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本,一个岁月与激情交织的生灵
语文的激情,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即使从最狭隘的观念出发来理解语文,我们也可以在撇开考试的功利目的后,欣赏到课文选文中那一篇篇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波澜。
文本的激情,首先蕴藉于作品所描绘刻画的大自然的钟灵毓秀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湖泊献给长空的激情:“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山林献给大地的激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荒凉献给壮阔的激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优美献给崇高的激情。天生万物,总在宇宙的造化中,自得其乐地呈现着一份成长中的激情。这些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东西,又怎么能不让我们心驰之、神往之?所以,我们“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文本的激情,其次包孕在作品所呈现出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氓之嗤嗤,抱布贸丝”。是少年怀春的青春之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烈士暮年的激昂之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忠心遭扼的郁愤之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宏愿得偿的欣喜之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豁达人生的狂放之情;“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坎坷征途的泣血之情;“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是英雄扼腕的慷慨之情。人生天地间,或是筚路蓝缕中,耕耘出一片理想的桃花源:或是头破血流中。挣扎出一份不屈的硬骨头。能够支撑起所有的岁月所有的沧桑的,只是那一口人生真气,只是那一份老而弥坚的信念与激情。也正因为如此,陶潜才在那采菊的闲暇,就那么悠闲地一瞥,便生成出了泽被苍生的冲淡与旷达;东坡才在那九死一生的劫难后,驾一叶扁舟,拨开尘俗的阴晦,走进山长水阔中的超然与不朽。
文本的激情,还潜藏于作品所揭示的波诡云谲的社会生活中。与人类社会浩瀚阔大的历史与现实相比,语文文本所能呈现出的生活,实在是渺小到仅如沧海一粟。然而,即使如此,一篇篇课文传递出来的情感的力量,也已经是足够使我们热血沸腾激情飞扬。我们可以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品味酸甜苦辣的情感,“以物喜”“以己悲”;我们可以在当代作品的园地里。收获缤纷芜杂的果实,“胜也骄”“败亦馁”。我们可以因为“感时”而赏鉴“花溅泪”的凄楚;我们可以因为“悲秋”而吟咏“独登台”的孤寂。《丑小鸭》给贫贱中的人们,带来了放飞理想之梦的空间;《热爱生命》为悲观厌世者,提供了激发生命活力的能源。语文文本。用它有限的文字。将无限的生活浓缩成岁月的“压缩饼干”,无法压缩的,却是字里行间掩抑不住的情感波澜。
所以,语文的激情,需要在对文本的亲近中获得。要在亲近文本的同时,找寻并发掘出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只有当我们的心灵,因为这些情感因素的碰撞而爆发出灵性的火花时,语文的激情,才能够焕发。
二、生活,语文的情感后花园
在新课程推进到第六个年头的时候,语文教育界出现了一股比较强大的“回潮冲动”。持有这种“回潮”观念的人,担忧于现在的新课程语文课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过于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惟恐工具性教育过于薄弱,于是,他们主张语文应该回归传统的教学,应该回归文本的字斟句酌,应该纠正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和思想拔高。
然而,简单的“回潮”,是注定无法拯救语文的。能拯救语文的。只能是立足生活关注发展关注生命的新探索新课程,只能是师生文学素养的共同提升。语文,惟有走出单纯应试的泥淖,只有跳出简单语知解剖的课堂,才能获得灵魂获得生命获得激情。
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的。语文的内涵。固然不及生活的内涵那般深刻丰富,但语文的外延,却约略可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发现、感受、体悟语文的激情,如果不能将语文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将表层的文字与深层的情感结合起来,那么,语文也就不成其为语文,而仅仅是汉语知识的集合,
语文的激情,是需要在生活中获取的。原生态的生活,将现实人生的五味日复一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景观,正是我们走进语文文本的依托。没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与思念,便难以品读出《静夜思》中言浅意深的思乡之情;没有遭遇过生离死别的丧亲之痛,便难以感受出《祭十二郎文》朴实言语背后的骨肉亲情;没有亲近过名山大川,便难于体会秀美风光的怡情养性;没有历练过岁月的坎坷挫折,便难于领略《赤壁赋》参透人生后的顿悟与超脱。语文就是这样,没有了厚重的生活积累,一切的解读。便都成了跑马观花浮光掠影之举。
所以,语文的激情,是必须在生活的海洋中滋养的。惟有生活的阔大,才有语文的阔大;惟有生活的火热,才有语文的火热;惟有生活的激情,才有语文的激情。古人所推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在今天,也具有一种语文学习的真理性意义。
然而,今日的语文,却正在走向一条远离生活远离激情远离生命的路径。这条路,通向分数,通向名次,通向录取通知书。通向老师的奖金和学校的声誉,却唯独不通向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激情。
三、激情,语文的底色,语文教学的生命
失落的,需要找回;破碎的,需要重构。当语文已成为课程座椅上的一堆零碎时,重构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也就成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承载起“激情语文”的称号?或者说,语文教学,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语文的激情归还给师生?
