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自学能力;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2(A)—0047—01
一、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规律的反映。认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运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要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这样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就理解得快、记得牢、用得活。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梯形”这一节时,我制作了不同形状的梯形教具,先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摆一摆、剪一剪,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梯形的特征。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亲自动手摸一摸、摆一摆,学习效果非常好。
练习课教学教师要做到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层次清楚、方法多样。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计算法则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要避免单调、重复的练习。例如:对于口算练习,我除了采用常见的听算、视算、对口令外,还采用开火车、看算式直接写出结果等方式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看数学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会学生看数学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读数学书。他们读书时只注重计算和算式的使用,对题中所阐述的意义、算理不重视;计算时,只是猜题;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词句抓不准。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例如:上课时,我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先写在黑板上,并把书上的图画在黑板上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看书,指出刚才我所讲的内容在书中的位置,指导他们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都在课本上,课本上的图文很有趣,从而逐渐地喜欢课本,养成看书的习惯。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读数学书也应该跟读语文书一样,必须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一边读、一边想,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学生学会了看书,就为自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抓住预习、温习和复习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对预习的内容、方法、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样,学生如发现疑难,上课时就会带着问题认真思考,质疑问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排除疑点。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三角形”这一节前,我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三角形不变形的特性?(2)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天上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由于对教材已经比较熟悉,因此回答问题时争先恐后、情绪高涨。同时,学生对教材中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也会更加认真、专心地去听教师的讲解。这样,不仅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得特别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温故而知新”,温习是课后巩固性的自学。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课后都翻书“过电影”的习惯,特别是课前一定要让学生有两三分钟的温习。每节课都有适当的复习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温习功课的好习惯。每次上课前,我都要求学生自己默默想一想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翻开书看一看,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复习是阶段性、单元性的重复自学。没有重复,就没有记忆。因此,做好阶段性、单元性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地进行整理,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督促学生做好复习。
四、利用独立完成作业的机会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
独立作业是检验学生自学能力的一面镜子。平时,我严格要求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书写整洁;计算时,一定要打草稿,列竖式,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作业中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检查,弄清错误所在,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2(A)—0047—01
一、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规律的反映。认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运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要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这样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就理解得快、记得牢、用得活。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梯形”这一节时,我制作了不同形状的梯形教具,先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摆一摆、剪一剪,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梯形的特征。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亲自动手摸一摸、摆一摆,学习效果非常好。
练习课教学教师要做到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层次清楚、方法多样。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计算法则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要避免单调、重复的练习。例如:对于口算练习,我除了采用常见的听算、视算、对口令外,还采用开火车、看算式直接写出结果等方式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看数学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会学生看数学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读数学书。他们读书时只注重计算和算式的使用,对题中所阐述的意义、算理不重视;计算时,只是猜题;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词句抓不准。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例如:上课时,我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先写在黑板上,并把书上的图画在黑板上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看书,指出刚才我所讲的内容在书中的位置,指导他们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都在课本上,课本上的图文很有趣,从而逐渐地喜欢课本,养成看书的习惯。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读数学书也应该跟读语文书一样,必须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一边读、一边想,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学生学会了看书,就为自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抓住预习、温习和复习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对预习的内容、方法、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样,学生如发现疑难,上课时就会带着问题认真思考,质疑问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排除疑点。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三角形”这一节前,我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三角形不变形的特性?(2)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天上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由于对教材已经比较熟悉,因此回答问题时争先恐后、情绪高涨。同时,学生对教材中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也会更加认真、专心地去听教师的讲解。这样,不仅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得特别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温故而知新”,温习是课后巩固性的自学。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课后都翻书“过电影”的习惯,特别是课前一定要让学生有两三分钟的温习。每节课都有适当的复习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温习功课的好习惯。每次上课前,我都要求学生自己默默想一想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翻开书看一看,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复习是阶段性、单元性的重复自学。没有重复,就没有记忆。因此,做好阶段性、单元性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地进行整理,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督促学生做好复习。
四、利用独立完成作业的机会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
独立作业是检验学生自学能力的一面镜子。平时,我严格要求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书写整洁;计算时,一定要打草稿,列竖式,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作业中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检查,弄清错误所在,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