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象耳菜是人们爱吃的一种绿色叶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叶绿素,且产量高和效益好。文中从品种来源、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特征特性及生长环境、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等方面介绍,以期为菜农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象耳菜;栽培技术;剥叶
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春天引种该品种,赵鑫、崔禄仁等人主持,2005年12月2日周口市科技术局组织同行专家鉴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周科鉴定[2005]第21号。2006年8月获周口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农0602,现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该品种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来源
象耳菜是人们爱吃的一种绿色叶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叶绿素,体内无毒,对环境无污染,产量高,效益好。为了丰富周口人民的菜蓝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理想品种,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春天从四川引种,在周口多片栽培、试种、观察,长势良好,因叶片比较大,形状又象大象的耳朵,故送它美名—象耳菜,2005年秋到2006年春,又把象耳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进行栽培、观察,结果表明,大棚栽培产量较高,比露地能提前一个月上市,市场价格较高,效益好,推广前景较好。鉴定意见:象耳菜(学名:叶菾菜),增加春秋两季叶菜的花色品种,该引种品种是无毒,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抗虫抗病性强,在整个栽培过程中不需打任何农药,激素和过多肥料,它能吸收CO2,放出O2,对环境和空气无污染。属低投入,高产出的绿色食品,具有清热解毒功能,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广阔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现在已推广到周口各县市80%的地方,非常好吃又好种植,农家院内均要种植,在各大小饭店均能吃到,生命力很旺盛。
2.产量及经济效益
根据我们栽培引种观察、记载,象耳菜的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5000株,每亩每次可采收象耳菜叶片重2000kg,整个生育期可采收4-5次,可推算出每亩总产量为8000-10000kg,象耳菜市场价按平均1元/kg,每亩收入可达8000-10000元,比种其它蔬菜及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高。象耳菜不但经济效益高,而且栽培方法简单,适应性强,病虫害少,营养丰富,可以爆炒、蒸菜、炖菜,可以下烩面菜等,非常好吃,又有清热解毒功能,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有益无害,极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3.特征特性及生长条件
3.1特征特性
象耳菜学名叶菾菜,属于黎科,为一、二年生蔬菜,主根发达,呈细长圆锥状,其上密生两列须根,叶片绿色,卵圆形,微皱、全缘、锐尖、羽状脉,叶身长约40cm,叶宽约30cm,叶片肥厚,表面有光泽,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和维生素,叶簇生直立,株高40-50cm,开展度50-60cm,叶柄发达,淡绿色,叶柄宽约3.6cm,长约20cm,厚为0.6-0.7cm。抽苔前茎短缩,抽苔后发生多数长穗状花序的侧花茎,构成复状花序,每2-4朵花簇生于主、侧花茎的叶腋中,主茎上一次枝的花先开,其它各枝上的花次开放。各次枝上穗状花序基部的花先开,顺次向顶部开放。花两性、淡绿略带红色,花开放后花药破裂,花粉成团壮散出,干操后成为细小颗粒,随风传播。种子成熟时外面包由花被形成的木质化果皮。种子肾形,种皮棕红色富光泽。因数朵花密集着生,在花器发良过程中相近的花被结合在一起形成聚花(合)果,称之为“小球果”,其中一般含2-3粒种子。
3.2环境条件
象耳菜种子在4-5℃下便可发芽,但很慢,温度升高,发芽加快,22-25℃发芽良好,出苗后叶部营养生长期的平均生长率(g/d)在日平均温度14-16℃时最大,8-9月播种时,不论播期早晚,在10月上旬生长最快,日平均温度下降到2℃仍有极缓慢的生长,-1℃左右停止生长。春季当日平均气温升到8℃以上时,平均生长率又迅速提高。象耳菜与菠菜一样,低温、长日照,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春播因具备低温、长日照条件,花芽分化快。我地4月播种,從播种到花芽分化约需70-80天,秋季播种后日照愈来愈短。2005年10月中旬播种,虽有低温条件但当年花芽不分化,一般到次年春季才分化。引种田2006年大棚内4月中旬有0.1%出现抽苔,花蕾,4月下旬露地有0.1%出现花芽分化。