最感性的理解,自然是让所有的“语文的激情”,都能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绽放。让语文学习活动,始终沐浴在情感的河流中。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学生的灵魂,才能在情感的高峰体验中得到陶冶与塑造。
这种由“语文的激情”而“激情语文”的转换,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十分明显的“激情资源”的利用和再创造。因为“语文的激情”总是静态的、隐性的、消极地存在于文本以及与文本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中,你不去发掘,它始终也不会主动地从字里行间走出来。所以,“激情语文”要做的第一样事,就是师生合作,挖掘出语文学习中所有的情感因素来。在这个挖掘并感悟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感受,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人民教育》2006年23期上,刊登了该刊编辑赖配根先生的《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一文。在这篇长近万言的文章中,赖编辑以小语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几个课案为例,反复强调了“教育需要高峰体验”的教学命题。赖编辑说:“窦老师的课大都如此,只要你(不论是观摩者还是学生)进入她的课堂。你就会深深地‘走进去’,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不知不觉你就忘情了,‘沉醉’了。这是一种‘高峰体验’:它让你发现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妙,学习原来可以如此愉悦,思考原来可以如此幸福。”
这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就是“激情语 文”的最好诠释。“激情语文”需要的,正是这种建立在师生双方“忘情”、“沉醉”基础上的“高峰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语文的所有美丽,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绽放,语文才变得美妙无比,语文学习才变成一件愉快和幸福的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营造这种课堂上的“高峰体验”?又该如何建构起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激情语文”教学模式呢?
赖配根先生这篇文章中的几个小标题。似乎就可以回答上面的两个疑问:首先,教育要能够让人兴奋;其次,教育要能够与文学、音乐以及艺术中某些真正伟大的作品联系起来;第三,课堂要能够拥抱美丽的趣味;第四,教师要拥有独特的教育气质,要善于营造出不可抗拒的教育磁力。
归结赖先生的这四点内容可以发现,要想建构起理想的“激情语文”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环节,还是教师自身的“激情”建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身是个没有语文教学激情的人,又怎么能在教学活动中让自己和学生“兴奋”?又如何能“让学生拥抱美丽的趣味”?“激情”,实在是语文教师情感素质的重要内涵。
四、在实践中,寻找理想的语文王国
一个感情充沛、激情飞扬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活跃充实、别开生面的。一个能够在语文课堂上随了学习内容的差异而或喜或悲、或嗔或怨、或扼腕长叹、或拍案而起的学生,也一定是触及语文神髓的学生。教师的激情容易形成。因为教师的知识积累与人生阅历积淀,为其“走进”文本奠定了良好的物质与意识的基础。而学生激情的获得,则比教师要困难得多。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激情,需要一种“点燃”。这种“点燃”,或是来自文本的研读,或是来自教师的引领,或是生活经验的激发。
所以,“激情语文”课堂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心灵深处潜伏的情感波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激情语文”不但要实现学习活动中的高度的情感愉悦,更要实现由深度思考或刹那顿悟所引发的思维快乐。
这实在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探究过程。在这种探究中,已经有无数的先行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这些探索,已然深入到语文教学活动的绝大多数领域:课堂导入中的激情、背景介绍中的激情、课文范读中的激情、课堂对话中的激情、拓展延伸中的激情等等。然而,这些探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获得特别的重视,学生的主动思维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所以,这个层面上的“激情语文”,实际上还是一种初级阶段的课堂模式,而更高层次的“激情语文”,则应该是学生激情的主动获得。这种“主动获得”的路径,就是深度思考或刹那顿悟。
我的“激情语文”课堂,就是试图建立起一种立足于新课程理念的“主动获得”。这种建构,立足于整体感知语文,立足于语文文本对人生对生命的关注而展开。它所锁定的教学目标,不是被肢解后的语文零碎知识的掌握,而是建立在语文的激情的基础上的生活的激情与生命的激情。
情动,才有心动;心动,才有行动。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关注生命意义与生命质量的课堂,它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的识记,更是知情行意的综合,是人类文化的繁衍与滋生。为了承担这样的重担,为了让语文的激情,能够成为点亮学生的人生之灯的火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又怎么能不在语文的道路上,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心灵阳光、激情四溢的人呢?
