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听课效率”“自学能力”以及“化学思维”三个方面介绍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对初三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三化学;有效预习;效率;化学思维;自学能力
初三阶段的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科目,他们对于本学科要讲解的物质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没有了解,更不懂得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有效学习,这都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预习是能够顺利开展化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课上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高效学习,同时其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三化学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在课堂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对实际授课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 课前有效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要实现的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实际听课的效率,为此,在化学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从改变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他们却忽略了预习这一重要环节,使得课程内容虽然较为丰富和有趣,但是总有部分学生不能有效进入学习状态且对于一些较难、较深的知识点不能深入地进行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引导九年级学生在化学课前进行预习,让他们提前对课堂上要讲解的重要概念或者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一定的了解或者认识,例如:在讲解“制取氧气”这部分内容前,为了能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我提前给他们制定了如下目標和任务:(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以及反应方程式,并尝试发现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之间的关系;(2)认识催化剂的概念;(3)了解氧气的具体制取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步骤。这样一来,当我在课堂上讲解这部分知识时,首先,学生已经对“制取氧气”的整体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会将听课的重点放在细节知识点上,如:不同制取方法之间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氧气等;其次,学生将自身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同教师所讲解的进行对比,从中寻找知识的遗漏点或者差异,进而使课堂教学起到查漏补缺、取长补短的作用;最后,预习过程让学生对内容产生了一种熟悉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听课压力,使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课前有效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预习做出要求,加之在授课时多采用“讲述式”的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且严重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不但使得他们在初三最后的复习阶段无法通过独立学习完成知识的巩固以及自身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够给当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带来非常大的负担,并拖慢正常的课堂授课进度。
然而,课下预习的过程不但给学生们提供了进行自我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身习惯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如何看书最为高效以及怎样从教材中快速获取重要的内容。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化能力提升后,我们化学教师再对内容进行讲解便能够大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水的组成”这小节内容前,我让学生们采用“读、划、写”的方法进行了预习。“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将教材当中本小节的所有知识快速地通读一篇,弄明白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以及大致了解课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划”指的是让学生在通过“读”的过程将认为重要的内容用下横线标注出来,如:氢气的物理性质中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可燃性”等;“写”主要是让学生将预习过程中对于一些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通过这样的预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让他们在课上的听课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对教师的化学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 课前有效预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
学生在进行化学预习时,不仅是熟悉知识的过程,还会不断地对于一些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思考,如此便能够锻炼他们的化学思维,而这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预习“溶解与乳化”这部分内容时,有很多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会产生乳化的现象?怎样判断物质的溶液能力?……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化学物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并对各种现象或者疑问进行一系列的猜想。当教师进行上述内容的教学时,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同时,这也能有效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给学生制定预习的目标和任务,并让他们使用“读、划、写”的方式提高预习的效率,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快速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颜建河.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及方法[J].化学教学,2012,34(7):15-16.
[2]黄素珍.增强课前预习实效,优化课堂有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探析[J].青春岁月,2012,(13):244-245.
作者简介:
高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关键词:初三化学;有效预习;效率;化学思维;自学能力
初三阶段的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科目,他们对于本学科要讲解的物质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没有了解,更不懂得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有效学习,这都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预习是能够顺利开展化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课上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高效学习,同时其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三化学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在课堂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对实际授课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 课前有效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要实现的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实际听课的效率,为此,在化学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从改变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他们却忽略了预习这一重要环节,使得课程内容虽然较为丰富和有趣,但是总有部分学生不能有效进入学习状态且对于一些较难、较深的知识点不能深入地进行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引导九年级学生在化学课前进行预习,让他们提前对课堂上要讲解的重要概念或者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一定的了解或者认识,例如:在讲解“制取氧气”这部分内容前,为了能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我提前给他们制定了如下目標和任务:(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以及反应方程式,并尝试发现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之间的关系;(2)认识催化剂的概念;(3)了解氧气的具体制取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步骤。这样一来,当我在课堂上讲解这部分知识时,首先,学生已经对“制取氧气”的整体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会将听课的重点放在细节知识点上,如:不同制取方法之间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氧气等;其次,学生将自身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同教师所讲解的进行对比,从中寻找知识的遗漏点或者差异,进而使课堂教学起到查漏补缺、取长补短的作用;最后,预习过程让学生对内容产生了一种熟悉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听课压力,使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课前有效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预习做出要求,加之在授课时多采用“讲述式”的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且严重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不但使得他们在初三最后的复习阶段无法通过独立学习完成知识的巩固以及自身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够给当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带来非常大的负担,并拖慢正常的课堂授课进度。
然而,课下预习的过程不但给学生们提供了进行自我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身习惯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如何看书最为高效以及怎样从教材中快速获取重要的内容。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化能力提升后,我们化学教师再对内容进行讲解便能够大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水的组成”这小节内容前,我让学生们采用“读、划、写”的方法进行了预习。“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将教材当中本小节的所有知识快速地通读一篇,弄明白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以及大致了解课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划”指的是让学生在通过“读”的过程将认为重要的内容用下横线标注出来,如:氢气的物理性质中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可燃性”等;“写”主要是让学生将预习过程中对于一些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通过这样的预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让他们在课上的听课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对教师的化学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 课前有效预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
学生在进行化学预习时,不仅是熟悉知识的过程,还会不断地对于一些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思考,如此便能够锻炼他们的化学思维,而这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预习“溶解与乳化”这部分内容时,有很多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会产生乳化的现象?怎样判断物质的溶液能力?……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化学物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并对各种现象或者疑问进行一系列的猜想。当教师进行上述内容的教学时,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同时,这也能有效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给学生制定预习的目标和任务,并让他们使用“读、划、写”的方式提高预习的效率,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快速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颜建河.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及方法[J].化学教学,2012,34(7):15-16.
[2]黄素珍.增强课前预习实效,优化课堂有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探析[J].青春岁月,2012,(13):244-245.
作者简介:
高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