了解到建筑内部的情况,从而为进入建筑中的过渡做准备。
透明性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建筑物改造后的属性选择,如对改造为办公楼之类的建筑,可以直接使用全透明玻璃幕墙,在进入建筑内部之前可以明晰建筑内部的状态。但是,对于改造为博物馆之类的工业建筑,出于保密性考虑,可以使用半透明材料,通过材料的透光可以明确建筑物内部的基本属性,但详细了解仍需要进入。
3.1.2 营造共享空间
对于建筑物数量较多的工业建筑集群,由于这些建筑之间的联系往往较弱,因此可以采用营造共享空间的方式将建筑物连接起来,使城市空间更加连贯。营造共享空间的方式虽然没有使用透明的建筑材料,但也是透明性视角在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一种体现。透明性视角强调的不仅是建筑改造上的透明,也有为作为欣赏建筑物的观众的内心带来的一种“现象”透明感,即没有使用透明材料的前提下,也能有相同的感受。例如,在上海8號桥项目中,设计师在大量的工业建筑集群中布置了大量的庭院、连廊、天桥等连接设施作为共享空间,使建筑本身呈现出了一种层次叠加和穿插的感觉,达到了与应用透明材料相同的效果,这也是透明性视角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一种应用。
3.2 延续工业文明
对城市中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延续城市中的工业文明,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2.1 延续建筑的结构和形态
工业建筑的工业生产属性的最大体现就是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形态,因此为了延续城市的工业文明,在改造旧工业建筑时至少不能随意改动建筑物的结构和形态。在对建筑物进行扩建时,扩建的部分也应当遵循建筑物原本的形态和结构。
3.2.2 建筑物材料的展示
工业建筑与普通的民用建筑不同,为实现工业生产,工业建筑中会使用不同于民用建筑的建筑材料,因此工业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本身也是建筑工业属性的一种体现。在改造工业建筑时,如果能将建筑物的材料展示出来,也是通过工业建筑展示城市工业文明的一种方式。例如,798艺术区的木木美术馆,由原电子厂的工业建筑改造而成,而在进行建筑外墙的处理时,特意采用了电子厂常用的镀锌铁网,将其覆盖在建筑的外墙之上,从而利用建筑物本身传达了工业建筑原本的功能,展示了该区域曾经作为工业区的独特风貌。
3.2.3 历史场景重现
历史场景重现可以说是最有力的展示工业文明的方式,在改造工业建筑时,可以还原工业生产中的部分场景,并将其作为参观用的景观。例如,中山岐江公园由原造船厂改造而成,在改造时特地保留了造船厂的机器设备和水塔等工业设施,为观众还原了当时造船厂工作时的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是透明性视角的一种体现,可以增强观众对原造船厂的认同感,更有效地展示城市的工业文明。
4 结论
在此对透明性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和设计进行了研究,透明性视角本质上是一种层次感鲜明的观感理念,使观众身临其境。透明性视角中的观感既可以通过使用透明材料营造,也可以通过布置场景的方式营造。在对城市中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时,一方面应当注意传统建筑和现代城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另一方面应当将工业建筑中原有的展示工业文明和发展历史的属性保留下来。而本文对这两部分进行了阐述,期待能够为工业城市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顾方荣,吴蔚.浅析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天然采光设计[J].山西建筑,2019,45(22):134-135.
关键词 工业建筑 透明性视角 城市景观设计 城建规划
1 引言
工业建筑主要指工厂及工厂中供人员居住和生活的建筑设施等,在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时期,大量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代表着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特色,虽然工业建筑不以美观为第一设计要素,但依旧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而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变革,城市中大量的工业建筑成为废弃建筑,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但工业建筑不仅具有工具属性,对于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来说,工业建筑也成为承载城市文明和发展历史的印记,因此很难被随意拆除。而将其进行再利用和设计,发挥旧工业建筑的景观作用,某种程度上也是延续城市发展历史的一种有效方式。
2 透明性视角
2.1 透明性视角概述
透明性视角最早被用于艺术创作领域,主要用于立体主义绘画。透明性视角通过透明的墙体和顶棚等,将内部的细节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从而成为某种展示需求的载体。在建筑领域,透明性视角最早出现在“包豪斯校舍”中,通过应用透明的幕墙,将建筑内部的空间层次展示出来,以此来表达一种空间重叠的关系。
柯布西耶的“加歇别墅”也是透明性视角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应用方式,虽然该建筑中使用了透明的玻璃幕墙,但设计者并未单纯地强调玻璃幕墙的透明属性,而是通过整体透明的建筑展示其内部的空间关系,不同的人能够对该建筑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也是透明性视角的一种利用方式。
2.2 基于透明性视角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
在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再利用时,重点需要处理的问题为如何将旧工业建筑融入到新的城市环境中和如何利用旧工业建筑展示城市的工业历史[1]。考虑到现代城市的建筑设计方式,将透明性设计原则应用到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方面,是激发建筑潜在活力和将新旧建筑完美结合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工业建筑为确保实用,通常会使用较为厚重的墙体,一般采光和通风较差,很多建筑同外界之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一种现代建筑特有的“轻盈感”。因此,为了让透明性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需要结合多种材料对建筑进行全面改造。