注 释:
①赖配根:《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人民教育》2006年23期。
②特级教师韩军《登高》课堂实录(网络版)引自“教育在线·语文沙龙”。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语文的激情,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即使从最狭隘的观念出发来理解语文,我们也可以在撇开考试的功利目的后,欣赏到课文选文中那一篇篇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波澜。
文本的激情,首先蕴藉于作品所描绘刻画的大自然的钟灵毓秀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湖泊献给长空的激情:“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山林献给大地的激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荒凉献给壮阔的激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优美献给崇高的激情。天生万物,总在宇宙的造化中,自得其乐地呈现着一份成长中的激情。这些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东西,又怎么能不让我们心驰之、神往之?所以,我们“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文本的激情,其次包孕在作品所呈现出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氓之嗤嗤,抱布贸丝”。是少年怀春的青春之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烈士暮年的激昂之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忠心遭扼的郁愤之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宏愿得偿的欣喜之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豁达人生的狂放之情;“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坎坷征途的泣血之情;“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是英雄扼腕的慷慨之情。人生天地间,或是筚路蓝缕中,耕耘出一片理想的桃花源:或是头破血流中。挣扎出一份不屈的硬骨头。能够支撑起所有的岁月所有的沧桑的,只是那一口人生真气,只是那一份老而弥坚的信念与激情。也正因为如此,陶潜才在那采菊的闲暇,就那么悠闲地一瞥,便生成出了泽被苍生的冲淡与旷达;东坡才在那九死一生的劫难后,驾一叶扁舟,拨开尘俗的阴晦,走进山长水阔中的超然与不朽。
文本的激情,还潜藏于作品所揭示的波诡云谲的社会生活中。与人类社会浩瀚阔大的历史与现实相比,语文文本所能呈现出的生活,实在是渺小到仅如沧海一粟。然而,即使如此,一篇篇课文传递出来的情感的力量,也已经是足够使我们热血沸腾激情飞扬。我们可以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品味酸甜苦辣的情感,“以物喜”“以己悲”;我们可以在当代作品的园地里。收获缤纷芜杂的果实,“胜也骄”“败亦馁”。我们可以因为“感时”而赏鉴“花溅泪”的凄楚;我们可以因为“悲秋”而吟咏“独登台”的孤寂。《丑小鸭》给贫贱中的人们,带来了放飞理想之梦的空间;《热爱生命》为悲观厌世者,提供了激发生命活力的能源。语文文本。用它有限的文字。将无限的生活浓缩成岁月的“压缩饼干”,无法压缩的,却是字里行间掩抑不住的情感波澜。
所以,语文的激情,需要在对文本的亲近中获得。要在亲近文本的同时,找寻并发掘出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只有当我们的心灵,因为这些情感因素的碰撞而爆发出灵性的火花时,语文的激情,才能够焕发。
二、生活,语文的情感后花园
在新课程推进到第六个年头的时候,语文教育界出现了一股比较强大的“回潮冲动”。持有这种“回潮”观念的人,担忧于现在的新课程语文课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过于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惟恐工具性教育过于薄弱,于是,他们主张语文应该回归传统的教学,应该回归文本的字斟句酌,应该纠正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和思想拔高。
然而,简单的“回潮”,是注定无法拯救语文的。能拯救语文的。只能是立足生活关注发展关注生命的新探索新课程,只能是师生文学素养的共同提升。语文,惟有走出单纯应试的泥淖,只有跳出简单语知解剖的课堂,才能获得灵魂获得生命获得激情。
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的。语文的内涵。固然不及生活的内涵那般深刻丰富,但语文的外延,却约略可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发现、感受、体悟语文的激情,如果不能将语文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将表层的文字与深层的情感结合起来,那么,语文也就不成其为语文,而仅仅是汉语知识的集合,
语文的激情,是需要在生活中获取的。原生态的生活,将现实人生的五味日复一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景观,正是我们走进语文文本的依托。没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与思念,便难以品读出《静夜思》中言浅意深的思乡之情;没有遭遇过生离死别的丧亲之痛,便难以感受出《祭十二郎文》朴实言语背后的骨肉亲情;没有亲近过名山大川,便难于体会秀美风光的怡情养性;没有历练过岁月的坎坷挫折,便难于领略《赤壁赋》参透人生后的顿悟与超脱。语文就是这样,没有了厚重的生活积累,一切的解读。便都成了跑马观花浮光掠影之举。
所以,语文的激情,是必须在生活的海洋中滋养的。惟有生活的阔大,才有语文的阔大;惟有生活的火热,才有语文的火热;惟有生活的激情,才有语文的激情。古人所推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在今天,也具有一种语文学习的真理性意义。
然而,今日的语文,却正在走向一条远离生活远离激情远离生命的路径。这条路,通向分数,通向名次,通向录取通知书。通向老师的奖金和学校的声誉,却唯独不通向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激情。
三、激情,语文的底色,语文教学的生命
失落的,需要找回;破碎的,需要重构。当语文已成为课程座椅上的一堆零碎时,重构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也就成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承载起“激情语文”的称号?或者说,语文教学,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语文的激情归还给师生?