象耳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当耕层浇灌水量过大时,根系易缺氧窒息,使叶部变黄,生长受抑制。象耳菜适宜中性或弱碱性质地较疏松的土壤,PH值在5以下或8以上则生长不正常。多点试验证明空气中CO2浓度大于3000PPM时,象耳菜的产量达到在普通空气CO2浓度下栽培的5倍。增产效果是CO2使叶面积增大与净同化率提高的相互效应。所以象耳菜栽培大拱棚中产量更高更理想。
4.高产栽培
4.1露地栽培
象耳菜要求的生长条件与菠菜相近,基本上可作排开播种,周年供应,但主要是春播和秋播两大季。春播在3-5月可陆续播种,一般多行直播,采收嫩株的多撒播,剥叶多次采收的宜采取条播,行距25-30cm,间苗后株距20-25cm,也可育苗后栽植。播种前将聚合果搓散以免出苗不匀。每亩播种子1.5-2.0kg。采收幼苗者播种后50-60天开始采收,全棵拨起,除去根部,清水洗净,可以爆炒食用,也可以用开水炸烫,用醋盐凉拌,做汤。进行剥叶多次采收的,待长有6-7片大时剥去外层2-3片大叶,则内叶继续生长,一般每10天左右剥叶一次。
秋播栽培时,于8-10月上旬可随时播种育苗,苗龄30-40天。早播的当年可剥叶采收,晚播的越冬后次年4月开始剥叶采收,每次剥叶后结合灌水施速性氮肥一次。象耳菜耐热力强,可以在6月间播种,8-9月供应菜。
4.2供棚栽培
为了缓解2-3月份周口绿叶菜的市场需求,可于头年10月上中旬播种,12月中上旬可移栽到拱棚内(因为象耳菜对温度要求不高,2℃时生长缓慢,8℃时可快速生长)。移栽前整好1.2米宽的畦,施足有机肥和复合肥,翻土使有机肥或复合肥和土混合均匀。移栽时每畦栽四行,株距25cm,栽后及时浇缓苗水。至3月上月旬可上市,待长有8-10片大叶时剥去外层的4-6片大叶。每10天左右剥叶一次,如隔的时间长不剥叶,叶片基部将出叶芽,影响产量。
拱棚管理,棚内温度保持在15℃-25℃,25℃即可通风,使棚内温度降低,棚内温度低于15℃时可合棚,若棚内的温度25℃以上的时间过长,积温较高,象耳菜就会提前抽苔,产量降低。15℃以下的时间过长,象耳菜生长缓慢,前期产量低。剥叶采收的大片叶食用时,要将叶片和叶柄分开食用,叶柄可以切成小段放到开水里炸烫,捞出后凉拌食用,没有拐味,没有丝,质的嫩脆,有青香味;叶片可做汤,凉拌,也可用面拌后做蒸菜,用蒜泥调,味道鲜美,亦可爆炒,与肉类和豆类合炒,口感微甘甜味,质脆、细腻,细细品尝有清香味,有久久回味的感觉。
5.制种技术
采种,晚秋(9-10月)播种的象耳菜,越冬后春季结合间苗上市,选留健壮且具备原品种特性、特征的植株作种株。营养面积保持在30cm左右,也可将选留的种株移植于采种圃。前期少浇水,抽苔开花后适当浇水,谢花后追施速效性氮肥及磷肥并增加灌水。因为种株高大(1-1.5m),为防风害宜设支柱。每亩可生产种子100-150kg,种子千粒重100-160g,使用年限3-4年。
【关键词】象耳菜;栽培技术;剥叶
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春天引种该品种,赵鑫、崔禄仁等人主持,2005年12月2日周口市科技术局组织同行专家鉴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周科鉴定[2005]第21号。2006年8月获周口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农0602,现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该品种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来源
象耳菜是人们爱吃的一种绿色叶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叶绿素,体内无毒,对环境无污染,产量高,效益好。为了丰富周口人民的菜蓝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理想品种,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春天从四川引种,在周口多片栽培、试种、观察,长势良好,因叶片比较大,形状又象大象的耳朵,故送它美名—象耳菜,2005年秋到2006年春,又把象耳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进行栽培、观察,结果表明,大棚栽培产量较高,比露地能提前一个月上市,市场价格较高,效益好,推广前景较好。鉴定意见:象耳菜(学名:叶菾菜),增加春秋两季叶菜的花色品种,该引种品种是无毒,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抗虫抗病性强,在整个栽培过程中不需打任何农药,激素和过多肥料,它能吸收CO2,放出O2,对环境和空气无污染。属低投入,高产出的绿色食品,具有清热解毒功能,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广阔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现在已推广到周口各县市80%的地方,非常好吃又好种植,农家院内均要种植,在各大小饭店均能吃到,生命力很旺盛。
2.产量及经济效益