将全透明材料应用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中,可以将建筑内部的结构完全展示出来,这种设计方式更注重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直接联系,可以将建筑变得更加“轻盈”,适合作为办公建筑。例如,荷兰鹿特丹的“梦工厂”办公楼,由原先的工业建筑更换为透明的玻璃幕墙后改造而成,建筑物外就是海港,能够使建筑物内的人直接感受到来自大海的风光,同时增强了建筑的采光度。
半透明材料,如磨砂玻璃等,能够透过一部分光线,将这种材料应用到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上,能够实现为建筑物内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建筑物内的人也能感知外部的变化。例如,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由当地老旧的工业建筑改建而成,其上部的“光梁”中应用了半透明材料,使进入建筑物的光线更加柔和,有利于博物馆内的观众集中注意力。
3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中透明性视角的利用策略
3.1 空间纹理的渗透和织补
旧工业建筑多为以往时代的产物,因此会与当前现代化的城市设计风格产生相当大的冲突。为了消除这种冲突,将旧工业建筑和城市景观有机结合,需要对城市的空间纹理进行适当的渗透和织补,建立城市景观和工业建筑之间的缓冲地带,减少旧工业建筑在城市中的突兀感。
3.1.1 打开工业建筑的“界面”
工业建筑由于考虑到工业生产的属性,多数为封闭状态,因此在进行改造时难以和城市现有的景观环境融合。为此,在改造旧工业建筑时,应当适当打开建筑的“界面”,让建筑外部环境成为建筑的延伸,进而连接到城市景观中,从而将城市和建筑进行融合。
利用透明建筑材料的透明特性,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将工业建筑中和城市连接的部分更换为透明材料,将建筑与城市连接到一起,这样在进入工业建筑时就会产生一种“城市景观—城市和工业建筑的交界处—工业建筑内部”的过渡,而采用透明材料装饰工业建筑的外表面可以让建筑外部的人了解到建筑内部的情况,从而为进入建筑中的过渡做准备。
透明性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建筑物改造后的属性选择,如对改造为办公楼之类的建筑,可以直接使用全透明玻璃幕墙,在进入建筑内部之前可以明晰建筑内部的状态。但是,对于改造为博物馆之类的工业建筑,出于保密性考虑,可以使用半透明材料,通过材料的透光可以明确建筑物内部的基本属性,但详细了解仍需要进入。
3.1.2 营造共享空间
对于建筑物数量较多的工业建筑集群,由于这些建筑之间的联系往往较弱,因此可以采用营造共享空间的方式将建筑物连接起来,使城市空间更加连贯。营造共享空间的方式虽然没有使用透明的建筑材料,但也是透明性视角在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一种体现。透明性视角强调的不仅是建筑改造上的透明,也有为作为欣赏建筑物的观众的内心带来的一种“现象”透明感,即没有使用透明材料的前提下,也能有相同的感受。例如,在上海8號桥项目中,设计师在大量的工业建筑集群中布置了大量的庭院、连廊、天桥等连接设施作为共享空间,使建筑本身呈现出了一种层次叠加和穿插的感觉,达到了与应用透明材料相同的效果,这也是透明性视角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一种应用。
3.2 延续工业文明
对城市中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延续城市中的工业文明,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2.1 延续建筑的结构和形态
工业建筑的工业生产属性的最大体现就是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形态,因此为了延续城市的工业文明,在改造旧工业建筑时至少不能随意改动建筑物的结构和形态。在对建筑物进行扩建时,扩建的部分也应当遵循建筑物原本的形态和结构。
3.2.2 建筑物材料的展示
工业建筑与普通的民用建筑不同,为实现工业生产,工业建筑中会使用不同于民用建筑的建筑材料,因此工业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本身也是建筑工业属性的一种体现。在改造工业建筑时,如果能将建筑物的材料展示出来,也是通过工业建筑展示城市工业文明的一种方式。例如,798艺术区的木木美术馆,由原电子厂的工业建筑改造而成,而在进行建筑外墙的处理时,特意采用了电子厂常用的镀锌铁网,将其覆盖在建筑的外墙之上,从而利用建筑物本身传达了工业建筑原本的功能,展示了该区域曾经作为工业区的独特风貌。
3.2.3 历史场景重现
历史场景重现可以说是最有力的展示工业文明的方式,在改造工业建筑时,可以还原工业生产中的部分场景,并将其作为参观用的景观。例如,中山岐江公园由原造船厂改造而成,在改造时特地保留了造船厂的机器设备和水塔等工业设施,为观众还原了当时造船厂工作时的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是透明性视角的一种体现,可以增强观众对原造船厂的认同感,更有效地展示城市的工业文明。
4 结论
在此对透明性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和设计进行了研究,透明性视角本质上是一种层次感鲜明的观感理念,使观众身临其境。透明性视角中的观感既可以通过使用透明材料营造,也可以通过布置场景的方式营造。在对城市中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时,一方面应当注意传统建筑和现代城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另一方面应当将工业建筑中原有的展示工业文明和发展历史的属性保留下来。而本文对这两部分进行了阐述,期待能够为工业城市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顾方荣,吴蔚.浅析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天然采光设计[J].山西建筑,2019,45(2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