最感性的理解,自然是让所有的“语文的激情”,都能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绽放。让语文学习活动,始终沐浴在情感的河流中。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学生的灵魂,才能在情感的高峰体验中得到陶冶与塑造。
这种由“语文的激情”而“激情语文”的转换,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十分明显的“激情资源”的利用和再创造。因为“语文的激情”总是静态的、隐性的、消极地存在于文本以及与文本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中,你不去发掘,它始终也不会主动地从字里行间走出来。所以,“激情语文”要做的第一样事,就是师生合作,挖掘出语文学习中所有的情感因素来。在这个挖掘并感悟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感受,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人民教育》2006年23期上,刊登了该刊编辑赖配根先生的《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一文。在这篇长近万言的文章中,赖编辑以小语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几个课案为例,反复强调了“教育需要高峰体验”的教学命题。赖编辑说:“窦老师的课大都如此,只要你(不论是观摩者还是学生)进入她的课堂。你就会深深地‘走进去’,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不知不觉你就忘情了,‘沉醉’了。这是一种‘高峰体验’:它让你发现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妙,学习原来可以如此愉悦,思考原来可以如此幸福。”
这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就是“激情语 文”的最好诠释。“激情语文”需要的,正是这种建立在师生双方“忘情”、“沉醉”基础上的“高峰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语文的所有美丽,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绽放,语文才变得美妙无比,语文学习才变成一件愉快和幸福的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营造这种课堂上的“高峰体验”?又该如何建构起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激情语文”教学模式呢?
赖配根先生这篇文章中的几个小标题。似乎就可以回答上面的两个疑问:首先,教育要能够让人兴奋;其次,教育要能够与文学、音乐以及艺术中某些真正伟大的作品联系起来;第三,课堂要能够拥抱美丽的趣味;第四,教师要拥有独特的教育气质,要善于营造出不可抗拒的教育磁力。
归结赖先生的这四点内容可以发现,要想建构起理想的“激情语文”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环节,还是教师自身的“激情”建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身是个没有语文教学激情的人,又怎么能在教学活动中让自己和学生“兴奋”?又如何能“让学生拥抱美丽的趣味”?“激情”,实在是语文教师情感素质的重要内涵。
四、在实践中,寻找理想的语文王国
一个感情充沛、激情飞扬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活跃充实、别开生面的。一个能够在语文课堂上随了学习内容的差异而或喜或悲、或嗔或怨、或扼腕长叹、或拍案而起的学生,也一定是触及语文神髓的学生。教师的激情容易形成。因为教师的知识积累与人生阅历积淀,为其“走进”文本奠定了良好的物质与意识的基础。而学生激情的获得,则比教师要困难得多。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激情,需要一种“点燃”。这种“点燃”,或是来自文本的研读,或是来自教师的引领,或是生活经验的激发。
所以,“激情语文”课堂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心灵深处潜伏的情感波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激情语文”不但要实现学习活动中的高度的情感愉悦,更要实现由深度思考或刹那顿悟所引发的思维快乐。
这实在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探究过程。在这种探究中,已经有无数的先行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这些探索,已然深入到语文教学活动的绝大多数领域:课堂导入中的激情、背景介绍中的激情、课文范读中的激情、课堂对话中的激情、拓展延伸中的激情等等。然而,这些探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获得特别的重视,学生的主动思维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所以,这个层面上的“激情语文”,实际上还是一种初级阶段的课堂模式,而更高层次的“激情语文”,则应该是学生激情的主动获得。这种“主动获得”的路径,就是深度思考或刹那顿悟。
我的“激情语文”课堂,就是试图建立起一种立足于新课程理念的“主动获得”。这种建构,立足于整体感知语文,立足于语文文本对人生对生命的关注而展开。它所锁定的教学目标,不是被肢解后的语文零碎知识的掌握,而是建立在语文的激情的基础上的生活的激情与生命的激情。
情动,才有心动;心动,才有行动。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关注生命意义与生命质量的课堂,它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的识记,更是知情行意的综合,是人类文化的繁衍与滋生。为了承担这样的重担,为了让语文的激情,能够成为点亮学生的人生之灯的火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又怎么能不在语文的道路上,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心灵阳光、激情四溢的人呢?
注 释:
①赖配根:《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人民教育》2006年23期。
②特级教师韩军《登高》课堂实录(网络版)引自“教育在线·语文沙龙”。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