根据我们栽培引种观察、记载,象耳菜的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5000株,每亩每次可采收象耳菜叶片重2000kg,整个生育期可采收4-5次,可推算出每亩总产量为8000-10000kg,象耳菜市场价按平均1元/kg,每亩收入可达8000-10000元,比种其它蔬菜及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高。象耳菜不但经济效益高,而且栽培方法简单,适应性强,病虫害少,营养丰富,可以爆炒、蒸菜、炖菜,可以下烩面菜等,非常好吃,又有清热解毒功能,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有益无害,极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3.特征特性及生长条件
3.1特征特性
象耳菜学名叶菾菜,属于黎科,为一、二年生蔬菜,主根发达,呈细长圆锥状,其上密生两列须根,叶片绿色,卵圆形,微皱、全缘、锐尖、羽状脉,叶身长约40cm,叶宽约30cm,叶片肥厚,表面有光泽,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和维生素,叶簇生直立,株高40-50cm,开展度50-60cm,叶柄发达,淡绿色,叶柄宽约3.6cm,长约20cm,厚为0.6-0.7cm。抽苔前茎短缩,抽苔后发生多数长穗状花序的侧花茎,构成复状花序,每2-4朵花簇生于主、侧花茎的叶腋中,主茎上一次枝的花先开,其它各枝上的花次开放。各次枝上穗状花序基部的花先开,顺次向顶部开放。花两性、淡绿略带红色,花开放后花药破裂,花粉成团壮散出,干操后成为细小颗粒,随风传播。种子成熟时外面包由花被形成的木质化果皮。种子肾形,种皮棕红色富光泽。因数朵花密集着生,在花器发良过程中相近的花被结合在一起形成聚花(合)果,称之为“小球果”,其中一般含2-3粒种子。
3.2环境条件
象耳菜种子在4-5℃下便可发芽,但很慢,温度升高,发芽加快,22-25℃发芽良好,出苗后叶部营养生长期的平均生长率(g/d)在日平均温度14-16℃时最大,8-9月播种时,不论播期早晚,在10月上旬生长最快,日平均温度下降到2℃仍有极缓慢的生长,-1℃左右停止生长。春季当日平均气温升到8℃以上时,平均生长率又迅速提高。象耳菜与菠菜一样,低温、长日照,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春播因具备低温、长日照条件,花芽分化快。我地4月播种,從播种到花芽分化约需70-80天,秋季播种后日照愈来愈短。2005年10月中旬播种,虽有低温条件但当年花芽不分化,一般到次年春季才分化。引种田2006年大棚内4月中旬有0.1%出现抽苔,花蕾,4月下旬露地有0.1%出现花芽分化。
象耳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当耕层浇灌水量过大时,根系易缺氧窒息,使叶部变黄,生长受抑制。象耳菜适宜中性或弱碱性质地较疏松的土壤,PH值在5以下或8以上则生长不正常。多点试验证明空气中CO2浓度大于3000PPM时,象耳菜的产量达到在普通空气CO2浓度下栽培的5倍。增产效果是CO2使叶面积增大与净同化率提高的相互效应。所以象耳菜栽培大拱棚中产量更高更理想。
4.高产栽培
4.1露地栽培
象耳菜要求的生长条件与菠菜相近,基本上可作排开播种,周年供应,但主要是春播和秋播两大季。春播在3-5月可陆续播种,一般多行直播,采收嫩株的多撒播,剥叶多次采收的宜采取条播,行距25-30cm,间苗后株距20-25cm,也可育苗后栽植。播种前将聚合果搓散以免出苗不匀。每亩播种子1.5-2.0kg。采收幼苗者播种后50-60天开始采收,全棵拨起,除去根部,清水洗净,可以爆炒食用,也可以用开水炸烫,用醋盐凉拌,做汤。进行剥叶多次采收的,待长有6-7片大时剥去外层2-3片大叶,则内叶继续生长,一般每10天左右剥叶一次。
秋播栽培时,于8-10月上旬可随时播种育苗,苗龄30-40天。早播的当年可剥叶采收,晚播的越冬后次年4月开始剥叶采收,每次剥叶后结合灌水施速性氮肥一次。象耳菜耐热力强,可以在6月间播种,8-9月供应菜。
4.2供棚栽培
为了缓解2-3月份周口绿叶菜的市场需求,可于头年10月上中旬播种,12月中上旬可移栽到拱棚内(因为象耳菜对温度要求不高,2℃时生长缓慢,8℃时可快速生长)。移栽前整好1.2米宽的畦,施足有机肥和复合肥,翻土使有机肥或复合肥和土混合均匀。移栽时每畦栽四行,株距25cm,栽后及时浇缓苗水。至3月上月旬可上市,待长有8-10片大叶时剥去外层的4-6片大叶。每10天左右剥叶一次,如隔的时间长不剥叶,叶片基部将出叶芽,影响产量。
拱棚管理,棚内温度保持在15℃-25℃,25℃即可通风,使棚内温度降低,棚内温度低于15℃时可合棚,若棚内的温度25℃以上的时间过长,积温较高,象耳菜就会提前抽苔,产量降低。15℃以下的时间过长,象耳菜生长缓慢,前期产量低。剥叶采收的大片叶食用时,要将叶片和叶柄分开食用,叶柄可以切成小段放到开水里炸烫,捞出后凉拌食用,没有拐味,没有丝,质的嫩脆,有青香味;叶片可做汤,凉拌,也可用面拌后做蒸菜,用蒜泥调,味道鲜美,亦可爆炒,与肉类和豆类合炒,口感微甘甜味,质脆、细腻,细细品尝有清香味,有久久回味的感觉。
5.制种技术
采种,晚秋(9-10月)播种的象耳菜,越冬后春季结合间苗上市,选留健壮且具备原品种特性、特征的植株作种株。营养面积保持在30cm左右,也可将选留的种株移植于采种圃。前期少浇水,抽苔开花后适当浇水,谢花后追施速效性氮肥及磷肥并增加灌水。因为种株高大(1-1.5m),为防风害宜设支柱。每亩可生产种子100-150kg,种子千粒重100-160g,使用年限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